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索不同类型稻田生态系统调控功能的机理,通过吸虫器和目测两种取样方法,研究了有机和化防稻田中稻飞虱与其主要天敌类群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采用吸虫器法取样,有机稻田中稻飞虱与主要天敌类群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平均值(0.5272)大于化防稻田(0.4288),有机稻田中主要天敌类群的生态位宽度平均值(0.4383)大于化防稻田(0.3625)。2011年采用目测法取样,有机稻田中稻飞虱与主要天敌类群的生态位重叠值平均值(0.4308)大于化防稻田(0.2898),主要天敌类群的生态位宽度平均值(0.4849)也大于化防稻田(0.3777)。与化防稻田生态系统比较,有机稻田生态系统是通过影响稻飞虱和天敌类群的生态位宽度指数及其生态位重叠值来增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2.
长江农场有机稻田害虫与天敌群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化防田、鸭稻田和自然观察圃为对照,对长江农场有机稻田的害虫与天敌群落结构和时间动态进行研究,用群落研究方法评价了有机稻主要害虫的生态控制效果;调查分析了有机稻区生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稻田天敌群落重建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稻生防田中,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持续控制效果优于化防田,天敌功能团丰盛度显著高于化防田;害虫与天敌群落特征值(H'、J和C)均反映出有机稻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优于化防田.有机稻田与四周生境天敌群落相似度高,表明稻田四周多样化植物背景的保留有利于稻田天敌的迁移和繁殖;冬季绿肥紫云英显著增加了稻田天敌多样性指数,为天敌越冬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3.
对3个不同抗稻飞虱品种稻田主要捕食性节肢动物生态位研究结果表明,食虫沟瘤蛛Ulmmeliata insecticepes是早稻田稻飞虱的主要捕食性天敌.空间生态位上2个抗性品种以栉齿锯螯蛛Dyschiriognatha dentata Zhu et Wen宽度最大,感性品种以隐翅甲Staphylinidae最大.中抗品种天敌与稻飞虱的时间生态位以及时间-空间二维生态位重叠明显高于抗虫和感性品种中天敌与稻飞虱的重叠,认为中抗品种捕食性天敌能更有效地控制稻飞虱.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扫网法取样下有机稻田和化防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组成,采用扫网法,通过连续2年调查取样,研究了有机稻田和化防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在2种类型稻田内,连续2年共查得节肢动物15 590头,分属于98科。在2010年水稻生长期,在有机稻田内,主要害虫分属于蓟马科Thripidae、飞虱科Delphacidae,其相对丰盛度分别为0.2510、0.2062,主要天敌分属于肖蛸科Tetragnathidae,其相对丰盛度为0.1389。在化防稻田内,主要害虫分属于飞虱科Delphacidae和叶蝉科Cicadellidae,其相对丰盛度分别为0.2750、0.1305。主要天敌分属于肖蛸科Tetragnathidae,其相对丰盛度为0.2070。在2011年水稻生长期,在有机稻田和化防稻田内,主要害虫均分属于飞虱科Delphacidae,其相对丰盛度分别为0.4879、0.4049。主要天敌均分属于肖蛸科Tetragnathidae,其相对丰盛度分别为0.1831、0.1649。综上所述,扫网法适合采集生活于水稻中上部的节肢动物。  相似文献   

5.
稻田蜘蛛优势种和目标害虫的时间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稻田蜘蛛优势种和目标害虫的时间生态位的研究,发现害虫生态位宽度值的大小影响蜘蛛的生态位宽度值,蜘蛛对目标害虫具有跟随现象。晚稻田蛛虫的生态位宽度值及蛛虫生态位重叠指数值均大于早稻田蛛虫的生态位宽度值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调查有机稻区主要天敌类群(蜘蛛类、捕食性天敌昆虫、寄生性天敌昆虫)的消长动态及其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有机稻田以肖蛸、球腹蛛,青翅蚁形隐翅虫、绒茧蜂为优势种群,这些天敌迁入稻田迅速、发生量均高于常规稻田。其中有机稻田蜘蛛、青翅蚁形隐翅虫、绒茧蜂平均分别为272,37.8,8头/百株,分别比常规稻田多86.6,11.7,7.5头/百株。同时,在移栽后40 d内,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主要害虫发生量均低于其防治阈值,表明此时不必进行施药防治,以免杀伤天敌。因此有机耕作有利于自然天敌的恢复和保护,更能发挥自然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吸虫器法研究了有机稻田和化防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基本组成。研究结果如下:在有机稻田内,共查得节肢动物59种,分属于44科,其中植食类14科,捕食类16科,寄生类4科,中性类10科;在化防稻田内,共查得节肢动物48种,分属于40科,其中植食类12科,捕食类15科,寄生类5科,中性类8科。植食类、捕食类、寄生类和中性类在有机稻田中的相对丰盛度分别为0.6213、0.3014、0.0326、0.0446,在化防稻田中的相对丰盛度分别为0.5977、0.2561、0.0556、0.0906。  相似文献   

8.
采用吸虫器法研究了有机稻田和化防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基本组成。研究结果如下:在有机稻田内,共查得节肢动物59种,分属于44科,其中植食类14科,捕食类16科,寄生类4科,中性类10科;在化防稻田内,共查得节肢动物48种,分属于40科,其中植食类12科,捕食类15科,寄生类5科,中性类8科。植食类、捕食类、寄生类和中性类在有机稻田中的相对丰盛度分别为0.6213、0.3014、0.0326、0.0446,在化防稻田中的相对丰盛度分别为0.5977、0.2561、0.0556、0.0906。  相似文献   

