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潘晓  徐洁章  池鑫晨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1):2131-2132
为优化马铃薯施肥管理,减少肥料投入量,在永康市进行马铃薯兴佳2号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缓释肥减氮20%处理、常规施肥减氮20%+脲酶抑制剂处理与常规施肥对照产量差异不明显;常规施肥减氮20%+生物有机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对照增产4.8%;各处理大中薯占比相对常规施肥对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常规施肥氮素减量20%的基础上,通过改施缓释肥、增施生物有机肥或添加脲酶抑制剂,不会对马铃薯产量造成大幅减产,而且马铃薯大中薯占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马铃薯商品性,具有减量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当地秋马铃薯常规施肥为基础,采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通过试验探讨常规施肥化肥减量配施等量商品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效益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减量10%和20%配施等量商品有机肥的2个处理均可明显改善马铃薯经济性状、提高肥料利用率并获得高产。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和6.4%、磷肥利用率提高3.3%和5.6%、钾肥利用率提高8.4%和6.5%,增产7.8%和5.7%,但因施用商品有机肥投入过高,经济效益分别降低了2.5%和4.1%。化肥减量30%配施等量商品有机肥处理的肥料利用率、产量和经济效益较常规施肥处理显著降低。常规施肥化肥减量20%每公顷配施7 500 kg商品有机肥为秋马铃薯最佳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3.
潘晓  池鑫晨  池美女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1):2154-2155
蕹菜生长速度快,肥水需求量大,为优化施肥管理,在永康市开展蕹菜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缓释肥减氮20%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第一次采收增产11.0%,第二次采收增产1.7%,总产量增产5.0%;常规施肥量减氮20%+生物有机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第一次采收增产12.3%,第二次采收增产2.0%,总产量增产5.6%;常规施肥量减氮20%+脲酶抑制剂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第一次采收增产8.4%,第二次采收增产1.2%,总产量增产3.8%。在常规施肥氮素减量20%的基础上,通过改施缓释肥、增施生物有机肥或添加脲酶抑制剂,均可提高蕹菜产量,具有减量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农户常规施肥方法作为对照,降低有机肥和氮肥的施用量,增施中微量元素养分,探索通过优化施肥处理来实现节本增效的方法。结果表明,与农户常规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处理显著提高浙贝母的产量,每667 m2增产23.94%,其有效成分贝母素含量也高于农户常规施肥处理,同时肥料成本降低了32.68%,达到降低成本和增加收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兴佳2号’马铃薯为材料,在减施化肥22.22%~50.00%的基础上,研究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1,生物有机肥600 kg/hm2+复合肥1125 kg/hm2)、微肥与化肥配施(T2,微肥60 kg/hm2+复合肥1125 kg/hm2)、有机无机互混肥(T3,1500 kg/hm2)、复合微生物肥(T4,1500 kg/hm2)和螯合腐植酸复合肥(T5,937.5 kg/hm2)等施肥方式及常规施肥对照(CK1,复合肥1500 kg/hm2)、减量施肥对照(CK2,复合肥1125 kg/hm2)、不施肥对照(CK3)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1相比,T5、T1和T2可促进马铃薯植株的生长;T5、T2和T1产量分别比CK1增产19.82%、11.65%和8.2%,养分利用效率分别比CK2提高74.87%、57.75%和50.52%;CK2比CK1减施化肥25%,产量仅降低3.21%,养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6.61%;各处理间干物质、淀粉、V–C、蛋白质、钾、还原糖含量等差异显著。在减施化肥25%的基础上,螯合腐植酸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或微肥与复合肥配施促进了马铃薯植株的生长,较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早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明确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早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在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区采用密闭静态箱法采集温室气体,监测了常规施用化肥以及化肥减量配施鲜猪粪、沼液沼渣、猪粪堆肥、紫云英绿肥等不同施肥处理的早季稻田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动态,探讨了不同施肥措施对稻田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全球增温潜势(GWP)及排放强度(GHGI)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措施下早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存在明显的差异;与常规施肥相比,各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处理均促进了早稻田CH_4和CO_2的排放,而化肥减量配施鲜猪粪、猪粪堆肥处理的N_2O排放量分别降低了7.09%、4.89%。