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平衡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平衡施肥对马铃薯的效果,就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性状方面进行了平衡施肥和传统施肥的比较。结果表明,平衡施肥较传统施肥大薯率高,达73.9%,产量高达31011.15kg/hm2;平衡施肥较传统施肥马铃薯粗蛋白质和淀粉含量提高14.13%和15.78%;且平衡施肥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2.
玉米品种产量潜力水平形成原理及其与施肥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探索玉米品种产量潜力的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应用不平衡施肥条件下选育的6个玉米自交系(1父5母),在平衡与不平衡2种施肥方法下进行了杂交并在第2年进行了组合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平衡施肥条件下杂交的5个组合在相同条件下种植鉴定,组合间的产量方差分析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并且组合间苗期植株氮含量测定值的方差分析也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多重比较检验结果也与产量检验结果较为一致,而这些组合在平衡施肥条件下种植,组合间产量则无明显差异且单位面积产量并未有增加趋势,表明该品种是具有不平衡施肥特性的品种;不平衡施肥条件下培育自交系在平衡施肥条件下杂交的组合,无论在平衡施肥条件下还是不平衡施肥条件下种植,虽然组合间产量均无显著差异,玉米产量与不平衡条件下的组合也无明显差异,但平衡施肥条件下培育品种单位面积产量较不平衡施肥培育品种平均增加8.7%,而在不平衡施肥条件下种植,单位面积产量减少5.6%,可见,该品种是具有平衡施肥特性的品种,是玉米自交系在平衡施肥条件下选择与遗传的结果。玉米平衡施肥特性基因是自交系所固有的,平衡与不平衡施肥条件是隐性和显性基因互相转化的重要条件或激活剂。  相似文献   

3.
南方丘陵区油菜平衡施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平衡施肥的概念以及油菜需肥规律和施肥原则,并总结了油菜平衡施肥的方法,以期为油菜平衡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省平衡施肥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省平衡施肥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说明了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所带来的效益及发展平衡施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平衡施肥对湖北省主产区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不同试验区平衡施肥后花生产量均增加;平衡施肥能达到较高的产投比;平衡施肥每公顷收入增加,但不同地区差异较大,部分增产幅度较低的地区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表明此时土壤养分并不是主要的限制因子,生产上应注意提高平衡施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2006~2007年在湖北省花生主产区安排田间试验,研究了平衡施肥对油用花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平衡施肥增加花生含油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平衡施肥增加了油酸/亚油酸比值,改善了花生品质;平衡施肥提高了单位面积的花生油产量。  相似文献   

7.
1991 ̄1994年,在普定县两镇一乡引进微机平衡施肥技术,运用PC1500型微机进行水稻平衡施肥试验,结果比传统平衡施肥每hm^2增产稻谷729kg,增收815.1元;与测土施肥进行比较,微机平衡施肥不测土,只需输入土壤肥力参数就能进行平衡施肥,并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向日葵施用通丰养分平衡剂增产效果显著。通丰养分平衡剂+常规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42.5千克/亩,增产率达18.6%;通丰养分平衡剂+常规施肥减5%比常规施肥增产21千克/亩,增产率达9.2%;通丰养分平衡剂+常规施肥减10%同比常规施肥增产3.2千克/亩,增产率达1.4%。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7,(17):64-65
施肥是保证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分析和对比农民习惯施肥与平衡施肥的效果,并分析农民习惯施肥中盲目投肥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习惯施肥的产量略高于处理B、C、D,但低于处理A,未达显著水平,其纯收益却明显低于处理A平衡施肥;平衡施肥较农民习惯施肥增收115.6元/667 m~2,增加幅度7%。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农民习惯施肥的养分吸收量与平衡施肥的养分吸收量相当,表明农民习惯施肥中的大量养分残留在土壤中,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玉米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世纪80年代开始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是针对农民习惯施肥比例不平衡而提出的一项新技术,它是我国施肥技术的重大改革.到了20世纪90年代推广平衡施肥,它主要是以氮磷钾大量养分平衡为特征的施肥新技术,是配方施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