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罗庆芳 《农业考古》2015,(2):267-269
关于贵州茶,唐代茶圣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有一段世人皆知的述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又说:"往往得知,其味极佳。"这里说的是贵州茶"其味极佳",这是对贵州茶优良品质最早的有文字可考的认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贵州十大名茶中茶多糖的含量,为茶叶的种植、加工及质量综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提法提取茶多糖、蒽酮-硫酸法比色测定茶多糖含量的方法,对贵州十大名茶中茶多糖的含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富硒绿茶的茶多糖含量最高,为2.67%;遵义毛峰的茶多糖含量最低,为1.11%。表明,贵州十大名茶中茶多糖的含量与其品种及产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钱入深 《农业考古》2019,(5):202-205
越地自古山水秀丽,人文荟萃,区域经济繁荣,氤氲千年文脉延绵不绝,独特的山水与地域文化形成特有的联动关系。越茶作为越地山水和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经济作物,不但经济效益明显,对越地产业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融通也产生重要影响,在茶历史、制茶技术和茶品类等方面同样开创了地区甚至是中华茶史的新篇章;越茶与越地经济、文化和社会之间特殊的关系为越地历史问题和文化现象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正>1、茶马古道源远流长云南普洱茶史可追溯至唐朝。到了明朝,普洱茶已被官吏作为贡奉朝延的礼品。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朝廷正式封普洱茶为贡品,普洱府奉诏贡茶,使普洱茶"享誉京华"。因普洱茶的瑞贡京城和对外贸易,自唐朝时期开始,以普洱茶为核心,从宁洱起  相似文献   

5.
刘枫 《农业考古》2004,(4):29-31
茶,产于中国,源远流长;茶文化,绚丽灿烂,博大精深.绵绵数千年茶史,演绎出众多名人茶事,留下了无数茶文化胜迹.如今,茶文化热正在祖国各地蓬勃兴起,孙中山先生关于茶为国饮的倡议正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提倡"国饮"、弘扬中华茶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重提茶为"国饮"有着新时期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株调查法和样方调查法对分布于贵州清镇九龙山、宝塔山的贵州红山茶的生境、植物学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贵州红山茶花蕾形状、花色、叶形等形态特征存在多种差异,观赏价值很高,通过对比跟踪分析,以叶和花对观赏影响程度进行划分,初步划出贵州红山茶5个观赏种质类型,以期为今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贵州绿茶的品质优势及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之一[1],茶叶的品质优势早已为人们所发现.早在我国的首部论述茶叶的专著唐陆羽<茶经>中就有: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其思、播、费、夷……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的记载.近代1948年<贵州通志>风土志载:"黔省各属均产茶……铜仁之东山、贞丰之坡柳、仁怀之珠兰均属上品".1930年毋国平<炉山物产志稿>载:"茶,香炉山之云雾,凯里之莺嘴,凯棠旁海之毛尖,远近驰名".贵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上乘由来已久.本文就贵州茶叶品质优势、特点、形成原因及开发战略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贵州锌硒茶中茶多糖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贵州锌硒茶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超声辅助水提取法从贵州凤冈锌硒茶中提取茶多糖,采用硫酸-苯酚法计算茶多糖提取率,在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法对超声辅助提取茶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的超...  相似文献   

9.
贵州老鹰茶原料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贵州老鹰茶原料植物生产和利用现状,通过走访调查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息烽、湄潭、绥阳、赤水4县市老鹰茶原料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贵州老鹰茶原料植物主要是樟科植物的豹皮樟,其次是红果黄肉楠;民间饮用的老鹰茶主要以豹皮樟嫩叶制作而成.老鹰茶原料植物豹皮樟由于过度采摘,基本丧失种子更新能力,种群数量濒于灭绝.  相似文献   

10.
贵州虫茶资源及其利用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贵州虫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走访调查和室内饲养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产虫茶昆虫种类及分布、生产虫茶的寄主植物、虫茶品种以及虫茶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州产虫茶昆虫为鳞翅目螟蛾科米缟螟、紫斑谷螟、灰直纹螟、黄环纹丛螟和织蛾科米仓织蛾等5种。其中,米仓织蛾为新发现的产虫茶昆虫种类。寄主植物为豹皮樟、红果黄肉楠、化香树和三叶海棠等4种。贵州虫茶品种主要有米缟螟豹皮樟虫茶、米缟螟红果黄肉楠虫茶、紫斑谷螟豹皮樟虫茶、紫斑谷螟红果黄肉楠虫茶、米仓织蛾豹皮樟虫茶、灰直纹螟化香虫茶、灰直纹螟三叶海棠虫茶和黄环纹丛螟化香虫茶等8种。黔北地区工厂化生产虫茶的昆虫主要是米缟螟和紫斑谷螟,寄主植物是豹皮樟和红果黄肉楠;黔东南地区生产虫茶的昆虫主要是灰直纹螟和黄环纹丛螟,寄主植物是化香树和三叶海棠。  相似文献   

