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甘蔗组培快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新台糖22号)茎尖脱毒组培苗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进行组培快繁的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TIBs系统可使甘蔗组织培养一代增殖40倍以上,远远高于传统方法;TIBs系统以第3代继代的材料为宜;10~15株/瓶的接种密度最有利于组培苗的增殖;激素选择与传统方法相似,0.5~1.0 mg/L 6...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对荸荠(Eleocharis dulcis)组培苗快速繁殖的效果,为提高荸荠组培苗繁殖效率及其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初代诱导培养获得的桂蹄2号荸荠组培苗为外植体,利用TIBs系统进行组培快繁,研究荸荠组培苗不同继代代数、接种密度、激素组合及反应器间歇浸没频率等因子对荸荠组培增殖的影响。【结果】经初代诱导培养的第4、5、6代继代材料增殖倍数较高,其中第6代继代苗增殖倍数最高,达31.1倍,到第7代后随继代代数的增加增殖倍数逐渐降低。当接种密度大于15丛/瓶时,外植体污染率达16.0%;当接种密度低于10丛/瓶时,外植体的污染率为0。低于10 min/6 h的间歇浸没频率有利于降低污染率,在6 h内低于15 min的浸没时间有利于降低玻璃化苗率;当激素组合为3.0 mg/L 6-BA+0.01 mg/L NAA时,组培苗增殖倍数达38.5倍,且组培苗生长正常。【结论】在TIBs系统中,采用经初代诱导培养的第5代荸荠继代组培苗,增殖培养基为MS+3.0 mg/L 6-BA+0.01 mg/L NAA+30.0 g/L蔗糖,pH 6.0,接种密度10丛/瓶,反应器间歇浸没频率为10 min/6 h,可获得较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基于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系统(TIBs)的荔浦芋组培快繁体系,为荔浦芋脱毒组培苗的工厂化、自动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荔浦芋新品种桂芋2号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诱导获得的不定芽为外植体,利用TIBs培养系统筛选出适合组培苗增殖及生根的最佳激素组合,并分析不同继代材料、接种密度及浸没间歇频率对组培苗增殖和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利用TIBs培养系统可有效提高荔浦芋组培苗的增殖效果,增殖倍数达28.96倍,约是传统固体培养方法(2.87倍)的10倍,且组培苗的株高和生根数均极显著高于传统固体培养植株(P<0.01).在TIBs培养系统中,含4.0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05 mg/L萘乙酸(NAA)的培养基最适合荔浦芋组培苗增殖和生长,其组培苗增殖倍数为32.04倍.当接种材料为第4代荔浦芋继代材料、接种密度为10株/L、浸没间歇频率为5 min/6 h时,最有利于组培苗增殖和生长,增殖倍数均在30.00倍以上,可缩短萌芽时间,组培苗长势良好,且培养基污染率为0.[结论]利用TIBs培养系统对荔浦芋继代材料进行高效快繁具有可行性,可为实现及推动荔浦芋健康种苗繁育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以茎尖脱毒处理诱导的草莓‘红颜’第3代继代苗为试验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组培苗增殖技术体系的研究。经过40d的增殖培养后,结果表明:(1)利用TIBs系统进行草莓组培苗培养增殖率约是传统培养方式的3倍;(2)TIBs系统中接种密度在2株/0.25L培养基/瓶,有利于草莓组培苗的生长;(3)TDZ和NAA质量浓度均为0.5mg/L时有利于TIBs系统中草莓组培苗的增殖;(4)TIBs系统中蔗糖质量浓度为30g/L较适宜;(5)荧光灯与红蓝LED灯对TIBs系统中草莓增殖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以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de Lindl.)原球茎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植物生物反应器进行金钗石斛组培快繁的研究。通过优化浸没频率、接种量和培养基蔗糖浓度,获得最佳的培养条件为:浸没频率5 min/8 h、接种量10 g·L-1、蔗糖浓度20 g·L-1,并与传统的固体培养比较,反应器培养在组培苗的生长形态、增殖倍数和有效成分上都明显优于固体培养。利用间歇浸没式植物生物反应器进行金钗石斛种苗培养,为金钗石斛种苗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de Lindl.)原球茎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植物生物反应器进行金钗石斛组培快繁的研究。通过优化浸没频率、接种量和培养基蔗糖浓度,获得最佳的培养条件为:浸没频率5 min/8 h、接种量10 g·L-1、蔗糖浓度20 g·L-1,并与传统的固体培养比较,反应器培养在组培苗的生长形态、增殖倍数和有效成分上都明显优于固体培养。利用间歇浸没式植物生物反应器进行金钗石斛种苗培养,为金钗石斛种苗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新型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系统(TIBs)对2个甘蔗品种ROC16和ROC22的脱毒苗进行快繁研究,在培养基配方、接种数量、蔗糖浓度及品种差异等方面进行筛选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ROC16增殖率达40倍,每瓶生产组培苗800株苗左右;ROC22增殖率为30倍,每瓶苗的数量达400~600株.