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孙金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356-7357,7384
通过分析滨州市主要污染物的EKC及其成因,得出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工业废水、废气和固废排放总量均呈上升趋势,预计将会分别在2012、2015、2012年达到EKC拐点,拐点处人均GDP分别为5.57、9.63和5.95万元,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16 523万t、2 458亿Nm3和699万t;工业COD、氨氮、SO2、烟尘和粉尘排放量分别在2006、2006、2007、2006、2004年达到了EKC拐点,拐点处的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43 864、3 070、130 523、30 629和2 261 t。产业结构、污染治理投资和环保政策与污染物的排放量密切相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政策可以控制相关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逐渐实现该地区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水污染问题是目前全球都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求水污染原因与改善、整治办法。河流污染与截流及地下水层的过度开采都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损伤。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的排放、林木的开采、农田灌溉等活动也造成了水环境的恶化。因此,对水污染现状进行强有力的治理已经迫在眉睫。应从源头出发,杜绝或减少污染水资源的化学物质的排放,合理开采及应用水资源,合理开采林木资源,改善水圈的水循环。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衡水市地表水存在的污染状况,从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等多方面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并结合衡水市湖城战略,从全局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该市地表水水污染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一环,而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对于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而对于工业废水进行监测可以了解水质,了解工业对于水体的污染,对于水污染的治理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阐释了工业废水监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希望能够促进工业废水监测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陕西省水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促进其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利用陕西省2001—2018年废水排放数据,分析陕西省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量及人均GDP的变化趋势,并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分别建立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量与人均GDP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分析工业废水排放量及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量与人均GDP的相关性。【结果】研究期内,陕西省废水排放总量整体上小幅波动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量持续上升但增长缓慢;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城镇生活废污水排放量与人均GDP的EKC模型拟合曲线分别呈正"U"形和倒"U"形。【结论】随着陕西省经济的发展,工业废水和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导致的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水环境污染情况仍然严峻。应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及水污染防治政策、提高工业生产工艺、改进污水处理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低碳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是我国水环魔面临的两大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还不能在污水污染治理上投入大量资金,急需寻找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方式来代替投资及运转费用昂贵的常规处理.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与日俱增,而目前我国生活污水处理率与标准甚低,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环境,已造成水环境状况日趋恶化,水环境的污染又加重了区域性水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7.
简要叙述了造成我国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即工业废水、城镇生活废水、农业污染等因素造成的水质污染;提出了相应的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农村水污染的治理一直不够重视。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而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随着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物、生活废物、畜禽养殖排放废物和农村面源污染等造成了农村水环境的严重污染,水环境状况越来越恶化,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对粮食造成减产,而且直接威胁着居住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身体健康。这已严重影响到广大农村的生态、生产和生活安全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农村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9.
选取浙江省2002—2016年数据,以EKC模型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浙江省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工业废水排放量以及生活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呈现出倒"U"型的EKC曲线,而生活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则呈现为正"U"型的EKC曲线,并且未来几年浙江省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将会随着经济增长而持续下降,生活废水排放量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浙江省水环境污染的治理仍然任重道远,主张谁污染谁付费、加大生活废水乱排放的罚款和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厘清湘江流域长株潭段水污染现状,运用输出系数法及等标污染负荷法对2002—2015年长株潭三市下辖全部23个区县工业废水、城镇生活及农村农业水污染进行计算分析,全面解析水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研究表明:水污染负荷尤其是工业废水污染负荷总体下降,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株洲和湘潭段,城镇生活水污染负荷由大到小地区分布依次是长沙、株洲、湘潭,农业面源污染为三市主导水污染源,其污染负荷最大地区均是粮食种植和禽畜养殖规模大的区县;水体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及重金属,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污染、城镇生活污水。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及分散粗放的粮猪型经营模式,是湘江水污染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提出3条控制策略:优质高速发展株洲和湘潭的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及布局;继续加快推进三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提高县城污水处理能力;发展集约式粮猪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选取泉州市1991-2008年经济和环境的统计数据,定量分析泉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泉州市工业"三废"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符合EKC的典型倒"U"模型。工业COD拟合曲线符合倒"U"形的EKC曲线特征,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SO2拟合曲线均为"U"+倒"U"形,工业固废拟合曲线为倒"U"形的左半部分。其中,工业COD、工业废水和工业SO2的EKC转折点已分别到达,工业废气和工业固废的EKC转折点尚未出现。结论建议:泉州市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环保投入,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减少工业固废和工业废气排放,争取尽早跨越EKC转折点。  相似文献   

