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制度变迁主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基本上属于强制性变迁。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变迁方式,可能是我国教育制度较为理想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动力和路径,可以看出内部利益相关者利益驱动和外部因素共同形成的改革动力源,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和需求诱致性变迁分别成为改革主辅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学校审计制度变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高等学校审计制度变迁具有重大理论指导价值。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审计制度供求变化进行分析,挖掘影响我国高等学校审计制度变迁的成因,提出我国高等学校审计制度的变迁方式将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改变以往只对制度进行静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传统方式,以动态的视角对我国高等学校审计制度进行研究,以期能对现阶段我国的高校审计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新农村建设的框架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改革与调整.目前,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建立有效的公共决策配置机制,完善不合理的供给结构,调整诱致性供给和强制性供给的格局,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熵的角度出发,依据最小熵原理,通过自组织功能和供给系统的外界环境,以正熵流或负熵流流向供给系统,致使强制性供给制度和诱致性供给制度都不能有效地阻止系统的熵增.最有效的途径是,使强制性供给制度和诱致性供给制度充分结合,优势互补,从而逐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制度混乱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李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941-4944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老农保到新农保的变迁过程进行研究,分析表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产物,政府的干预起关键性作用。在设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要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社会意识的因素,要充分考虑制度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唐爽  王亚飞  王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95-6797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形成的"供—需"非均衡性矛盾及其产生的制度缺口是我国农村保障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其制度变迁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经济基础演变引发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重新思考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产品供需机制创新是深化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现阶段中国农村公共物品需求与供给机制严重错位, 已经成为困扰和阻碍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考察建国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需制度的变迁轨迹。在分析强制性变迁困境和诱致性变迁需求的基础上, 试图探讨新时期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需失调的制度安排,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制度变迁理论视野下的宜宾茶产业发展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5,(8):59-63
本研究以宜宾市茶叶生产为研究对象,按时间系列绘制茶叶产量、茶园面积变化图,比较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对宜宾市茶叶发展做出的贡献,从制度变迁的路径来分析宜宾茶叶产业制度对发展创新的影响。结论表明,从宜宾三十多年的茶产业发展创新看,主要影响因素是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是政府;随着宜宾茶产业的发展,强制性制度变迁在生产发展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诱致性制度变迁和技术创新将成为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讨论了制度创新与经济绩效的关系,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一种诱致性的制度变迁,并对广东山区农业产业化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分析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过程 ,农村合作基金会存在的大量问题 ,标致着诱致式变迁的扭曲 ,而农村信用合作社代表的政府强制性变迁目前有很多困难 ,政府应把两种变迁方式有效结合起来 .承认农村合作基金会和民间金融组织的金融性质 ,并对它们进行规范管理 ,尽快恢复农村信用社真正的合作性质  相似文献   

11.
李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6):1739-1740,1781
阐述了云南省澜沧县森林资源和"林业三定"的变迁特征,在全面总结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以明晰集体林权、规范与弱化政府的行政权、市场化运作集体林权和巩固集体林权改革成果等4个对策,为消除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推动全县林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依据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村的基础性制度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经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及研究价值。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范式,对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模式进行识别。由封建土地所有制经过制度更替后变迁至农民土地所有制,由农民所有制经过制度转换与更替后变迁至农民集体所有制,由农民集体所有制经过制度层叠后变迁至"两权分置"产权制度,由"两权分置"产权制度经过制度漂移后变迁至"三权分置"产权制度,这表明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是渐进式的并且具有极强的路径依赖特征,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是多因果作用下的产物。未来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应从多角度出发,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优化农地产权结构、以乡村振兴战略重塑农村土地价值观念、以农业数字化助力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升级,推动农地产权制度的良序变迁。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集体林区,从2008年6月起以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形式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从森林资源特性的角度研究了广东省采取不分山不分林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并对林业股份制进行分析,认为其适应于林业产业特性且与环境相容,是与不分山不分林相匹配的组织制度,最后提出了完善林业股份制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任务后,中国农村集体林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及时总结前期顺利推进改革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对今后林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实现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还面临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管理模式、产业资本进入等诸多挑战,亟待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规范管理等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建瓯市房道、徐墩、吉阳3个乡镇的森林资源经营现状和集体林权改革的成效进行调研,总结分析了集体林权改革对地区经济、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大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大通县试点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积极推进大通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郑琦 《宁夏农林科技》2014,(2):47-47,54
国家推出集体林权改革制度后,福建省率先响应国家的号召在省内开展了相应的制度改革,获得了良好的成效。该文对福建省实行集体林权制度后的森林防火现状、制度实施前期遇到的问题以及福建省面对困难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隆昌县林权制度改革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明晰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基础上,还要深化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配套改革及重塑经营主体、培育规范林地流转市场体系,探索新型的科学管理和经营发展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地理信息系统ArcMap为平台,以河南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集体林地宗地图的绘制为例,介绍ArcMap在林改制图中的应用技巧。重点阐述了地形图的校正与拼接方法、集体林地宗地图绘制的程序及出图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