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药剂对柑桔黑刺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吡虫啉对柑桔黑刺粉虱的防治具有安全、高效、经济的特点,生产上推广应用前景广。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药剂对柑桔黑刺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吡虫啉对柑桔黑刺粉虱的防治具有安全、高效、经济的特点,生产上推广应用前景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茶树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长白蚧发生为害上升,对茶叶优质高产影响较大。为控制上述害虫,我县普遍推广了扑虱灵、吡虫啉作为茶树上的防治药剂,对叶蝉、粉虱类害虫防治效果较好,但综合控制作用不甚理想,不能达到一药多治的目的,同时外销茶叶对扑虱灵的残留十分严格,从而制约着扑虱灵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为有效防止茶园的黑刺粉虱,提高茶园的种植效益,采用信息素诱虫板对黑刺粉虱进行诱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明显,诱捕区黑刺粉虱虫口减退率达到79.0%,能有效防治黑刺粉虱对茶园的危害。由此表明,信息素诱虫板防治茶园黑刺粉虱可大力推广应用。黑刺粉虱为广布性昆虫,是目前全国大部分茶区常见的主要茶树害虫。从多年研究报道资料可见,茶园出现大发生的概率较高,田间虫口密度大,危害严重,对茶叶产量品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农药对白茶黑刺粉虱的防治效果及其产量的影响,采用大区对比法,试验以常规农药吡虫啉和扑虱灵作参照,采用自制不同稀释浓度的复配农药对白茶黑刺粉虱进行防治。结果表明,自制复配农药(25%LS乳剂)600倍液防治黑刺粉虱效果较佳,达到96.1%,杀虫效果显著高于2种常规用药(P0.05)。白茶产量较常规用药(25%吡虫啉600倍液)增产4.9%,前期名白茶产量提高了7.4%,增产、增效明显。试验表明,自制复配农药可替代常规农药应用于实际生产上白茶黑刺粉虱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22%吡虫啉·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柑橘黑刺粉虱的防治效果,开展了2年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吡虫啉·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对柑橘黑刺粉虱2~3龄若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柑橘叶片和果实安全,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茶树是我国特产经济树种,也是镇安县主要经济树种之一。茶树害虫黑刺虱与小绿叶蝉是危害茶树的两大害虫,对茶叶生产危害很大,严重影响镇安县茶叶生产。现将茶树黑刺粉虱与小绿叶蝉发生与防治总结如下。1黑刺粉虱黑刺粉虱又名桔刺粉虱,全国茶区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比黑刺粉虱为害前后光合色素的含量变化及不同危害程度对茶树体内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为全面评价黑刺粉虱的危害,制定正确的防治指标及综合防治策略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黑刺粉虱为害前福鼎大白和龙井43#体内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黄金芽体内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则是龙井43#福鼎大白黄金芽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龙井43#被黑刺粉虱为害后,叶片中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降低,福鼎大白被黑刺粉虱为害后光合色素含量变化不显著,黄金芽被黑刺粉虱为害后体内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黑刺粉虱除直接刺吸茶树营养外,还可改变光合色素含量从而改变植物同化产物的分配,因此需注重茶树上黑刺粉虱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茶树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长白蚧发生为害上升,对茶叶优质高产影响较大。为控制上述害虫,我县普遍推广了扑虱灵、吡虫啉作为茶树上的防治药剂,虽然对叶蝉、粉虱类害虫防治效果较好,但综合控制作用不甚理想,不能达到一药多治的目的,同时外销茶叶对扑虱灵的残留十分严格,从而制约着扑虱灵的应用推广。为寻求防治茶树害虫的广谱高效新药剂,作者于2005年春茶期进行了52.25%农地乐EC防治茶树多种害虫的田间药剂试验,取得理想的防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黑刺粉虱天敌种质资源分类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刺粉虱为柑桔和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天敌种类丰富,包括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和病原性真菌等。对黑刺粉虱天敌昆虫的主要种类进行概述,以期推进黑刺粉虱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黑刺粉虱在不同茶树品种的越冬趋性,对越冬代黑刺粉虱分别在中叶种和大叶种共10个茶树品种上的分布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叶种茶树上的越冬代黑刺粉虱虫口密度总体而言显著大于中叶种茶树。福鼎大毫上的越冬代黑刺粉虱虫口密度显著高于其它种类茶树,聚集性也最强。