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白猪优质系生长曲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更好地了解湖北白猪优质系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不同阶段生长潜力。[方法]测试102头湖北白猪优质系2个世代从出生到20日龄、50日龄及25~90 kg体重期间的生长发育情况,用Logistic和Gompertz方程对其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和分析,推导了其达90 kg体重日龄校正公式。[结果]Logistic方程和Gompertz方程均可拟合湖北白猪优质系生长曲线,两方程的拟合度分别为0.9710和0.9760。湖北白猪优质系在122日龄左右生长最快,曲线模型中代表极限体重的参数A在同品种的不同个体间有较大差异,代表生长最大值的日龄参数lnb/k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湖北白猪优质系头2个世代达90 kg体重的日龄为(186.00±25.09)d。[结论]用Gomp-ertz方程拟合的湖北白猪优质系生长曲线的拐点为(121.59,52.13),最大日增重为657.00 g/d。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初生~180日龄的关中黑猪和长白猪背部皮下脂肪的组织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学参数的测定及其变化模式的综合分析,证明猪体脂肪形成主要是脂肪细胞的肥大作用。脂肪细胞的生长机制在不同经济类型猪种间有明显差异:①无论是脂肪细胞的肥大作用,还是脂肪细胞的增殖能力,关中黑猪都强于长白猪;②关中黑猪脂肪细胞的生长在120日龄以后明显加快,而长白猪则较稳定;③关中黑猪的细胞学参数表现为二相分布,而非一般的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  相似文献   

3.
猪体脂肪形成的细胞学和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初生 ̄180日龄的关中黑猪和长白猪背部皮下脂肪的组织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学参数的测定及其变化模式的综合分析,证明猪体脂肪形成主要是脂肪细胞的肥大作用。脂肪细胞的生长机制在不同经济类型猪种间有明显差异:①无论是脂肪细胞的肥大作用,还是脂肪细胞的增殖能力,关中黑猪都强于长白猪;②关中黑猪脂肪细胞的生长在120日龄以后明显加快,而长白猪则较稳定;③关中黑猪的细胞学参数表现为二相分布,而非一般的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长阶段长白猪体型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体型特征参数是了解不同生长阶段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开展猪的育种和养猪设施、设备等工程配套技术研究的重要参考参数。选取4个不同生长阶段长白猪的6个体型特征参数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阶段长白猪各体型特征参数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1),其中以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最为明显。不同日龄猪的主成分因子有所不同,1日龄的第一主成分为长度因子,第二主成分为高度因子;28日龄、70日龄和150日龄的第一主成分为宽度因子,第二主成分为长度因子;1日龄和70日龄的第三主成分为长度因子,28日龄和150日龄的为高度因子。不同生长阶段长白猪在长、宽、高方向的生长速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蓝塘猪和长白猪leptin和leptin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蓝塘猪和长白猪1、27、90、150和180日龄阶段脂肪组织中leptin基因mRNA和下丘脑中leptin受体基因mRNA的变化,并对2个品种不同生长阶段血液中leptin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蓝塘猪180日龄时皮下脂肪中leptin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各阶段,而与长白猪相比,蓝塘猪除1日龄低于长白猪外,其它各个阶段均高于长白猪,180日龄两者差异极显著;长白猪各阶段间差异不显著;(2)蓝塘猪180日龄时下丘脑中leptin受体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各阶段,长白猪180日龄时最高,且显著高于1日龄和27日龄,蓝塘猪与长白猪1日龄时差异显著;(3)蓝塘猪血清中leptin浓度各阶段均高于长白猪,两品种均是150日龄时最高,蓝塘猪150日龄显著高于27日龄和180日龄,长白猪各阶段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研究母体效应对长白猪生长性状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估计的影响。以温氏长白种猪W51为研究对象,选取初生重、达到30 kg体重日龄和达到100 kg体重日龄3个与生长性能相关的数量性状,利用包含和不包含母体效应的2种数学模型进行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估计。结果表明使用包含母体效应的模型对生长性状的解释更加合理。当模型中不包含母体效应时,遗传力的估计值明显偏高,育种值估计偏离也较大。随着猪只日龄的增加,母体效应方差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而直接加性遗传方差的比重逐渐上升,说明母体效应对猪生长后期的影响在逐渐变小。