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禾谷类作物的比较基因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是基因组最小的禾谷类作物,饱和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标记辅助选择和抗病基因克隆,表明水稻基因组研究已经领先于其他禾谷类作物。比较基因组研究表明: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和甘蔗的基因组均可由水稻染色体区段重新排列而成,这些区段上DNA标记的排列顺序在各个种之间保留。各种作物基因组大小的差异可能由于各个区段内基因间重复顺序扩增的程度不同所致。根据这些区段在各种作物染色体的排列顺序,有人提出根据水稻染色体区段排列单个原始禾谷类染色体的设想,为深入研究禾谷类作物的进化遗传提出了全新的思路。禾谷类作物基因组之间的共线性有利于在小基因组内克隆大基因组作物的同源基因,使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禾谷类作物的粒重因其在穗上着生位置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开花或发育早的强势粒灌浆好、粒重高;开花或发育迟的弱势粒灌浆差、粒重低。弱势粒充实差和粒重低不仅限制作物产量潜力的发挥,而且会严重影响籽粒品质。文章比较分析了水稻、小麦和玉米这三大禾谷类作物强、弱势粒灌浆差异机理以及促进弱势粒充实的调控途径,旨在进一步揭示禾谷类作物弱势粒灌浆机理,为挖掘禾谷类作物的高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禾谷类作物(水稻)为对象进行盆栽和田间试验,用化学方法和电超滤法研究土壤供钾状况与水稻吸钾间的关系。作者初步试验结果已证明,非交换性钾(即缓效性钾)是水稻钾素的主要给源,根据禾谷类作物(稻、麦)的吸钾特点,我们提出用冷的2N HNO_2溶液提取法有可能作为测定水稻土有效钾的快速而简便的方法。本研究证明水稻土有效钾量小于10—12mgk/100克土为缺钾土壤。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的禾谷类作物霜霉病是指由指疫霉[Sclerophthoramacrospora(sacc)Thirum et al]引起的水稻、小麦、大麦和玉米几种主要禾谷类作物霜霉病(又称黄化萎缩病)。这种病害在我国发生历史悠久,分布亦广,许多省份都有发生。田间发病率一般在10%左右,重病田可达50%以上(表1)。由于这种病害是系统性的,病株多,且不结  相似文献   

5.
周益军 《农家致富》2005,(21):37-37
现任江苏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病害室主任。主要从事禾谷类作物病毒病、水稻稻瘟病的病原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的病原对象有:水稻稻瘟梭条花叶病、从矮病、黄矮病,玉米粗缩病、矮花叶病和其他病毒病,大豆花叶病,油菜菌核病,病毒病以及蔬菜病毒病等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6.
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产量的遗传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朱军等提出的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平均数遗传模型探讨了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产量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除受控于种子直接加性效应外,还受母体植株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是指植物不能产生具有正常功能的花粉。控制CMS的基因存在于线粒体中,核基因对线粒体基因表达具顺向调节作用,而线粒体对核基因表达具有反向调节作用。目前植物线粒体蛋白组研究主要以营养器官为材料,主要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及玉米等都存在花药小、花期短、同一花序的花药发育不同步等。文章介绍了线粒体起源及植物线粒体蛋白组和植物CMS的研究现状,禾谷类作物花药线粒体蛋白组研究的重要性及困难,提出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筛选水稻编码线粒体蛋白、与雄性不育相关的核基因的策略,以期为研究禾谷类作物特别是水稻CMS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是指植物不能产生具有正常功能的花粉。控制CMS的基因存在于线粒体中,核基因对线粒体基因表达具顺向调节作用,而线粒体对核基因表达具有反向调节作用。目前植物线粒体蛋白组研究主要以营养器官为材料,主要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及玉米等都存在花药小、花期短、同一花序的花药发育不同步等。文章介绍了线粒体起源及植物线粒体蛋白组和植物CMS的研究现状,禾谷类作物花药线粒体蛋白组研究的重要性及困难,提出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筛选水稻编码线粒体蛋白、与雄性不育相关的核基因的策略,以期为研究禾谷类作物特别是水稻CMS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印度在禾谷类作物的品种改良和遗传研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一、水稻 印度是全世界最大的植稻国,栽培约4,000万公顷左右,占世界稻作面积的36%。 1.水稻育种现状 印度早期的水稻育种工作主要是采用纯系选择及群体选择,由此选育出“Palman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虽然中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小于水稻和小麦,居第三位,但其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超过小麦居禾谷类作物的第二位,1996年后,玉米增产总额在谷类作物增产总额中占40.5%,远高于水稻的26%和小麦的22%。2002年玉米面积和总产超过小麦成了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说明玉米在我国粮食和饲料生产中具有举足重轻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