该研究为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系统应用于组培快繁提供了依据. Abstract: By employing temporary immersion bioreactor system (TIBs),we studied virus-free culture of seedlings from sugarcane varieties ROC16 and ROC22,from medium recipe,inoculation amount,sucrose concentration,and variety difference.The results showed,using this method,that proliferation rate of ROC16 improved by 40 times,per flask generated about 800 plantlets;of ROC22 improved by 30 times,per flask generated about 400-600 plantlets.The results provided basis for using TIBs in rapid propagation of plantlets via tissue culture.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大岩桐组培快繁条件,以其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MS培养基中无机盐大量成分、蔗糖、琼脂、6-BA对继代培养和腋芽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MS无机盐大量成分和蔗糖浓度对继代培养的组培苗的鲜重、株高、根长具有显著影响;6-BA对腋芽再生增殖倍数影响极显著,MS培养基使用1/2浓度的无机盐大量成分,添加40 g/L蔗糖、6.0 g/L琼脂配合0.2 mg/L 6-BA可以取得较好的继代培养和腋芽增殖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药用酸枣为试材,研究了其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组培苗继代周期不同增殖倍数也不同,接种于MS+1.5mg/L6-BA+0.2mg/L NAA培养基上继代培养,第5个周期组培苗增殖倍数最高,达到4.5。接种于1/2MS+0.3mg/L NAA和1/2MS+0.5mg/L IBA培养基上,生根率达到80%和83%,但生根数不理想,平均根数为2.3,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培养获得的第6代香蕉不定芽为试验材料,以两种组培方式(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传统半固体培养基)培养香蕉组培苗,进行假植移栽后20、40、60 d,分别测定不同组培苗叶片的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比较两种组培方式对香蕉组培苗假植阶段的光合生理的影响,分析TIBs系统培养的香蕉组培苗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天数的增加,两种香蕉组培苗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逐渐增加,而胞间CO2浓度逐渐下降,其中以TIBs培养的香蕉组培苗表现较高;两种香蕉组培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POD活性均随移栽天数的延长而上升,均以TIBs方式培养的组培苗较高;叶片MDA含量随移栽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以传统培养苗表现较高。说明在移栽后60 d内,TIBs培养的香蕉组培苗光合作用、养分吸收能力及抗逆能力均优于传统半固体培养的组培苗,TIBs可作为香蕉组培苗快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自身繁殖问题,以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160的腋芽为材料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适合腋芽增殖的培养基是MS 2 mg/L 6-BA 0.1 mg/L NAA,增殖系数为7.01,组培苗继代1次即不开花;适合其生根、壮苗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平均每株生根数是14.2条,平均根长6.74 cm。试管苗移栽成活率高达95%。组培苗经过试种,与大田实生母株相比性状一致,说明以腋芽组培快繁技术保存、扩繁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防城港金花茶种子萌发及组培快繁技术,初步建立金花茶组织培养体系,为金花茶的组培快繁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金花茶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设置3个不同种子的发育程度处理、17个不同培养基的激素浓度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对金花茶种子萌发率、增殖系数、株高、叶片数等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金花茶组培苗生长的萌发、继代和壮苗培养基.[结果]选用胚乳直径大于1.0 cm的金花茶种子接种于MS+GA3 1.0 mg/L培养基中,萌发率可达82.4%;金花茶组培苗增殖系数随6-BA浓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当6-BA浓度为3.0 mg/L时增殖系数最大,达3.79;适宜金花茶壮苗生长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05 mg/L,其平均株高、叶片数、茎粗等均优于其他处理;在黄泥∶泥炭=1∶1组合处理下金花茶组培苗移栽生根率最高,达61%,成活率也较高,为90%.[结论]广西防城港金花茶适宜的种子萌发培养基为MS+GA3 1.0 mg/L、继代增殖培养以MS+6-BA 3.0 mg/L效果较好、壮苗培养基以MS+6-BA 1.0 mg/L+NAA 0.05 mg/L较适宜、黄泥∶泥炭=1∶1作为金花茶组培苗移栽基质最适宜.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马铃薯液体间歇浸没培养的最佳条件,以马铃薯品种夏泊蒂(Shepody)和费乌瑞它(Favorita)为材料,研究不同营养液间歇浸没频率、接种密度、单株营养液量对马铃薯组培苗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间歇液体培养的马铃薯组培苗在株高、茎粗、有效茎节数、根数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固体培养;当营养液间歇浸没频率1 d3~4次、接种密度0.26~0.39株/cm2、单株营养液量2.5 mL时马铃薯组培苗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4.
