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进行不同培育密度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夏花苗种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8 d的对比培育试验,经过2次拉网锻炼后Ⅰ号池塘(培育密度为180万尾/hm2)、Ⅱ号池塘(培育密度为300万尾/hm2)、Ⅲ号池塘(培育密度为450万尾/hm2)分别共出塘夏花苗种49.1万、82.6万、95.4万尾,夏花苗种平均体长分别为3.08、3.05、2.88 cm,培育成活率分别为81.8%、82.6%、63.3%。培育密度在180万、300万尾/hm2时,异育银鲫中科3号夏花苗种成活率均在80%以上,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为了增加陕西地区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养殖效益,研究了不同培育密度的苗种培育效果。结果表明院在培育密度分别为150万、270万、390万尾/hm2的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大,苗种的特定生长率相对减小。经综合分析,建议合阳地区夏花苗种的培育密度控制在240万~360万尾/hm2,既能提高生长效果,又能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石殿军 《农技服务》2012,29(9):1061-1062
在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池塘中,放养规格为5~6 cm异育银鲫"中科3号"18 000尾/hm2、规格为1.5~2.0 cm青虾300 000尾/hm2、规格为11 cm细鳞斜颌鲴300尾及一定数量的鲢鳙鱼,经过6个月养殖,收获异育银鲫"中科3号"商品鱼5 449 kg/hm2,最大个体307 kg/hm2,最小个体159 g/hm2,平均规格216 g/hm2,成活率81.4%,收获青虾336 kg/hm2,利润32 220元/hm2。  相似文献   

4.
以斑点叉尾(鱼回)"江丰1号"苗种为试验对象,在池塘养殖密度分别为8 000尾/667 m~2(B_1)、10 000尾/667 m~2(B_2)、12 000尾/667 m~2(B_3)、15 000尾/667 m~2(B_4)的4个梯度下,进行为期150 d的斑点叉尾(鱼回)"江丰1号"鱼种培育试验,研究斑点叉尾(鱼回)"江丰1号"苗种在池塘养殖中的适宜放养密度。结果显示,B_3组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密度组(P0.05);B_1和B_2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B_3组的肥满度显著高于其他3个密度组(P0.05)。饲料系数B_3组显著低于B_1、B_2组。试验期间,苗种成活率为66.4%~74.7%,4个密度组中B_4组的成活率最低,与其他3个密度组差异显著(P0.05)。养殖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B_3组B_4组B_2组B_1组,B_3组产量最高。B_4组支出成本显著高于B_3组,导致净利润和投资回报率的降低。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体质量为(1.05±0.02) g的斑点叉尾(鱼回)"江丰1号"苗种放苗密度以12 000尾/667 m~2为宜。该结果可为池塘养殖条件下苗种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在生产实际中科学设置放养密度,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从2012年至2014年,每年利用两口池塘开展黄颡鱼夏花苗种培育技术试验,面积0.1~0.6 hm2,放养卵黄苗300~450万尾/hm2。试验结果表明:经25~30 d左右的培育,黄颡鱼成活率33%~52%,平均规格900~1 300尾/kg,饵料系数0.50~0.80,培育池面积小,黄颡鱼放养密度低,则成活率较高,出塘的规格较大,饵料系数较低。  相似文献   

6.
凡纳滨对虾塑料地膜高位池养成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国强 《农技服务》2009,26(7):91-92,107
2年来,用0.54 hm2的试验池,进行了4茬凡纳滨对虾塑料地膜高位池养成试验,通过池塘建设、基础饵料培养、苗种选择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等措施,试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第1茬布苗密度105万尾/hm2,经74~76 d饲养,成活率89.2%,饵料系数0.895,商品虾规格76~82尾/kg。第2茬布苗密度150万尾/hm2,经116~122 d饲养,成活率89.3%,饵料系数1.21,商品虾规格50~78尾/kg,4茬养殖共获商品虾35 400 kg,平均每茬单位面积产量16 389 kg/hm2,盈利(未扣除固定资产)510 900元,每茬利润达236 528元/hm2。  相似文献   

