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姜勇军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5):178-180+187
通过测定不同护坡模式(A区拱形骨架护坡,B区拱形骨架+植草护坡,C区拱形骨架+六棱砖护坡,D区拱形骨架+六棱砖+植草护坡)下的水土流失状况,筛选出适宜该研究区的护坡模式。结果表明:不同护坡模式下土壤结构产生了一些变化,其中A区的土壤容重增幅最大(11.96%),C区次之,B区第三,增幅分别为8.55%和6.84%,而D区增幅最小(3.42%)。A、B、C和D区均以面状侵蚀为主,其中A区比B区分布有更多的侵蚀沟,且A区比B区侵蚀更深;C区和D区以六棱砖为单元形成上深、下浅的侵蚀状态,且C区比D区侵蚀更深。4种护坡模式下的土壤侵蚀模数表现为A区>C区>B区>D区,且土壤侵蚀模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拱形骨架+六棱砖+植草护坡模式的防护效益最优。采用该护坡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因此,建议在类似地区采用该护坡模式,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从模式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出发,通过对模式区的现状调查和盐碱地改良措施分析,总结推荐了在该地区进行造林绿化全覆盖的6种生态治理模式,以期为改善潍坊市沿海地区的生态条件、防灾减灾、优化人居环境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湖北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立足于湖北省水稻生产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水稻科技储备,以现有的成熟技术为基础,集成适合湖北不同水稻生态区域的主体模式,在鄂东南双季稻区、鄂中中稻区、江汉平原稻区、鄂北稻区突出不同生产模式,开展模式研究与示范。同时,针对模式应用的关键技术和瓶颈问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结合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现状和深加工实际情况,分析定西市铃薯深加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相对优势的原则对定西市马铃薯深加工模式进行分区研究,将其分为水源较丰富的临渭深加工模式区、交通较便利的陇安深加工模式区、基于培育优良品种的渭岷深加工模式区、基于传统品牌优势的通渭深加工模式区。最后对提升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应加大良种培育创新和推广,加强集约生产与产业链延伸,拓展产品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棉区设置模式施药区(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常规施药区和空白对照区进行对比试验观测,发现在防治效果、保护天敌、减少污染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模式施药区均高于其他区,为棉区防治农药污染,保护农业环境提供了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长汀县崩岗侵蚀区不同治理模式植物多样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福建省长汀县崩岗侵蚀区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选择4种生物治理模式,分别从植物的种类、数量、盖度及生长状况等方面进行群落调查,同时对乔灌层、草本层植物种类、重要值、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不同治理模式下植被恢复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生物治理模式下植被恢复效果不同,经济林+封育模式>乔灌草混交模式>灌草模式>灌木模式>对照,其中经济林+封育模式和乔灌草混交模式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高,植被均匀度高,植被恢复效果好,是崩岗侵蚀区较为理想的生物治理模式.芒萁为崩岗侵蚀区先锋植物,在崩岗侵蚀区的植被恢复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稻蟹复合模式不同区位浮游生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稻蟹复合模式下养蟹区和种稻区浮游动植物的种类、生物量、密度、多样性等差异,选择宁夏某稻蟹种养稻田,水稻品种为宁粳50号,蟹品种为中华绒螯蟹,选择1个不养蟹的稻田作为对照,分析稻蟹复合模式下不同区位浮游生物的种类、生物量、密度及多样性。定性结果显示,共鉴定浮游植物31种,分别属于硅藻门、蓝藻门、绿藻门、裸藻门,不同区位间浮游植物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且稻蟹复合模式下养蟹区和种稻区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均极显著低于常规种稻模式,然而养蟹区均一度(Pielou指数)显著高于种稻区和常规种稻区。研究共鉴定浮游动物40种(原生动物未鉴定),其中轮虫类24种,枝角类8种,桡足类8种,稻蟹复合模式下不同区位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差异。定量结果显示,养蟹区浮游植物生物量极显著高于种稻区、常规种稻区,然而浮游植物密度却极显著低于种稻区、常规种稻区。不同区位浮游动物枝角类和桡足类的生物量及密度基本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稻蟹复合模式下轮虫的生物量及密度均显著低于常规单一种稻模式。  相似文献   

8.
由于采用传统的草原改耕地、过度放牧等耕作方式,致使黑龙江省西部农牧交错区的土壤大面积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实施保护性耕作是改变这种现状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传统耕作模式和保护性耕作模式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农牧交互区中农业区和草原区适合采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为未来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模式发展方向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皖北砂姜黑土区小麦适宜种植模式的选择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2011—2012年在安徽省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进行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试验共设农民习惯种植模式、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超高产种植模式、持续高产高效种植模式4种种植模式以及不施肥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在试验条件下分蘖成穗率、产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以及氮肥增产效率等方面均表现出绝对优势,可考虑在皖北砂姜黑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唐山滨海地区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张国新  王秀萍  鲁雪林  王文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50-4751,4764
综合分析了唐山滨海盐碱地区土壤资源分布状况,提出该地区的盐碱地开发利用应遵循高产、高效、综合、生态的“盐碱农业”战略思想,并提出适宜该地区不同土壤状况的3种农业发展模式,即冀东冲积平原区的高产高效农业模式、冀东滨海交接平原的保护性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和冀东近代滨海平原区生态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临夏县属甘肃省半干旱、半湿润区,半湿润区植被修复模式、方法,与立地类型的优化配置,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在探索阶段,未形成成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体系。本文选取甘肃省半干旱区、半湿润区的6个典型区,进行立地类型划分,据此提出植被修复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连续11年在洋芋—玉米和小麦—玉米种植模式下,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中,年度产量随施肥的不同产生变化,空白区产量逐年下降,常规区产量稳定,配方区产量稳中有升。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处理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呈上升趋势,土壤速效养分变化大,2种种植模式养分变化不同。2种种植模式土壤N和P2O5的投入量都较作物吸收量大,N盈余93.75~192.75 kg/hm2,平衡系数大于1.5的占2/3;P2O5配方区盈余10.20~43.65 kg/hm2,常规区洋芋—玉米模式盈余137.40kg/hm2,小麦—玉米模式亏损5.85 kg/hm2,平衡系数大于1.5的占1/3;K2O的投入量不足,平衡系数小于0.9的占2/3。  相似文献   

13.
