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四翅滨藜容器育苗技术及容器苗造林试验,得出用四翅滨藜容器苗造林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我县大部分干旱浅山地带,土壤质地差,可推广采用四翅滨藜容器苗造林。  相似文献   

2.
ABT生根粉在林木育苗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ABT生根粉对青杨、新疆杨、青杨2号、四翅滨黎、沙棘、白桦、玫瑰等7个树种进行苗木培育试验。结果表明,ABT生根粉对树木嫩枝扦插、苗木移栽、实生育苗等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推广应用ABT生根粉时需根据各树种生物学特性选择ABT生根粉型号、浓度、处理方法、时间等,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  相似文献   

3.
一、育苗时间 三樱椒种植一般分春白地或麦垄套种两种种植方法,其育苗均采用拱棚或阳畦育苗移栽.苗龄60-70天.春白地应在2月下旬育苗,4月中旬定植,麦垄套种应在3月上旬育苗.5月中旬定植。  相似文献   

4.
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属藜科滨藜属,又称灰毛滨藜,是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和盐碱荒滩改良的优质准常绿饲料灌木品种,有“生物脱盐器”之称。原产美国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四翅滨藜具有抗干旱、耐瘠薄、耐盐碱的特性,是河西地区较适宜推广培育的优良树种。嫩枝扦插育苗成活率较高,但实生苗根系发达、质量高、成本低[1~2]。为了丰富造林种质资源,加快张掖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2011年十里堡林场从青海引进苗木及种子开展造林和育苗试验,试验结果以条播大田育苗的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柠条营养袋育苗造林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不同环境下。柠条的几种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采用营养袋育苗造林技术,柠条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成活率和翌年保存率高,造林成本低,而且可进行柠每周年育苗造林。初步总结出了一套低技术、高效益的柠条营养袋育苗造林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张家口地区跨区域引入四翅滨藜这一抗旱耐盐碱树种,从播种育苗、容器育苗和扦插育苗3个方面分别进行试验研究,就播种育苗时间、种子处理、土壤处理和播种方法;容器育苗时间、容器类型、种子处理和育苗方法;扦插育苗扦插时间、扦插材料和扦插方法分别进行总结论述,为四翅滨藜的跨区域引种育苗提供了技术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进行了四翅滨藜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仁地区最佳的四翅滨藜育苗方法为地膜覆盖法,为四翅滨藜的育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四翅滨藜在国内的引种表现及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引种优良的荒漠化和盐碱地治理树种美国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已有十多年的时间,本文从生长表现及应用研究的角度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四翅滨藜的生态学特性,育苗、造林以及改良盐碱地的效果、饲料价值,死亡因素、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白皮松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的现状,进行了白皮松营养袋育苗造林技术研究。应用营养袋苗进行造林,省地省种,育苗时间短,栽后缓苗快,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在林业工程建设中,使用营养袋苗,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展。  相似文献   

10.
四翅滨藜的育苗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翅滨藜属藜科藜属准常绿灌木植物 ,原产于美国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是干旱地区优良的抗旱树种。四翅滨藜具有抗干旱、耐瘠薄、耐盐碱的生态学特征 ,适宜在我省东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长。为了丰富抗旱造林树种 ,加快荒山荒坡的绿化 ,改善生态环境。 1 998年西山林场采用一年生苗进行造林试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四翅滨藜的育苗与造林技术简介如下 :1 四翅滨藜育苗1 1 嫩枝扦插育苗。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 ,长 1 0cm ,保留插穗上部 2— 3个叶片 ,用ABT1号生根粉 2 0 0— 30 0ppm溶液浸泡处理 1h后 ,将插穗扦插在事先整理好的苗床内 ,入土深度为 3—4cm ;四翅滨藜扦插苗最为适宜的温度为 2 0—2 5℃ ,最为适宜的时间为 6— 8月 ,为避免苗床温度过高可在苗床内适当采取遮荫措施 ,每天喷水4— 6次。通常四翅滨藜嫩枝在扦插后 1 2— 1 5d即开始生根发芽 ,此时可酌情减少喷水次数。加强苗期管理 ,注意防治病虫害 ,待扦插苗生长至 5—2 0cm后 ,即可出圃造林。1 2 播种育苗。四翅滨藜的播种育苗 ,以春播为宜 (露地 4月 ,大棚 3月播种 ) ;先将事先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