在早稻生长季,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虽引起了稻田GWP值的增加,增幅在5.00%~59.58%之间,但也使稻谷产量增加了6.15%~12.10%,选择适宜的有机肥还可降低稻田的GHGI值;其中化肥减量配施猪粪堆肥是本试验中促进早稻增产和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最佳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有机肥种类和替代比例对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CN),优化减量施肥(ON),优化减量配施15%(ONL-15%)、30%(ONL-30%)和50%(ONL-50%)沼液氮,优化减量配施30%堆肥氮(ONC-30%),优化减量配施30%商品有机肥氮(ONS-30%)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与CN处理相比,ON、ONL-15%和ONL-30%处理均显著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其中ONL-15%处理小麦产量最高,较CN和ON处理分别增产16.18%和14.08%,该处理下氮肥利用率也由CN处理的18.41%增至36.46%,表明优化减量配施15%沼液氮肥为减氮配施沼液最佳比例。在30%替代比例下,不同种类有机肥配施对小麦增产效果存在差异,与ON处理相比,沼液配施增加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而堆肥和商品有机肥配施显著降低小麦产量。堆肥配施可以促进土壤全氮、水解性氮和有效磷的积累,商品有机肥配施对缓解土壤酸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较好效果。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减少32.60%~65.91%硝态氮在耕层土壤的残留,增加土壤有效氮含量。研究表明:堆肥和商品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培肥土壤;沼液与化肥配施通过促进土壤有效氮供应,提高氮肥利用率,从而增加小麦产量,在施氮量为165 kg·hm-2时,以沼液替代15%化肥氮比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减量施肥造成作物产量降低和效益减少等问题,以添加生物有机肥为材料,于2019~2020年研究减量施肥模式下生物有机肥营养补偿机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玉米增产增效的施肥方式提供技术方法。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常规优化施肥、减量10%、减量20%、不施肥和不施氮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减施化肥10%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生物有机肥75kg/hm2和追肥时期速效与缓释尿素纯量施用比例2∶1的施用模式能够增加产量5.24%,提高经济效益929元/hm2;在添加生物有机肥75kg/hm2的基础上,减施肥料20%的N4处理减产4.42%,减少经济效益224元/hm2。添加生物有机肥能够有效提升玉米产量,也是我国北方寒区玉米作物增产增效的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大白菜因化肥过量使用而造成的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和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以露地栽培旺春大白菜为试材,共设置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化肥平衡施肥(T1)、化肥减量30%+6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2)、化肥减量30%+9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3)、化肥减量40%+6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4)、化肥减量40%+9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5)7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大白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不同程度提高了各处理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较当地常规施肥根系活力提高了15.5%~40.3%,叶绿素含量提高了11.5%~37.5%,且随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T1-T5处理较CK2增产0.04%~20.91%,其中T3处理增产率最高为20.91%,其经济效益增加9.04%,施用生物有机肥提高了肥料贡献率,化肥减量30%并配施生物有机肥提升效果最显著。T3处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比CK2高0.91百分点、81.00%和9.61%,施用生物有机肥各处理硝酸盐含量降低11.53%~21.52%,VC、总黄酮、硫苷含量T3处理显著高于CK2,总酚含量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矿质元素含量较CK2有不同程度提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提高更明显。对15项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以T3处理化肥减量30%并配施9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佳,其次为T2>T5>T1>T4>CK2>CK1。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在宁夏小麦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常规施肥(CK)为对照,常规施肥减量10%、20%、30%和100%,配施200 kg/667 m~2商品有机肥为试验处理,研究化肥减施对小麦生育期、田间长势、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在增施200 kg/667 m~2有机肥的基础上,化肥减量10%的处理小麦增产,但不显著(P0.01),除减氮100%处理产量显著减产外,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减产,但差异不显著。所有处理中,常规施肥的产投比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增施有机肥后,随化肥使用量的减少,经济效益也降低;在保证产量、效益又兼顾减施化肥的前提下,小麦可以减少化肥用量的范围为0~22.89%。  相似文献   

11.