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和保障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节水技术的推广,使新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发展过程中农业用水制约性明显下降。节水生态农业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态环境。按照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条件等,将新疆节水生态农业区域划分为生态资源较丰富经济欠发达区、农牧业主产区、城郊经济发达区、绿洲边缘节水区和外围的近沙区等5个区,并指出生态资源开发模式、“农—林—牧—加”复合生态运行模式、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沙区生态产业化模式等5种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特色。提出节水“一体化”政策、构建节水生态补偿机制、健全水利法规、明晰水权、水价等措施,保障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2015—2017年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新品种石薯1号马铃薯在河北省二季作区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及技术要点。介绍了种薯、种植、管理、收获和贮存的模式,从新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示范宣传、产量结果和经济效益分析入手,全面总结高产高效二季作区马铃薯种植模式及技术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对湖南省稻区不同水稻种植模式进行了调研,比较了早晚双季稻、一季稻+再生稻、稻油和稻渔等生产模式的效益,总结了湖南省稻区水稻种植模式调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表明:稻油模式经营风险小,增效稳,是目前比较成熟和稳妥的稻田种植模式,适合在全省大范围推广;一季稻+再生稻模式不利于优质稻产业的发展,增产难以增效,只宜适度发展;稻渔模式快速发展,存在着极大风险,同时可能严重危害耕地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结合四川烟区农业现状,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打造烟区特色农业产业,以实现烟区促农增收。以攀枝花市米易县普威镇烤烟-油菜种植的农旅融合模式为例,从彩色油菜品种选择、彩色油菜造型、促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阐述了烟区围绕"以烟为主调结构,农旅融合兴产业"的发展模式,以期为四川烟区产业脱贫和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不同耕作、播种模式的区域适应性,为稻麦轮作区耕作、播种技术的优化及相关精密播种机具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确保稻茬麦的优质高产。【方法】利用种子区微气候测试仪监测免耕露播覆草(NT1),免耕条播(NT2)和常规旋耕盖籽(CK)3种模式的稻茬麦种子区微气候条件及其对种子萌发及立苗的影响。【结果】田间试验表明,3种模式的种子区微气候差异显著。NT1条件下种子区微气候相对稳定,CK条件下由于旋耕形成大土块,大土块垒结后形成的大尺度孔隙空间使种子区微气候变化较大,不利于保墒。NT2条件下的种子区微气候比NT1和CK相对稳定且温湿度条件更适合种子的萌发。NT1、NT2和CK条件下出苗率分别为58.39%、71.81%和61.80%。【结论】不同耕作和播种模式的种子区微气候条件及种子萌发立苗效果差异显著,使用种子区微气候测试仪能够快速准确评价稻茬麦耕作、播种模式的区域适应性。良好的耕种措施、种床环境以及种土接触是保证小麦出苗生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8,(6):44-45
2017年,东北黑土区侵蚀沟综合治理专项工程实施,标志着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由面上治理为主转为以侵蚀沟治理为主。经过多年水土流失治理实践,东北黑土区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侵蚀沟治理技术和模式。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提供技术支持,介绍了工程措施为主植物措施为辅、植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和植物措施3种类型的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河北冀东稻区水稻种植面积8万hm2左右,其中生态种养面积约有4 000 hm2。本文介绍了冀东稻区稻田养蟹、养鱼、养泥鳅3种主要种养模式,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稻田种养模式必将成为冀东稻区的主推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利用ECMWF模式、T639模式、JAPAN模式以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湖南省娄底市2014年6月19—20日强降水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揭示这次强降水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500 hPa亚欧中高纬为一槽一脊形势,中纬度高空多波动,西安到重庆有低槽东移,影响娄底市西部发生较强降水;850 hPa切变线和低空急流之间对应强降水落区,其维持是造成强降水天气的主要原因;数值模式预报与实况有一些差异,对于19日的强降水落区和强度,主要表现为ECMWF模式和JAPAN模式预报偏小,T639模式预报偏大,对于湘中一线的强降水落区仅T639模式预报准确,但对湘北的预报出现明显空报现象;20日强降水的强度和落区预报, ECMWF模式无论是强度还是落区上都是吻合的,而T639模式和JAPAN模式强度相对也吻合,但落区上有偏差,较实况偏东偏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