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外源激素影响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杜仲叶面喷施ABT生根粉和赤霉素,研究其对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京尼平甙酸、绿原酸、总黄酮、杜仲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BT生根粉处理后,杜仲叶中京尼平甙酸的含量在较长时间段内增加,增加幅度超过了9;绿原酸、总黄酮和杜仲胶的含量减少,减少幅度较大.赤霉素在不同的时期,对杜仲叶中京尼平甙酸、绿原酸、总黄酮和杜仲胶的含量影响效果不同,变化幅度较喷施ABT生根粉的小.  相似文献   

2.
林杰  江汉美  卢金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165-166,199
[目的]分析杜仲和杜仲叶中的挥发性成分,比较这2种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的异同。[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杜仲和杜仲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杜仲叶中分离出40种化学成分,鉴定出19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4.72%;从杜仲中共分离出39种化学成分,鉴定出13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6.83%。杜仲和杜仲叶2种药材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都为壬醛,含量分别为17.47%、13.53%。[结论]杜仲与杜仲叶中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杜仲叶挥发物质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杜仲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杜仲叶经水蒸气蒸馏得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分离鉴定了3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6.18%。其中,含量在3%以上的组分有:叶醇(19.61%)、3四-氢呋喃甲醇(57.02%)、植醇(6.37%)。[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杜仲叶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杜仲叶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仲叶属可再生资源,产量巨大,由于其活性成分含量丰富,药理作用突出,因而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综述了杜仲叶的主要活性成分最新研究进展,为杜仲叶的进一步开发和在食品、医药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杜仲叶绿原酸对时令果蔬的保鲜作用,将杜仲叶绿原酸与淀粉溶液分别按照1∶1、1∶10、1∶100的比例混合,制成不同剂量的保鲜液,在常温条件下对新鲜时令果蔬进行保鲜处理,定期检测果蔬的失重率、有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探究其对果蔬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杜仲叶绿原酸能有效降低贮藏期间圣女果和黄瓜的失重率,明显抑制了圣女果和黄瓜的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性减少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它们的新鲜程度。同时,杜仲叶绿原酸对圣女果和黄瓜的保鲜效果比对草莓的保鲜效果好得多。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杜仲叶绿原酸对时令果蔬的保鲜作用,将杜仲叶绿原酸与淀粉溶液分别按照1∶1、1∶10、1∶100的比例混合,制成不同剂量的保鲜液,在常温条件下对新鲜时令果蔬进行保鲜处理,定期检测果蔬的失重率、有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探究其对果蔬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杜仲叶绿原酸能有效降低贮藏期间圣女果和黄瓜的失重率,明显抑制了圣女果和黄瓜的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性减少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它们的新鲜程度。同时,杜仲叶绿原酸对圣女果和黄瓜的保鲜效果比对草莓的保鲜效果好得多。  相似文献   

7.
苦杏仁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陕西永寿县苦杏仁中苦杏仁甙、脂肪、纤维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的含量及理化性质,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测定,并与甘肃镇原、内蒙古赤峰、山西晋南和太原等地的苦杏仁成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苦杏仁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氨基酸种类齐全,搭配合理,钾、钙、铁、镁、锌和维生素E的含量高,不同产地苦杏仁的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杜仲叶中活性成分积累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选择适宜采收期、保证所采杜仲叶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乙醇浸提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杜仲叶生长过程中绿原酸、木脂素、总黄酮、环烯醚萜的含量,找出每种成分含量随生长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杜仲叶活性成分的合成积累呈较为明显的季节性,4种成分含量在6月份之前均快速增加,而6月份之后绿原酸、木脂素和环烯醚萜含量又逐渐减小,特别是环烯醚萜含量减小速率较快,但总黄酮含量到9月份后才开始减小。[结论]同时考虑活性成分含量和杜仲叶产量,建议以应用黄酮类和绿原酸为主时,叶片的采收宜在5~10月份进行;而以应用环烯醚萜类和木脂素为主时,叶片的采收宜在5~8月份进行。如果综合考虑各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建议采用5~8月份的叶片为宜。  相似文献   

9.
杜仲叶降压成分鉴别及其含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提高杜仲叶综合利用价值,从杜仲叶中提取分离了降压有效成发松脂醇-二葡萄糖甙,经TCL、红外光谱等方法鉴定及对不同树龄季节的叶子与鲜叶、干叶的比较,结果表明,杜仲叶中有与皮相药理作用。皮的含量比叶强3倍左右。15年以下与10年的叶子含量几乎无变化,而10年以下的叶子含量仅为10年的1/2左右;夏、秋两季叶子含量无明显差异;落叶的含量明显偏低,仅为鲜叶的1/3,不能入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绿原酸是杜仲叶中的主要成分,其性质不稳定,制药厂收购的干燥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差异很大。实验旨在研究干燥条件及存放时间对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干燥条件对杜仲鲜叶进行干燥、干燥的杜仲叶放置不同时间,以不同溶剂浸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烘干温度以60℃含量最高,其次为室温阴干、恒温50℃;存放三年的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仅有当年产杜仲叶的1/3。结论:最佳干燥条件为60℃恒温烘干;干燥的杜仲叶以当年产当年用为佳。  相似文献   