9.
采用黄板诱集法,研究了有机稻田和化防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在有机稻田内,共查得节肢动物143种,分属于79科,其中植食类31科,捕食类15科,寄生类17科,中性类16科;在化防稻田内,共查得节肢动物94种,分属于58科,其中植食类21科,捕食类10科,寄生类15科,中性类12科。植食类、捕食类、寄生类和中性类在有机稻田的相对丰盛度分别为0.4412、0.0434、0.3408、0.1747,在化防稻田的相对丰盛度分别为0.5546、0.0266、0.2173、0.2014。上述结果表明在黄板诱集法取样下,植食类和寄生类是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0.
采用黄板诱集法,研究了有机稻田和化防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在有机稻田内,共查得节肢动物143种,分属于79科,其中植食类31科,捕食类15科,寄生类17科,中性类16科;在化防稻田内,共查得节肢动物94种,分属于58科,其中植食类21科,捕食类10科,寄生类15科,中性类12科。植食类、捕食类、寄生类和中性类在有机稻田的相对丰盛度分别为0.4412、0.0434、0.3408、0.1747,在化防稻田的相对丰盛度分别为0.5546、0.0266、0.2173、0.2014。上述结果表明在黄板诱集法取样下,植食类和寄生类是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1.
生态农业的核心是模式建设。介绍全州县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应用生态系统原理,汲取传统农业精华,与生态农业技术相结合,优化配置稻田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实践"猪—沼—稻—灯—鱼"、"稻—灯—鸭"、"稻—稻—食用菌"等稻田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2.
旱田改水田对土壤电导率及几种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旱田改水田的黑土为研究对象,以相邻的旱田为对照,通过五点采样法取样,对其电导率及几种转化氮素的微生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旱田改水田后土壤电导率(EC)显著升高;旱田改水田后反硝化细菌数量显著减少,不利于反硝化细菌的积累;而其他几种转化氮素的微生物中,氨化细菌与好氧自生固氮菌显著增加;硝化细菌与亚硝化细菌虽有增加,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描述生物群落物种之间相互关系的 Lotka-Volterra 模型为基础,运用 Liapunov的稳定性定理和耗散结构的理论探讨了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不存在平衡状态下的稳定性,只有在远离平衡状态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相对稳定的有序结构;这种有序化的程度与群落多样性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必然的相关关系,并且受到群落的生境条件、水稻的生育状态、群落中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及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了1982~1985年采自福建稻田的潜根线虫属(Hirschmanniella Lue & Goodey,1963)7个种:H.oryzea、H.microtyla,H.caudacrena、H.gracilis、H.mucronata、H.belii和H.imamuri。H.oryzea和H.microtyla为福建的常见种。在福建水稻田中往往同时栖居着两个或两个种以上的潜根线虫群体。除H.oryzea外,其余6个种均为福建省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5.
沈阳地区稻田节肢动物种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在农大,汪家,大庙3块实验地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沈阳地区水稻害虫15种,天敌昆虫和种,蜘蛛20种,基本明确了沈阳地区稻肢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为沈阳地区稻田生物群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程维森  杨萍 《北京农业》2011,(18):157-158
宣汉县毛坝镇地处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大巴山南麓,是水稻生产大镇之一,每年种植水稻面积约666.67hm2。稻田中的恶性杂草有稗草、异性莎草、鸭舌草、水莎草、陌上草、水花生和节节草等杂草。受到杂草危害面积400.00hm2,产量损失3.5万kg,损失率10%左右。据调查,在现有防治水平下,我镇稻田每年除草耗费人工约4000个劳动日,投入化学除草剂约3万元。毛坝镇属于下河稻作区,稻田杂草群落随栽培方式由水育秧大苗移栽,发展为肥床旱育秧移栽及水旱直播稻而发生变化,也因为化学除草剂的应用等而发生演替。掌握稻田杂草群落分布,危害特点季演替趋势,研究制订适合于各类于各类型稻田的化学除草技术,是夺取水稻高产、高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稻田生态补偿理论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稻田-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承载粮食等生产任务的同时,更多地发挥气候调节、净化水质、维持土壤肥力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文通过对生态补偿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的探讨,以及对稻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的研究,明确了稻田生态系统在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中的巨大作用;结合国内外农业生态补偿经验及我国水稻生产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稻田生态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用筛选出的诱抗剂1000倍液浸水稻种子48h,在培养土旱育秧、普通土旱育秧和普通土水育秧3种育秧方式下,都能显著提高水稻种子成苗率和秧苗的干重,比用植物抗寒剂100倍液浸种效果好。在湖南省19个县(市)38个试验点,用诱抗剂1000倍液浸种,发芽率、成苗率、干重、株高和白根数比对照分别增加4.4%,10.5%,2.2%,1.8%和1.6%,死苗率和病苗率比对照分别降低2.4%和5.6%。  相似文献   

19.
冬水田蓄水状况,既关系到小春生产用水,又能为来年大春适期早播早栽创造有利条件。结合达州地区冬水田的实际情况,该文简要分析了达州地区冬水田的管理和利用现状,提出了达州冬水田建设应采取的相应对策,为大力发展冬水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