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商务如何改造传统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力平 《现代农业》2008,(11):58-60
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靠现代技术的发展,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而电子商务,将在未来对传统农业社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本文拟就电子商务如何改造传统农业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观点。  相似文献   

2.
彭长林 《农业考古》2005,(1):144-148
岭南是稻作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的稻作文化传统。特别是壮族的稻作文化,内涵丰富,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到各种独特的节日和隆重庄严的宗教祭祀活动等都与之有关,“那文化”和“那文化圈”的提出就是体现壮族稻作文化的一种极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传统。因此,有关壮族稻作的问题自然成为各家研究的热点之一,覃乃昌先生所著的《壮族稻作农业史》和李富强先生所著的《“蛮荒”稻香——壮族农耕文化》是研究壮族稻作发展的两部较有影响的专著。而岭南稻作起源的探索则是壮族稻作文化最基本的立足点,对此课题的研究似乎早已尘埃落定,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岭南是稻作农业起源地之一。然而,笔者对这一结论有不同看法,现试论之。  相似文献   

3.
郑林 《古今农业》2004,(2):68-77
中国近代的农业危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整个国家、社会的特殊环境对近代中国农业造成的危机,另一类是传统农业由于自身特点不能适应近代社会变迁而面临的危机。前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靠改进农业能够解决的。后者主要是一个传统农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性问题,通过改造传统农业能得以解决。这种传统农业在近代面临的危机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不能满足因工业化、城市化而产生的市场需求,分散的农户不能适应市场变化,以及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形式面临破产。改造传统农业不仅要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要改造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4.
我党十九大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我国民生之本,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重中 之重。在农业人才资源下滑时代下,大力发展农业教育,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是解 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对此,文本着重分析新时代下农业教育问题,提出新时代下农业教育创新模式 路径。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2005,(8):F0002-F0003
漳浦农业立足实际,强化特色,发挥资源与区位优势,积极开展浦台农业合作与交流,引进台湾资金、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了农业的升级换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一是形成了水果、水产、蔬菜、畜牧、食用菌、花卉等六大主导产业,荣获“中国龙眼之乡”、“中国荔枝之乡”、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在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统农业文化,农业文化的核心是“和合”效应,应发挥“天人之合”、“人人之合”与“整体思维”效应,农户自主经营,休闲农业建设项目纳入法制的范畴,政府支持与市场运行相结合,综合利用当地资源合理规划,以本地资源为基础开发休闲农业项目,才能使福建休闲农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的主流。就其特点而言,农业产业化适宜企业和企业集团经营。因此,这里把采用企业(集团)形式经营的农业企业称为产业化农业企业,属新生事物。所以他的发展就有较多的未定因素,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就产业化农业企业的主体经营策略,即“两市”、“两化”、“两优”和“两资”问题浅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加入世贸组织( WTO)、农业市场国际化对传统农业的影响,结合河北省农业发展的实际,分析了发展高新技术,改造河北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四结合、四突破”的发展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传统农业社会的早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特色的概念。而在传统农业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达到了小康。但这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对此,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的。今天转型时期的农业问题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瓶颈”!因此,如何在转型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在此过程中解决好转型时期的农业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现代可持续农业与信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面临着依靠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挑战与机遇,信息技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信息技术在现代家农业中的应用包括生物环境信息采集与处理、智能化农业装备、“3S”室间网络、网络与通信技术、系统优化决策等领域,依靠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精细农业应是我国农业保持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