唐开军 《安徽农业科学》2023,(17):132-134+138
以“夏黑”葡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化肥减量配施液体有机肥对果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土壤酶活性以及葡萄品质与产量的影响,探明化肥减量配施液体有机肥对安徽省葡萄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葡萄产质量的影响,以期为液体有机肥在安徽葡萄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不配施液体有机肥处理相比,配施液体有机肥处理均可以不同程度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土壤酶活性,增加葡萄产量,改善葡萄品质,且均以化肥减量20%配施液体有机肥处理最佳。在安徽葡萄种植过程中,采用化肥减量20%配施液体有机肥的施肥方式可以实现葡萄增产提质和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小麦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筛选适宜小麦品种新冬42号生长的有机肥和化肥配比,设置常规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CF+M25)、常规化肥减量50%配施有机肥(CF+M50)、常规化肥减量75%配施有机肥(CF+M75)、常规化肥(CF)、空白对照(CK)等5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氮配施比例为50%时,能促进小麦增产且有效降低化肥施用量,冬小麦达到最大产量的最佳无机氮配比理论值为21.3%;M处理与CF、CK处理呈显著性差异,比对照增加17.02%,比纯化肥增加10.68%;碱解氮含量排序为CF+M50>CF+M25>CF>M>CF+M75;CF处理有效磷积累量高于有机肥配施处理,比对照高出29.37%.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增加了小麦产量,改善了土壤质量,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稳定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不同比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冬暖番茄为研究对象,田间试验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对照(CK)、施有机肥1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90%(T_1)、施有机肥3 0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80%(T_2)、施有机肥4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70%(T_3),3次重复,随机排列。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不但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养分,减轻土壤酸化程度,还能不同程度增加番茄产量,以施有机肥1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90%、施有机肥3 0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80%处理增产较为显著,分别较常规施肥对照增产4.53%、9.05%,施有机肥4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70%处理增产不显著。综合分析认为,施有机肥1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90%、有机肥3 0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80%可以保证番茄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陇中半干旱区冬小麦种植过程中化肥的施用量,减少土壤环境污染,提高化肥利用效率,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陇中半干旱区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对冬小麦间作豌豆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和豌豆的吸氮量,以及复合群体氮素利用率和产量。在配施有机肥的条件下,复合群体的氮素利用率在施用常规化肥减量30%的处理及施用常规化肥减量15%的处理下比施用常规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12.99%和4.65%。在相同的常规化肥水平下,配施有机肥处理的冬小麦和豌豆的经济产量及生物产量均大于不配施有机肥处理的产量。常规施肥且配施有机肥处理豌豆和冬小麦的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均为最高,分别高于常规施肥处理5.22%和6.76%,高于常规化肥减量15%且配施有机肥处理5.97%和6.64%;常规施肥处理豌豆的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小于常规化肥减量15%且配施有机肥处理,说明在间作体系中,常规化肥减量15%并配施有机肥与单纯施常规化肥相比,有利于提高豌豆产量。  相似文献   

15.