11.
闫茂华 《农业考古》2020,(2):148-155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述虚拟的魔幻世界感人至深,其茶文化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如同一部饮茶史。本文探索《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遗作《射阳先生存稿》,挖掘梳理其茶诗词资源,结合吴承恩现实生活的百味人生,为构建《西游记》的茶世界寻找证据,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2.
构建贵州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家启动茶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从茶树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治理与病毒资源调查与利用、制茶工艺及机具和茶史与茶文化等方面对贵州茶叶产业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贵州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贵州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时琴  廖凤林 《现代农业科技》2011,(17):371-374,376
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国际性和拥有美学价值、保健实用价值、丰富文化内涵的茶文化资源被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目前在贵州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很多方面都有待深入,如:基础设施不全、环境卫生差、茶企业规模的弱小、机械化生产程度低、茶产业文化影响淡弱、品牌宣传力度不强、品种繁杂、缺乏支柱品牌、市场占有率低、人才匮乏等。该文针对这些开发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合理开发贵州茶文化旅游资源,以实现贵州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信阳茶俗和茶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阳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制茶、种茶历史。千百年来,信阳人以茶为媒,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阳茶文化。本文着重介绍信阳以茶敬客的饮茶习俗、以茶为礼的风习及信阳毛尖茶艺。  相似文献   

15.
李金兰 《农业考古》2021,(2):177-185
贵州产茶历史悠久,就清至民国时期而言,茶叶培植、加工、销售经历了从传统茶学向现代茶学的转变。由于技术革新,大大促进了贵州山地经济的发展,留下了诸多文献资料,引起了学界关注,产生了一批成果。因此,系统梳理此类文献资料及其研究成果,总结其中规律,有利于推进我国民族地区优秀山地农业文化的继承、发展和保护,于现今贵州生态环境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隐逸文化与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复合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同处特定历史时空,共存共融、互动互构:一方面,隐逸文化重心向“生活之隐”转向,其物化载体的选择、社交需求,促进了茶诗、茶礼、茶事等茶文化的全面发展,使得茶成为真正的国饮;另一方面,茶以“南方之嘉木”的自然物质属性、“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人格化精神属性,成为推动“生活之隐”的最佳媒介,最终使得隐逸精神沁入国民人格之中。  相似文献   

17.
彭一万 《农业考古》2021,(2):154-161
香港茶诗既继承延续了祖国大陆传统茶诗的优势,古风雅韵,情真意切;又具有香港的地域特色,中西交融,文商并蓄。作者大部分是香港人士,身份多样。香港茶诗具有存史、抒怀、言志、叙事、写景、唱酬等多种特色,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18.
茶诗在唐代开始兴起,唐代茶诗奠定了中国茶文化基本的生命情调和审美情趣,而随着时代精神的不同,茶诗的审美情趣也有一个从自然俭约到精新细繁、从超尘脱俗到近俗乐俗、从宁静淡泊到文化品闲、从以茶悟道到茶禅一味的渐变过程。唐代茶诗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活之美、生命之乐,传达出中国文人清高、白适的人格气质,并昭示了古代文人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哲学思想,对于民族精神的塑造、社会的谐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贵州茶业发展的现状、优势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研究经济学服务于茶产业出发,对贵州茶业发展的栽培历史、发展现状、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进行了论述,并从技术、市场、茶叶需求、发展战略等方面分析了贵州茶产业出现的非均衡发展态势,以期为贵州茶业今后几年拟实现跨越式发展,寻求科学的理论依据,提出了发展对策:一是需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二是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三是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茶业产业化经营;四是形成开放系统加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五是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六是依靠科技,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齐世峰 《农业考古》2021,(2):246-249
茶在英国经济和社会文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茶在英国催生了独特的茶文化,不仅影响了英国人的生产生活,还对世界很多国家地区的茶文化产生了影响。本文归纳总结了有关英国茶园的重要类型或案例,如茶花园、果园茶室、本土茶种植园等,从中折射出英国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