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东北地区人参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曦  孙晓东  毕思远  吕国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515-5517,5520
[目的]了解人参根际土壤中的病原真菌种类及其分布规律。[方法]于2008和2009年的5~10月间在辽宁省的桓仁县、吉林省的集安市和抚松县的大型人参种植区采集人参根际土壤样品200余份,采用土壤稀释平板法和土壤颗粒法进行土壤真菌的分离和培养,然后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该研究共分离和鉴定出22属33种真菌。人参生长的环境条件对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的组成、数量及多样性分布均有一定的影响。三地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种群为青霉、木霉及镰孢菌。集安市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种群为青霉,桓仁县优势种群为木霉。从生态学研究结果来看,集安市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高于桓仁县和抚松县,表明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对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存在明显影响。[结论]该研究为科学和有效地防治人参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病健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种类及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慧瑛  吕国忠  孙晓东  赵志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79-8279,8291
[目的]深入了解人参根际土壤中的病原真菌种类及其分布规律,分离获得有益真菌种类资源,为人参土传病害防治提供生防菌资源。[方法]统计健康人参植株与根腐病人参植株根际土壤中的真菌种类及数量并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各地区人参根际土壤中的真菌种类不完全一致,分离出了18个属的52种真菌。青霉、曲霉是土壤中的常见真菌,镰刀菌Fusarium、柱孢菌Cylindrocarpon是部分人参根腐病的病原菌。[结论]根腐病人参根际土壤中的病原菌(镰刀菌、柱孢菌)及拮抗菌(粘帚霉、枝顶孢)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信阳地区茶树根际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阳地区不同茶龄茶园土壤中真菌的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从茶树根际分离鉴定出真菌10个属,主要包括青霉属、木霉属和曲霉属三大类群.真菌分布总的趋势是根际多于非根际,而且根际效应(R/S)明显.茶树根际生境中,微生物区系的组成类群多样,数目众多.  相似文献   

4.
用PCR-DGGE方法,分析长白山区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以三年生、五年生的人参根际土壤及无参地土壤为材料,对PCR反应条件、DGGE中凝胶单体、变性剂浓度进行了优化,并对真菌3套引物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细菌16S rDNA V3区引物314F-GC/518R、8%凝胶单体、60%~40%变性剂DGGE分离效果较好;真菌ITS区引物,12%凝胶单体、60%变性剂,6%凝胶单体、40%变性剂搭配效果最佳。用该反应体系扩增出来的PCR产物,在DGGE凝胶上能够清晰地分辨出人参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由此分析出细菌、真菌的群落结构都存在明显差异。此方法简便快捷,为进一步研究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信阳地区不同茶龄茶园土壤中根部真菌的调查发现,其多样性明显。从茶树根部分离鉴定出真菌10个属,主要包括青霉属、木霉属和曲霉属三大类群。真菌分布总的趋势是根际多于非根际,而且根际效应(R/S)明显。在茶树根部生境中,微生物区系的组成类群多样,数目众多。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板稀释法从瑞昌山药根际土壤中共分离获得根际真菌64株,分别属于13个属、4个科、3个目、3个纲.在鉴定的13属根际真菌中,曲霉属为优势属,其次是青霉属和木霉属.利用溶磷圈法从中获得3株具有溶磷效果真菌菌株.通过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分析根际真菌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显示,根际真菌种类和数量与土壤的养分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海南霸王岭卷萼兜兰根际土壤中存在的真菌类型进行分离方法摸索。方法:采用平板涂抹法,利用不同分离培养基(孟加拉红培养基、PDA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从卷萼兜兰根际土壤中分离真菌,再用点植法进一步分离,得到纯化菌株。对得到的真菌进行形态观察,用于鉴定真菌的分类。结果表明:平板涂抹法分离时的培养基的选用均直接影响菌根真菌的分离效果及其多样性,孟加拉红培养基分离种菌最多,效果最好,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分离种菌最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根腐型病害大蒜与健康大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明确新疆大蒜根腐型病害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为大蒜的根腐型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稀释平板法对样品中可培养细菌、放线菌、真菌进行分类培养后计数,利用比较分析法对可培养微生物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利用Biolog-ECO法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样品中的患病大蒜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呈现减少趋势,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增加.两种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有不同的利用强度,健康大蒜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和聚合物类碳源利用能力较高,患病大蒜根际土壤微生物对胺类和酚酸类碳源利用程度较高.