海南冬青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海南冬青(Ilex hainanensis Merr.)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海南冬青成熟种子为材料,以MS、1/2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海南冬青种子萌发、初代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筛选出组培快繁各环节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研究结果,海南冬青种子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 mg/L+GA30.5 mg/L,萌发率达90%以上;丛生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3.0 mg/L+KT 1.0 mg/L+NAA 0.1 mg/L,诱导不定芽数为28.56个;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5 mg/L+KT 0.75 mg/L+NAA0.1 mg/L,20 d增殖系数为7.30;最适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75 mg/L+NAA 0.5 mg/L,生根率为91.33%,在菜园土-细河沙(3∶1)中移栽成活率为90%。表明本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不但增殖系数高,而且组培苗质量好,可为海南冬青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优质种苗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常绿阔叶杂交杜鹃组培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绿阔叶杂交杜鹃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园林利用价值,因而建立组培快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8个材料的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外植体均能诱导萌发,平均诱导率达到75.2%,平均增殖系数达到5~6倍;以WPM为继代培养基的组培苗枝条粗壮、叶色深绿,优于Anderson、Read培养基;继代培养过程中的ZT浓度以0.5~1.0mg/L,pn值以4.8~5.2较为适宜;通过瓶外扦插生根方法获得了大量组培苗,其平均生根率达到76%左右,从而建立了常绿阔叶杂交杜鹃组培快繁体系。  相似文献   

16.
食用玫瑰组培快繁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食用玫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以食用玫瑰幼茎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采样时期、消毒方法、接种方法、植物激素浓度配比、糖分含量对食用玫瑰组培快繁的影响,摸索出一套可进行组培快繁工厂化生产的技术体系,优选出食用玫瑰组培快繁的最适条件。各阶段最佳培养基如下:初代培养基成分为MS+6-BA 1 mg/L+NAA 0.1 mg/L;增殖培养基成分为MS+6-BA 3mg/L+NAA 0.1 mg/L;生根培养基成分为1/2MS+NAA 1 mg/L。蔗糖浓度为30 g/L,琼脂浓度为6 g/L,p H值为5.8。通过上述技术的应用,缩短了种苗组培育苗周期,解决了从组培苗到大量栽培的技术,该方法简便易用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云锦杜鹃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利用价值的野生珍稀植物。以新发茎段为外植体,以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云锦杜鹃的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附加外源激素1 ̄5mg/L浓度的ZT能诱导腋芽分化,6 ̄8周继代一次。不同浓度ZT对继代培养中的再生枝条数有显著影响,以0.5 ̄1mg/LZT处理的增殖系数和组培苗生长为优;不同pH值对增殖系数没有显著影响,但对组培苗长势有明显作用,以4.8 ̄5.2处理较为适宜。将组培苗扦插在无土基质中,达到85%以上的瓶外生根率。  相似文献   

18.
以海南三七根茎芽基部为外植体,对根茎芽基部进行初代诱导、继代增殖、生根壮苗培养,并对其组培苗移栽基质进行筛选,建立海南三七根茎芽基部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根茎芽基部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10 mg/L+3%蔗糖+卡拉胶粉10.0 g/L+10%椰汁;继代增殖比较合适的培养基为MS+6-BA 3.0~8.0 mg/L+NAA 0.10 mg/L+3%蔗糖+卡拉胶粉10.0 g/L+10%椰汁;生根最佳的培养基为MS+NAA 0.10 mg/L+3%蔗糖+卡拉胶粉10.0 g/L+10%香蕉泥+活性碳1.0 g/L;组培苗移栽合适的基质为进口泥炭、红壤和腐叶土的混合基质或纯进口泥炭。  相似文献   

19.
用百万星(Millions Star)、大花满天星(Big Spend Gypsophila paniculata)组培瓶苗为材料,以MS+NAA0.1 mg/L+蔗糖3%+琼脂0.65%为基本配方,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BA(0.1 mg/L、0.5 mg/L、1.0 mg/L、2.0 mg/L、5.0 mg/L)和KT(0.1 mg/L、0.5 mg/L、1.0 mg/L、2.0 mg/L、5.0 mg/L)进行组培苗增殖试验。结果表明,百万星组培苗增殖BA适宜浓度为2.0 mg/L,增殖倍数为15倍;百万星组培苗增殖KT适宜浓度为1.0 mg/L,增殖倍数8倍。大花满天星组培苗增殖BA适宜浓度为1.0 mg/L,增殖倍数10倍;百万星组培苗增殖KT适宜浓度为1.0 mg/L,增殖倍数9倍。  相似文献   

20.
基于目前高山杜鹃扦插繁殖的生长和产量瓶颈,以组织培养为手段,研究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方对高山杜鹃丛生芽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培养基配方和组培快繁工艺。结果表明,高山杜鹃组培快繁的最佳工艺为摘取高山杜鹃顶芽或侧芽,0.1%升汞消毒后接入1/4 MS培养基预培养;30 d后将生长健壮的无菌苗嫩芽接至培养基1/4 MS+ZT 3.0 mg/L+NAA 0.10 mg/L中进行继代增殖培养;30~50 d后取生长到2~3 cm的芽小苗或侧芽切下,接入培养基1/4 MS+NAA 2.0 mg/L+IBA 2.0 mg/L中生根;60 d后即可将生根的组培苗移入基质中进行炼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