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为小秦岭矿区石渣坡的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方法]从2005年起,选用多种植物进行小秦岭矿区石渣坡植被恢复试验,提出科学的配置模式。[结果]小秦岭矿区石渣坡植被恢复选择的植物品种为:草本植物(高羊茅、猫尾草)、木质藤本植物(葛藤、爬山虎、五叶地锦)、灌木(珍珠梅、紫穗槐、荆条)、乔木(旱柳、山毛桃、侧柏),配置模式为:草本植物+乔木,适合海拔为500~1 500 m、小气候条件较好的矿区;草本植物+灌木,适合海拔为1 500~2 000 m的矿区;草本植物+藤本植物,适合海拔高于2 000 m、小气候条件较差的矿区。[结论]第1年种草,第2年种植乔木、灌木,科学追肥浇水,可改善小秦岭矿区石渣坡的植被情况。  相似文献   

2.
采用定点定时观测方法,在春夏秋3季对安塞县具有代表性的退耕模式如混交林、人工乔木林、人工灌木林及对照裸地进行小气候观测,选取光照强度、大气温湿度、土壤温度进行小气候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退耕模式对小气候均有改善作用,较对照裸地降低了光照强度、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增加了大气湿度;混交林在改善小气候方面的作用最明显,人工乔木林次之,人工灌木林较差;季节更替对不同退耕模式的影响不明显。建议加大退耕还林力度,优化退耕地植被结构,增加退耕还林地区的植被覆盖率。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灾区人工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植被恢复坡面植物的状况能很好地反映出工程的恢复效果。选取汶川地震灾区具有代表性的受损坡面为研究对象,对人工恢复坡面植物群落、周边原生植被以及土壤物理性质进行观察。研究表明,禾本科植物适合作为先锋物种进行早期人工恢复坡面的水土保持,且在群落中占据着主要的优势;在植被演替过程中,菊科及禾本科植物入侵明显,但是乔木的乡土种竞争力不强;随着时间的进行,草本植物种类显著增加,群落多样性增加,坡面生态系统日趋稳定,其中坡中、坡下的植被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坡上;坡度对于植被恢复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列举法将秦岭南北坡植被垂直分布进行了比较,分别举出了太白山北华山、牛背梁等北坡典型山脉的植被垂直分布类型;紫柏山太白山南、静峪脑等南坡典型的山脉和河流流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北坡植被类型大体相同,南坡一带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但是,在南北坡垂直分布还是有差异的。与此同时,在秦岭北坡不同地区,同一植被的垂直分布也有差异,南坡也有此特征。在如今全球变暖的情况下,秦岭植被的分布范围和物种多样性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除此之外,人类活动也对秦岭的植被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坡向和坡位对大兴安岭干旱阳坡蒙古栎林温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2年5月中旬至10月初,在大兴安岭干旱阳坡的蒙古栎林内,选择不同的坡向和坡位设置观测样地定点测定土壤温度、空气温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土壤温度由大到小为南坡、西南坡、东南坡,气温由大到小为西南坡、南坡、东南坡,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由大到小均为东南坡、西南坡、南坡;南坡空气和土壤温度由大到小为坡上、坡下,土壤含水量坡下大于坡上含水量,空气湿度坡上大于坡下湿度;空气和土壤温湿度受空间位置和季节分布影响差异较大,不同坡向和坡位土壤温湿度差异明显,不同季节空气温湿度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6.