在窄行密植栽培条件下,利用合丰25,通过种肥混施磷酸二铵和硫酸钾,种肥不同施氮量及不同生育时期追氮试验,明确大豆宽台窄行密植栽培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种肥混施磷酸二铵和硫酸钾以19kg/667m2最好,比不施肥对照增产59.6%,比其它处理增产2.8%~22.8%;种肥在施P2O55.3kg/667m2,K2O2kg/667m2基础上以施纯氮6kg/667m2最佳,比对照增产20.78%,比其它处理增产22%~44%,追氮效果以开花加结荚期两次追氮的效果最佳,比对照增产25.76%.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验证木薯加工废弃物转化有机肥产品ZH-2在菜心上的应用效果。[方法]设单施复合肥(处理1)、单施有机肥ZH-2(处理2)、有机肥ZH-2+复合肥配施(处理3)3种施肥模式,以不施肥(CK)为对照,通过田间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菜心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同等养分条件下,3种施肥模式在菜心农艺性状和产量上的表现均在0.01水平显著优于不施肥模式,而有机肥ZH-2+复合肥配施模式(处理3)在菜心栽培上的应用效果最为突出,其农艺性状表现最好,品质较高,分别比单施复合肥和单施有机肥ZH-2增产24.27%和44.47%。[结论]在菜心生产中配施有机肥ZH-2+复合肥是一种值得应用推广的施肥模式,为菜心优质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化肥减量条件下配施不同有机肥对油麦菜生长、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试验应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4个施肥处理:单施化肥(T1)、减量20%化肥+氨基酸生物有机肥(T2)、减量20%化肥+鸡粪(含花生枯腐植酸)(T3)、减量20%化肥+炭基肥(T4),其中以单施化肥(T1)为对照。结果表明:(1)T2处理对油麦菜的增产效果最好,较T1可显著增产55.10%,同时其长势也最好,其叶片长达40.03 cm、叶宽为5.10 cm,单株叶片数有21片及SPAD值为29.34,在各施肥处理中均表现最优,此外,T2的安全性最好,亚硝酸盐含量较T1显著降低了50.24%;(2)T3处理对改善土壤结构及提升土壤肥力的效果最好,可降低土壤容重及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其增加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T1提高了10.67%,但平均隶属度结果显示T2的隶属度值最高。因此,从油麦菜增产提质和土壤改良这2个方面综合考虑,建议油麦菜种植采用化肥减量配施氨基酸生物有机肥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以‘冬暖’番茄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比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对照(CF)、每hm2 施有机肥1500 kg+化肥90%(T1)、每hm2施有机肥3000 kg+化肥80%(T2)、每hm2施有机肥4500 kg+化肥70%(T3),每组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有机无机肥配施不但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养分,减轻土壤酸化程度,还能不同程度增产,表现为T2>T1>T3>CF,T1、T2增产显著,分别增产4.53%、9.04%,T3增产不显著,经济收益高低为T2>T1>CF>T3,其中T1、T2经济效益比CF分别提高4.12%、8.23%,T3反而降低1.55%。综合分析认为,每hm2 施1500 kg有机肥+90%化肥(T1)、3000 kg有机肥+80%化肥(T2)可以保证番茄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田试验,设置秸秆还田+常规施肥(T1)、秸秆还田+有机肥(T2)、秸秆还田+HM(菌种)还田剂(T3)和秸秆还田不施肥(对照,T0)4个处理,探讨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对氮素利用和麦玉两熟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配施不同肥料或还田剂使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37.7%~57.2%,33.0%~41.4%,其中T2和T3处理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T3处理冬小麦的千粒重显著低于T2处理,但两者其他产量构成要素、产量及生物量的差异均不显著。与单施化肥(T1)相比,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T3)或有机肥(T2)处理氮素收获指数、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在冬小麦季分别提高了1.0%~2.3%,8.2%~24.3%,8.3%~14.2%;在夏玉米季则分别提高了2.6%~3.3%,22.2%~39.0%,4.9%~5.1%。对周年氮素平衡来说,对照处理表现为氮素亏缺,T1,T2和T3处理均表现为氮素盈余;且同一氮素水平下,T3和T2处理比T1处理氮输出量分别增加了11.4%,14.7%。T3处理在秸秆还田配施肥料的基础上可以达到T2处理同样的增产效果;T3和T2处理可以明显提高作物氮素利用效果;从周年氮素平衡角度来说,在秸秆全量还田的基础上可以减少氮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有机肥在化肥减量化技术上的应用,以传统施肥为对照,设置化肥减量增施有机肥的6个处理,分析不同量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玉米生长及产量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改善玉米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提高玉米产量,增加肥料效益,增产顺序依次为30%的有机肥配施70%的化肥处理(CF+M1)施用100%普通化肥处理(CF)80%的有机肥配施20%的化肥(CF+M3)50%的有机肥配施50%的化肥(CF+M2)施用100%的有机肥(CF+M4,CK2);减少30%~80%的当地常规化肥施用量情况下,配施4 500~12 000 kg/hm~2的有机肥不仅可使玉米产量达到或略低于施用化学肥料的玉米产量,对玉米的稳产也具显著作用,有机肥替代化肥配施30%比例的玉米产量、肥料效益和产投比最高,既经济又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