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汉平原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江汉平原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是湖北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调查分析江汉平原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找出了该地区环境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对进一步推动湖北新农村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农业强省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江汉平原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是湖北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调查分析江汉平原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找出了该地区环境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对进一步推动湖北新农村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农业强省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不断增强综合生产力,经济水平越来越高,农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任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下面就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环境保护的措施提几点建议,希望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保护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进程。该文针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分析了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类型及特点,从农业生产污染、乡镇企业污染、生活污染3个方面阐明了农村环境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理清了环境污染问题与农村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综合防治环境污染和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对策,以期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农业面源污染已经严重制约美丽乡村建设,危及农村居民身心健康。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放在突出地位,对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多年来,濮阳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连年推进,按照"三无、一规范、一干净"(无  相似文献   

6.
水土保持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积极探索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把治理保护的水土、植物资源变为资本经营,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与农村公共服务直接相关,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目前河南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严重制约农业现代化建设。分析了河南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奋斗目标,旨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有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两个方面,进而形成了新农村信息建设体系。在文本中,主要对当前社会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对建设新农村、实现新农村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分析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二者的辩论关系,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农村村居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村居环境的治理,既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青岛市村居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现象,并基于参与式发展理论探寻青岛市村居环境污染治理对策,以期为推动青岛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市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而农村没有了天蓝、水清、树绿,再富裕也谈不到新农村建设。为了探索新农村建设的途径,解决农业环境污染,避免走工业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子,近期,就我市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做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1.
对梅州新农村建设中环保问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构建和谐、文明、生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章通过分析梅州农村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之一,也是构建农村标准化建设体系的关键和较棘手的环节,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农业大省河南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主要依据河南省统计数据,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河南省2004—2016年农村环境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并针对河南省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河南省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研究表明,虽然目前河南省农村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趋势有所减缓,但是排放总量依然居高不下,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农村生活废弃物、农村养殖业粪便及农业生产化学品等。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加治理污染的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民环保意识和加强农村环保法制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工程。近年来,襄樊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在新农村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试从分析襄樊新农村建设现状及问题入手,提出改善和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叶红 《北京农业》2012,(21):249-250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保护农村环境,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发展方向和农业“三废”资源综合利用3个方面探析当前农村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现代化飞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生态破坏问题已成为阻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建设秀美家乡,建设秀美村庄”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建设的任务和目标。本文对农村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提供有效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总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是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要求.在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中, "生产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更是"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王德勇 《吉林农业》2010,(11):157-157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实现农民生活宽裕是核心,农业现代化促进生产发展是物质基础。农机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起着基础性、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的创新,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文章详细介绍了创新农机化发展机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首次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并再次强调,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回顾新农村建设发展历史,从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  相似文献   

19.
正农业环境保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环节,更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生态文明思想观念,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农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非常大。而要强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要从环境保护入手,调动人们农业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构建绿色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人们对新农村建设更深层的认识,保护农村的生态景观,保护农村的特色风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湖南农村实地调查,发现当前湖南农村存在建设规划不完善、"形象工程"多、基础设施杂乱无章等现象。尤其是农村基层环境管理不到位,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贯彻,已成为新农村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国家关于倡导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方针政策,按照生态学和景观学等理论指导,妥善处理影响农村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景观生态问题,对推进湖南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