喀斯特中度石漠化地区不同生境小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喀斯特中度石漠化地区小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和限制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演替的进程,为客观定量地认识中度石漠化区域不同生境小气候特点及差异,对典型中度石漠化区域开展实地小气候观测,统计分析不同生境光照强度、地表温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石面小生境中光照强度、地表温度均最高,且日变化剧烈;石洞小生境中光照强度、地表温度、土壤温度均最低,土壤含水量最高,属于小气候最为极端的两种小生境.各小生境中乔灌草群落的光照强度、地表温度、土壤温度均明显低于藤刺灌草群落,表明乔灌草群落对于小气候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河小浪底库区不同恢复阶段群落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小浪底库区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的小气候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植被恢复时间增加,太阳辐射、土壤温度、气温及其变动幅度逐渐减小,大气相对湿度逐渐升高;随着恢复演替阶段的上升,群落小气候逐渐得到改善;对不同恢复阶段小气候要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大多数裸地气象要素与各恢复阶段群落气象要素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以气温和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林周县河谷天然草场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的半干旱草甸草场区,以林周县卡孜乡河谷天然草场为研究样点,通过实地调查采样,结合室内分析,进行草地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南坡是主要的放牧区,随着海拔的升高,产草量先升高后降低,植被总盖度增大,北坡产草量和植被盖度没有明显变化;林周县河谷天然草场南坡土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北坡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以全国土壤养分分级方法为评价标准,林周县河谷天然草场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至丰富水平,全磷含量处于稍缺水平,速效磷含量处于极缺水平,速效钾处于缺乏至稍缺水平;南北两坡土壤酸碱度及养分条件差异较大,南坡土壤pH值显著小于北坡,南坡土壤养分条件总体优于北坡;速效磷养分的缺乏是制约该流域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结果可为林周县天然草场的生态恢复及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辽西地区次生林植被恢复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国林  梁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795-10796
[目的]研究次生林植被对地方小气候的影响,为研究长远气候生态农业走向良性循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行观测,对比分析方法,应用总辐射平衡、热量平衡原理,统计学原理分析次生林小气候特征。[结果]次生林植被太阳辐射利用率提高41.1%;减小湍流5%~6%。蒸发耗热增加了5%左右;降低蒸发量1.6mm/d,提高土壤湿度1.56%;相对减小径流量71%、减少泥沙量67.9%。[结论]恢复次生林植被,可以起到保水保土、降低风速、减少蒸发和风蚀的作用。在人为作用下逐渐恢复次生林、人工林可使小气候条件、生态农业朝着良性发展,对减轻扣缓解气象灾害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植被景观指数随一阶地形因子分异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武夷山自然遗产地的植被景观,利用3S技术和景观指数软件,对其植被景观指数随坡度、坡向和海拔高度空间分异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景观面积、景观斑块数量、景观丰度、景观多样性及景观优势度指数的曲线随坡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坡向景观带上6种景观指数从强到弱的顺序为东坡向、东南坡向、西南坡向、西北坡向、西坡向、南坡向、北坡向、东北坡向、无坡向;随着海拔高度的递增,6种景观指数均先增加后减少。建议加强25°S≤35°、45°S≤60°景观带、东南坡景观带和海拔1200 mHB≤1400 m景观带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温度变化对酚醛胶在竹材表面动态润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温度变化对酚醛胶在竹材表面润湿性的影响,该文采用测量动态接触角方法,用润湿模型分析了酚醛胶在20、60、80和100℃环境下,对层积材用竹片青、黄表面的润湿性和铺张渗透系数k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酚醛胶在竹青和竹黄表面的润湿性差异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接触角(起始和平衡接触角)增大,k值减小,竹材表面的润湿性、铺张和渗透性变差;但温度变化对竹青和竹黄表面k值影响的规律不同;随着温度的升高,竹材表面的酚醛胶会出现收缩、干瘪现象,温度越高,出现干瘪、收缩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2.
姜晓艳  梁红  郭正强  廖国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50-12653
为客观分析沈阳冬季不同性质地表温度特征,给沈阳城市建设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气象预报服务,在试验地对不同性质的地表(水泥表面、草坪表面及积雪表面)进行了温度观测,并分析其温度变化特征,用统计计算方法给出了不同性质地表温度与观象台百叶箱气温之间的相关系数、不同性质地表面温度依赖于观象台百叶箱气温及天空总云量的回归方程;提出模式识别方法、概率统计方法以及预报经验评估方法相互结合的不同性质地表面温度预报综合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13.
用人工光周期和温度处理龙特浦A.并在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研究其育性不稳定的原因.人工气候试验结果表明:花粉育性波动与温度有关,而与光周期无关,且不存在光温互作.在试验范围内,温度越高则育性越高,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但导致自交结实率的最高温度不是30.1℃,而是26.6℃,表明存在一个有利自交结实的最适温度.在自然条件下,抽穗前7-12d,日均温25-27℃将诱导其育性部分恢复,而在超过这个范围的较高或较低温度下,其不育性稳定.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北京城市热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527-10529
首先利用MODIS数据在像元尺度上获取地表温度反演中所需大气参数一大气水分含量,再利用LandsatTM影像采用Jimenez-Munoz和Sobrino的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地表温度,通过地面实测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具有较高的精度。用该方法对北京城市热岛状况进行研究,发现北京城市热岛效应十分明显,地表植被覆盖度低是城市热岛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分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的特点,详细地阐述了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思想,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分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系统的总体框架,并设计了包括数据库管理子系统、专家系统、图形库管理子系统、模型库管理子系统、人机界面等五个子系统,力求使生态重建决策过程智能化。  相似文献   

16.
