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生长年限茶树根际微生物分布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铜仁地区二年生和十年生茶园的茶树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了分离.根据菌体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别对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了鉴定和分类,以研究不同生长年限的茶树根际细菌在不同深度土层数量的变化、每个茶园不同季节根际细菌的变化以及根际放线菌数量、根际真菌的数量差别.结果表明,十年生茶园比二年生茶园土壤细菌多;相同生长年限的茶园,根际细菌在10 cm深度土壤中含量最多,20 cm次之,0 cm和30 cm较少;夏秋两季最多,春冬两季较少.二年生茶园根际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十年生茶园.十年生茶园根际真菌数量比二年生茶园多.  相似文献   

2.
不同栽培年限的人参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摘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明确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区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浓度变化情况。[方法]以吉林省多个产地人参根区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法对真菌、细菌和放线菌进行分离和数量测定,真菌的分离用马丁培养基+孟加拉红+硫酸链霉素;细菌的分离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放线菌的分离用高氏1号培养基+重铬酸钾。真菌培养温度为25℃,培养时间为6~7 d;放线菌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4~5 d;细菌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2~4 d。根据不同培养基中生长出的菌落数统计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结合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按照公式:土壤微生物浓度(cfu/g)=(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每皿菌液加入量(ml),求得土壤中可培养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浓度。[结果]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样品的统计结果存在差异,但基本表现为随人参生长年限的增加,人参根区土壤中真菌浓度逐年升高,细菌和放线菌浓度逐年降低,且放线菌的变化不如细菌变化显著。[结论]土壤类型、种植模式及人参生长年限对农田土和林地土中3类微生物的浓度均有影响,但生长年限对人参根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3.
张恒  张应杰  陆昌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95-1896,1978
采集自然菌种,通过初筛、复筛等培养,以可发酵物生物降解率为考核指标,筛选出降解率及除臭率较高的菌株。试验条件下当纤维素基质含水率为44%时,细菌降解能力最大。易腐物降解菌混合发酵结果显示,随着发酵时间延长,糖降解明显,含水率自第2天起逐步趋于稳定,基本维持在40%左右,脂肪含量变化不明显,蛋白质含量增加。放线菌除臭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小油菜栽培过程中含碘凹凸棒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凸棒中碘酸钾的含量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类群总数、放线菌数量和细菌数量,不影响真菌数量;碘酸钾含量≤50 mg.kg-1时能极显著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总数、放线菌数量和真菌数量;与对照相比,放线菌、细菌、真菌数量增幅都随改良剂中碘酸钾含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凹凸棒中碘酸钾含量的增加,放线菌和真菌所占比例上升,细菌所占比例下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处理间存在着差异,凹凸棒中碘酸钾含量为100 mg.kg-1时多样性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火对白桦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的干扰作用,采用试验点烧方法调查分析了火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即时变化。结果表明:火干扰减少了土壤微生物量,细菌、放线菌、真菌含量,同时降低了火后土壤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土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燃烧过程中的平均温度与细菌、放线菌含量,微生物量碳质量分数的相对变化率显著相关,说明细菌、放线菌含量,微生物量碳质量分数的变化受平均温度的影响;最高温度与细菌、真菌、放线菌含量,微生物量碳质量分数,平均吸光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鸡粪好氧堆肥发酵高效除臭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鸡粪好氧堆肥发酵各温度阶段高效除臭菌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过程有高效除臭微生物的存在,其除臭效果的种类排序为真菌>细菌>放线菌。发酵各温段发挥除臭作用的微生物主要存在于中温段,其次是高温段,降温段并未发现。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入不同比例的稻草和玉米秸秆对葡萄连作土壤速效养分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稻草和玉米秸秆后并没有增加连作土壤中速效N的含量,但不同程度的增加了速效P和速效K的含量.对微生物的影响表现为,增加了连作土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稻草处理使细菌、真菌比值增加,放线菌比值降低;秸秆处理后,真菌比值下降,且随着玉米秸秆含量增加,下降幅度越大,除99.5%连作土+0.5%玉米秸秆处理之外,细菌比值增加,放线菌比值降低.  相似文献   

