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毛葡萄原生质体分离与纯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毛萄萄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细胞,无菌苗幼叶为材料,研究了毛葡萄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毛葡萄原生质体分离材料以悬浮细胞和愈伤组织最好.毛葡萄愈伤组织在0.5 mol/L甘露醇中预处理90 min,CPW+13%甘露醇+2%纤维素酶+0.25%果胶酶+0.5%离析酶的酶液中酶解10 h,其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可达6.24×106个/g,活力为86.83%.  相似文献   

2.
以椪柑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纤维素酶R-10+离析酶R-10的酶液组合Ⅰ和纤维素酶Worthington+离析酶R-10的酶液组合Ⅱ进行原生质体的分离,比较这2种酶液组合对原生质体的酶解时间、产量及活性氧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液组合Ⅱ所需的酶解时间均短于酶液组合Ⅰ;酶液组合Ⅱ所获得的原生质体产量均高于酶液组合Ⅰ,在愈伤组织中前者产量是后者的9. 09倍,在叶片中前者产量是后者的5. 29倍,差异显著;酶液组合Ⅰ的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活性氧水平是酶液组合Ⅱ的1. 96倍,且差异显著,而对于叶肉原生质体,2种酶液组合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因此可见,酶液组合Ⅱ更适合用于椪柑原生质体的分离。  相似文献   

3.
以普通红豆草的下胚轴、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酶种类及组合、酶液浓度、酶解时间等因子对其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作为原生质体游离材料好于下胚轴;红豆草愈伤组织在1.0% cellulose 0.8% Macerase 0.5% macerozyme R-10的酶液中酶解6 h为较理想的原生质体酶解条件.  相似文献   

4.
杂交榛愈伤组织诱导和原生质体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和原生质体分离技术研究极早熟杂交种榛子,为进一步创造新种质资源并应用于育种实践提供基础性研究材料。结果表明,对1年生茎段、叶片和当年生子叶3种外植体而言,当年生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最适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2,4-D0.5mg·mL-1+6-BA1.0mg·mL-1+KT2.0mg·mL-1;以花药为外植体时,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2,4-D1.0mg·mL-1+6-BA1.0mg·mL-1;体细胞愈伤组织和花药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酶组合分别是0.01g.mL-1纤维素酶+0.03g.mL-1果胶酶、0.01g.mL-1纤维素酶+0.02g.mL-1果胶酶,最适酶解时间分别为6~7h、5h;与体细胞愈伤组织相比,花药愈伤组织很难分离出大量原生质体,不适合做原生质体的分离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有效的原生质体分离体系,研究了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原生质体酶解分离纯化条件。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愈伤组织在20g/L纤维素酶+0.5g/L果胶酶+13%甘露醇+5mmol/LMES酶解液中黑暗静置酶解10h,可获得高产量高活力的原生质体;采用500r/min离心8min分离纯化效果最好;愈伤组织比组培苗叶片分离获得的原生质体产量与活力更高。  相似文献   

