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野生大豆(G.soja)种质资源及其种质创新利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是野生大豆的主要分布国家,分布十分广泛,其范围在北续约24~53°N,东经97°29’~134°E。野生大豆具有高蛋白、多花多荚和抗逆性强等特性,是重要的遗传资源。目前国家基因库搜集保存6500余份野生大豆种质,形态类型繁多,有许多稀有类型,如棕色、绿色皮,无泥膜,绿子叶等。野生与栽培大豆杂交进行种质导入的研究表明,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是创造大豆新种质的有效途径,它有以下几个优点:(1)野生大豆为栽培大豆提供有用性状或基因源;(2)提供野生种遗传种质,拓宽了大豆遗传背景;(3)野生和栽培大豆种间杂交基因重组,创造新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2.
胡杨横走侧根及不定芽发生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胡杨根蘖繁殖特性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胡杨横走侧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三原型或四原型,周皮中栓内层较发达,由6~8层薄壁细胞组成。横走侧根横切面上次生维管组织中次生韧皮部的比例远小于次生木质部;早期形成的次生木质部以细胞壁尚未木质化的木纤维细胞数量居多为特征;维管射线很发达。胡杨的根蘖繁殖源于横走...  相似文献   

3.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根尖细胞核型与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根尖细胞核型的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0,但在核型上有差异,并有从野生大豆的较对称核型向栽培大豆的不对称核型过渡的趋势;从二者的核型试验中各大豆材料的进化程度由低到高排列顺序为;野1052,野1055,野1057〈野1058〈1060〈苏85-6,这一结果与根据子性状得出的进化顺序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态环境下野生大豆根解剖结构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野生大豆,即:野生大豆2013-001-01(盐生环境)和野生大豆2013-001-02(中生环境)为试材,基于结构植物学角度,应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供试的野生大豆根解剖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我国大豆属植物颉颃盐逆境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结果表明:2013-001-02根的维管柱为五原型,2013-001-01根的维管柱已经演化为四原型,相对于2013-001-02,2013-001-01根的皮层较完整,韧皮纤维发达且形成"韧皮屏障",次生木质部导管数量较多且存在侵填体,导管的傍管薄壁细胞较大且数量较多,射线径向长度相对较短。研究证明:野生大豆2013-001-01植物的根已经演化出颉颃盐逆境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5.
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根尖细胞核型的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0,但在核型上有差异,并有从野生大豆的较对称核型向栽培大豆的不对称核型过渡的趋势;从二者的核型推出试验中各大豆材料的进化程度由低到高排列顺序为:野1052、野1055、野1057<野1058<野1060<苏85-6,这一结果与根据种子性状得出的进化顺序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串珠老鹳草的营养器官进行观察,其结构特点为根、茎木质部导管口径大,茎的表皮有较厚的外壁和角质层,髓和皮层有大型的薄壁细胞;叶的上表皮为大型薄壁细胞并向外隆起呈乳突状;栅栏组织发达,细胞两层,为两面叶;茎、叶表皮均有腺毛和单毛;根状茎外有明显的周皮,内有大量的薄壁细胞,含丰富的淀粉粒。  相似文献   

7.
银鹊树营养器官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中发现,银鹊树除幼根外,在茎、叶轴、小叶柄的内皮层和髓中,老根的次生以和主脉下方的薄壁组织中都有分泌和腔分布。根的初生构造中,内皮层无明显的凯氏带。不同的侧根其木质部,分别有三、五和六原型。茎的初生构造中,皮层和髓生活薄壁细胞丰富。次生木质部为散孔材,导管端壁倾斜,全为梯状复穿孔,木薄壁细胞衡少,呈星散分布。表明银鹊树在进是较为原始的树种。叶为两面叶,气孔只分布于下表皮,为无规则型(毛茛科型)。叶为中生植物叶的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8.
外刊文摘     
<正> 野生大豆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的观察研究——浙江省农科院,陈德根,《中国油料》,1982,4:45-47.采取盆栽和自然野生群落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野生大豆根瘤共生固氮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大豆根瘤多为球状,盆栽条件下结瘤多,野外观察仅10-15个.不同发育时期野生和栽培大豆主侧根的根瘤比例不同,野生大豆生长后期根瘤衰老比栽培大豆迟缓,根瘤固氮高峰出现在分枝期,根瘤菌能回接根瘤,对栽培品种都能侵染结瘤,但接瘤效果不同.栽培大豆接种野生大豆根瘤菌后结瘤多,  相似文献   

9.
以大野荞为研究对象,应用植物解剖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其根和茎的解剖结构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大野荞中有效成分的累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大野荞根的初生根为四原型,髓部发达。初生木质部导管为环纹加厚,而次生木质部导管为网纹和孔纹增厚。周皮及次生韧皮部含有少量的晶体,次生维管组织发达。茎由表皮、皮层和髓组成,次生木质部和韧皮纤维发达,导管为环纹增厚。(2)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在根中,主要分布在周皮、韧皮部和维管形成层附近的薄壁细胞中;在茎中,主要分布在表皮、厚角组织、皮层薄壁细胞、韧皮薄壁细胞、束中形成层、木薄壁细胞中。大野荞根和茎的特有结构有助于其适应干旱环境,茎中黄酮的着色面积比根中大。  相似文献   

