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自然基础、内在动力、外部条件和运行环境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东部矿区复垦土地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促进因素,探讨了土地复垦与农业产业化之间的衔接方式。根据矿区和复垦土地的实际,提出了矿区复垦土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其运行机制和适用条件。铜山县国家级复垦示范区建设的实践表明:这种模式是有效的,值得在矿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土地复垦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特征,指导土地复垦风险的识别与管控,促进土地复垦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在对土地复垦的风险管理现状、要素构成和管理对象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土地复垦风险来源多样、结构复杂等特点,按照整体利益优先原则、公正公开原则、科学发展原则、连续性原则、动态原则,分别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理论、项目管理理论和风险系统理论构建多维土地复垦风险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地复垦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土地复垦风险管理规划,构建土地复垦风险管理的保障机制,完善土地复垦奖惩制度,推进土地复垦代建制及复垦后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结果表明,多维视角下的土地复垦风险管理模式有助于全面揭示土地复垦系统风险的层次与特征,对促进土地复垦管理方式转型,提高土地复垦管理的广度和深度等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土地资源正面临严峻挑战,为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和土地生态的健康发展,新一轮土地整治工作正全面展开.在此背景下,该研究结合国家新颁布的《土地复垦条例》以及多年来土地复垦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当前土地复垦中低排放控制的关键技术与方法.结果表明:土地复垦作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措施,目前缺乏相关低排放控制研究;现行土地复垦模式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下,其传统的复垦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新理念;通过文献综述法,结合土地复垦的内容与特征,总结归纳了边坡治理低排放、自然灾害损毁土地低排放、矿区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低排放、土壤与和植被固碳减排等关键技术;低碳排放与土地复垦息息相关,做好土地复垦与低碳排放工作,对我国碳排放控制目标具有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目前,神府煤田复垦土地产权归属的不清晰以及收益分配纠纷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矿区复垦土地的有效、持续利用。通过对陕北神府采煤塌陷区的复垦土地利用情况分析,得出矿区复垦土地产权模式;通过现行复垦土地产权模式的对比分析,得出"股份合作制"为最合理有效的土地产权运作模式;进而以此探究其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时代主题之下,该文陈述了山西省废弃煤矿土地复垦的背景和意义,并针对山西省废弃煤矿土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西煤矿废弃地土地复垦的优化模式,即基于不同区域优化的土地复垦模式和基于不同地块优化的土地复垦模式及相应的废弃煤矿土地复垦保障机制。通过生态文明对山西省废弃煤矿土地复垦的影响分析,切实落实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时代主题之下,该文陈述了山西省废弃煤矿土地复垦的背景和意义,并针对山西省废弃煤矿土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西煤矿废弃地土地复垦的优化模式,即基于不同区域优化的土地复垦模式和基于不同地块优化的土地复垦模式及相应的废弃煤矿土地复垦保障机制。通过生态文明对山西省废弃煤矿土地复垦的影响分析,切实落实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地考察法、比较分析法、案例法等方法,对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土地复垦学"课程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课程坚持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并重,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课堂教学内容具有研教结合特点,以专题形式进行组织;特别强调野外实习和学生自主学习;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式等,形成了美国独特的"土地复垦学"课程特色。其课程体系特点对我国"土地复垦学"及相关学科课程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土地复垦所需处理的数据信息量大、信息关系复杂、信息时空变化大,GIS技术作为目前处理空间数据最有效的工具,是进行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理想工具。本文结合山西稷山县石料厂土地复垦实践,分析建筑用石灰岩矿生产期损毁土地适宜性,对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进行评价,为制定相应复垦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待开发复垦土地资源分类及调查方法探讨,是使待开发复垦土地资源调查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标准化的基础性研究,本文通过对陵川县待开发复垦土地资源调查的实践,提出了科学实用的待开发复垦土地资源分类系统,以及待开发复垦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步骤、要求和科学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土地复垦是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我国土地复垦工作开展较晚,所以新的技术理论研究较少。为了提高土地复垦决策的科学性,我们在有关土地复垦项目方案编制中,引入物元模型对土地复垦适宜性程度进行评价。实践表明:该方法不仅有利于克服在土地适宜评价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的不当影响,而且有助于对参评因子进行量化处理,从而提高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真实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工矿区土地复垦中破坏面积及破坏程度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煤炭资源的开采会引起地表沉陷,对矿区的土地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土地的破坏程度和破坏范围不同,对其复垦利用的方向和复垦的方法也有差异。结合矿区开采沉陷和土地复垦的实践,提出了开采沉陷土地破坏面积及破坏程度的预测方法,以期在土地复垦中,根据土地的破坏程度及破坏范围确定合理的复垦方向及复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是全国工矿区土地和生态破坏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目前煤炭、冶金、建材等行业造成的塌陷、破坏和占地已累计达16.7万公顷,而且正以每年1.23万公顷的速度递增,其中40%为耕地,土地复垦率却只有2%左右。由山西省科技厅牵头、山西省农科院土吧昕主持的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与农业生态再塑项目就是在工程复垦的基础上,开展工矿区土地沉陷规律、复垦土壤快速熟化技术和林地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及生物多样性动态研究;研制开发生土熟化专用肥和工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剂,引进土地复垦先锋植物,集成配套土地复垦综合技术,形成土地复垦综合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土地复垦工程费用构成是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制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质量。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比土地复垦工程与土地整理及水土保持工程的联系与区别,结合土地复垦工程特点,确定土地复垦工程费用构成,最后以广州市某区土地复垦费用构成进行验证,说明该费用框架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生产建设项目的土地复垦费用由工程施工费、其他费用、预备费3个部分构成,其中其他费用中后期的植物监测与管护费以及预备费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相似文献   

14.
