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一、环境控制 1.温度1-3日龄35℃,4~7日龄32~33℃,以后每周下降3℃,5周龄达到21~23℃,恒定至出栏。温度过高,鸡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采食量减少,呼吸加快,运动量减少,生长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2.
李亮  张闯 《吉林农业》2003,(8):27-27
控制猪舍温度 根据生产实践,一般后备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7℃~20℃,妊娠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1℃~1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受精卵的发育和胚胎附植。 利用杂种优势 一般第1胎产仔数少,第2胎开始逐渐增加,第4、5胎产仔数量高,以后逐渐下降,从第8胎开始降至平均数以下。窝  相似文献   

3.
蛋鸡育雏期的科学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祥 《新农村》2007,(7):19-19
1.育雏温度 育雏温度要适宜、平稳,波动范围不宜超过5℃。一般平面育雏第1周温度应控制在32~35℃。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接近常温。笼养育雏因密度大,第1周温度可控制在29~30℃,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接近常温。  相似文献   

4.
张传芳 《当代农业》2014,(21):38-39
一、三大要点1.要保持适宜温度冬季寒冷干燥,为肉鸡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是提高其成活率的首要条件。雏鸡入舍前3天,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鸡入舍后,升温1~2℃,第1周温度在35~36℃为佳,此时鸡只状态佳,精神活泼,分布均匀,活动自由,饮食正常。应注意鸡只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温,若发现鸡只聚群,"叽叽"颤叫、缩头等现象,说明温度过低,应提高鸡舍内的温度;若发现鸡只张口喘气、频繁喝水等现象,说明温度过高,应降低舍内温度。鸡只在2周龄时将舍内温度降到30~32℃。在3周龄时将舍内温度降到26~28cc.再过1周时间将舍内温度降到恒定温度23℃。温度计的放置既不能挂在热源处,也不能挂在靠近门口、通风1:1处.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悬挂.一般50~60平方米悬挂1根温度计。  相似文献   

5.
《油气储运》2011,(27):40
高温幼螺出壳后15天内,室温要控制在27~30℃,昼夜温差不超过5℃。否则,易因温度过低、温差过大而引起蜗牛死亡。螺生长期的温度要控制在25~28℃,超过30℃时蜗牛采食量下降,可能出现夏眠现象,应喷水降温。成螺期温度要保持在25~28℃。  相似文献   

6.
菰叶片光合作用温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菰叶片光合作用温度特性。结果表明:菰的功能叶片光补偿点为40~85μE (m2·s),光饱和点为900~1040μE (m2·s);菰叶片光合作用低温补偿点为2~3℃,此后,光合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30℃时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35℃,光合作用的高温补偿点为48~50℃。呼吸速率(CO2)为2 5~4 8μmol (m2·s),呼吸速率也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45℃时达到最高值,此后再增加温度呼吸速率下降。表观量子产额为0 04~0 05;在15~35℃的温度范围内均可测得较高的表观量子产额和光合与呼吸的比值。  相似文献   

7.
萝卜埋藏的适宜温度为0~3℃。低于0℃就会受冻;温度过高,易糠心和腐烂。贮藏时,空气相对湿度在90%~95%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1990~1991年,观测了杭州风景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内的温度和湿度,并以此与杭州市气象台的同期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天然常绿阔叶林对林内地表温度的调节效应最为显著,林内年平均温度比市区下降2.6~3.3℃,年平均最高温度下降12.1~13.2℃,年极端最高温度下降25.3~29.4℃;使年平均最低温度上升1.2~1.4℃,年极端最低温度上升7.9~8.0℃;使平均日较差下降13.3~14.6℃。对林内5~20cm深度地中温度的调节作用也甚为明显,可使年平均温度比市区下降2.0~3.0℃。对地表、地中温度的降温效应都以盛夏午后14:00前后最为显著,在严冬季节具有一定的增温效应。对林内近地层气温的调节趋势与地温基本一致,但调温幅度比地温小。可使林内近地层空气的年平均绝对湿度比市区提高0.5~0.6hPa,年平均相对湿度上升7%~8%,且都以午后14:00前后增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拖拉机在作业中,一般机油温度要比水温低5~10℃,若机油温度过高,将使机油粘度下降,加速氧化变质,造成润滑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0.
张传芳 《农家顾问》2013,(12):41-42
三要 1.要保持适宜温度冬季寒冷干燥.为肉鸡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是提高成活率的首要条件。雏鸡入舍前3天.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鸡人舍后,升温1.2℃,第1周温度在35~36℃为佳.2周龄时舍内温度降到30~32℃.3周龄时舍内温度降到26~28℃.再过1周时间将舍内温度降到恒定温度23℃。  相似文献   

11.
朱敬忠 《新农业》2004,(4):36-36
1.温度产蛋鸡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3℃~20℃,13℃~16℃产蛋率最高.因此,暖棚养鸡应加强温度调节,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产蛋量.  相似文献   