12.
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基于探索性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分4个时期定量探究2003~2014年江苏省人均GDP空间分异的空间集聚程度和时空演变特征,讨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人口密度和常住人口与江苏省人均GDP的空间相关关系,以此为依据剖析江苏省的人均GDP空间组织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人均GDP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强的集聚性,空间布局异质性较强、差异性显著;4个驱动因素对人均GDP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常住人口、人口密度、工业总产值、固定生产总值。其中,常住人口与人口密度对江苏省人均GDP的影响作用较大,影响强度由北部向南部城市逐渐递增。江苏省未来的发展政策应当加强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南北产业转移,整合各种区域要素和空间结构,力争实现区域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二恶英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与GDP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恶英排放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及GDP的关系。[方法]利用公式“源强=排放因子ב活动率’”估算出二恶英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而研究二恶英排放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及GDP的关系。[结果]根据二恶英(PCDD/Fs)排放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做出log(PCDD/Fs)-log(CO2)曲线,log(PCDD/Fs)和log(CO2)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说明二恶英排放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具有正相关关系。根据二恶英排放量与GDP做出log(PCDD/Fs)-log(GDP)曲线,log(PCDD/Fs)和log(GDP)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二恶英排放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及GDP存在相关性。log(PCDD/Fs)-log(CO2)和log(PCDD/Fs)-log(GDP)曲线都显示出良好的相关性。[结论]该研究表明高GDP地区也是二氧化碳和二恶英排放量较高的地区,技术水平的地区差别没有导致二氧化碳和二恶英排放量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EKC曲线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山东省1981~2007年的经济和环境数据,通过建立人均实际GDP与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对数和多项式模型,具体分析了典型环境指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山东省在研究时段内(1981~2007),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实际GDP之间呈倒"U"型关系,而SO2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实际GDP之间呈"三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water and energy resources are well-recognized concerns regard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ustainability, little specific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both water and energy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water and electricity-use patterns in Shenzhen, South China during 2001-2009. A curve regression method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and electricity use per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in Shenzhen and its three sectors, i.e., agriculture, industry & construction, and residential life & services. Results showed that agriculture only covered less than 10% of water and electricity use in Shenzhen, while industry & construction and residential life & service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90% of water and electricity use in Shenzhen, which coincided with the city's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water and electricity use per GDP in agriculture was the biggest among three sectors in Shenzhen during 2001-2009, which means inefficiency of water and electricity use in agriculture. Due to transitioning to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both water and electricity use per GDP in industry & construction decreased during 2001-2009 and their utilization efficiencies gradually increased over time. The same held true for those in residential life & services transformed toward modern business, creative culture, finance services, etc. Derived from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in competing for limited water and electricity resources, agriculture in Shenzhen has been gradually substituted by industry & construction and residential life & services, with much higher efficiencies of water and electricity use. And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will not be sustainabl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except high-tech intensive agriculture with low water and energy cost. Furthermore, by means of curve regression, we foun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quadr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use per GDP and electricity use per GDP in the entire city and its three sectors. Suitabl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advancement was a very effective way to save water and energy for modern cities. This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systematic planning and design of water and electricity allocation and use in agriculture, industry & construction and residential life & services in a city.  相似文献   

16.
选取了辽宁省1998~2010年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和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和生活烟尘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以及辽宁省的GDP结构、人口、能源消耗等环境经济数据,建立经济增长与大气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的计量模型,即辽宁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分析辽宁省近年来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上揭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辽宁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与工业结构变化、能源消费结构、环境保护投资等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以炎陵县为例,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评价了各工业污染源对城市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口镇工业污水的主要污染源是炎陵县水口玻纤厂(等标污染负荷比是37.6%)和炎陵阿尔发冶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标污染负荷比是24.0%)。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氨氮(41.8%)、石油类(32.9%)和CODcr(25.3%)。镇内工业废水经处理后排放,污染物排放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水资源核算的结果表明 ,以GDP为主要衡量指标的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过高地估计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扣除水资源价值损失 ,1994~ 1997年区域GDP平均下降 5 5 8% ,这意味着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环境负债  相似文献   

19.
运用源强系数法对2011年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测算,并分析北戴河海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旨在为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水体污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011年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农业面源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38 768.27t,总氮(TN)为15 684.63t,总磷(TP)为7 821.18t,其中COD排放量是同年秦皇岛市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的6倍;种植业是N、P污染的主要来源,对TN和TP的贡献率分别为49.10%和85.83%,农村生活源、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对COD的贡献率分别为35.84%、33.40%、30.76%;四县农业面源污染明显比三区严重,其中昌黎县农业面源污染最重,北戴河区污染最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