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三农”问题现状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分析,探讨了农村发展信息化与“三农”问题的关系,从而有力的论证了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社会各领域广泛采用信患技术、以信息化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已成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最后展望信息网在农村的未来蓝图。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是当前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强调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推进农业信息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视。9月22日,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农业部、信息产业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以“推动农业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2005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正是积极响应和落实中央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思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三化概念: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而农村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应当抓紧时机,将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好。本文简述了农村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以及基本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农业信息化工作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本文主要对我市“十五”期间农业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回顾。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农村信息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结合江西农经网现状和为“三农”服务的成效,提示了现阶段江西农村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农村信息化如何推进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信息化的现状,并结合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数字鸿沟”是农村发展的“拦路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去年以来,中国移动公司高要分公司大力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移动信息化工程建设”,以加快消除”数字鸿沟”,发展移动信息化,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和谐高要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农业信息化在中国农业发展和“三农”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概况的分析,指出信息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农业信息化则是中国提升农业和缓解“三农”窘境的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鹏 《河南农业》2005,(2):44-45
“三农”问题是一个吸引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将会对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带来巨大的影响。 一、农业信息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1、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谷是荆门实施的湖北省级战略,建设中国农谷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信息化的主体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由此得出政府在中国农谷农业信息化进程中应当承担主导作用。实际上,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误读了主导作用的含义,统的太死,包干一切。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了政府主导角色的定位和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信息化在山西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农业信息化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阐述了推进农业信息化对建设现代农业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了山西省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对山西省推进农业信息化提出了对策: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培养;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质量;开发整合农村市场信息资源;积极开展农产品网上交易,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以产业化的方式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三农”问题的成因现状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要想真正解决"三农"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要首先认清中国特色的"三农"问题成因和现状,然后根据具体的原因和问题对症下药,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并辅以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解决中国当前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跨越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时,决定技术和组织管理路径选择的基本因素是“经济可行性”。在边际收益有限的情况下,性能卓越但成本高昂的计算机网络手段存在更为突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成本优势的技术创新得到优先使用;作为技术手段的配套或补充,可降低成本的信息服务的组织管理创新陆续出现;组织管理手段应与农业信息化的技术手段配套和协调。“三网合一”的技术选择与农业合作化的组织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跨越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农区是中原经济区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地区。文章论述了"四化"的内涵及其相互间的辩证联系,剖析了社旗县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实践及成效,提出了辩证看待发展模式、发挥科技带动作用、制订好产业发展规划、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等促进河南省农区"四化同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浙江农业信息化发展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信息化,信息化是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助推动力,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必要途径。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以服务“三农”为主要内容,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文章在综合比较分析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的最新进展和发展策略的基础上,针对浙江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区域特色和发展战略,探讨进一步发展浙江省农业信息化的策略、路径和重点,并就如何提升浙江省农业信息化的水平提出构想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从生产力三要素出发,分析了农业产前信息化的实现过程,讨论在农业生产前期如何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此促进整个农业生产的产中信息化和产后信息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逐步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从而突出农业信息化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8.
周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87-12589
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是不同的概念,不应该混同.对二者加以区别,有利于对问题的分析.农村信息化靠市场就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农业信息化却不能.只有当农业信息技术得到普遍的应用,才能称为农业信息化.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信息化存在一些固有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效益出发,先易后难,处理好提高与普及的关系,加大国家与政府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9.
2004~2014年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孙素芬  谭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82-12584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农业政策具有调节农村生产关系、自觉运用农业经济规律、维护农民整体的长远利益、促进科技发展等多重作用.该研究从2004~2014年我国出台的农业信息化政策入手,主要从各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及研究期间的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方面进行深度分析研究,在此政策背景下探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模式、信息技术、系统平台等农业信息化各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对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区域评价与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铖  夏春萍  蔡轶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8):1529-1536
[目的]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现状与差异进行分析,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化进程.[方法]以基础设施、应用与效益水平为核心的"农业信息化"布局进行归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因子,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体系,测算2015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超效率分析法研究我国31个省(市、区)农业信息化资源投入与效益产出的差异性.[结果]构建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涵盖了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化应用和农业信息化效益3个一级指标及10个二级指标.评价结果显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平均得分分别为0.516、-0.107和-0.402;不同地区各省(区、市)发展水平也存在差距,其中,东部地区中江苏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得分1.251,西部地区中内蒙古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最低,综合得分-0.686.通过分析投入产出效益得出,上海市农业信息化综合得分0.495,但投入冗余最多,资源投入与产出效益不匹配.[建议]调整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区域间合作,积极拓宽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农户信息化意识,推动农业生产、信息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