12.
1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 液压系统工作温度一般30~55℃为宜,温度过高将会引起一系列故障的发生. 油温过高时油液粘度显著下降,例如20号机械油,20℃时粘度为100mm2/s,50℃时为20mm2/s,70℃时只有9mm2/s.由于粘度下降,泄漏显著增加,液压泵及整个系统的效率也显著下降.另外,由于粘度下降,滑移部位油膜被破坏,摩擦阻力增加,磨损加剧,于是又引起系统发热,更增加了温升.同时,低粘度的油液流过节流元件时,元件特性发生变化,造成压力、速度调节不稳定.  相似文献   

13.
蔬菜贮藏如何趋利避害,关键是创造有利于蔬菜保鲜保质贮藏的温、湿环境。一、温度。贮藏温度过高是造成蔬菜养分流失和亚硝酸盐增加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蔬菜(菠菜、油菜、韭菜、青菜等深颜色的嫩叶菜),贮藏温度不宜超过3℃,其中菠菜、油菜以0~2℃为最佳,在此温度下可保存5天,每高出3℃,保存时间就减少2~3天。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发育和繁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菜蛾为长春、公主岭一带春甘蓝夏甘蓝的主要害虫。本研究测定了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产卵量及寿命。得出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内禀增长率等参数,并测定了小菜蛾的过冷却点和高温下的存活率。结果:全世代发育历期21℃,26.5天;24℃,20.4天;27℃,16.2天;30℃,14.8天;33℃,13.2天。发育起点温度9.54℃,有效积温298.7日度。温度升高,幼虫存活率下降;卵和蛹的存活率高于幼虫。产卵最适温度24℃~27℃,平均产卵量400粒/雌,最多596粒/雌。产卵开始后的3~5天内为产卵高峰。内禀增长率较高,30℃时高达0.2711,属r型生态对策。过冷却点:四龄幼虫—13.5℃,蛹—20.1℃。预蛹—11.3℃。35℃以上高温对幼虫化蛹极为不利;40℃高温对成虫羽化极为不利,35℃以上高温下饲养低龄幼虫可产生小形蛾。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甜菜夜蛾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苋菜为食料,在16~37℃范围内采用王—兰—丁模型研究甜菜夜蛾发育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甜菜夜蛾耐高温性强,忍耐高温范围为38.3~42.6℃,发育适宜温度为26~34℃,其卵、幼虫、蛹及世代的发育阈值分别为12.4、11.5、10.7和11.2℃。甜菜夜蛾不耐低温,3龄、5龄幼虫和蛹的过冷却点分别为-5.4、-6.3和-7.8℃,忍耐低温范围为12.3~14.5℃。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12,(8):8
天气变化及时传递——★2日迎降水3日又降温4月1日全省多云,最低温度7~9℃,最高温度21~23℃。2日全省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最低温度10~13℃,最高温度22~24℃。3日全省晴到多云,气温将明显下降,最低温度:淮北地区4~5℃,其他地区7℃左右,最高温度:沿江和苏南地区16℃左右,其他地区14~15℃。  相似文献   

17.
养鸡户育雏很难掌握合适的育雏温度.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挤堆,会导致部分雏鸡呼吸困难甚至死亡。雏鸡到达前,应预温鸡舍,并保持舒适的温度和湿度。开始培养苗鸡阶段以35℃为宜,从第二周开始每周降低2℃~3℃,  相似文献   

18.
<正>1防暑降温蛋鸡产蛋期的最佳温度为18℃~26℃,而且要求温度要相对稳定。因此炎夏降温是非常重要的。1.1喷水降温。在中午温度最高时,在舍内地面喷水2~3次,可使温度下降4℃~5℃。1.2加强通风。鸡舍要求保持一定的高度,并设有通风口,炎热时应多通风换气。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宽体金线蛭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宽体金线蛭的生长的影响,为宽体金线蛭的人工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在不同温度(15、20、25、30℃)下养殖20d,每组2d测1次体重,比较各组宽体金线蛭的日增重。[结果]15、20、25、30℃条件下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04%、2.99%、3.23%、0.62%。在15~2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生长明显加快(P〈0.05);20~25℃平均日增重率最高,达到2.99%~3.23%,差异不显著(P〉0.05);超过30℃则宽体金线蛭生长显著下降,存活率为55%。[结论]宽体金线蛭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0~25℃。  相似文献   

20.
温湿度对马铃薯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定温试验结果表明:在15~30℃范围内,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uculata(Mots.)卵、幼虫(各龄期)、蛹的发育速度与湿度呈线形上升关系,卵巢发育在27℃以上受阻,发育速度下降.不同湿度下饲养结果表明,卵在RH50%以下不能孵化;各虫态发育适宜的RH卵为90%,1~3龄幼虫为65%~75%,蛹为65%.4龄幼虫对高湿敏感,但在RH35%~75%条件下发育历期无差异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4251,9.4831,9.3460℃;有效积温分别为68.6587,239.2038和75.1445日度.越冬虫态的过冷却点及体液冰点分别为(-7.52±2.80)℃和(-5.05±2.85)℃.试验结果提示高于27℃的温度可能是影响该虫化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