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推进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是新时代首都“三农”工作的根本要求。北京市作为国家首都和超大城市,具备首善之区的政治优势、超大城市带动优势、先发地区的经济优势和城乡人口的比例优势。当前,北京农村改革发展在城乡之间、乡村内部之间以及与其他地区发展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距。北京农村改革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是“五重五轻”,一是重战术用力、轻战略谋划,二是重物质投入、轻改革创新,三是重试点安排、轻制度建设,四是重政府主导、轻农民主体,五是重政策制定、轻立法保障。今后,应紧紧抓住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超大城市发展规模、疏解非首都功能、村庄形态分化、首善之区标准等特点,实现北京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分类施策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村庄形态、农村社会结构、农民生产生活状态和村庄治理四个层面来看,首都五类村庄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不同类型乡村的治理现代化面临的瓶颈也存在较大差异.首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选择路径应重视分类实施和推进:一是推动建立城乡融合、平等开放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新市民制度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二是促进城乡治理机制衔接,转变三无村、拆迁村、倒挂村社区治理方式,构建党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三是加快补齐空心村和传统村在治理现代化中人才、集体经济、社会组织、基础设施四个短板.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北京市提出聚力打造100个左右具有首都特点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为打造集中连片、点线面结合的美丽乡村风景线,每年集中开展1000个左右的村庄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2019年,第一批共建设平谷区峪口镇西营村等五个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2020年,第二批共建设昌平区流村镇北庄村等五个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振兴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都市现代农业迎来发展新机遇。文章阐述了新时代对"新三农"问题的五个新认识,即新特征、新业态、新任务、新要求、以及新发展,并提出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在于该战略成为中国社会发展史的必然之选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都市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三点思考,包括都市农区不平衡决定了都市农业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有产业支撑、以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关注结构、功能、空间、资源以及模式五个维度。  相似文献   

5.
构建面向乡村振兴的县域空间区划体系,配之适宜的空间管制措施是实现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县域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与乡村发展、农民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规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多尺度、多角度和多类型构建面向乡村振兴的空间区划体系。研究表明,县域空间区划体系可以从县域功能分区、村域振兴分类和村庄发展分型三个层次构建。针对县域范围内各区域功能差异,划分为牵引区、本体区、保障区和协同区;基于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和区位条件等,将本体区划分为工业发展类、种养发展类、旅游发展类、林业发展类和渔业发展类等村域发展类型;基于村庄的自然状况、社会经济、生产生活和景观特征等,将村庄的发展型态划分为极核发展型、乡城转换型、特色发展型和转移发展型。结合各分区分类分型模式提出产业带动、生态保护、区域协调、多元发展和分型优化的管制措施与发展路径。将该区划体系应用于依兰县,可以较好地反映依兰县乡村发展的空间格局,规范县域空间发展秩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6.
正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下活产业发展"这盘棋",乡村振兴就指日可待。武邑县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最大结合点和关键突破口,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积极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幅员辽阔、文化环境多样,其村庄更是具有地理环境和文化特征的异质性,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很难"一刀切",必须分类推进.大都市农业区的农业农村特征不同于一般农业区,本研究以典型的大都市农业区上海金山区为例,基于覆盖所有行政村的问卷调查,以产业发展为标准,构建乡村类型分类矩阵,划分乡村类型,并结合不同类型村庄自身发展特色,识别共性和个性需求,探索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结果表明,上海市金山区乡村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第一产业较强与第二、三产业较弱型(Ⅰ类),一、二、三产业均较强型(Ⅱ类),一、二、三产业均较弱型(Ⅲ类),第一产业较弱与第二、三产业较强型(Ⅳ类).Ⅰ类村庄乡村振兴路径主要从提升农业产业能级、强化实用人才支撑、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实施;Ⅱ类村庄则从加速农产品产销对接、持续引进复合型人才、创新融合发展用地机制等方面实施;Ⅲ类村庄和Ⅳ类村庄分别从平安乡村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方面实施.本研究为全国其他农业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探索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以清流县乡村振兴工作为对象,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乡村振兴的意义和困境,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即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根基;引导农民参与,激活内生动力;制定村庄规划,增强产业引擎;夯实产业基础,培育文明新风。发展强村、改革活村、促进农民增收、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18,(10)
正目前,杭州农业农村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必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丰富内涵、提升层次,实现从环境整治向乡村全面振兴拓展,全面打造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乡风美、秩序美"五美与共"的美丽乡村升级版。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加快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突出"五个重点"即抓规划,推进整体格局科学划定、村庄规划全域覆盖,村庄设计体现特色、农房建设统一布局;抓产业,筑牢农业基础,注重融合发展;抓保护,保护好自然生态和乡土文化的"绿水青山";抓建设,加快"四好农村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总书记作出的七个方面路径指引和"五个振兴"的布局安排。本文就公主岭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探索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传统村落活化引导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以徽文化核心区124个中国传统村落为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构建研究框架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划分类型并提出引导策略。结果表明:传统村落活化包括环境、经济、社会、文化、机制等方面;徽文化核心区传统村落整体活化水平一般且地域差异显著;传统村落活化可划分为宜居协调、产业发展、社会发展、文化特色、管理有效五大类型。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产业融合、营造村落共同体、促进资源转化和加强组织协同等方面提出传统村落活化分类引导策略,可为其他区域有关研究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是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从内生发展视角切入,探究Z村乡村内生发展的关键因素。Z村的实践表明:资源贫乏村内生发展需要发挥能人带动效应,增强农民自我发展意识和潜力;地方政府应积极精准回应农民诉求,吸纳农民参与村庄发展,在支持协作中提升农民的行动力;制度创新不仅有利于化解资源匮乏困境,而且有利于利益共同体的形成;资源贫乏村应转变发展思路,整合利用村庄场域内外部资源推进产业发展。Z村的实践展现出人、制度、资源在乡村内生发展中的要素交互驱动作用,为当下资源贫乏村发展提供现实样本和典型经验。  相似文献   