在建立动物生长性状模型时,需要考虑母体效应对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估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广西巴马小型猪与长白猪的BMP2和FGFR3基因序列及表达差异,为进一步阐明大型猪与小型猪的体型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日龄的广西巴马小型猪和长白猪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四肢骨生长板软骨组织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后用于扩增BMP2和FGFR3基因的编码区(CDS)序列,采用PCR-RFLP检测FGFR3基因SNP位点多态性,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BMP2和FGFR3基因在1日龄广西巴马小型猪和1日龄长白猪生长板软骨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1日龄广西巴马小型猪与1日龄长白猪的体型差异明显,其体重、体长和体高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下同),股骨长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广西巴马小型猪和长白猪的BMP2基因CDS序列全长1188 bp,且2个品种猪的CDS序列完全一致;广西巴马小型猪和长白猪的FGFR3基因CDS序列全长808 bp,与NCBI已公布的FGFR3基因序列(XM_005666479.1)比对发现存在8个碱基突变位点及1个碱基缺失位点。广西巴马小型猪和长白猪共有5个错义突变位点,分别为A124G、C190G、A204C、C205A和C245T,另外3个突变位点是广西巴马小型猪A438G和C549T的同义突变及长白猪A752C的错义突变;碱基缺失位点为长白猪第328~330个碱基(GCA)缺失。FGFR3基因A2374G和C2620T位点的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在广西巴马小型猪与长白猪间的分布差异极显著,对应的等位基因分布均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且2个基因座均处于连锁平衡状态。1日龄广西巴马小型猪生长板软骨组织中的BMP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1日龄长白猪,而FGFR3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1日龄长白猪。【结论】BMP2和FGFR3基因在猪的软骨和骨骼形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中,BMP2基因对猪骨发育起促进作用,而FGFR3基因对猪骨发育起抑制作用。广西巴马小型猪体型矮小与FGFR3基因高表达及BMP2基因低表达存在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8.
淮南猪与长白猪脂肪代谢酶及脂联素的发育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淮南猪与长白猪脂肪代谢酶及血清中脂联素的发育差异,对45日龄、90日龄、135日龄和180日龄健康长白猪和淮南猪进行血清中脂联素含量、肌内脂肪含量及脂肪代谢酶测定。结果表明:相同品种猪的肌内脂肪含量随着猪日龄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日龄不同猪种间肌内脂肪含量淮南猪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同一品种猪血清中脂联素的含量随日龄增加而增加,135日龄和180日龄分别与45日龄间差异显著;淮南猪和长白猪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合成酶(FAS)和激素敏感脂酶(HSL)含量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均以180日龄最高;脂联素及脂肪代谢酶变化趋势均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具有强脂肪沉积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哺乳期仔猪的生长发育规律,为猪的育种和仔猪培育提供科学依据,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实验农场种猪场1998-2002年生产的1871头长白种猪和140头大约克种猪的初生重、20日龄体重、60日龄体重(断奶重)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利用累积生长、绝对生长、相对生长、生长系数等度量生长发育速度和强度的指标对长白猪和大约克猪两个品种的仔猪及同一品种内不同性别的仔猪在哺乳期的生长发育速度和强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用长白仔猪、大约克仔猪的测定结果对其初生重、生长系数、绝对生长采用单因子二水平组内重复数不等资料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长白仔猪的平均初生重比大约克猪低1.6%,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在出生后20日龄、60日龄两个阶段长白猪的生长发育速度(绝对生长)、生长强度(相对生长)均高于大约克猪,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显著(P<0.05);而同一品种内,公猪的平均初生重大于母猪,20日龄时公猪的生长发育速度高于母猪,而至60日龄(即断奶时)时母猪的生长发育速度超过公猪,在20日龄、60日龄时公猪的生长发育强度均小于母猪。  相似文献   

10.
运用半定量RT-PCR法对不同生长阶段的金华猪和长白猪背部脂肪组织中激素敏感脂肪酸酶(HSL)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品种在35、80和125日龄时均检测到了HSL mRNA,两品种猪背部脂肪组织中HSL基因的表达随日龄增加无显著性变化.金华猪HSL mRNA丰度在80日龄时比长白猪低24.2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