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生物药剂随水滴施是新疆棉田病害尤其是土传病害防治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明确不同种类生防菌剂防治棉花黄萎病适宜的滴施用量。【方法】于2016-2017年设置裂区试验,采用生物统计学方法,研究对比了5种生物药剂不同的施药量(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5、30、45 kg·hm~(-2),"施倍健"哈茨木霉菌剂15、18、24 kg·hm~(-2),渝峰"99植保"15、22.5、30 kg·hm~(-2),中农绿康30、45、60 kg·hm~(-2),辣根素45、60、75 kg·hm~(-2))对棉花防病效果、生长发育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5种药剂棉花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降低,平均防效达到33.50%~74.94%,木霉菌剂施药量18 kg·hm~(-2)防效高于15、24 kg·hm~(-2)处理,辣根素各施药量之间防效差异不明显,其余药剂处理防效与施药量显著正相关。不同处理对棉花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平均株高、倒四叶宽、单株果枝数和结铃数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施药量之间棉花株高、倒四叶宽差异不显著,结铃数随施药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这几种药剂均可显著提前棉花的熟性。除辣根素外,其余药剂处理籽棉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随着施药量的增加显著增加。各施药处理棉花纤维长度和断裂比强度略有增加,但对棉花品质的改善效果并不显著。【结论】综合棉花的防病效果、生长及产量表现,本试验中生物药剂合适的滴施用量建议渝峰"99植保"30 kg·hm~(-2)、中农绿康60 kg·hm~(-2)、枯草芽孢杆菌可湿粉剂45.0 kg·hm~(-2)、"施倍健"哈茨木霉菌剂18.0 kg·hm~(-2),辣根素滴施用量还需进一步研究明确。  相似文献   