13.
徽州传统村落现状发展模式可分为自然资源型、企业带动型、旅游产业型、文化带动型、混合产业型等。应遵循原真性、整体性、动态性、时序性等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提出综合的建设发展路径。通过确定保护发展原则、保护遗产资源、挖掘传统文化、活化利用空间、完善产业结构、编制聚集区规划、各个保护主体良性互动等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徽州传统村落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合村并组有助于地方党委和政府参与和引导村庄实施乡村振兴。由于合村并组改变了村庄的利益格局,其推行面临着来自村庄的阻力。基层政府采取干部和机构两种调控手段予以应对。合村并组的过程暗含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即国家对村庄的政治规制。政治规制的实现有助于国家权力进村,为乡村振兴的有效开展提供指导。鄂西侗族乡Y村的合村并组实践完整地展现了这一过程及其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应正确把握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客观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统筹推进。安徽省的实践经验表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组织振兴,以组织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因此,要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基层组织机制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乡村法治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德治能力建设等途径,着力打造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得力能干的村民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社会课题,乡村文化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促进乡村延续与自立、遏制乡村衰落的重要举措。皖南传统村落文化底蕴浓厚,通过融于自然、适应社会等方式创造与传递村落社会价值。乡村交往空间是具有社会介质属性的互动空间,能促进乡村社区共同体的形成,缓解村民精神压力。皖南传统村落传统与现代文化和谐交融的乡村交往空间格局为现代乡村社会精神文化层面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具体途径包括保护及营造村落田园特色交往空间、构建多层次结构空间场所、提供和完善基础设施空间、激活地标性文化交往空间。  相似文献   

17.
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不同类型村庄生活污水排放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密云水库作为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水质状态存在向中等富营养发展的趋势.由于流域村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程度低,已成为影响密云水库水质的污染来源之一.本文选取水源保护区内普通自然村、生态旅游村和镇政府所在村3种典型村庄为研究对象,采用人户调查和采样分析的方法对村庄生活污水的产量、组成、排放系数及季节变化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村庄的污水的产量和结构不尽相同,旅游村的污水产量远远高于普通村和镇级村.厨余废水、洗浴废水和洗衣废水构成生活污水的主要部分,其中旅游村的污水主要来自养鱼废水.生活污水的产生具有季节性和时段性的特点,旅游村夏秋两季污水产量最高,约为冬春两季的2~4倍;普通村和镇级村夏季污水产量约为其他季节的2~3倍.旅游村的人均生活污水排放系数最高,为118 L·d-1,是其他类型村人均生活污水排放系数的4~5倍,普通村最低.污水中的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N)指标均较高.COD含量与污水类型密切相关,与村庄类型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8.
乡村综合体规划设计模式试图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以“大农业观”进行全绿色、 多功能、高附加值、强大竞争力的农业全产业链构建和优化。建设“美丽乡村综合体”,激发产业 潜力,激活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协助实现我国社会从“农民身份”到“农民职业”的观 念转变。同时,本文将探索、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重拾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促进生态文 明建设和人类命运供体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并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愉悦农民、教育农民、为乡村振兴强根铸魂、培养人才等多重功能。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一要外部供给与内部挖掘相结合。一方面加强乡村文化的组织供给、人才供给、活动供给和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挖掘乡村内部潜力,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发挥新乡贤和乡村知识分子的作用。二要载体搭建与能人培养相结合。既加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和乡村文化活动载体搭建,又要强化乡村文化能人培养,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力支持。三要推动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以乡村文化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载体、积累资金。  相似文献   

20.
农家乐是新时期乡村发展的新业态,其空间分布影响区域旅游和乡村发展格局。已有研究主要基于传统调查或统计数据开展,随着互联网电子地图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为农家乐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撑。基于POI抓取技术获得北京市农家乐空间分布数据,运用加权几何平均算法和多维组合特征对北京市农家乐发展模式进行类型划分,探讨不同类型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家乐可分为8种类型,包括资源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市场主导型、资源—交通主导型、资源—市场主导型、交通—市场主导型、强综合型和弱综合型,不同类型农家乐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资源主导型、资源—交通主导型和弱综合型农家乐呈离散状分布,且主要位于生态涵养区,交通主导型农家乐具有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市场主导型、资源—市场主导型和交通—市场主导型农家乐呈环状分布,主要位于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强综合型农家乐主导分布在城市功能扩展区。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交通通达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家乐空间分布的解释度均在0.1以上且高于自然地理因素的解释度;生态涵养区农家乐以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