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四川省主要农区144县,有代表性的八年的土壤养分收支资料的统计,说明农业物质循环规模是逐年扩大了,化肥在扩大农业物质循环中已逐渐占主导地位;土壤养分逐年有所累积,肥力应是上升的;有机肥是维持农业物质循环的物质基础,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配合化肥施用,是维持和迅速扩大农业物质循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水旱轮作下的土壤锰素与锰肥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水旱轮作条件下,土壤锰在植稻期间被大量还原为Mn~(21),从耕层淋失,因而冲积性水稻土全锰和有效锰低于其起源土壤(冲积土)。水旱轮作与土壤缺锰相关,但缺锰土壤必须同时具备石来性、轻质和水旱轮作的三个特征。小麦、大麦、厚皮菜、蚕豆、烟草、莴苣等对锰敏感,施锰有良好效果。缺锰土壤有效钾也较低,钾锰肥配施对小麦产量表现为正效应。  相似文献   

3.
川西南海拔1700—3100米的部分地区,分布有成片的深厚红色土壤,其中一部分具有明显的富铝化特征:粘粒硅铝率2.0以下,硅铝铁率1.5以下;粘粒矿物以高岭和三水铝石为主。它们是第四纪全新世以前低海拔地区湿热气候的产物,以称古红土;由于新构造运动才使其升至现今的高度,古红土上的现代土壤为多元发生土壤,显著区别于母岩上直接风化成土的现代土壤,因而在土壤分类上应予合理区分。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合分析四川西部山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后,采用“类一等”二级土地资源评价体系,通过调查访问与统计分析,确定了牧地、林地、旱地、水田四大资源类型的参评因子。同时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聚类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客观科学的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茶树种植前,茶园土壤不同耕作技术的研究结果.播前深翻改土、重施有机肥作底肥,是实现茶园速成投产,高产稳产的基本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攀西干热河谷区的小区试验,研究了6个银合欢品种在干热河谷区生长的适应性。并测定和比较了2年生银合欢林地和相应荒地的土壤剖面性状及养分含量。结果表明:供试品种1号、2号和4号生长好,生物量高,而3号、5号和6号未能渡过旱季而枯死;银合欢种植2年后,土壤剖面性状发生了明显演变,有机质含量,全量和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相应的荒地土壤。  相似文献   

7.
通过盆钵模拟试验得出:①随着稿杆用量的增加,稿杆对土壤氮素固定加大;②土壤种类不同,在相同情况,稿杆对土壤氮素固定不同;③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培养时间越长,稿杆对氮素固定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三个自然保护区箭竹生长与土壤条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喇叭河自然保护区、王朗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冷箭竹在酸性、盐基饱和度小、土层深厚而石砾含量少的灰化土类上,生长良好;在石灰土类、土壤碱性、含CaCO_3、土层浅薄夹砾量高的土壤上,开花死亡。  相似文献   

9.
二郎山森林土壤类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郎山属于四川盆地西缘山地,是东、西部气候的重要分界线,其东、西坡土壤类型存在较大差异。东坡以黄壤为基带,向上依次是黄棕壤、棕壤、酸性棕壤或暗棕壤;西坡以黄褐土为基带,向上依次是棕壤、暗棕壤等。两坡土壤殊途同归,最后在山脊汇为漂灰土。文中简述了主要森林土壤类型的特征和特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研究四川盆西广泛分布的缺磷土壤白鳝泥经20多年施用磷肥后,土壤磷的积累情况,土壤磷的形态,有效性及磷肥的效果问题,并对白鳝泥的培肥和磷肥的施用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长期施磷后,土壤磷素有一定积累,平均全磷为0.053±0.002%(P),有效磷(olsen法)6.4±1.0ppm,严重缺磷现象明显减少,但仍处于施磷显效阶段。土壤无机磷中Al—p是作物的主要磷源,Fe—P次之。施有机肥可增加对铁的络合作用,减少游离铁量,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12.
西南红黄壤磷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西南红黄壤磷的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其溶解度高,有效性大的钙磷(Ca-p)低,而极难溶解的铁磷(Fe-p)却占有较高的比例;另外西南红黄壤中有机磷含量高;最后分析了不同施磷水平下土壤磷形态组成变化,土壤中钙磷和铝磷不论其含量,还是占全磷的比率都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以上说明西南红、黄壤供磷潜力大,但对植物的供磷能力差;可过通过增施磷肥、提高土壤磷酸酶的活性来增加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四川白鳝泥的发生特点及肥力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鳝泥是四川盆地尤其西部广泛分布的一类耕地土壤,以田为主。白鳝泥是其基本形成过程,实质是铁、锰的还原性淋溶。由古富铝风化壳形成之白鳝泥,一般质地粘重,持水力强,铁、锰淋失量大,白鳝泥层厚。湿害和供肥能力低是其突出的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川西高山、亚高山冷湿地带,在冷衫为主的针叶林下,土壤的基本形成过程是铁铝有机螯合淋溶和铁锰还原性淋溶的复合过程。由此形成的漂灰土,可分为腐殖质淀积漂灰土和漂灰土等亚类。  相似文献   

15.
游离铁、铝等氧化物不仅是土壤可变电荷的物质基础,而且是土壤重要表的面活性物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视,以氧化铁含量作为土壤分类、分层和推测土壤年龄的指标之一。西南红壤和黄壤,处于亚热带气侯条件下,淋溶作用强,土壤风化度深,含有大量的氧化物及游离氧化物,不仅是该区土壤表面特性的重要物质基础,且反映其酸化、脱硅富铝化的程度。在研究西南红壤和黄壤的可变电荷性和固磷特性时,必须了解这类物质在土壤中存在的状态。为此,本文仅就西南红壤和黄壤中氧化物及游离氧化物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