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高产创建是新时期推动水稻生产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农业部门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是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载体。根据总局和分局的安排,我场实施了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稻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集约项目,集中力量,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通过典型示范,促进平衡增产,全面提升我场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标准化生产、加大规模化种植、综合各种栽培措施,达到攻关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产创建是新时期推动水稻生产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农业部门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是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载体。根据总局和分局的安排,我中心实施了水稻高产创建项目。  相似文献   

3.
铅山县扎实推进水稻高产创建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创建是新时期促进粮油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农业部门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是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载体,根据农业部和省、市的安排,铅山县2010年实施了水稻高产创建项目。为切实抓好水稻高产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4.
水稻高产创建是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载体。因此,应集成、展示、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深入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本文阐述了信阳市平桥区2016年水稻高产创建目标,介绍了水稻栽培技术以及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措施,以期为水稻高产创建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1水稻高产创建项目介绍 水稻高产创建是充分利用农业综合集成技术,提高粮食作物生产水平的主要措施,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2011年期纳镇争取到水稻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虽然遭受了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但在上级业务部门和镇农业科技人员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  相似文献   

6.
高产创建活动是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通过典型示范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天津市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为落实农业部高产创建项目,天津市从2008年起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到2013年在全市粮食主产区县共落实83个粮食666.7 hm2示范片。通过推广新品种,集成高产技术,示范辐射带动,推动与促进全市粮食生产水平大幅度提升,为全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大面积均衡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龙海市实施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以行政推动为重要手段,以增产增收为核心目标,以集成技术为项目抓手,以指导服务为有效载体,促使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全面铺开和有效落实,取得了粮食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高产创建示范是通过科技成果技术的集成及其应用转化,不仅为大面积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而且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有效的科技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是提高高原特色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2014-2015年大理州农科院农业技术推广站在鹤庆县金墩乡和草海镇组织实施的水稻高产创建万亩连片示范项目,围绕提质增效这一目标,推广运用高产高效新技术、新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水稻高产创建对在大理州全面推广高海拔地区水稻高产高效技术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耿马镇围绕水稻高产创建发展目标,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集成示范和辐射带动,发挥了平台、载体、转化等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文章介绍了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情况、成效及获得的启示,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为全镇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景谷县主要栽培作物,也是粮食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水稻高产创建的基本情况入手,阐述了水稻高产创建基本情况,对水稻高产高效创建的成效及开展水稻高产创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提出了一些发展措施及对策建议,对促进景谷县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参考。通过扎实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集约资源、集成技术、集中力量,大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对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系统的研制是基于面向对象的构件技术和雄风专家系统开发工具的集成环境来完成的.以安徽省单季中稻生产为对象,以实现水稻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综合了水稻栽培、植保、土肥、农业生态等各个领域专家的知识经验,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建立.系统具有逻辑推理判断与决策能力,并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省水稻生产应紧紧围绕"十二五"种植业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三改一创建",大力推广优质良种及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推进水稻高产技术普及化,稳步提升全省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一、发展思路与目标1.发展思路按照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3.
珙县粮食局近几年为推动全县粮食产业化的发展,主动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吕世华来珙培训传授“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俗称“大三围”栽培技术)。该技术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经多年合作研究成功的以节水抗旱和高产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集成创新技术,经过我局和相关乡镇四年来的示范推广,发现它确是正常年份增产、高产,在干旱年份保产、增产的好技术。这一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对促进我县水稻生产和粮食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阆中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5万亩左右,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32%,总产量13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35%.为了推进我市水稻生产科学发展,充分挖掘水稻单产潜力,使我市水稻生产迈上新台阶,2009年阆中市农业局根据四川省农业厅<全省粮油高产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以展示优良品种,集成先进适用高产技术,建立专技队伍,树立片区标牌,总结高产创建机制的工作思路,切实开展水稻高产创建工作.通过认真组织实施,2009年水稻高产创建工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2009年8月28日,南充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专家现场验收,通过现场收打和测量计算,测产结果: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612.5kg,千亩展示片平均亩产652.3kg,百亩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713.3kg,实现了水稻高产创建的产量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5.
将高产创建作为科技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开展水稻高产栽培与稻鸭共生技术示范推广,集中展示高产、优质、高抗水稻品种,集成推广先进稻作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实用技术,推行"稻鸭共生结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是稳定全县水稻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缓解粮食供给压力、保障全县粮食安全、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实现绿色生态、优质、高产、安全目标,构建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近70年来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蓬勃发展,水稻生产经历品种更新、双季稻普及、栽培方式改进等技术创新,推动形成了新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为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从粮食安全和经济效益看,高产是永恒的主题。在粮食播种面积减少较快且不可逆转的新趋势下,解决广西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水稻生产,持续提高水稻单产。现代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进一步提高单产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要加强广西水稻高产栽培理论研究,大力推广以吨粮田为目标的高产栽培技术、以节本增效为目标的轻型栽培技术、以优质为目标的常规稻高产栽培技术、以资源充分利用为目标的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水稻绿色高产增效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成效及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2016年宿迁市沭阳县作物栽培指导站承担并实施省级水稻绿色高产增效创建项目,集成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水稻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防灾抗灾减灾等多项技术,项目区农户增产增收显著。本文阐述了实施推广水稻绿色高产增效技术,发挥技术推广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农户推广应用水稻绿色高产增效技术,实现沭阳县及周边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开展水稻高产创建项目是依靠科技提高水稻单产,增加总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为带动永北镇水稻增产增收,永北镇农业办公室积极实施了水稻高产创建项目。  相似文献   

19.
岑天江 《农技服务》2013,30(2):105-106,113
为全面提高保基乡水稻生产技术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为保证粮食安全提供技术储备,2006~2012年在保基乡陆家寨村开展杂交水稻金优63的高产栽培集成技术的应用示范。结果表明:示范项目区0.67 hm2,平均单产达8 947.5 kg/hm2,比对照区增长1 495.5kg/hm2,增长20.1%,项目的实施发挥了示范作用、促进了区域平衡增长,7年共计新增水稻产量达447 399.4 kg,新增总产值达89.5万元。辐射带动当地水稻产量平均增产1 200~1 800 kg/hm2。该项目对指导保基乡水稻产区及周边类似气候水稻产区的实际生产和开展高产创建项目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沙洋县水稻优质高产创建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施农业部下达的水稻高产创建示范项目,保障沙洋县粮食生产安全,提升粮食生产水平,结合近3年项目实施过程中栽培技术应用的实际,制定了沙洋县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规程,以进一步规范沙洋县水稻优质高产创建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