6.
盾叶薯蓣原生质体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盾叶薯蓣叶片、种子愈伤为材料,探讨了不同的酶浓度、酶解时间及渗透压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5~10d的叶片置于0.6%纤维素酶、0.5%果胶酶、0.9mol/L甘露醇的酶液中、黑暗处理21h,其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最高;悬浮培养5~10d的愈伤组织在2.0%纤维素酶、1.0%果胶酶、0.7mol/L甘露醇的混合酶液中黑暗处理6~8h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7.
花椒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椒试管苗叶片、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酶液浓度、渗透压调节剂浓度对花椒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并以花椒试管苗叶片分离出的原生质体为试验材料,研究培养基种类、培养密度、不同激素配比对花椒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液浓度、渗透压调节剂浓度对花椒原生质体分离有显著影响。在适宜条件下,用甘露醇作花椒原生质体分离的渗透压调节剂,浓度在0.6~0.7 mol·L-1时分离效果最佳。以花椒叶片为原生质体分离材料的最佳酶液组成为CPW-0.7 mol·L-1甘露醇+1.0%(w/v)纤维素酶R-10+1.5%(w/v)果胶酶,酶解时间为10 h,纯化后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分别可达82.36×105 个·g-1和72.74%。以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为分离材料的最佳酶液组成均为CPW-0.6 mol·L-1甘露醇+2.0%(w/v)纤维素酶R-10+0.5%(w/v)果胶酶,酶解12~14 h,纯化后的原生质体产量及活力分别为31.26×105 个·g-1、59.15%和53.87×105 个·g-1、63.92%。以花椒试管苗叶片为原生质体分离材料,分离纯化后的花椒原生质体在无激素的WPM培养基中,培养密度为1×105个·mL-1,培养第3天原生质体第1次分裂,2周分裂3~5次,原生质体28 d后形成微细胞团,培养60 d后可形成2 mm左右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8.
以人参愈伤组织细胞悬浮系为材料,研究了人参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人参愈伤组织细胞悬浮系为材料,在加入1%纤维素酶和0.5%果胶酶、甘露醇浓度0.7 mol/L的酶解液中酶解8 h分离得到的人参原生质体产量最高;采用人参与胡萝卜共培养培养基,进行看护培养成功地培养出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9.
以油桃茎段为试验材料进行组织培养,诱导不定芽的增殖和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获得茎段、叶片、愈伤组织等大量无菌材料,给原生质体制备及后续细胞融合工作提供了可重复性的试验材料.初始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1.5mg/L BA+0.1mg/L IBA,诱导率达82.9%;诱导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MS+1.5mg/L BA+0.2mg/L IBA;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1.5mg/L 2.4-D+0.5mg/L NAA+0.3mg/L BA.原生质体制备以嫩叶为分离原生质体的最佳材料,而最佳的分离酶组合为纤维素酶1%+果胶酶2%,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性分别为9.2×107个/g和80.4%.  相似文献   

10.
原生质体是进行单细胞测序和基因编辑研究的理想材料。为了研究不同酶解时间对灯盏花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采用纤维素酶1%+果胶酶0.3%+半纤维素酶0.5%酶液处理愈伤组织悬浮细胞2,3,4,5,6 h,纤维素酶0.5%+果胶酶0.2%+离析酶0.5%酶液处理幼叶4,6,8,10,12,14,16 h。结果表明,不同酶解时间,灯盏花悬浮细胞和幼叶的原生质体产量及活力均差异显著。悬浮细胞酶解5 h,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达到最高,分别为3.73×105个·g-1、75.84%;幼叶酶解12 h,原生质体产量最高,达到1.17×106个·g-1,酶解10 h,原生质体活力最高,为80.98%。叶片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明显高于悬浮细胞。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卡特兰叶片组织为材料,研究了预处理时间、酶液组合、酶解时间、酶液中甘露醇含量等不同因素对其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的纤维素酶+0.3%的果胶酶为混合酶液,11%的甘露醇为渗透压稳定剂,在25±1 ℃的条件下,pH为5.8的酶液组合中酶解8 h,获得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可达8.9×106/g鲜重,存活率高达91.2%.  相似文献   

