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东省枣庄农民程士斌,2007年春天种植1亩早熟西瓜.由于采用了火炕育苗、双膜覆盖和高脂膜防病增产等新技术.从而创造了亩产西瓜11100公斤的高产记录.其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2.
焦敏 《新农业》2001,(3):14-14
花生双膜覆盖栽培具有增温、保湿、促早熟的作用,在产量和效益上都优于地膜和裸地花生。实践证明,双膜花生每667平方米(亩)平均产鲜果530,公斤以上.折干果290公斤,比一般地膜花生增产20%,比裸地花生增产30%。双膜花生鲜果上市比地膜和裸地的早20~30天,每667平方米效益在2600元以上。双膜花生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湿、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主要是采取地膜覆盖栽培模式,比全县平均亩增产92公斤(全县平均亩产746公斤),比对照田亩增常156.8公斤(对照田平均亩产681.2公斤),亩增效益203.8元,扣除覆膜成本每亩65元,亩增纯效益138.8元,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地膜规格的选择单种玉米可选用幅宽60-70厘米、厚度为0.007-0.008毫米的超地膜(或0.005毫米的超微膜)为宜。  相似文献   

4.
赵伶 《北京农业》1997,(2):21-21
地膜西瓜高产的四个环节河北省乐亭县徐家店乡沙铺村青年农民赵均,1996年种植的2亩地膜西瓜,平均亩产7500公斤,比当地一般地膜西瓜增产45%,亩效益达3100多元。他主要抓了四个关键增产环节。1选用优种培育壮苗。选用丰收1号优种。为培育壮苗,改小...  相似文献   

5.
<正> 玉米是四川丘陵旱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使其单产波动很大。阆中市从1987年开始,借鉴高寒山区玉米地膜栽培的经验,试验、示范超强微膜覆盖保墒抗旱增产技术并获得成功。1995年覆膜栽培25080亩,平均产量为358.2公斤/亩,比露地玉米每亩增加118.6公斤,增产49.5%;1996年全市覆膜栽培14.6万亩.平均产量为286.4公斤/亩,比露地玉米增产55.2  相似文献   

6.
宁夏海原地区位于干旱地带,谷子是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当前谷子种植面临水资源不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宁夏海原地区“张杂谷13号”谷子进行3种不同类型地膜(渗水地膜、生物降解膜和全降解生物智能地膜)、不同覆盖技术(半膜覆盖、全膜覆盖)的处理,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谷子生长发育、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常规地膜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的谷子根系发育快,植株生长健壮,产量显著高于其它技术。因此宁夏海原地区谷子进行常规地膜全膜覆盖栽培后增产明显,经济效益高,可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西瓜双膜覆盖栽培(小拱棚+地膜)是高台县商品西瓜的主要栽培形式之一,一般可使西瓜比露地栽培提早20天左右成熟上市.近几年,我们积极探索小拱棚西瓜套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平均亩产西瓜3 500千克左右,亩产甘薯1000千克左右,亩平均收入在2 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姜堰市积极示范推广西瓜大棚套小拱棚加地膜“三膜”覆盖栽培技术,使西瓜上市期比常规栽培提早1个月,并且结瓜期延长,产量提高近1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苏姜堰市积极示范推广西瓜大棚套小拱棚加地膜"三膜"覆盖栽培技术,使西瓜上市期比常规栽培提早1个月,并且结瓜期延长,产量提高近1倍.  相似文献   

10.
付莉 《河北农业》2015,(1):38-39
<正>近年来鹿泉区大河镇滹沱河滩沿线早春露地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我区西瓜早熟栽培多采用双膜覆盖的形式,其优点是具有增温保墒的功能促进西瓜生长发育,可比普通地膜直播西瓜采收期提早20天左右,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早春露地西瓜双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根据我区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合我区的早春西瓜品种,如:京欣系列品种等,其生长势强,坐果性能好。如果是嫁接栽培,砧木选用西  相似文献   

