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黔东主要旱耕地培肥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先华  方小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460-2461
通过定位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土壤农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初步探索出黔东主要旱耕地2种不同轮作方式的培肥措施。提出了在2种轮作方式中利用秸秆直接还田和在冬季作物中套种箭舌豌豆和苕子有利于旱耕地培肥,以达到用养结合的目的。论述了这一培肥技术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轮作期内作物均衡增产,增强耕地持续增产能力和提高其潜在生产力,笔者连续多年在不同生态类型区、不同轮作制度下开展,有机肥与化肥的合理配施、秸秆直接还田方式及秸秆还田与化肥配合施用等一体化施肥技术研究,总结出了许昌市不同轮作制度下的土壤培肥施肥关键技术集成模式。为合理施肥提供技术指导并简化施肥步骤,从而达到简化施肥、作物高产、养分高效、土壤肥力持续提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甜菜茬肥力下降的问题,是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试验对4种轮作方式、2种培肥方法的甜菜前、后茬土壤肥力进行跟踪调查及比较分析,探讨不同轮作方式与培肥方法对土壤肥力产生的影响,为恢复甜菜茬地力、合理培肥、科学安排作物茬口和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提供依据。一、试验地点与方法1.地点试验地为21团不同轮作方式的甜菜茬地块,轮作方式主要有:甜菜-籽瓜、甜菜-小麦、甜菜-番茄、甜菜-小麦+绿肥-小麦。  相似文献   

4.
大豆是深根作物,也是肥田作物,在栽培过程中发挥大豆根瘤固氮养地作用,培肥土壤,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项目中的1项措施是大豆玉米轮作技术,借助大豆的肥田作用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达到肥田效果,逐步实现种植结构优化,用地养地相结合,促进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大豆、玉米种植分别采用大垄高台栽培和大垄宽窄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宁夏南部山区引种适应性比较试验的基础上,对澳大利亚一年生苜蓿的轮作倒茬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澳大利亚一年生苜蓿是一种适应性强,且品质好的豆科牧草,由于其独特的种子休眠特性,给作物的不同轮作倒茬提供了可靠保证,其后茬作物的产量可以得到保证和提高,是解决宁夏南部地区轮作倒茬、培肥地力、发展畜牧业及保持水土的非常重要的作物品种,宜于进行推广种植[1]。  相似文献   

6.
研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麦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耕地土壤质量的影响,探讨合适的施肥比例,为化肥减量增效和耕地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氮为参照,设置不同有机无机氮配比,测定了作物产量和构成因素指标,以及种植前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指标。结果表明,55%有机氮肥替代处理水稻产量最高,35%有机氮替代处理小麦产量最高。稻麦轮作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提高作物产量,同时还能改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7.
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农产品无污染、口味好、食用安全,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和接受。有机农产品生产,选择有机田块是生产的基础。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培肥的理论有根本性的区别,有机农业土壤培肥措施主要为以水控肥、增施有机肥、合理轮作、精耕细作、种植绿肥等。有机农业要求在最大的范围内尽可能依靠作物轮作、抗虫品种和其他各种非化学手段控制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同一作物或者同一科作物在同一块地上进行连续种植,会造成病害加重、土壤状况恶化、产量及品质下降。蔬菜作物也不例外,通过科学轮作,利于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抑制病虫害、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蔬菜轮作也是培肥的重要环节,轮作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不同蔬菜轮作能够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1.1充分利用土壤中的不同种类养分。不同的蔬菜生长需要不同的肥料,对土壤中不同养分的吸收能力和数量也  相似文献   

9.
通过开展小麦、玉米与油料作物轮作,积极探索开展各种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轮作模式,实现种植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升粮油作物生产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结果表明:试验区较对照区相比,土壤全氮、速效钾、缓效钾、有效磷、有机质、有效硫、交换钙、Zn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他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显,说明通过耕地轮作,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增加...  相似文献   

10.
<正> 1 机械化旱作技术的内涵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是在有限的灌溉条件下,作物生长用水主要依靠自然降水供给的耕地上,采取以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功能和培肥土壤肥力为主的机械化组合配套作业,结合包括科学配方施肥、选用耐旱品种、合理轮作、苗情及群体的调控等配套农艺措施,达到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提高旱地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为目的的旱地机械化耕作技术。其技术要点可概括为“整年深耕多蓄水,培肥覆盖保好水,沟播镇压  相似文献   