2.
5种不同药剂对甘薯茎线虫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5种不同药剂、不同施药量对甘薯茎线虫防治效果的研究,筛选能够高效防治甘薯茎线虫的药剂,结果表明,噻唑磷颗粒剂(30.0kg/hm~2)、三唑磷微胶囊剂(30.0kg/hm~2)、30%辛硫磷微胶囊剂(22.5kg/hm~2)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菌肥对黄芪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复合EM菌种(有效活菌数≥500亿/g)15 kg/hm~2、多粘类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0亿/g)60 kg/hm~2、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0亿/g)复合菌种30 kg/hm~2做基肥均可提高黄芪的商品性状,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其中以施复合EM菌种(有效活菌数≥500亿/g)15 kg/hm~2产量最高,增产16.81%;多粘类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0亿/g)60 kg/hm~2、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10亿/g)复合菌种30 kg/hm~2分别增产13.48%、10.71%。3种菌肥均可在黄芪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滴施生物菌剂对西红柿生长、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旨在探明不同生物菌剂对西红柿生长的作用效果。[方法]2017-2018年设置田间小区试验,采用生物统计学方法,研究了4种生物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0 kg·hm~(-2)、“施倍健”哈茨木霉菌剂22.5 kg·hm~(-2)、渝峰“99”植保30kg·hm~(-2)、中农绿康45 kg·hm~(-2))随水滴施对西红柿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效应,并与常规化肥处理(2179.5 kg·hm~(-2))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种菌剂滴施后植株长势整齐、主茎发育强壮,株高较对照增加了10~26 cm,茎粗增加了0.6~1.3 cm;果实产量较对照增加1.22~1.53倍,较化肥处理增幅34.33%~53.65%;西红柿脐腐病和灰霉病发病率显著减轻;西红柿外观和内在品质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较化肥处理,果色均匀度、果实成熟度显著提高,较对照果实Vc含量提高14.40%~49.94%,糖分含量增加了8.68%~37.85%,可滴定酸下降了28.89%~56.76%。同时,4种生物菌剂滴施后对土壤理化性状具有显著影响,较化肥处理土壤pH、电导率略有下降,降低了土壤盐渍化的发生,有机质含量增加了30.43%~83.48%;较对照处理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养分元素显著增加,有机质增加了66.67%~134.44%,表明所用生物菌剂具有改良土壤肥力的作用。[结论]4种生物菌剂应用于西红柿,均起到促生增产、抑制病害及改善品质作用,作用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渝峰“99植保”、中农绿康、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施倍健”哈茨木霉菌剂,这与不同菌剂的成分、作用机理及其对土壤微环境改良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不同枯草芽孢杆菌用量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探索枯草芽孢杆菌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并确定枯草芽孢杆菌适宜的施用量。【方法】以湖南烟区主栽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枯草芽孢杆菌用量(CK:0 kg/hm~2;T1:15 kg/hm~2;T2:30 kg/hm~2;T3:45 kg/hm~2)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在移栽后45 d和终采后与CK差异达显著,分别增加碱解氮含量13.6%~25.3%、23.1%~37.6%,与枯草芽孢杆菌用量呈显著正相关;速效磷在移栽后60 d含量增加了11.4%~48.1%,与CK差异显著,含量与枯草芽孢杆菌用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的含量在移栽后45和75 d分别增加9.1%~15.2%、14.5%~24.7%,与枯草芽孢杆菌用量显著相关;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施用枯草芽孢杆菌能有效改善土壤养分,调节耕层养分变化规律,利于烤烟生长发育的养分供给。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和评价防治根结线虫病的药剂,对10%噻唑膦颗粒剂和1%阿维菌素颗粒剂2种杀线剂进行了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10%噻唑膦颗粒剂商品用量15~30 kg/hm~2防效达63.7%~70.2%;1%阿维菌素颗粒剂商品用量22.5~30.0 kg/hm~2防效达62.7%~64.1%;2种杀线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效果均明显,但前者显著优于后者。生产上推荐采用1%阿维菌素颗粒剂商品用量22.5 kg/hm~2和10%噻唑膦颗粒剂15.0~22.5 kg/hm~2进行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不同施药方式对三都县马铃薯晚疫病防效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最佳施药方式是齐苗期喷施1次保护剂1 000亿个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25 g/hm2、现蕾期喷施1次保护剂1 000亿个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25 g/hm2+治疗剂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375 g/hm2、盛花期喷施1次治疗剂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375 g/hm2;在此施药方式处理下,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高达89.23%,马铃薯折合产量高达28 993.06 kg/hm2。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草莓隋珠为研究对象,以枯草芽孢杆菌WP、木霉菌WP和复合菌WP 3种菌剂为供试材料,设置25%吡唑醚菌酯SC为药剂对照及清水对照,研究3种生防菌剂对白粉病、炭疽病及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与促生促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3种菌剂均可有效地防治草莓炭疽病,以复合菌剂WP防治效果最佳;枯草芽孢杆菌WP和木霉菌WP均可有效防治草莓白粉病,仅枯草芽孢杆菌WP防治效果最佳,其次是木霉菌WP,两者差异显著;木霉菌WP可以有效防控草莓灰霉病,防治效果最佳,显著优于其他2种菌剂。3种生防菌剂对炭疽病和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但对灰霉病防治效果不够理想,促生促产效果却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9.
束震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3):116-118
为探讨枯草与地衣复合的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CCTCC保藏号:M2019337)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其促进西瓜生长的影响,以复合芽孢杆菌微胶囊剂和哈茨木霉菌微胶囊剂对田间已发生枯萎病的西瓜苗进行灌根和喷洒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合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微胶囊剂单独处理和复合处理,在施药后7d、20d枯萎病的发病率都明显低于空白对照,防效最好的是2种菌株的复配药剂1000倍液处理,达78.75%;同时,复合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剂处理后,对西瓜长势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西瓜叶片浓绿、植株健壮、坐果数多,且茎蔓和叶片生长快,复合菌剂处理主蔓粗度增长46.83%,坐果率增加147%.  相似文献   

10.
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亿活芽孢/克) 与常规对照40%稻瘟灵乳油防治稻瘟病进行药效试验对比,评价试验药剂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药剂对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效,防效达95.28%,比对照区防效81.15%提高14.13%;667m2产量385.76kg,比常规用药40%稻瘟灵对照区667m2产量345.69kg,增产40.07kg,增产率10.39%。667m2减少施药用工10元,667m2增加经济效益94.14元。建议使用时,每667m2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亿活芽孢/ g)10g兑水50kg于稻瘟病发生初期期对水稻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1.
子房注射法获得转基因抗虫棉植株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子房注射法将构建在植物表达载体pBI121.1上的Bt杀虫基因导入棉花品种石远321、中植372、822和辽棉9001中,获得8株转基因植株。经温室抗虫性鉴定,8株转基因植株对棉铃虫都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同时对这8棵株叶片进行的PCR检测结果证明Bt基因已经整合进植物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2.
提高棉花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棉株不同节位,低温预处理,激素等条件对50个棉花品种(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 ̄8果枝上1 ̄2果的花药做材料,低温处理6d后在附加1.5mg/L 2,4-D+0.5mg/L ZT的MS培养基在培养,愈伤组织发生最好。  相似文献   