12.
木薯叶片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以木薯叶片为材料,研究了质壁分离时间、酶液组合、酶解时间、酶液中甘露醇浓度等不同因素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在CPW9M溶液中质壁分离0.5h后,置于1%离析酶+0.5%纤维素酶+1%半纤维素酶+9%甘露醇的酶液中,黑暗条件下酶解14~16 h,其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百合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和培养条件,为百合原生质体融合、再生体系建立、转基因育种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白天堂’百合无菌苗叶片为材料,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和离析酶组合分离原生质体,采取单因素试验法,对影响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条件的主要因素即渗透压、酶解组合、细胞筛和酶解时间进行筛选与优化。【结果】以百合无菌苗叶片在1.0%纤维素酶+0.5%离析酶+0.1%果胶酶+0.6 mol/L甘露醇+10.0 mmol/L CaCl2·2H2O+20.0 mmol/L MES+20.0 mmol/L KCl混合酶解液为最优条件,25℃,25 r/min, pH为5.6黑暗酶解6 h;孔径75μm细胞筛过滤,600 r/min离心5 min收集细胞,原生质体产量可达6.4×105个/mL,原生质体活力为78.0%;将纯化后密度为1×105个/mL的原生质体溶液接种在葡萄糖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可以存活,并生长产生细胞壁,但没有启动细胞分裂和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结论】初步建立‘白天堂’百合的高效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超氧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以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以探讨柑橘不同来源原生质体再生能力差异的机制。结果表明,在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中,不能再生的冰糖橙叶片原生质体O_2~(·-)产生速率和MDA积累量在同一酶解时间均较愈伤组织高;愈伤组织原生质体酶解过程中S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与O_2~(·-)产生速率趋势基本一致,即逐渐增加,而叶片原生质体在酶解12 h后SOD活性显著下降;在酶解后的同一时间点,愈伤组织原生质体CAT活性总是显著高于叶片原生质体,愈伤组织原生质体GSH和AsA含量也总是高于叶片。柑橘不同来源原生质体再生能力存在差异,其原因可能与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中活性氧(AOS)、保护酶和抗氧化物质的代谢平衡有关,即与AOS产生与清除之间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烟草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对影响烟草原生质体分离纯化的酶解液组合、酶解时间、酶解渗透压、离心转速、基因型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1%纤维素酶+0.5%果胶酶+0.6mol/L甘露醇+0.1%MES的酶解液组合经6h酶解,700r/min离心5min得到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相对较高;生理状态相近的不同烟草材料在产生原生质体的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橡胶树热研8-79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条件,建立橡胶树原生质体培养植株高效再生体系,为橡胶树体细胞杂交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橡胶树热研8-79花药愈伤组织建立的胚性细胞悬浮系为试验材料,设计不同酶组合、酶解时间和悬浮细胞继代时间进行原生质体分离,采用不同培养基、看护细胞浓度和接种密度进行原生质体培养,对原生质体分裂发育的小愈伤组织进行体细胞胚诱导及植株再生培养,统计原生质体的产量、分裂频率、体胚数及体胚萌发率.[结果]酶组合为纤维素酶1.50%+果胶酶0.15%+离析酶0.50%、酶解时间为12h时,继代培养第5d的胚性悬浮细胞达最高产量(3.6 ×107个/mL PCV);用酶解细胞和看护细胞继代培养基分别作为原生质体液体培养基和看护培养基,比使用KPR培养基更有利于原生质体的分裂,当看护细胞浓度为5%、接种密度为5×105个/mL时原生质体的分裂频率最高,达54%.原生质体持续分裂形成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增殖后经体胚发生途径发育成完整的小植株.[结论]通过优化橡胶树热研8-79胚性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分离的酶组合、酶解时间、继代培养时间及看护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组成、看护细胞浓度和接种密度等影响因素,可以建立橡胶树原生质体培养植株高效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研究冬枣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悬浮系的建立和培养及愈伤悬浮系原生质体的分离.[方法]以冬枣花药为试材,通过选择愈伤诱导培养基和原生质体分离所用酶的浓度找到最佳诱导和分离条件.[结论]使用1/2MS基本培养基附加TDZ 0.2 mg/L、NAA 0.5 mg/L和PVP 2.0 g/L,对诱导冬枣花药愈伤组织有较好效果;愈伤组织增殖采用培养基1/2MS+TDZ 0.4mg/L+NAA0.2mg/L;悬浮细胞系培养采用1/2MS+TDZ 0.4 mg/L+NAA0.2 mg/L液体培养基;冬枣花药愈伤组织悬浮系原生质体分离时以0.6M甘露醇+0.1%MES+20~25 g/L纤维素酶.酶解时间为16h时得到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18.
软枣猕猴桃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团再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软猕猴桃叶片、叶片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影响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因素。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分离,酶液配方2优于配方1,成龄叶片优于幼龄叶片;培养方法以浅层培养法最好;改良MS液体培养基培养愈伤组织原生质体,5-7d出现第一次细胞分裂,14d出现第2次细胞分裂,30d形成多细胞团,55d形成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影响诱导矮牵牛(Petunia hybrid)形成愈伤组织和分离、纯化其原生质体效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矮牵牛无菌苗叶片可在含1.0 mg/L 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0.1 mg/L萘乙酸(NAA)的MS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用酶液(2%纤维素酶R-10 + 0.5%果胶酶Y-23 + 0.3%离析酶R-10,0.5 mol/L甘露醇)对继代培养10~15 d的愈伤组织在黑暗条件下静置酶解12 h,原生质体产量和活性分别达到3.4×106个/g 和83%。  相似文献   

20.
卡特兰叶片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卡特兰叶片组织为材料,研究了预处理时间、酶液组合、酶解时间、酶液中甘露醇含量等不同因素对其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的纤维素酶+0.3%的果胶酶为混合酶液,11%的甘露醇为渗透压稳定剂,在25±1℃的条件下,pH为5.8的酶液组合中酶解8 h,获得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可达8.9×10^6/g鲜重,存活率高达9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