7.
在温室大棚控温、循环水条件下,进行4个批次的大口黑鲈苗种培育,培育周期为27~33 d,水花苗种放养密度为4.2万~4.9万尾·m-3。经过3个阶段培育,在中期分养,分养后密度为2.0万~2.4万尾·m-3。4个批次累计放养苗种598万尾,收获241万尾,平均规格为2 650~2 880尾·kg-1,培育成活率37.0%~48.0%。温室大棚育苗可满足大口黑鲈早繁、反季节苗种培育生产需要,为规模化苗种培育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三斑海马的驯化与苗种培育试验,丰富三斑海马的生物学基础资料。[方法]从海南本地收集三斑海马亲本,开展人工驯化和苗种培育,并探索其繁殖生物学行为。[结果]亲鱼驯化成活率达到85%,获得三斑海马初孵幼苗2.9万尾,培育1月龄鱼苗1.1万尾,海马最适开口饵料为"小球藻+轮虫+桡足类幼体"。三斑海马亲鱼抱卵量和孵化量存在个体差异,亲鱼抱卵量最少350粒/尾,最多1 020粒/尾,平均660粒/尾。亲鱼孵化量最少220尾,最多720尾,平均580尾。[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海马的苗种繁育和人工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养面积为20 000 m~2,日粮中不添加"净力安",Ⅱ、Ⅲ、Ⅳ组为试验组,每个试验组饲养面积为26 667 m~2,日粮中"净力安"的添加量分别为150、200、250 mg·kg~(-1)。试验所用草鱼平均体重约为0.76 g,试验用鱼塘面积共计10万m~2,4组饲养密度相同,即草鱼6尾·m~2。试验结果表明,"净力安"能够提高草鱼的成活率,其中Ⅱ、Ⅲ、Ⅳ组成活率分别提高15.83%、23.82%、24.33%,且差异显著(P0.05);提高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其中Ⅱ、Ⅲ、Ⅳ组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0.13、0.29、0.30%·d~(-1),且差异显著(P0.05);降低草鱼的饵料系数,其中Ⅱ、Ⅲ、Ⅳ组饵料系数分别降低0.09、0.16、0.17,且差异显著(P0.05),"净力安"在草鱼中的最佳添加水平为200 g·t~(-1)。  相似文献   

10.
张建明  姜华  田甜  姜伟 《南方农业学报》2019,50(9):2102-2110
[目的]掌握齐口裂腹鱼苗种的生长特性及发育规律,为其苗种培育积累基础资料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流水单养培育模式,在水温15.9~24.2℃、养殖密度200尾/m3的人工养殖条件下,将齐口裂腹鱼苗种培育至130日龄,期间每隔10 d随机抽样10尾苗种进行全长、体长和体质量等生物学指标测量,并分析齐口裂腹鱼苗种的生长特性.[结果]从10~130日龄,齐口裂腹鱼苗种的平均体质量从35.38±2.73 mg/尾增长到2001.92±33.84 mg/尾,增幅为5558.34%,对应的体质量变异系数范围在1.55%~7.70%;平均体长从13.18±0.29 mm/尾增长到50.20±1.96 mm/尾,增幅为280.88%,对应的体长变异系数范围在1.31%~6.87%;平均成活率为71.0%.齐口裂腹鱼苗种体质量特定生长率范围在(0.92±0.29)%/d~(6.71±0.48)%/d,体长特定生长率范围在(0.47±0.25)%/d~(1.88±0.83)%/d,除120和130日龄外,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均高于体长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变化范围在1.23±0.06~3.22±0.15,整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齐口裂腹鱼苗种体长与体质量的拟合方程为y=0.0049x3.4473(R2=0.9689,P<0.01),b为3.4473,即呈异速生长;在水温17.0~23.0℃的范围内,齐口裂腹鱼苗种生长状况良好,体质量和体长的特定生长率在该水温区间范围内相对较高.在齐口裂腹鱼苗种的整个生长阶段,其种群生长离散呈加剧—减弱—加剧的变化规律.[结论]在人工养殖条件下,17.0~23.0℃是齐口裂腹鱼苗种适宜的生长水温范围.在齐口裂腹鱼苗种培育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日龄阶段的生长特性,控制适宜养殖条件,分阶段优化投喂策略,以促进齐口裂腹鱼苗种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1.
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排日风潮”以及美国要求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产生的影响和日本政府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中国目前所面临的状况,提出中国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竞争力;努力扩大内需,减少外贸依存度;进一步完善国内金融市场;促进人民币有序升值。  相似文献   