健康大蒜土壤样品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患病大蒜根际土壤微生物.[结论]根际土壤微生物与大蒜根腐型病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患病大蒜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分布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变,放线菌也呈增加趋势,但数量较少.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吴廷娟  杜权  谢小龙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1):159-163,177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地黄品种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以明确不同地黄品种的根际土壤中真菌的群落结构和组成是否具有差异,为优选抗病性地黄品种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采用传统的平板培养和分离方法,将吨王、北京3号、沁怀、金九、金状元、狮子头6个地黄品种土壤中的真菌先进行纯培养分离、鉴定和计数,然后提取初步分离得到的真菌菌株的DNA,采用基于ITS序列的一代测序技术,通过ITS序列扩增、测序比对,进一步鉴定真菌的种类,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从6个地黄品种的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出34株真菌,分别通过形态、显微鉴定以及序列分析,最终归属于13属27种,主要属于青霉属、毛霉属、曲霉属、根霉属、酵母属、枝孢属、链格孢属等.其中沁怀中分离出来的真菌属于4属,狮子头3属,金九3属,金状元4属,吨王和北京3号均为5属.[结论]不同地黄品种根际土壤中真菌的群落结构具有一定差异,地黄根系对其根际土壤中的真菌数量、组成和种类具有一定的塑造性.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贵州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根际土壤真菌组成及多样性,同时探究其根际土壤真菌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以来自贵州贵阳、天柱、玉屏、望谟、威宁、黎平和册亨共7个地区的油茶根际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真菌群落的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同时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并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油茶根际土壤呈酸性,富含有机质和速效钾,但少氮低磷,且不同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油茶根际土壤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望谟地区多样性最高;册亨次之;而贵阳最低。Beta多样性分析则显示7个地区间油茶根际土壤真菌组成具有显著差异。7个地区土壤样品中共获得634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隶属于9门、32纲、73目、141科和213属。在门水平,玉屏地区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菌门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其余6个地区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属水平,沙蜥属(Saitozyma)、Archaeorhizomyces、被孢霉属(Mortierella)等在不同地区间的分布与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油茶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主要驱动因子。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CladophialophoraOidiodendron等部分土壤真菌与土壤环境因子呈显著正相关性;而具有致病特性的Ilyonectria和镰刀菌属(Fusarium)与土壤环境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研究结果为开发有益的油茶根际真菌资源,以及通过调控土壤环境因子来预防油茶病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四川中江县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真菌与放线菌数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容平  龚国淑  杨皓  卢代华  叶慧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43-13744,13789
[目的]探究四川中江县主要药材种植区土壤真菌与放线菌分布规律。[方法]采集中江县6个药用植物种植基地24个样点的药用植物根际土壤,采用常规方法对土壤真菌及放线菌进行分离与计数,并通过SPSS数理统计软件分析种植方式对数量的影响。[结果]中江药用植物种植区根际土壤真菌数量为(2.11×10^4±7.08×10^4)cfu/g,数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放线菌数量为(1.51×10^5±2.73×10^5)cfu/g,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较小。不同的药用植物间土壤真菌及放线菌数量差异不一,表现为丹参土壤真菌数量显著高于白芍,其他差异不明显;4种药用植物间土壤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显著。[结论]不同的种植方式对土壤真菌及放线菌数量均有较大影响,表现为混种下其数量显著高于单一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区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浓度变化情况。[方法]以吉林省多个产地人参根区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稀释平板法对人参根区土壤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浓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样品的统计结果存在差异,但基本表现为随人参生长年限的增加,人参根区土壤中真菌浓度逐年升高,细菌和放线菌浓度逐年降低,且放线菌浓度的变化不如细菌显著。[结论]土壤类型、种植模式及人参生长年限对农田土和林地土中3类微生物的浓度均有影响,但生长年限对人参根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3.