13.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纤维作物。与其他作物相比,棉花再生体系较难。通过生物技术对棉花进行遗传改良往往受制于缺乏高效的再生体系。高效、快速的再生体系的开发有助于提高棉花转化效率。在0.10 mg/L的吲哚乙酸(IAA)、0.09 mg/L细胞分裂素(KT)和0.09 mg/L 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MSB5培养基上产生高效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可在愈伤组织基础上与SM2培养基中诱导出来,也可在“M1-SM1-SM2”培养基交替使用过程中诱导出来。利用此方法可在2~3月内诱导出胚性愈伤,大大缩短再生周期。胚性愈伤在PM1或PM2培养基中可以维持良好的再生状态。可见建立的快速诱导和繁殖胚性愈伤的方法可以用于棉花基因工程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4.
1996-1998年从新疆各主要植棉区采集30个野生型棉花黄萎病菌菌株,陕西省植保所提供T-9、VD-8、安阳菌株及泾阳菌株,经在WAC培养基上诱发培养,341个突变体,其中114个为NitM,占26.45%,317个为Nitl,占73.55%。经营养体亲和性配对测试,32个菌株可分为2个营养亲合群(VCGs),T-9与VD-8属于亲合群I(VCG1),其余30个菌株属于亲合群Ⅱ(VCG2),即落  相似文献   

15.
采用喷雾法和点滴法测定不同龄期,不同体重的棉铃虫幼虫抗药性,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适合于棉铃虫的抗药性测定,其中点滴法较准确,易操作,其最佳测定龄期为3龄,体重范围8 ̄11mg。讨论了该2种方法测定抗药性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棉苗缺素对棉蚜生长发育和排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室内缺素水培棉苗饲养棉蚜表明,棉苗缺钙,缺硫有利于棉蚜生长、繁殖及排蜜;与全营养水培棉苗相比,缺氮,缺磷棉苗上棉蚜重减轻,个体生殖力下降,;排蜜量减少;缺钾棉苗上的棉蚜生长发育与全营养液上的无显著差异,但排蜜量增多;缺镁棉苗上的棉蚜个体生殖力提高。  相似文献   

17.
1990~1995年间在陕西渭南、三原、大荔棉区,采用毛细管点滴法测定了棉花苗蚜对九种常用有机磷及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与敏感种群相比,陕西各棉区苗蚜对有机磷类杀虫剂基本处于敏感水平;对久效磷的抗性相对较高,其RR值为2.5~4.5.对菊酯类杀虫剂则表现出极高的抗药性,1995年测定发现,对溴氰菊酯的RR值高达134571;而对氯氰菊酯则相对敏感些,三原苗蚜仅为14.36;而渭南苗蚜种群则高达164.86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黄萎病菌侵染对棉花根部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黄萎病侵染后苗期、蕾期、花期、铃期健康棉株和发病棉株内生真菌群落组成。结果显示,在棉花生长中后期,发病棉株样品中各指数均高于健康棉株,说明黄萎病菌侵染可提高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在DGGE电泳图谱中,对差异明显的17个条带进行切胶回收、克隆测序,发现有7个条带分布在半知菌亚门,占41.18%,4个条带分布在子囊菌亚门,占23.53%,其他条带分别为fungal endophyt、uncultured fungus、Dothideomycete和Acremonium cellulolyticus。说明:黄萎病菌侵染能明显改变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供试新疆棉花枯萎病菌32个代表菌株及3个标准菌株进行RAPD分析,筛选出14个随机引物,共产生252个RAPD分子标记,其中79.4%具有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菌株划分为5个RAPD组,此结果与常规鉴别寄主反应法划分生理小种的结果基本一致,RAPD分析为传统方法的结果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从分子水平上证明新疆棉花枯萎菌群体内7号小种占绝对优势。RAPD可作为一种标记手段用于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及遗传分化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棉花AP2/ERF转录因子基因GhB301在抗枯萎病中的功能,以过表达GhB301转基因棉花纯合株系(OE)与野生型对照YZ-1(WT)为材料接种枯萎病菌,研究接菌后不同棉花材料叶片中防御酶活性变化及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接菌后0~7 d,随着接菌时间的延长,棉花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增高,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转基因株系中酶活性提高的更快、峰值更高;接种棉花枯萎病菌24 h后,测定各材料中苯丙烷代谢途径(GhPAL5GhC4H1GhC3H1GhHCT1GhF5H2GhCCR1)、JA/ET路径( GhAOC1GhAOS1GhEIN2GhERF1GhJAZ1)、SA路径(GhICS1GhEDS1GhPAD4GhNPR1)、PR基因(GhPR1GhPR2GhPR4GhPR5)等抗病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除GhERF1GhJAZ1GhNPR1外其余均在转基因株系中上调表达。推测在棉花中过表达GhB301基因提高了防御酶活性和抗性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