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种不同育秧方式在免耕抛秧栽培试验中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叙 《吉林农业》2011,(7):86-87,90
为探索水稻隔层育秧、塑盘育秧、旱育秧与泮水育秧在免耕栽培条件下对产量的影响。2008—2010年均在晚稻连续进行了三年隔层育秧免耕抛秧、塑盘育秧免耕抛秧、旱育秧与泮水育秧免耕抛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隔层育秧免耕抛秧平均亩产515.2kg/667m^2,塑盘育秧免耕抛秧平均亩产453.3kg/667m^2,旱育秧免耕抛秧429.4kg/667m^2,沣水育秧免耕抛秧385.4kg/667m^2。隔层育秧、塑盘育秧、旱育秧比沣水育秧的免耕抛秧分别增产129.8kg、67.9kg和44.0kg,增产率分别为33.68%、17.62%和11.4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不同栽培措施对免耕抛秧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免耕抛秧稻不同栽培措施试验的结果表明:在同等栽培条件下,水稻免耕抛秧的产量比常耕抛秧略低,但差异不显著。根据免耕抛秧的生长特点,分别采取增施肥料、增加抛植密度和采用免耕抛秧专用育苗纸筒育苗等措施,都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水稻免耕抛秧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农作制,具有省工、节能、节本、高效的特点。但是,在水稻免耕抛秧时,如技术方法掌握不当,往往造成秧苗扎根立苗难,抛到大田的秧苗出现漂浮、死苗、生长不齐等现象,甚至导致水稻免耕抛秧失败,有些农户因此不易接受免耕抛秧技术。针对水稻免耕抛秧失败的现象和原因,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在清新县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应用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比常耕抛秧增产,其原因是免耕抛秧稻具有低节位分蘖的优势,有效穗数较多、穗较大。不同土壤类型的增产效果不同,山坑冷底田、黄泥浆田、历史发赤田增产显著,而肥沃砂壤田增幅不大。免耕抛秧既节省耕作成本,又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5.
2004年晚季在大田条件下,对免耕抛秧、常耕抛秧、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和稻草还田常耕抛秧的立苗速度与立苗期的根系生长及其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比常耕抛秧增产7.64%.稻草还田免耕抛秧与稻草还田常耕抛秧产量差异不大,但分别比常耕抛秧高10.72%和8.22%。免耕抛栽秧苗前期立苗速度较慢,后期立苗速度较快,总的立苗时间较常耕抛栽秧苗多1d。免耕使立苗期根系及分枝数量、根系的总长度和根毛区长度及根系氧化能力下降。但是.稻草还田增加了立苗期根系及分枝数量和根系长度,提高了根系氧化能力,因而对抛栽水稻立苗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在免耕条件下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免耕抛秧稻籽粒灌浆结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免耕抛秧稻籽粒灌浆结实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免耕抛秧稻的结实率高于常耕抛秧稻,主要以一次枝梗的结实率较高。免耕秧稻全穗枝梗数与总粒数均高于常耕抛秧稻,其中二次枝梗的差异较大。免耕抛秧稻灌浆启动较早,齐穗后籽粒淀粉含量高于常耕抛秧稻,而可溶性糖的含量低于常耕抛秧稻。  相似文献   

7.
2016年晚稻,通过对稻田还田常耕抛秧、稻田还田免耕抛秧、非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稻草还田常耕插秧、非稻草还田常耕插秧等6个参试处理的实验结果可知:稻草还田免耕抛秧、非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稻草还田常规抛秧的经济性状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尤其以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的经济性状表现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8.
单季稻不同栽培方法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季稻6种栽培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直播、有耕直播、免耕抛秧、有耕抛秧均比有耕插秧(CK)表现增产,其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早生快发、分蘖节位低、有效穗多;各处理均比对照省工节本,净效益由高至低依次为有耕抛秧、免耕直播、有耕直播、免耕抛秧、免耕插秧、有耕插秧。  相似文献   

9.
水稻免耕无盘抛秧栽培是一项减少农事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产的农业生产新技术。介绍水稻免耕无盘抛秧栽培示范推广基本情况,总结水稻免耕无盘抛秧技术,包括旱育无盘育秧、免耕抛秧,以为水稻免耕无盘抛秧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双季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30,自引:9,他引:21  
首次提出了双季稻田完全除去犁翻耕耙的免耕抛秧栽培技术,论述了免耕秧稻的生育特性,指出免耕抛秧在目前传统常耕抛秧栽培水平条件下,其产量水平略低的原因主要是,施肥水平及栽培管理未能适应免耕抛秧稻生育特性而使有效穗数及总粒数减少等。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4.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等株行距的宽窄行混合和等穴距错位插秧的混合稀植栽培形式 ,研究了边行效应在混合稀植栽培中的作用、混合稀植栽培的产量表现、组成行的产量、边行效应值及增产机理。该栽培技术体系综合了目前普通等株行距稀植和超稀植栽培的优点 ,通过边行效应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施用SODm增效剂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设置不同SODm增效剂施肥量梯度,研究SODm增效剂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SODm增效剂分别较普通肥处理和复混肥处理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6.8%和5.04%。施用SODm增效剂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抽穗前后干物质生产,以及抽穗后物质转运效率,相对于普通肥处理增产8.4%。  相似文献   

18.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古代创造了麦草覆盖生产韭 黄及泥碗护苗等传统设施农业技术,至今仍然受到农民欢迎,在 甘肃省中部应用面积约5万多hm2。建国后,甘肃设施农业获得 了新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引进应用北京改良式 温室阶段,时间在20世纪50-60年代;第二个阶段为塑料拱棚 与地膜覆盖栽培阶段,时间在20世纪70-80年代:第三阶段为  相似文献   

20.
姬松茸碳源利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麦秸培养基,系统研究了姬松茸在生长期间对碳源的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姬松茸降解的有机物质绝大部分被菌体的呼吸过程消耗掉,绝对生物学效率较低;在菌丝生长阶段,木质素的降解速率大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十分有利;非木质纤维素组分在菌丝生长阶段被主要利用,而木质纤维素则是子实体生长阶段的主要碳源。且就整个栽培过程而言,姬松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79.86%的碳源来自木质纤维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