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理白族地区的耕作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以大理市喜洲镇邑村为田野调查点,分析了大理白族地区耕作方式的现代变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栽培技术从经验到科学化,生产工具从手工到半机械,作物品种从多元到同质,农田水利建设从村民自发到政府主导.这些变化既有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业耕作方式变化的共性.  相似文献   

2.
荆江流域的粮食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在1990年代之前,该地区的稻田肥料以粪肥和绿肥为主;此后,化学肥料开始广泛应用于水稻栽培,并形成连锁反应,机器耕作逐步取代牛耕,化学肥料取代粪肥和绿肥,耕牛消失殆尽。肥料的使用所引起的社会变迁表明:农业社会中某一文化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一项农业习俗的变化,会引起整个农业生计方式和农村社会的变迁;新的适应完成之后,社会系统才会复归于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云南森林历史变迁初探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刘德隅 《农业考古》1995,(3):191-196
地史时期古地理环境的变迁,使森林随着植物种类由低级向高级的进化而演变。它的推动力是陆地升降、海水进退、地貌形成、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而在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动力却截然不同。第四纪冰期以后,云南森林的发生、发展、演替,随着人类的诞生,改变了纯自然的现象。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干预自然界的同时,也不断地对森林施加巨大影响,改变着原始森林的面貌。  相似文献   

4.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我国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农村经济专业化、集约化,农业大分工的必然结果,是改变农民的传统耕作方式,节约劳动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和规模经营效益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稻瘿蚊是我省间歇性发生的水稻害虫,早在90年代以来三明、宁德、南平、漳州等地严重发生,年发生七代,古田县也一度暴发成灾,对粮食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由于受气候、农田生态、农业耕作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我县又有部分乡镇发现有稻瘿蚊为害。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对水稻耕作方式的变迁,水稻虫害的预防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且随着杂交稻的普及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虫害对水稻种植的影响愈加明显。本文将在分析水稻虫害发生原因的基础上,重点论述水稻虫害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玉米常见病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农业的生产水平也随之提高,耕作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农业生产中所用品种也不断增多,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玉米病害的发生以及这些病害所产生的影响,鉴于这种形势,为有效防治玉米常见病害的发生,下面笔者就基于自身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就玉米中常见病害发生以及综合防治策略进行详细地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稻栽培技术也发生了重大革新。水稻及其他农作物的粮食结构也不断改变。我国是农业大国,在世界上的农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水稻栽培的特殊性质,我国需要及时改进水稻栽培技术以适应世界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
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在各行各业中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生产中,现代化和机械化进程的推进使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耕作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为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承德县对节水保墒、节本增效、抑制沙尘、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应用与推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0.
<正>玉米黑粉病是玉米常见的病害之一,在黄骅市每年都有发生,但是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因此,不为人们所重视。而随着玉米品种、耕作制度、耕作方式的不断改变,近年来该病呈  相似文献   

11.
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在各行各业中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生产中,现代化和机械化进程的推进使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耕作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为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承德县对节水保墒、节本增效、抑制沙尘、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应用与推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田耕作方式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已由传统的笨犁木耙发展成以拖拉机耕耙为主,土壤耕作层的理化性状也随着耕作方式的改变发生着相应变化。总体而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人力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时效率,给抢墒抢时播种带来了较多机会,但是土壤耕层理化性状的不良变化却给小麦生长带来了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对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现表述如下。1目前小麦生产的主要耕作整地方式目前小麦生产主要以机深耕+机耙、畜力耕  相似文献   

13.
<正>众所周知,随着现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耕作技术作为社会实际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世界各国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同时,优质高产寒地寒地水稻栽培技术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社会实际应用中,寒地水稻栽培技术在逐步提高的同时,其主要目标是尽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协调、舒适、美丽的良性生态系统。在农业资源建设的全过程中,农业生产与空间自然环境的结合至关重要。同时,它也是生态发展的难点和  相似文献   

14.
面对近代市场竞争环境,皖江地区农业变迁存在积极因素。文章论述了近代皖江地区农业变迁情况,这些包括:商品化的发展,传统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水稻亩产量的提高,圩田的扩展,农业的面向市场。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现代化变迁缓慢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农业国工业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农业变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内生变量。工业化与农业技术、制度变迁之间联系微弱是造成我国农业变迁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变革农村2工业化方式,培育农业变迁微观主体。  相似文献   

16.
信息文摘     
<正>古田推广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业今年3月份,古田县平湖镇新舫农机专业合作社引进的水稻全自动播种机下田投入运作,这标志着古田县水稻种植首次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近年来,古田县许多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改变了农民的传统耕作方式,节约了劳动成  相似文献   

17.
《农技服务》2001,(5):28-29
<正>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2001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 据各地冬前主要病虫基数调查结果表明,小麦条锈病、棉铃虫、蝗虫、水稻螟虫、玉米螟等多种主要病虫越冬基数明显偏高。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耕作方式改变、栽培新技术推广和优质品种更换的情况下,作物感病品  相似文献   

18.
先秦至汉晋时期贵州高原西部的北盘江流域的原始农业发生重大变迁,根据生产工具、技术、粮食作物品种等方面的变化,农业变迁过程可以分为新石器时代中期至商周、战国至西汉、东汉至两晋南朝时期三个阶段。造成变迁的主要原因是战国至两晋南朝时期滇人和汉人移民的两次迁徙带来先进的农具和技术,北盘江流域的原始农业进入锄耕阶段,而且出现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但是,先进农业方式没有在北盘江流域普及,当地维持了多元生计方式和农业生产模式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随农业耕作方式和全球气候的变化,水稻条纹叶枯病已成为继水稻稻瘟病之后的又一主要病害。自2001年以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近年来更处于暴发流行,致使部分地区水稻田出现颗粒无收的现  相似文献   

20.
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的扰动强度及作用强度不同,进而对土壤理化性质、基础肥力等产生不同影响,最终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形成。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土壤耕作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机械化耕作方式,如旋耕、翻耕以及深松耕等的应用使土壤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文章综述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培肥的影响,旨在为农业生产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