12.
退耕区主要树种苗木耗水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条件下采用盆栽方法,用LI-1600和SL20K天平对8种苗木的瞬时蒸腾速率和实际耗水速率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发现火炬树耗水速率峰值最大为56.5g.h-1,杏最小只有30.5 g.h-1,日耗水量的大小顺序为火炬树>绿宝石>婆枣>冬枣>核桃>花椒>黄冠梨>杏,白天耗水量占日总耗水量的93.8%-98.0%;8种苗木的蒸腾速率大小顺序虽然与耗水速率结果基本一致,但它们之间数值差别较大,如黄冠梨的耗水速率测定结果是蒸腾速率测定结果的3.77倍,最小的也达到1.65倍(火炬树);除花椒外,7个树种的蒸腾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均达到了0.01水平或0.05水平的显著相关,除花椒和冬枣外,各树种的回归效果较好,特别是火炬树、杏、核桃,R2均在80%以上;但耗水速率与各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稍差,回归效果也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3414"试验,研究平谷区番茄的合理施肥量,分析传统施肥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三元二次方程不显著,一元函数推荐的最大施肥量为纯N132kg/hm2,为传统施肥量的3.2倍,P、K肥可以不施。  相似文献   

14.
辣椒"3414"肥效试验模型拟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辣椒“热辣1号”为材料,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三元二次施肥模型与一元施肥模型对试验结果的拟合情况。结果表明,三元二次方程得出的推荐施肥量高于一元方程的推荐施肥量。直线加平台方程和平方根方程,Pr〉F值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所以不能计算推荐施肥量。试验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334.49kg/hm2,磷肥113.85kg/hm2,钾肥402.78kg/hm2。  相似文献   

15.
蒋立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10-7210,7212
研究了生物制剂绿液对苹果轮纹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烟青霉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和黄曲霉菌5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绿液对几种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2.18 mg/L;其次是苹果炭疽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EC50分别为3.97和7.39 mg/L;而对黄曲霉菌和烟青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差,EC50分别为472.79和982.06 mg/L。  相似文献   

16.
在隔离区内用对氯苯氧乙酸(CPX)、激动素(KT)、秋水仙素(Col)、二甲基亚砜(DMSO)、马来酰肼(MH)和乙烯雌酚等药剂诱导“矮败”小麦群体的不育株孤雌生殖。连续22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处理药剂中,500mg·L-1CPX+100mg·L-1KT+2%DMSO的诱导效果最好,其次是0.2%Col+2%DMSO。小穗剪颖后用药处理比不剪颖处理的诱导结实率高。药剂处理后套袋可明显提高诱导效果。诱导处理次数与诱导子房膨大率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而与结实率则呈非线性相关。用药剂处理的时间以每天晚上7点后处理的效果最好。用药剂处理后6~7d再喷施100mg·L-1赤霉素对提高诱导结实率有明显的作用。经观察,孤雌生殖纯系在育性、株高、株型、穗形、芒的有无等性状方面均表现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7.
以砀山酥梨为材料,用10个品种的单一花粉和1个混合花粉进行授粉处理,研究不同授粉品种对砀山酥梨萼片宿存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授粉品种对砀山酥梨果实坐果率、脱萼率、硬度、果型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石细胞含量等指标的影响显著,而对单果重和可滴定酸等影响较小。在11个授粉处理中,混合花粉授粉的砀山酥梨花序脱萼率最高,为46.5%,且连续2年表现稳定,各项品质指标均表现较好;而单一花粉授粉的砀山酥梨脱萼率受环境影响较大,脱萼率较高且品质较好的授粉品种是喜水、丰水和早黄金。  相似文献   

18.
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我们多年研究成果,并与现在高产栽培成熟技术组装配套,集成了一套以提高成穗率、结实率、籽粒充实度和充分挖掘品种优质潜力(保优质)为主攻目标的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模式,并获国家发明专利。本文介绍了其技术原理和应用效果,并详细介绍了其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核心技术包括育秧肥培育壮秧、"三控"结合控蘖,配套技术包括稀播细管、宽行浅栽、适肥促发、补肥防衰、增氧灌溉等技术。  相似文献   

19.
爆裂玉米"吉爆902"选育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爆裂玉米新品种“吉爆902”的选育经过、试验结果、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为正确利用该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喷施NaCl溶液对春魁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素 《农技服务》2009,26(8):33-33
春魁甘蓝花期喷一定浓度NaCl溶液可显著提高花期自交不亲和指教,尽管与蕾期人工授粉结籽率尚有一定差距,但在人工比较紧张、劳动力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采用花期喷5%NaCl溶液加0.3%硼砂水溶液的办法进行春魁自交不亲和系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