10.
杏李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对杏李9个品种的茎的次生维管组织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杏李果树次生木质部中导管类型多属螺纹,网纹导管型,其导管端壁倾斜具梯状穿孔板;经观察统计分析,其导管分子长度杏平均为322.7μm,李平均为338.9μm;导管分子最大直径杏为36.5μm,李为37.8μm。同时我们将杏李9个品种与苹果中红星品种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杏李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之长度均较红星苹果短,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导管分子之最大直径较红星苹果小。次生木质部中纤维分子杏李9个品种均较红星苹果长而尖细,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这些解剖特征为杏李较苹果次生木质部致密并较抗旱提供了解剖学依据,也为研究果树茎次生维管组织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1.
珙桐营养器官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对我国珍稀特产树种珙桐叶、茎、根器官进行了解决学研究,发现其叶为两面叶,气孔平列型,仅分布于下表皮,栅栏组织发达。茎的皮层和髓生活薄壁细胞丰富,次生木质部导管散生,导管端壁具校状复穿孔。根的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根、茎、叶薄壁组织细胞中均有丰富的结晶体,部分细胞壁出现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到穿叶独行菜有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构特点;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根的次生木质部导管大;根、茎、叶中有大型贮水细胞;茎、叶表皮有较厚的角质层;叶肉的栅栏组织发达,叶绿体小而多;叶主脉和叶柄的基本组织与茎的皮层细胞都有叶绿体,它属四碳(C_4)植物型;根的皮层细胞从初生构造到次生构造只是体积长大,无数量增加;根以皮层木栓化和后期稍有发生的木栓层起保护作用;根、茎、叶中无贮藏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野生大豆研究二十年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全国野生大豆考察已有20 年了。20 年来,我国大豆科技工作者从农艺学、生态学、品质化学、生理生化、植保、遗传育种、孢粉学、种群生态学、结构植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概述了近10 年来该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白花败酱营养器官进行解剖学观察。[方法]运用植物解剖学的方法对白花败酱的营养器官进行观察。[结果]白花败酱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或三原型,次生结构中的维管组织发达,导管直径大而木射线细胞直径小,木栓层较厚。冬季根皮层细胞中有大量的淀粉粒。成熟的茎具髓腔,维管束在横切面上呈环状排列,髓部及皮层薄壁细胞中有晶体存在。叶为典型的异面叶,海绵组织发达,细胞间隙较大。气孔主要分布于下表皮,为无规则型。叶上有长的表皮毛;叶及幼茎的表皮上有腺毛。茎及叶表层的细胞中还常有色素。[结论]试验观察的特征与白花败酱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特点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石蜡制片法,观察到舟果荠有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构特点。它的根系分布在土壤的表层。根的次生木质部导管直径大。根、茎、叶中都有大型的薄壁细胞。茎和叶的表皮细胞外壁还有角质层。叶肉主要为栅栏组织。主脉上表皮内侧和茎的皮层细胞都有叶绿体。它属四碳(C_4)植物型。根以皮层木栓化,代替表皮。在茎的维管束之间有厚壁细胞。根的皮层从初生构造到次生构造,只是体积长大而无数量增加。根、茎、叶中无贮藏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6.
对沙枣茎次生木质部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沙枣茎的次生木质部为环孔材,导管分子穿孔板为单穿孔,导管有具缘纹孔,多为互列式,大多数导管分子短而宽。木射线为异形射线Ⅱ-B。侵填体多。轴向木薄壁组织为离管型的星散薄壁组织和傍管型的稀疏傍管薄壁组织。木薄壁组织发达,易产生不定根和不定芽。轴向木射线薄壁组织丰富、纹孔大是侵填体形成的原因。沙枣胶大多分布于径向木薄壁组织即木射线中。木纤维壁厚度与纤维腔宽度之比小于1,是上好的造纸材料。  相似文献   

17.
矮化大豆突变体叶片解剖结构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东农42"为野生型,以NaN3处理它而获得的矮化突变体"东泽11号"为突变体,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野生型及突变体叶片进行解剖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占叶片厚度为突变体均小于野生型,栅栏组织占叶片厚度、栅/海比为突变体大于野生型,且随着矮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突变体的叶主脉维管束个数、导管个数、导管直径、输水面积、韧皮部面积均小于野生型。栅/海可作为矮化的筛选指标。愈创木酚法测定野生型及突变体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发现,突变体与野生型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生育期延长均有增大的趋势;生育期20 d时,突变体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略小于野生型,差异不显著;生育期30、40、50 d时,突变体过氧化物酶活性大于野生型,差异1%水平极显著。大豆矮化与过氧化物酶活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茎叶柄显微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试验于始花期叶面喷施SODM、CC和DTA-6,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茎叶柄显微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改善了大豆叶片的光合特性,DTA-6效果最佳;均明显增加了大豆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细胞密度和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P/S),增加大豆叶片主脉的导管数目、输水横截面积和韧皮部横截面积;增加大豆叶柄维管束横截面积和叶柄导管数目;对茎部表皮厚度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但均增加了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的厚度,且SODM主要促进了次生木质部厚度的增加,CC主要促进初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厚度的增加,DTA-6主要促进了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厚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对刺玖蔷薇根和茎的木材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根的木材为散孔材,导管多具梯状穿孔板;而茎的木材为环孔材,导管多具单穿孔板,二者存在明显差异。在根和茎的次生木质部中均具有丰富的木薄壁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