野山参根区土壤无机元素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亚玉  孙海  宋晓霞  汪景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40-15341
[目的]为人参的改土施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野山参生长土壤的表层、根圈、底层及对照土壤的相应层次的26种无机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生长野山参的根圈土壤多数无机元素含量比对照根层的含量有减少.以Ge减少的最多,约减少82.97%,其次为Li,减少了60.86%,V减少了45.00%,Ba减少了44.67%,K减少了41.47%,Ga减少了40.91%,而Se、Mg、Fe、Co、Be也都减少了30.00%以上。[结论]野山参在生长过程中从土壤中有选择地吸收一定量的无机元素来维持野山参特有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的PCR-DGGE反应体系。[方法]以种植1年的人参土壤为材料,利用PCR-DGGE技术,对反应体系中的几种重要参数不同梯度进行了优化研究,包括模板、dNTPs、引物及Mg2+的用量。[结果]最适宜的反应体系为:模板DNA浓度为0.8μg/μl,dNTPs浓度为0.2 mmol/L,引物浓度为0.4μmol/L,Mg2+浓度为1.5 mmol/L。[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为进一步研究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获得对人参土传病害具较好防治作用的生防菌株。[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平板对峙培养法从患病人参根际土中分离筛选生防菌,并对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鉴定。[结果]以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为指示菌株,从黑龙江铁力农场患病人参根际土中筛选获得2株具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B59和X1,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2株生防菌对8种不同真菌的抑菌率平均达90%以上,初步研究表明B59和X1菌株可分泌抗菌活性物质。[结论]2株生防枯草芽孢杆菌B59和X1菌株对人参土传病原菌具较强的拮抗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广西野生黄花蒿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与野生黄花蒿的共生情况及其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差异,为筛选对广西野生黄花蒿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的高效菌株及推动AM真菌在黄花蒿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野生黄花蒿根际2~30 cm土样,分别测定土壤pH、有机质碳、速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AM真菌孢子,观察记录孢子数量、形态并进行AM真菌类型划分和鉴定.[结果]不同采样点的野生黄花蒿均被AM真菌侵染,对野生黄花蒿的侵染率在29.15%~40.43%,其中崇左市土样的侵染率最高,南宁马山县土样的侵染率最低;10 g风干土样中的孢子数量以崇左市的最高(163个),百色田林县的最低(32个);不同样点的侵染强度为2~3级,属中等偏下水平.不同样点的土壤pH在7.61~8.38,属弱碱性土壤;土壤有机质碳含量为5.15~58.08 g/kg,速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54.71~551.20、98.70~595.00和66.89~547.30 mg/kg,不同样点间差异明显.AM真菌孢子密度、种类丰度(SR)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也因采样点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从9个地区55份土样中共分离出42种不同种类的AM真菌.[结论]广西野生黄花蒿根际AM真菌的分布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存在差异,与土壤营养状况基本呈反比.野生黄花蒿根际土壤环境差异可能是造成AM真菌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连作条件下加工番茄根区微生物区系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连作条件下加工番茄根区微生物区系动态变化进行研究,为制定加工番茄合理轮作模式,克服连作障碍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在开花期钻取不同连作年限加工番茄根际土壤,用平板计数法和最大或然法对各微生物进行培养计数.[结果]在加工番茄根际微生物中,细菌所占比重最大,为97.6;,放线菌次之为2.3;,真菌最少,仅占0.4;;随连作年限的增加,细菌随连作年限的延长而下降,但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有所增加.连作对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为:随连作年限的延长,硝化细菌、好氧性自身固氮菌、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菌和厌氧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呈递减趋势,而反硫化细菌在连作3年时有所增加,且在数量上表现为硝化细菌>反硫化细菌>固氮细菌>纤维素分解菌.[结论]连作后根际土壤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导致地力衰竭;各有益细菌生理群数量呈递减趋势,有害细菌生理群数量增加,不利于土壤中养分转化;在加工番茄土壤中硝化细菌和反硫化细菌为优势菌,纤维素分解菌在土壤中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东部山区人参栽培基地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吉林省东部山区人参栽培基地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方法]以吉林省东北山区的5个主要人参产区(抚松、长白、集安、靖宇、敦化)的林下土壤、老参地土壤和人参栽培地土壤为对象,研究不同利用形式下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结果]结果表明,与新林土相比,栽参土和老参地不同人参产地的微生物总数普遍降低,其中栽参土中细菌总数降低了48.6%~63.7%,老参地降低了57.1%~82.9%,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新林土相比,栽参土和老参地放线菌的数量分别降低了60.0%~75.3%和42.1%~77.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真菌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栽参土真菌总数是新林土的1.6~3.9倍,老参地是新林土的2.8~6.3倍。3类土壤微生物分布具有不同的季节性规律。[结论]为克服人参连作障碍,提高人参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人参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