热带雨林林缘不同热力作用面热力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片断化森林林缘不仅具有水平空间特征 ,同时也具有立体空间特征 .为探讨立体林缘壁面的热力效应是否存在 ,该热力效应与林内外地面、林冠的差异 ,该文利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南向边缘的表温观测资料 ,采用同期资料对比方法 ,分析了片断化热带雨林林缘不同热力作用面表面温度的水平、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差异 .指出在片断化热带雨林林缘 ,林缘壁面的热力效应是不可忽视的 .在林缘区域 ,除了公认的林外地表面、林冠面和林内地表面 3个热力作用面之外 ,林缘壁面构成了一个新的第 4热力作用面 .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将有助于解释森林边缘的小气候效应和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7.
热带雨林林缘不同热力作用面热力特征初探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片断化森林林缘不仅具有水平空间特征,同时也具有立体空间特征.为探讨立体林缘壁面的热力效应是否存在,该热力效应与林内外地面、林冠的差异,该文利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南向边缘的表温观测资料,采用同期资料对比方法,分析了片断化热带雨林林缘不同热力作用面表面温度的水平、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差异. 指出在片断化热带雨林林缘,林缘壁面的热力效应是不可忽视的.在林缘区域,除了公认的林外地表面、林冠面和林内地表面3个热力作用面之外,林缘壁面构成了一个新的第4热力作用面. 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将有助于解释森林边缘的小气候效应和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植物表面温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经过3 a多时间(2000—2003),对52种针叶树、阔叶树、灌木和花卉等植物表面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北京各种植物表面暖季有明显降温作用,冷季有升温效应,其作用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阔叶树、花卉植物和灌木、针叶树;热季各种表面温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干土、水泥路面、砖墙、花岗石、裸土、空气温度、植物表面、湿土、水面;针叶树不同种间表面温度差异较小(1~2℃),而阔叶树不同种间差异较大(3℃以上);夏季草坪虽比各种植物降温效果差些,但比各种铺装表面降温显著.建议在首都绿化中,应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乔、灌、草、花相结合,应多栽叶片小的阔叶树,加大花卉植物栽种数量,在已栽植的大面积草坪中要加入零散树木、花卉植物和灌木等,以减少旱季草坪耗水量和灌溉量.   相似文献   

19.
新疆杏抗寒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确定新疆杏品种抗寒力的相对强弱顺序,为新疆杏品种区化和新品种推广提供抗寒性依据,为育种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电导法、恢复生长法和应用Logistic方程求出拐点温度(半致死温度-LT50),确定供试品种的抗寒力.[结果]供试的13个品种中,紫杏、大果胡安娜、阿克牙格勒克抗寒性强,可抗-31℃低温;冬杏、赛买提、佳娜丽、安江胡安娜的抗寒性较弱,只能抗-22℃左右低温.[结论]通过恢复生长法观察杏不同品种的可逆反应证实,电导法和应用Logistic方程相配合测得杏树品种的抗寒力,其结果比较准确.试验的杏品种处在-21~-30℃时,多数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下限可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巴珠  贡觉群培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161-14162
[目的]研究泽当城市草面温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对泽当国家气象观测站2011年12月~2012年11月草面温度和地表温度进行对比分析,考察泽当城市草面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在各种典型天气条件下,苹面温度和地面温度差值日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只是二者交替出现的时间略有差异,晴天出现交替出现时间最早;二者变化最为剧烈的时候出现在午前和午后;日出和日落前后是草面温度和地面温度一日中的交替时次;冬春白天草面温度要高于地面温度、夏天除早晨8:00 ~9:00二者基本接近外,地表温度始终高于草面温度,草面温度高于地表温度出现在秋季上午9:00之前,10:00之后地表温度明显高于草面温度.[结论]该方法为探讨泽当城市草面温度的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