矿区复垦土地农业利用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区复垦土地农业利用的优化是土地资源优化方法在复垦土地利用问题上的具体运用。考虑到复垦土地的农业利用模式是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因此,其优化选择问题必须受到这3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其综合效益获得整体提升。结合具体矿区的复垦土地农业利用问题,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构建优化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具有针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矿区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进行复垦研究的基础,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五峰山煤矿山区地形的实际出发,对煤矿区复垦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首先,划分评价单元和确定限制因子,然后运用指数和法、极限条件法计算综合指数,得出适宜性评价结果。2种方法综合使用避免了只用一种方法的极端性,最后结合最小限制因素法找出限制因素,以分析不同评价单元适宜的土地复垦方法及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煤矿区自然地理条件、区位条件等实际情况,提出了2种适合五峰山煤矿区的复垦模式:果草林生态利用模式和生态旅游模式。此外,五峰山煤矿区属于山地煤矿,以其作为研究对象,以便为山地煤矿区合理利用复垦土地提供依据,同时为此类地区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和模式研究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永城矿区采煤扰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及土地复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玲  冯新伟  路婕  陈伟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94-5596
着重分析了永城矿区采煤扰动对土地资源造成的影响,针对永城矿区实际情况,提出了可采用的不同土地复垦模式,并简要分析了土地复垦效益。  相似文献   

17.
吴红霞  吴志龙 《农技服务》2009,26(6):164-165
以枞阳县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工程和耕地保护的实践为例,介绍土地整理工程项目实施的背景、耕地保护现状、土地整理项目建设管理的一些具体做法,提出了对土地整理、耕地保护的几点认识和对土地整理复垦工程建设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土地复垦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复垦是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手段,但经历20多年的发展仍未形成一套完整、适用的土地复垦体系来指导土地复垦工作。通过分析国内外土地复垦管理、技术等研究现状,采用理论研究、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具体的土地复垦工程实例,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土地复垦体系,包括土地复垦理论体系、土地复垦管理体系、土地复垦技术体系和土地复垦监管体系4部分。土体复垦体系的构建可以为研究和编制土地复垦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等提供科学、系统、全面的依据,以促进我国土地复垦事业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煤炭型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本研究以平朔矿区为例,通过对矿区产业结构框架组成关系、矿区传统土地复垦模式以及产业结构特征与演替规律分析,研究了矿区复垦土地与产业转型的机制与模式。研究表明:我国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目标导向机制应从"二元主导机制"过渡到"多元并存主导机制",最终实现"多方合作主导机制";平朔矿区产业框架应由粗放型、外延式向精益型、内涵式转变;依产业链不同,平朔矿区产业转型模式可分为两类,一是黑色工业产业链:煤炭开采-煤矸石-电-硅铝-建材工业,可实现矿区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高效利用,减缓产业转型的环境压力;二是绿色生态产业链:农-林-牧-药-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是依托田园综合体的经济技术原理重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使复垦土地功能提升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志勇  张伟 《乡村科技》2019,(16):110-111
土地复垦是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土地复垦分析是编制土地复垦规划的基础依据和重要前提,从而科学合理确定土地复垦的数量潜力,确保土地复垦潜力评价的可行性。本文主要介绍土地复垦的潜力来源、测算方法,并实施潜力评价与潜力分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