11.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是在有限的灌溉条件下,作物生长用水主要依靠自然降水供给的耕地上,采取以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功能和培肥土壤肥力为主的机械化组合配套作业,结合包括科学配方施肥、选用耐旱品种,合理轮作、苗情及群体的调控等配套农艺措施,达到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提高旱地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为目的的旱地机械化耕作技术.其技术要点可概括为"整年深耕多蓄水,培肥覆盖保好水,沟播镇压巧用水,耐旱良种抗缺水,科学管理节约水".  相似文献   

12.
种植牧草、尤其是多年来豆科牧草与作物轮作,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培肥地力、增强各种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创造最佳的生态环境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为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永续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开始探索实行耕地轮作试点工作。力争用3~5年时间,初步建立耕地轮作组织方式和政策体系,探索建立一批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种地养地相结合、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的轮作生产技术模式,探索出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耕地轮作制度。全省每年开展耕地轮作试点面积为250万亩。黑龙江省实行耕地轮作试点工作将坚持五个原则:一是实行集中推进。鼓励以乡、村为单元,优先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培肥措施对新建设施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培肥措施对新建设施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择新建设施基地,以菜瓜为供试作物,通过开展传统堆沤粪肥、商品有机肥、秸秆还田、生物菌肥等多种措施培肥,分析了不同培肥措施对作物产量和产值的影响,同时,重点研究了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肥后比培肥前作物产量和产值明显提高,土壤真菌、放线菌和细菌数量培肥前后变化明显,而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差异明显。试验结论说明,秸秆+堆沤粪肥+生物复合肥集成培肥措施作物产量产值相对最高,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为快速培肥新增耕地土体,提高新增耕地土壤养分水平,保障作物生长发育和粮食生产,通过在有机重构土体上施用不同肥料,组成肥效试验,探究不同肥料配比对土体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商品有机肥土体有机质含量增加量最大,p H最低,更利于水稻生长;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商品有机肥配施土体硝铵态氮含量最高,有利于速效氮的培肥,对新增耕地的培肥效果最佳;施用氯化钾处理土体速效钾含量高于施用硫酸钾处理。  相似文献   

16.
杨金广 《河南农业》2020,(13):43-43
一、轮作倒茬,培肥地力培肥地力是麦套花生获得高产的重要条件。因此,种植花生应重施前茬小麦基肥,并以优质农家肥为主,配合氮肥、磷肥、钾肥全层施用,提高土壤的地力水平。在技术上要求实行2~4年轮作种植,实行花生与玉米等禾谷类作物及甘薯、蔬菜、棉花等作物轮作,切忌与烟草、芝麻及大豆等豆科作物轮作。  相似文献   

17.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是在有限的灌溉条件下,作物生长用水主要依靠自然降水供给的耕地上,采取以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功能和培肥土壤肥力为主的机械化组合配套作业,结合包括科学配方施肥、选用耐旱品种、合理轮作、苗情及群体的调控等配套农艺措施,达到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提高旱地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为目的的旱地机械化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生产中,土壤不仅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还可以保持水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因此,土壤的肥力决定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本文重点从科学施肥、秸杆还田、有机肥施用、轮作休耕、减少化肥与农药施用、退化和障碍土壤改良六个方面提出了地力培肥的措施,培肥地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东至县耕地土壤肥力衰退成因及培肥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东至县耕地土壤肥力衰退的原因,并提出培肥途径,包括广辟肥源与增施有机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合理轮作、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等,以期提高东至县耕地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1 合理轮作 大豆忌连作,也不能和豆科作物轮作倒茬,可与小 麦、胡麻、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轮作倒茬。因其具有固氮 作用,能调节土壤养分,培肥地力,故又是多种作物的好 茬口。宁南山区旱地轮作方式一般:大豆——小麦——小 麦(马铃薯);大豆——小麦——胡麻;大豆——小麦—— 玉米。水地一般与其它作物套种,套作方式大豆 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