11.
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了云南建水县麻疯树Jatropha curcas不同部位(叶、树皮及种子)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了解析,分离鉴定了各组成及相对含量。从麻疯树叶、树皮、种子挥发性物质中分别分离出 45,58,35 个色谱峰 ,并分别鉴定出32,33,23种化合物,各占挥发性成分的 84.26%,81.14%,68.61%。化合物类型包括醛、酮、酯、萜类化合物、甾醇类、脂肪酸、烷烃、烯烃、芳香族化合物等。麻疯树叶、树皮及种子的化合物组成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在麻疯树叶、树皮及种子的提取物中发现了多种具有开发价值的三萜类、植物甾醇类物质及一种用途广泛的平台化合物5-羟甲基康醛。图1表1参16  相似文献   

12.
侧柏衰弱树中引诱柏肤小蠹的活性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研究侧柏衰弱树树皮、木材、树叶精油对柏肤小蠹的室内引诱活性。结果表明:衰弱树树皮挥发油对柏肤小蠹雌雄成虫均有强烈的引诱作用,木材挥发油的引诱作用次之,树叶的引诱作用最弱。各部分挥发油经GC-MS测定,比较其图谱,并与生测活性比较,确定活性成分可能为罗汉柏烯、3-蒈烯、柏木-9-烯等。  相似文献   

13.
杨蓓芬  金巧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598-13600
采用凯氏定氮法和分光光度法对东魁杨梅各营养器官的生化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叶片总糖、总蛋白和游离蒽醌含量最高,根皮次之;根皮和茎皮粗脂肪含量较高,根木质部次之;茎皮总黄酮、总绿原酸、总鞣质含量最高,根皮次之。  相似文献   

14.
滨海沙地尾巨桉人工林凋落物及碳氮养分归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滨海沙地10年生尾巨桉人工林凋落物数量及其碳氮归还量进行为期1年的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尾巨桉人工林年凋落量为6 739.92 kg/(hm2·a),叶是凋落物的主要形式;凋落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表现为“双峰”型,即5月和7月出现2次高峰;凋落物各组分碳含量差异不明显,介于45%~50%;凋落叶的氮含量是皮和枝的2倍多,氮含量大小排序为碎屑>叶>果>枝>皮.碳氮元素养分年归还量为3 325.86 kg/(hm2·a),其中:碳归还量为3 267.48 kg/(hm2·a),氮归还量为58.39 kg/(hm2·a);C/N值为55.96,高于同试验区其他树种,大小排序为皮>枝>果>叶>碎屑.  相似文献   

15.
对大兴安岭16种乔木和灌木凋落的树叶、小枝和树皮含水率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凋落的树叶、小枝和树皮的风干含水率差别不大,凋落的树叶与小枝的绝干含水率差异也不显著,但树皮与树叶和小枝的绝干含水率有显著差异;凋落的树叶、小枝和树皮风干含水率和绝干含水率无显著相关,这说明在分析抗火性时风干含水率和绝干含水率都要考虑进去;所选的16种树种的风干含水率和绝干含水率不存在差异,因此,在分析树种之间凋落的树叶、小枝和树皮抗火性差别时可以不考虑风干含水率和绝干含水率.  相似文献   

16.
对6个不同年龄(16、24、32、39、48、55 a)栓皮栎4个器官(干、皮、枝、叶)的苯—乙醇抽出物质量分数及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与热值的关系进行研究,利用SPSS18.0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器官栓皮栎热值、苯—乙醇抽出物、半纤维素均具有极显著差异。对不同器官苯—乙醇抽出物、半纤维素与热值的相关性分析,得到苯—乙醇抽出物与干质量热值、去灰分热值均呈正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总体上半纤维素与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相关性也不显著,而枝的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与去灰分热值呈显著正相关。栓皮栎不同器官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总体趋势均为:皮>叶>枝>干;不同器官苯—乙醇抽出物和半纤维质量分数分别表现为:叶>皮>枝>干,干>枝>叶>皮。24 a栓皮栎苯乙醇抽出物质量分数最高,利于能源林生产。  相似文献   

17.
杜仲灰夜蛾(Polia sp.)系我国首次发现的一种害虫。该虫在湖北省一年可发生2-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幼虫共分五龄,五龄前为害杜仲嫩叶,五龄至入土化蛹前啃食杜仲经环剥后再生的新皮。成虫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根据该虫的生活习性,可对其采取如下防治措施:1、胶环阻隔,在杜仲环剥处的上下方各涂刷一圈粘胶剂,可阻碍或粘死该幼虫。2、铲除越冬蛹,对树干1.3米以内进行林地垦复。3、铲除蜜源植物,切断成虫的营养来源。4、用糖、醋、酒诱杀或灯光诱杀成虫。  相似文献   

18.
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了云南元阳县麻疯树不同部位(叶、皮及种子)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了解析,分离鉴定了各组成及相对含量.从麻疯树叶、皮、种子挥发性物质中分别分离出53、58、13个色谱峰,鉴定出28、32、10种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的79.2%、75.4%、97....  相似文献   

19.
植物次生物质与锥栗对栗疫病抗性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研究测定了20个不同抗病性锥栗品种叶片和树皮的多酚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叶片和树皮的多酚类物质含量均比感病品种高;树皮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高,但叶片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锥栗品种的抗病性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