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冬季绿色作物覆盖对水稻生长和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冬季种植紫云英和黑麦草对双季稻田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种植紫云英和黑麦草能促进水稻增产,比冬闲全年水稻产量分别增产5.3%和6.3%。一个生产周期之后,冬季种植紫云英和黑麦草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磷钾含量均有一定提高,有较好的培肥土壤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种植试验,研究紫云英应用根瘤菌剂在促进绿肥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培肥地力等方面的作用,为推进根瘤菌在绿肥作物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紫云英鲜草还田种植水稻,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良土壤,提升地力;还可较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益;同时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降低化学肥料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实现化肥施用量零增长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3.
紫云英(蚕豆)与油菜混种对土壤及后茬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云英(蚕豆)、油菜为材料,研究了紫云英(蚕豆)与油菜混种对土壤和后茬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云英(蚕豆)与油菜混种,对鲜草产量和水稻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绿肥鲜草产量大体上随油菜种植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绿肥最佳种植比例为紫云英(蚕豆) 60%~40%+油菜40%~60%;后茬水稻产量随油菜种植比例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绿肥最佳种植比例为紫云英(蚕豆)50%+,油菜50%。  相似文献   

4.
连续开展11年长期定位试验以探索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无绿肥还田,紫云英清种还田、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紫云英清种还田;两种绿肥种植模式均可提高后茬水稻产量,但紫云英与油菜混播处理水稻产量高于紫云英清种还田处理。连续开展11年绿肥还田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紫云英清种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初始值提高19.3%,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34.0%。可见,紫云英清种或与油菜混播还田均可长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后茬作物产量,两者相比,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的土壤培肥和作物增产效果优于紫云英清种还田。因此,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可作为绿肥种植新技术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紫云英-单季晚稻轮作模式下,研究减量化肥条件下紫云英翻压对水稻产量和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紫云英替代对水稻千粒重、株高和每穗实粒数都有一定影响,对有效穗数影响不大,每穗实粒数以紫云英+80%氮肥的效果最好。以不显著减产为标准,甬优9号冬季种植紫云英可以替代40%的氮肥,紫云英替代能提高氮肥的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以水稻为试验材料,连续4年开展不同种类绿肥还田试验,比较了3种常见绿肥(紫云英、油菜和豌豆)连续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云英、油菜和豌豆还田均可提高后茬水稻产量,且紫云英增产效果最佳,豌豆次之,油菜最小。绿肥连续还田前2年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不大,连续实施绿肥还田第3~4年,土壤养分含量显著升高;紫云英、油菜和豌豆还田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绿肥还田具有显著的水稻增产和地力培肥作用,但对稻田地力的提升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紫云英是浙江省稻田最为适宜的绿肥种植种类。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研究在稻田系统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减少不同化学氮肥用量对水稻的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此明确在水稻生产上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化学氮肥适宜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氮肥处理水稻的产量为7515 kg/hm2,与对照(不施氮)处理相比,水稻增产45.9%。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减少化学氮肥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其中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减少20%化学的氮肥处理后,水稻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高于其他处理,从而提高水稻产量。通过对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可知,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减少20%化学的氮肥处理产值和纯收入最大,与单施化肥处理差异不显著。综合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收益结果,紫云英替代一定量化学氮肥较单施化肥处理水稻不减产,其中以替代20%的化学氮肥处理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钾磷配施对紫云英的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KP肥对紫云英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KP配施能促进紫云英生长,显著提高产量和养分积累量,增施钾磷肥是提高紫云英鲜草产量的关键。合理施用P、K肥能明显促进紫云英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养分积累量,有利于提高紫云英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9.
稻田种植紫云英一般在开花初期产量最高时压绿,而紫云英带籽翻耕则要到水稻秧苗移栽前的6月初前后紫云英种子成熟时用旋耕机一并翻入。试验表明,带籽紫云英施用量1875kg/N,当年可使水稻产量增加10.1%-14.1%,有机质平均增5.9%,碱解氮、速效钾增加。而且当年水稻收割后紫云英自然出苗,第二年又会有带籽紫云英1800-2100kg/亩、草籽16.6~22.3kg/亩通过翻耕进入土壤.对土壤来说起到了生态培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紫云英又名红花草,多作稻田绿肥或猪的优质饲料来种植。我国早在明、清时代就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种植紫云英,尤以长江下游各地区栽培最多。紫云英是我国水稻产区的主要冬季绿肥作物,对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粮食产量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下降,同时肥料流失又加剧了环境污染。因此,大力发展和使用有机肥,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