8.
卢晓丽  温鲁  汪敬健  黄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042-7043,7046
[目的]为了研究采用抑菌剂以抑制菌种中的细菌污染。[方法]在PDA斜面培养基上,用抗生素和化学抑菌剂对食用菌与细菌的混合菌液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在药剂筛选中,双氧水各浓度无细菌萌发;青霉素钠、乙醇可抑制细菌萌发。在浓度筛选中,双氧水4%(实际2%)、5%(实际2.5%)浓度可完全抑制细菌,5%(实际2.5%)浓度则同时抑制真菌。在适宜菌种试验中,不同的真菌菌种对双氧水的耐受力不同,平菇耐受力较强,蛹虫草的耐受力也较强,而猴头的耐受力较弱。[结论]多数抗生素和化学抑菌剂对细菌的抑制能力很弱,而对真菌抑制能力很强,只有双氧水在浓度适宜时能有效抑制细菌而不影响真菌生长;双氧水的有效浓度与菌液浓度有关,菌液浓度越大,双氧水的有效浓度也越大;不同种类食用菌对双氧水的耐受力有差异,平菇耐受力较高,蛹虫草次之,猴头的耐受力较低;使用双氧水抑制细菌污染的食用菌菌种,扩接后菌丝生长情况与对照基本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井冈山自然保护区8种不同植物根际土壤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进行了分离和测数,根据菌体形态、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指标,对部分优势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8种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以细菌数量最大,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相差不大;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组成较复杂,细菌共分离到9个属,其中以芽孢杆菌属、土壤杆菌属为主;真菌共分离到11个属,其中以青霉属、毛霉属、曲霉属和木霉属占主要优势;放线菌中链霉菌属占主要优势。  相似文献   

10.
福建冷浸田土壤微生物及养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建省6个县14个不同水稻田土壤为材料,通过常规方法测定其养分状况与微生物数量,比较冷浸田与非冷浸田土壤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冷浸田与非冷浸田相比,有机质含量、有效P含量、0~20 cm土层真菌数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冷浸田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效P含量和0~20 cm土层真菌数量较低.(2)冷浸田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非冷浸田土壤三者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3)土壤真菌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效P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与有效P呈显著正相关;土壤真菌、放线菌数量随着土层的加深显著减少;与细菌相比,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更易受到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微生物对水体中氨态氮的去除能力,通过多点采样、高浓度氨态氮废水驯化、梯度稀释、平板划线分离等步骤,从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出对氨态氮具有高降解能力的菌株,并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鉴定。对菌株最佳生长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将菌株投入模拟污水及养殖污水研究其氨态氮降解特性。在以硫酸铵为唯一氮源的筛选培养基上筛选分离到1株对氨态氮具有高降解率的菌株N9,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降解氨态氮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 7.0;其生长与氨态氮降解过程同步,随着模拟废水中氨态氮浓度下降,细菌湿重不断增加;在模拟废水中,当氨态氮初始浓度为50 mg/L时,48 h内的氨态氮降解率可达95.5%;养殖水体氨态氮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在氨态氮初始浓度为2.3 mg/L、接种量105CFU/L时,6 d内氨态氮降解率可达85.2%。可见N9菌株降解氨态氮能力显著,可用于氨态氮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12.
高活性沼泽红假单胞菌分离及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波  赵红卫  张迅  方为茂  熊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22-13324
[目的]选育高活性沼泽红假卓胞菌并对其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能力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平板涂布法从混合茵液中分离筛选出活性较高的菌株,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其最佳生长培养基并研究其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能力。[结果]筛选到茵株BL,根据伯杰氏手册(第8版)鉴定其为沼泽红假单胞茵。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NaHCO3 2.0g,CH3COONa2.0g,NH4Cl1.0g,K2HPO4 0.5g,NaCl2.0g,MgCl,0.2g,酵母膏0.5g,玉米浆0.8g,1000ml蒸馏水。在光照厌氧条件下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在配合絮凝剂预处理垃圾渗滤液时CODCr和氨氮去除率分别高达44.8%和46.7%。{结论}菌株BL具有较高的细胞活性,并对垃圾渗滤液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筛选到的新培养基具有简单、易配、低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一株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上海崇明警备区富民养猪场污水处理池的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去除氨氮效果较好的菌株(代号CM3),对其氨氮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初步研究表明,CM3菌株降解氨氮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和8.0,在氨氮初始浓度为300mg/L时,4d内其氨氮降解率可达40%以上,并可利用多种含碳化合物作为碳源生长。因此,CM3菌株具有一定的降解氨氮能力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黏细菌的筛选及其抗菌活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黏细菌中筛选生物活性物质,以兔粪、腐木为原料,采用选择培养基、加热、冷冻等方法分离到3株黏细菌;重点研究了1号菌,发现1号菌胞外物、胞内物均具有抗菌活性,且抗菌谱不同,其中胞外物对G+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胞内物对部分G+细菌及G-细菌有抑菌作用,两者对真菌均无抑菌作用。将1号菌胞外物进行薄层层析和硅胶柱层析,得到了抑制放线菌生长的单一组分。  相似文献   