越冬代黑刺粉虱在树冠上的空间分布受茶树品种的影响,碧香早、潇湘红21-3、龙井43号和槠叶齐9号越冬代黑刺粉虱密度在上、中、下三种树冠层次下均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黑刺粉虱对不同茶树品种的越冬趋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啶虫脒、噻虫嗪和螺虫乙酯防治茶黑刺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琼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106-107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36%啶虫脒WG、25%噻虫嗪WG和24%螺虫乙酯SC是药后7~15d的防治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联苯菊脂EC900mL/hm2。根据害虫发生的严重程度和从经济效益考虑,建议36%啶虫脒WG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剂量为45ga.i./hm2,防治适期掌握在茶树黑刺粉虱卵孵化盛末期效果好。25%噻虫嗪WG和24%螺虫乙酯SC均表现为药效较慢,持效性长的特点,在实际生产中建议以低剂量使用为宜,同时,考虑茶叶采摘时期和农药农残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黑刺粉虱在我市范围内大发生,危害我市茶叶生产,受害严重的茶园茶树上部嫩叶平均每叶有黑刺粉虱60~70头,多的达109头,平均每叶有卵205粒,严重影响我市的茶叶产量和质量。为此,及时做好黑刺粉虱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1为害特点黑刺粉虱以若虫固定在成叶、老叶叶背,将口针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颜色防虫板对北方茶园黑刺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种颜色防虫板对黑刺粉虱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田间防效大小顺序依次为:黄板绿板蓝板;其累积诱虫效果大小顺序依次为:黄板绿板蓝板。黄板田间防治效果和粘虫效果最好,田间防效最高达88.3%,粘虫效果为123.6头/(m~2·d),最适宜北方茶园黑刺粉虱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周爱贤  彭小凤 《农技服务》2014,(11):187-187
上饶县位于江西东北部,是江西茶叶主产县,近年来我县部分茶园黑刺粉虱猖獗并诱发严重的茶煤病,严重影响茶叶茶树树势以及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对茶叶黑刺粉虱的危害性,为害特点、发生规律的认识,提出了黑刺粉虱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黑刺粉虱在宜都市每年发生 4代 ,越冬代在春季虫态单一 ,是全年最佳防治时期 ,第 1、2、3代低龄若虫高峰期为防治适期。控制黑刺粉虱田间虫量即能达到防治煤烟病的目的。采取村级统一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黑刺粉虱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刺吸茶树叶片营养,其排泄物易诱发烟煤病,发生严重的茶树整片叶表面覆盖有黑色的粉状物,阻碍叶片的光合作用,使树势衰弱,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防治黑刺粉虱,需要对茶园进行综合管理,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1)农业防治:加强茶园中耕除草,增施肥料,合理进行茶树修剪,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增强茶树的抗逆性,抑制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黑剌粉虱在我市范围内大发生,危害我市茶叶生产,受害严重的茶园茶树上部嫩叶平均每叶有黑刺粉虱60~70头,多的达109头,平均每叶有卵205粒,严重影响我市的茶叶产量和质量.为此,及时做好黑刺粉虱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茶树黑刺粉虱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贵州茶树黑刺粉虱类群的种类,采用线粒体COI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和形态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茶区茶树黑刺粉虱类群进行鉴定。根据mt COI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采自贵州省12个不同茶园的黑刺粉虱与现已明确鉴定的茶树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camelliae KanmiyaKasai以较高的支持率聚类在一起,且明显区分于日本柑橘的黑刺粉虱A.spiniferus。各虫态主要形态特征观察结果表明,成虫前翅有9个不规则白色斑纹;一、二、三和四龄若虫体背刺毛数量分别3对,10对,14对和14对;三龄和四龄若虫背部的三角形蜕皮壳数量分别为1个和2个;蛹的体背有刺毛19对;雌、雄蛹体边缘刺毛数量分别为11对和10对。结合分子鉴定和形态观察结果,首次明确贵州茶区茶树黑刺粉虱种名为A.camelliae KanmiyaKasai。  相似文献   

20.
黑刺粉虱是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丽水茶区发生普遍,多次猖獗为害,给茶叶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该害虫均以幼虫群集于叶背刺吸茶树汁液,其分泌物能诱致煤病发生,使树势衰退,发芽减少,严重时可导致茶园一片乌黑,叶片大量脱落,甚至整丛、成片茶树死亡.因此,加强黑刺粉虱的防治,对保证茶叶高产优质至关重要.其主要防治措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