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田地区食用玫瑰种植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田食用玫瑰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极具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目前我地区以食用玫瑰花为原料的加工企业5家,开发出的产品有10多种。  相似文献   

2.
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广东省的区域农业特色产业经过近lO年的发展.已经走出了一条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现代化加工的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对广东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培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区域不同,探讨广东省各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 “九五”以来,保康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品优势,加快引进和发展生物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特点有四: 1 立足地域特点,营造特色农业 近年来,为从根本上改变那种“小而全”的区域结构雷同的现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保康县从实际出来,把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农业的主导产品,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区域特色产业:一是高山反季节蔬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纳雍县是一个农业基础薄弱、农村人多地少的内陆县份。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抓手,探索运用市场机制,立足优势选特色,放大优势育特色,创新机制优特色,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县城实际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以高山生态有机茶、草地生态畜牧业、高效特色蔬菜、特色经果林、优势中药材为标志的五大特色产业顺势崛起,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  相似文献   

5.
《河北农业科技》2011,(24):78-78
“一产抓特色”,就是要充分发挥我省产业、区位和特色优势,坚持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以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创建为重点,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培育特色产业龙头,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对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5个中心城市的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取该地区最有特色的蔬菜、中药材、林产品和茶叶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关联度分析方法,比较分析四类产业在各市农业产业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势。针对各市农业特色产业经营规模小、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提出该地区应注重产业集聚发展,将各市的农业特色资源整合,按照各市产业比较优势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园区,区域进行资源联合、产业联合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一、农业特色经济的概念 农业特色经济是在特色农业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概念.目前对农业特色经济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甚至将农业特色经济和特色农业两者等同起来.实际上两者有不同的内涵. 首先特色农业是以生产特色农产品为目的的一种农业生产活动,而农业特色经济是将特色资源商品化,并通过对特色商品生产、营销、精深加工.品牌树立及维护等一系列活动所形成的一种经济综合体:其次特色农业的“特色”一般仅局限于地域的物质资源禀赋,而农业特色经济的“特色”包括地域物资资源禀赋、技术和人力资源因素、文化因素、品牌因素、市场因素、企业、企业集群和企业家因素.第三特色农业的核心目标是生产特色农产品,而农业特色经济的核心目标是形成聚集特色产业集群的农业特色经济区.第四特色农业的发展依赖于比较优势,农业特色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正>11月17日,财政部印发《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用3年时间,在各农业综合开发县初步形成1-2个优势特色产业,以省为单位各形成10个左右、在全国初步形成百个资源比较优势大、产业链条延伸长的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意见同时鼓励发展"互联网+农业",积极支持优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在扶持方式方面,剔除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青州市按照“依托优势,综合发展,重点突破,形成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思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使许多优势产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全市形成了瓜菜、畜牧、果品、花卉四大支柱产业,区域经济和规模生产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市已先后建成粮食、瓜菜、果品、食用菌、花卉、畜牧养殖、果品加工等特色农业生产区128个,667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民勤县以发展绿色循环农业为导向,立足特色资源优势,优化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扩规模、提品质、创品牌,大力发展蜜瓜产业,打造产业特色鲜明、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规模效益显著的蜜瓜特色产业集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构建和完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体系,推动民勤县由特色农业大县向特色农业强县转变。本文通过分析民勤蜜瓜发展现状、发展优势、成功经验,围绕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为蜜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根据农业部《关于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的意见》,江苏省近日要求各地大力培育特色农业,加快发展"一村一品",建设现代农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势特色产业合理布局各地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发展优质粮油、特色园艺、规模畜禽、高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农业传统优势资源的重要载体和地方特色品牌的集中体现。新疆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独特,出产众多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广阔。要教育和组织农民积极申报,培育、壮大一批区域特色品牌,提升新疆特色产业发展层次和品牌竞争力,充分发挥新疆特色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推动新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对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分析2020—2022年全国1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可以发现,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总体呈现区域差异大、分布不均衡,西部省份优势明显、创新能力突出,多元化、联合化发展等特征,呈现将“产业融合”推向“产村、产镇融合”,将“块状经济”“带状经济”向“集群经济”转变,将“集点成链”推进形成“聚链成群”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要构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四链”协同发展、“品牌”壮大发展、“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数字化”转型发展培育路径,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云南农业》2007,(2):6-7
四、“十一五”云南农业发展重点产业区域布局及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抓住重点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明显区域优势的农产品,逐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群体。围绕市场需求和龙头企业发展需要,着力建设100个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来,青州市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努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加快农业发展的路子,依托优势,重点突破,抓特色产业,建特色优势,初步形成了瓜菜、花卉.林果、畜牧四大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刀.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七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7.8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1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人达到3128元。  相似文献   

16.
潘琳 《北京农业》2013,(27):224
目前,特色产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色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收为目标的特色农业,是培植、壮大区域特色经济的重要一个环节,也是当前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挥太行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试验示范区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建立和发展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该试验示范区的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和谐、稳定、协调发展,这些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是乡村地区扩中提低,推动共同富裕的主产业、主抓手.现代农业既要通过科技和市场"无中生有"创造优势特色,也要通过政府和经营主体"变有为优"集聚优势特色;既要把传统产业提升为特色产业,也要把特色产业培育成为优势产业,通过提升产业的综合、生产、规模、经营和质量五大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四川作为农业大省,把优化作物结构、优化农业布局作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制定了《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中药材产业化开发作为四川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集中发展川中丘陵区等5大区域性中药材特色产业区。遂宁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川中丘陵腹地,有著名川产道地药材白芷。怎样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优势明显、地域特色突出的中药特色产业,是遂宁优化农业结构、提升特色农业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云南农业》2008,(3):F0002-F0002
会汉县按照“做优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强特色产业”的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全国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加大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20.
四川作为农业大省,把优化作物结构、优化农业布局作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制定了<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中药材产业化开发作为四川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集中发展川中丘陵区等5大区域性中药材特色产业区.遂宁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川中丘陵腹地,有著名川产道地药材白芷.怎样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优势明显、地域特色突出的中药特色产业,是遂宁优化农业结构、提升特色农业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