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家致富》2012,(2):22-23
一、小麦的营养特性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需要氮3公斤左右、磷1.0~1.5公斤、钾2.5~3.1公斤,小麦不同生育期对氮、磷养分的吸收率不同。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个是从分蘖到越冬,这一时期的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是群体发展较快时期;另一个是从拔节到孕穗,这一时  相似文献   

2.
《当代农业》2009,(19):25-25
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扫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土壤、气候等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11,(19):24-25
小麦营养特性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需要氮3公斤左右、磷1.0~1.5公斤、钾2.5~3.1公斤。小麦不同生育期对氮、磷养分的吸收率不同。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个是从分蘖到越冬期,这一时期的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是群体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代农业》2011,(21):25-25
一、小麦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 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09,(19):25-25
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扫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土壤、气候等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6.
《当代农业》2009,(6):25-25
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土壤、气候等而有所变化。产量要求越高,吸收养分的总量也随之增多。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12,(18):22
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需氮3公斤左右、磷1.0~1.5公斤、钾2.5~3.1公斤。小麦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个是从分蘖到越冬,这一时期的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是群体发展较快时期;另一个是从拔节到孕穗,这一时期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37.3%。是吸氮量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土壤、气候等而有所变化。产量要求越高,吸收养分的总量也随之增多。  相似文献   

9.
一、小麦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 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厅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分析表明,小麦每生产100公斤子粒.约需氮3.1±1.1公斤、磷1.1±0.3公斤、钾3.2±0.6公斤,三者的比例约为2.8:1:3.0;随着产量水平提高,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相应增加,对氮的吸收量相对减少,钾的吸收量相对增加,磷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1.
土肥 《农家致富》2007,(11):32-32
油菜的需肥量及需肥规律是什么? 答:油菜每生产100公斤菜籽需要吸收氮8.8~11.3公斤、五氧化二磷3.0-3.9公斤、氧化钾8.5~10.1公斤,氮、磷、钾的比例为1:0.3:1。品种不同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不相同,甘蓝型油菜比白菜型油菜需肥量多。油菜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吸收养分的比例,氮多于钾,钾多于磷。油菜苗期对氮、磷非常敏感,氮、磷有利于基部叶片和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2009,(17):24-25
一、需肥规律油菜每生产100公斤菜籽需要吸收氮8.8~11.3公斤、五氧化二磷3.0~3.9公斤、氧化钾8.5~10.1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1:0.3:1。品种不同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不相同,甘蓝型油菜比白菜型油菜需肥量多.丰产性能好.增产潜力大。油菜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吸收养分的比例,均有一致的趋势.即氮多于钾.钾多于磷。油菜苗期对氮.磷非常敏感.氮、磷有利于基部叶片和根系的生长。中期以氮、磷、钾并重,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高产配方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其中冬小麦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0%以上,提高冬小麦产量至关重要。配方施肥技术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要了解冬小麦的需肥规律.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要氮3kg左右、磷1.0~1.5kg、钾2.5~3.1kg。氮、磷、钾的比例大约是3:1:3。小麦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率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技推广》2006,22(10):45-50
1 小麦需肥特性是什么? 答:小麦每形成100kg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2.5-3kg、磷素(P2O5)1~1.7kg、钾素(K2O)1.5~3.3kg,氮、磷、钾比例为1:0.44:0.93。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不同,小麦产量也不同,因而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和每形成100kg籽粒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测土配方施肥是实现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技术措施。现根据莒南县近年土壤测试结果、小麦需肥规律和小麦种植区域特点及产量水平,提出如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意见。一、小麦需肥规律根据莒南县小麦植株化验结果和省内外多年研究成果,每形成100公斤小麦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2.8公斤、五氧化二磷1公斤、氧化钾2.4公斤。若按莒南县一般小麦单产400公斤计,每亩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分别为11.2公斤、4公斤和9.6公斤。不同产量水平下,小麦百公斤籽粒吸收量亦有变化,其中磷比较稳定,氮、钾吸收量则随施肥量、产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2004,(5):18
玉米生长发育各阶段对氮、磷、钾肥料的吸收数量是不同的,根据玉米的需肥规律,合理及时地施肥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一般来说每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2.8~3.0公斤、磷素2.1~2.5公斤、钾素2.5公斤。其中春玉米吸收氮素3.74公斤、磷素1.14公斤、钾素3.0公斤;套种玉米吸收氮素2.5公斤、磷素1.1公斤、钾素2.6公斤。  相似文献   

17.
每生产1000公斤鲜芒果需氮1.74公斤。磷0.23公斤,钾2.0公斤。需要量最多的是钾,其次是氮、磷。生产上一般按氮:磷:钾=1:0.5:0.5—1施用。但不同树龄、不同地区、不同产量水平的芒果树。其推荐施肥量往往变化较大。应用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芒果结果树施肥主要在四个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一、黄瓜生长对土肥的要求 黄瓜生长快、结果多、喜肥。但根系分布浅,吸肥、耐肥力弱,特别不能忍耐含高浓度铵态氮的土壤溶液,故对肥料种类和数量要求也较严格。每生产1000公斤黄瓜,需从土壤中吸取氮1.9~2.7公斤,磷0.8-0.9公斤,钾3.5.4公斤,三者比例为1:0.5:1.25。黄瓜定植后30天内需氮量呈直线上升,到生长中期需氮最多。进人生殖生长期,对磷的需要剧增,而对氮的需要略减。黄瓜全生育期都需钾。黄瓜要求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适于弱酸性至中性土壤,最适DH值为5.7~7.2。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2007,(14):31-32
大豆的需肥特性是什么? 答: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籽实及其相应的茎、叶、荚壳等,需要吸收氮5.3-7.2公斤、五氧化二磷1.0—1.8公斤、氧化钾1.3~4.0公斤。大豆吸收的氮、磷、钾比稻、麦要多得多。大豆籽实含氮量是小麦的2倍多.是水稻的4倍多;含磷量比小麦多30%.比水稻多40%;含钾量是小麦的2倍多,是水稻的4倍多。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11,(21):25
一、小麦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