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冉  任旭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886-9887
对耐寒性不同的两个辣椒品种进行不同时间低温处理,研究其叶面积及叶片中的Pro含量、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减小了辣椒叶面积,且低温时间越长,减小幅度越大;随着低温时间的增加,辣椒叶片中的Pro含量、POD活性、MDA含量均呈不断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
低温对辣椒叶片POD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辣椒(Capsicum annum L.)属典型的喜温蔬菜.随着辣椒周年生产和周年供应技术的出现,早春和晚秋的低温冷害成为影响辣椒正常生长,制约辣椒越冬和早春栽培的主要障碍因子.杨广东[1]研究发现,8 ℃和12 ℃处理温度下,POD活性变化在不同抗冷性青椒品种间差异显著,且POD活性与品种抗冷性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低温对茶树的影响,本实验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设置日最低气温分别为-2、-1、0 ℃的低温过程,以日最低气温20 ℃作为对照,每个处理分别持续1、2、3 d,处理结束后测定叶片的MDA、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以及SOD和POD活性。结果表明,茶树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MDA含量不断升高,SOD和POD活性不断增强,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4.
低温胁迫对辣椒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辣椒为喜温性植物,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低于10℃生长则完全停止。以不耐低温的保椒F1辣椒品种为试材,以25℃条件下生长的幼苗为对照,分别经8,15℃低温处理14 d,当幼苗生长至第7天和第14天时,取样测定辣椒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等与植物耐寒性密切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8,15℃低温胁迫下,与25℃的正常生长条件相比较,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POD和SOD活性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5.
低温胁迫对野生辣椒和不同果型辣椒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野生辣椒(小米椒M)和不同果型辣椒代表性品种为试材,在人工控制环境下,研究了低温对辣椒幼苗(五叶一心)内部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处理下,随着时间的延长,辣椒叶片内脯氨酸含量极明显地高于对照,低温胁迫下其含糖量都明显上升,小米椒M冷害指数最小,抗冷性最好,牛角椒419和朝天椒Hz冷害指数比较接近,抗冷性次之,灯笼椒431冷害指数最大,抗冷性最差。综合评定野生辣椒(小米椒M)耐低温能力强,各项指标均优于其它辣椒品种。  相似文献   

6.
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对不同辣椒品种在苗期和花期进行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测定,辣椒叶片暗呼吸速率、最大光合速率及叶片光合量子效率的影响的研究表明,不同品种的光补偿点也有所不同,耐用低温弱光品种的光补偿点低,随着温度降低和光强减弱,叶片净光合速率也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10℃低温对西瓜幼苗耐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4叶1心期西瓜幼苗为材料,研究了10℃低温处理下3种西瓜幼苗早佳8424(冷敏感型)、万福来(中等)和野西瓜(耐冷型)的电导率、脯氨酸、可溶性糖、POD和SOD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瓜幼苗的电导百分率、POD、脯氨酸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SOD的活性在耐性品种中增加,敏感品种先增后降;可溶性糖含量在耐性品种呈先降后升,其它品种呈增加的趋势。根据上述生理指标的分析,我们初步研究耐冷性与冷敏感品种的生理差异。  相似文献   

8.
低温解除后辣椒叶片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苏椒5号和苏长红进行低温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温解除后辣椒叶片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低温促进了辣椒叶片中ABA的合成,且苏椒5号大于苏长红,低温解除5 d后,ABA含量恢复至对照水平,这可能是植株自身对低温的一种应激反应,低温解除,ABA代谢恢复;低温抑制了GA3和IAA的合成,其中,苏长红受抑制程度较苏椒5号明显,随着低温条件的解除,IAA含量在25 d后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苏椒5号的GA3含量于25 d恢复正常,而苏长红的GA3含量因低温伤害始终低于对照;苏椒5号的ABA/GA3在低温解除25 d后恢复至对照水平,苏长红无法恢复;低温解除后25 d, 2个辣椒品种的ABA/IAA达到对照水平,之后,苏椒5号的 ABA/IAA低于对照,而苏长红则高于对照,可见2个辣椒品种有不同的低温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低温对辣椒幼苗叶片氮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模拟日光温室的条件下,研究了低温对辣椒幼苗叶片内氮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可引起幼苗叶片氮素含量的下降,15℃/9℃低温处理的叶片氮素含量大幅下降,处理15 d后较处理前叶绿素下降了6.63%,15℃/9℃和10℃/5℃低温处理15 d后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均下降,其中10℃/5℃处理较28℃/18℃处理,叶绿素a下降了45.6%、叶绿素b下降了42.5%,叶绿素(a+b)下降了4.48%;结果还显示,辣椒幼苗叶片氮含量与叶绿素含量间呈正相关,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低温胁迫对辣椒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6  
为探明低温胁迫条件下辣椒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以耐寒辣椒品种湘研1号,耐寒性一般品种早丰1号和不耐寒品种湘研5号为试材,对辣椒在低温胁迫前后离子渗漏电导百分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温胁迫除使湘研5号SOD活性下降外,其他处理的电导百分率、丙二醛含量和SOD活性均表现上升,在低温处理前后,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有明显的差异,说明其变化与辣椒的抗寒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试验针对辣椒在日光温室栽培过程中,低温与弱光往往相伴出现的逆境胁迫情况,进行辣椒品种耐低温弱光的筛选与鉴定方法的研究,试验通过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对不同辣椒品种的比较分析,着重研究了保护酶系统(SOD体系)和膜脂过氧化作用,对辣椒保护酶系统(SOD体系)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分析得出结论:低温弱光处理后的辣椒叶片,SOD的活性不同程度有所下降,耐低温弱光品种下降幅度小于不耐低温弱光品种,MDA的含量不同程度上升,耐低温弱光品种上升幅度小于不耐低温弱光品种.  相似文献   