11.
在酒泉市砂地进行了西瓜不同覆膜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以高垄覆盖透明地膜沟灌栽培较透明地膜半膜平作(CK)提早成熟2 d;折合产量最高,为55 714.5 kg/hm2,较透明地膜半膜平作(CK)增产11.62%;产值最高,为5 850.22元/hm2,较透明地膜半膜平作(CK)增加产值8 586.22元/hm2,可在酒泉市半干旱地区及周边类似气候区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区于1983年开始进行棉花双膜(地膜加营养钵育苗)栽培试验。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至1986年全区已发展到25万多亩,使我区棉花生产又迈向一个新阶段。一、双膜栽培的优点 1 增产显著据1983—1986年全区34点次不同种植方式对比试验结果,双膜栽培亩产皮棉88.6—120.5公斤,平均98.2公斤;直播地膜覆盖亩产皮棉80.7—105.5公斤,平均88.7公斤;营养钵育苗移栽亩产皮棉76.8—92.5公斤,平均84.6公斤;直播亩产皮棉52.6—89.4公斤。平均75.2公斤。双膜栽培平均比直播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移栽和直播分别增产10.7%、16.1%和30.6%。 2.皮棉品质好双膜栽培棉花烂桃  相似文献   

13.
在陇东旱塬生态条件下,试验测定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覆盖化学除草地膜对后茬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覆盖化学除草地膜,后茬大豆株高在三叶一心期和始花期较覆盖白色地膜分别降低0.02、0.84 cm,2种地膜间无显著差异;大豆下、中、上部及全株叶片在三叶一心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较覆盖白色地膜分别增加1.62、降低0.42、降低0.87和增加0.10,但在2种地膜间均无显著差异;单株结荚数、单荚粒数较覆盖白色地膜分别增加3.40个和降低0.10粒,但在2种地膜间均无显著差异;百粒重和单株产量均显著低于白色地膜,降幅分别为2.24 g和9.27%。可见,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覆盖化学除草地膜对后茬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均无明显影响,但对大豆的百粒重和单株产量有显著影响。因此,在覆盖化学除草地膜的玉米田不宜安排种植大豆。  相似文献   

14.
<正> 为解决发展西瓜生产与粮油争地的矛盾,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我们于1986年在甘薯、花生沟里提前套种西瓜,采用双膜覆盖栽培获得成功.在不影响甘薯、花生产量的前提下,利用甘薯、花生封垅前的时间和空间,增收一季西瓜,效益显著.到1988年示范推广3500亩(其中甘薯套种西瓜2000亩,花生套种西瓜1500亩),平均亩产西瓜1500~1800公斤,比甘薯、花生单作平  相似文献   

15.
<正>积极应对干旱等不利因素,实施压夏增秋措施,完成粮食种植面积91万亩,较上年增长2.2%。其中冬小麦25万亩,减少25%;地膜玉米25.1万亩,增长27.3%;马铃薯28.1万亩,增长11.1%;小秋杂粮10万亩。全县粮食平均亩产259.9公斤,较上年增长5.1%。其中冬小麦平均亩产181公斤,较上年增产10.9%。受春夏秋三季连旱,地膜玉米平均亩产440公斤,减幅11.7%;马铃薯平均亩产鲜薯710公斤(折主粮222公斤),减幅1.6%;小秋杂粮平  相似文献   

16.
研究证实地膜选用黑色膜在不同膜色、不同时间覆盖、不同种植方式下,起垄秋覆黑色膜垄上种植,折合亩产2106.05kg/亩比对增产33.58%,还有效的抑制田间杂草生长,改善了农作物生长环境。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经研究发现,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加施菌肥处理的大豆产量效益较好,平均亩产191.7公斤,较常规施肥处理的大豆亩产161.4公斤亩增产大豆30.3公斤,增产18.8%,亩增收92.96元;常规施肥基础上加叶面肥处理的大豆平均亩产为184.0公斤,较常规施肥处理的大豆亩增产22.6公斤,增产14.0%增加效益66.32元。  相似文献   

18.
经测产,大豆采用小垄双条密植栽培平均亩产191.7公斤,较常规垄栽培亩产161.4公斤亩增产大豆30.3公斤,增产18.8%,亩增收22.96元。  相似文献   

19.
覆膜栽培技术应用于花生生产中能起到增温、保全苗、保水和保肥作用,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笔者在2002年进行了春花生覆膜栽培对比试验,取得了试验小区每亩产量402公斤、大田亩产367公斤、比裸地增产50公斤以上的结果。现将花生覆盖地膜栽培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北方西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用塑料薄膜覆盖作物根际,以改善土壤环境,从而提高西瓜的产量与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增产方式。北方西瓜地膜覆盖栽培能很好的改善土壤环境条件,从而促进西瓜生育的一种保护栽培方式。地膜具有透光性好,气密性强,对提高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墒防涝,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具有良好的作用。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有效促进西瓜植株生长发育,使各生育期相应提前,提早成熟10~15天,较露地增产30%~40%,收益更是倍增,达到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