15.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壤、马粪、牛粪等材料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3个微生物菌群,其中高温细菌1株(a1),中温分解菌2株(b3,c1)。在稻草培养基中,a1菌群的纤维素酶活力为5.33 mg/(g.h),b3菌群的纤维素酶活力为6.43 mg/(g.h),c1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力为4.42 mg/(g.h),稻草经a1,b3,c1分解后,其中的粗纤维含量分别降至6.87%,6.47%和8.51%。  相似文献   

16.
段双全  许鹏辉  邢顺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03-15106,15116
[目的]了解虎耳草科植物蔽果金腰内生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PDA培养基分离蔽果金腰叶内的真菌,利用PDA培养基、察氏培养基、改良型KB培养基分别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培养。[结果]菌株在PDA培养基、KB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上均为菌落舒展,白色毡帽状,等径生长,边缘整齐,呈波状,菌落到后期变为青褐色;孢子黑色,在PDA培养基上生长在菌落表面,基质呈黑色,而在KB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上生长在菌落边缘,基质呈黑色。孢子形态多样,多数为倒棒状,也有球形和椭圆形的,具有纵、横或斜的真隔膜,呈砖格状分隔,喙为短柱状假喙。[结论]分离得到的菌株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色孢科链格胞属真菌的一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虎耳草科植物蔽果金腰内生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 PDA 培养基分离蔽果金腰叶内的真菌,利用 PDA 培养基、察氏培养基、改良型 KB 培养基分别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培养。[结果]菌株在 PDA 培养基、KB 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上均为菌落舒展,白色毡帽状,等径生长,边缘整齐,呈波状,菌落到后期变为青褐色;孢子黑色,在 PDA 培养基上生长在菌落表面,基质呈黑色;而在 KB 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上生长在菌落边缘,基质呈黑色。孢子形态多样,多数为倒棒状,也有球形和椭圆形的,具有纵、横或斜的真隔膜,呈砖格状分隔,喙为短柱状假喙。[结论]分离得到的菌株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色孢科链格胞属真菌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
王舒  李汉骏  查美玲  付鸣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95-11597
[目的]对一株产纤维素酶真菌进行分离鉴定,以期为产纤维素酶菌株种类的丰富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刚果红平板染色法初筛和摇瓶发酵产酶复筛从农田稻草堆的土壤中筛选出可产纤维素酶的真菌菌株,并对其发酵产酶培养基进行了单因素试验优化,同时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和18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分离得到的菌株为1株产纤维素酶丝状真菌RSC1,发酵产酶培养基优化结果显示,培养基中含1.3%CMC-Na,0.1%酵母膏和0.1%MgSO4时其产酶活性最高。对该菌进行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丝状真菌RSC1与毛霉属真菌Mucor amphibiorum相似度为97%,故将该丝状真菌命名为Mucor amphibiorum RSC1。[结论]该研究鉴定了所分离纯化的菌株为Mucor amphibiorum RSC1,该结果为产纤维素酶菌株种类的丰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效氨氮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能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微生物降解氨氮的能力,为解决城市生活污水氨氮污染现象提供参考。[方法]在以(NH4)2SO4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从生活污水处理污泥中分离、筛选氨氮降解菌株,并运用生物量测试其最适生长条件并进行鉴定,研究在最适条件下的降解能力。[结果]分离、筛选出1株高效氨氮降解菌株DX3,经形态学和生理特性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通过生物量测试得出菌株最适生长条件为30℃,摇床转速为110 r/min,pH值8.0,接种量1.0%。在最适生长条件下,DX3对氨氮降解能力显著,当初始氨氮浓度为45mg/L时,24 h降解率达98.73%。[结论]该微生物降解污水中氨氮能力显著,可用于生活污水中的氨氮治理。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不同存放时间颗粒生物肥料中微生物菌株的有效活菌数量,对颗粒生物肥料中微生物菌株的组合及存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同一养分情况下,有效活菌数随着颗粒菌剂数量的增加而递增;菌剂数量一定时,有效活菌数随总养分的增加基本上呈递减的趋势;当总养分为5%、菌剂数量为120粒时,肥料中活菌数量达到最大值,为2.74×108个/g;当总养分为25%、菌剂数量为30粒时,肥料中活菌数量达到最小值,为2.6×107个/g;有效活菌数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递减,当肥料放置3个月时,有效活菌数都在2×107个/g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