12.
辣椒耐低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低温胁迫对辣椒植株生长特性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提出了提高辣椒抗寒性的相关措施,总结了辣椒抗寒性的育种和分子研究,并对辣椒耐低温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对柳树的生长和生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垂柳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模拟干旱胁迫对其叶片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MDA)、相对含水量(RWC)、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均有上升的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较之对照组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变化相似,均较之对照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并且模拟干旱胁迫越严重,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上升的越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低温胁迫对油麦菜抗寒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分别在4、8℃低温条件下对油麦菜幼苗叶片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低温胁迫初期油麦菜幼苗叶片内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胁迫后期呈下降趋势,抗低温能力增强。与对照组相比,4、8℃低温胁迫时油麦菜幼苗叶片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升高。[结论]低温胁迫时油麦菜幼苗叶片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升高,有助于提高它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5.
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的光合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西葫芦品种翡翠2号、特选丰抗早、美胡2号、特早美玉、百盛2号为试材,研究了低温15℃/8℃(昼/夜)、弱光8 000 Lx光照强度处理对西葫芦幼苗的光合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下生长的幼苗,与日光温室内正常生长的幼苗相比较,5个品种的西葫芦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胞间CO2浓度有所升高。供试西葫芦品种特选丰抗早综合指数表现良好,可作为较适合酒泉市设施栽培的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红袍花椒萌发新梢的抗寒机理及抗寒能力。[方法]以大红袍花椒萌发新梢为试材,通过主要生理指标的测定和生长恢复试验,分析了不同低温胁迫下(0、-2、-4和-6℃)新梢中SOD和POD活性、MDA含量、相对电导率的变化及其对新梢伤害的影响。[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花椒萌发新梢的SODP、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0~-4℃下活性较高,其保护能力较强,-4~-6℃下活性急剧下降,其保护能力大幅下降;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0~-4℃下相对较低而稳定,萌发新梢的受害程度较轻,-4~-6℃下迅速上升,萌发新梢受到严重伤害。[结论]-4℃是大红袍萌发新梢受害的临界低温;-6℃是大红袍萌发新梢致死的临界低温。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马铃薯在蛋白质组学水平上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对耐低温品种‘DR-2’与低温敏感品种‘费乌瑞它’组培苗叶片蛋白质组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到肽段282 790个,唯一性肽段19 099个,蛋白质4 471个。通过Label-Free技术对叶片差异表达蛋白分析表明,低温胁迫下‘DR-2’中有38个显著差异蛋白,‘费乌瑞它’中有72个显著差异蛋白。筛选出代谢通路差异蛋白13个,包括代谢相关蛋白5个,光合作用相关蛋白3个,防御相关蛋白2个,运输相关蛋白3个。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处理下,分布在光合作用、能量代谢通路中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钙网蛋白、热激蛋白、肌醇-3-磷酸合酶在叶片中差异表达,该结果对研究马铃薯低温响应机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赵俊杰  荆树科  欧行奇  周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268-19268,19274
[目的]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经低温处理后其叶片中POD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对5个品种的小麦在4℃下进行了的1、3、5 d的低温处理,然后在室温下恢复生长1、3、5 d,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叶片中POD活性的变化。[结果]经过低温处理后,不同品种的小麦叶片中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恢复生长后,5个品种的小麦叶中POD活性仍然高于对照。[结论]POD活性变化与小麦抗寒性之间关系密切,可作为小麦抗寒性鉴定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