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近年来,为帮助农民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多种粮菜间作套种模式的试验研究,其中脱毒马铃薯、玉米与辣椒套种模式,在兖州市大安镇、谷村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667米2马铃薯产量2 250千克,产值1 200元;玉米450千克,产值500元;辣椒2 200千克,产值1150元;累计产值2 850元,该种植模式衔接紧密,投资少,效益高,是普通"一麦一棒(玉米)"种植效益的3倍.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麦套冬瓜、玉米高效种植模式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固镇县从2005年秋种开始示范推广小麦套冬瓜、玉米种植模式,较当地常规小麦与玉米等作物连作的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增收明显。本文对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该高效种植模式符合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和“菜篮子”产品生产的农业产业政策,并解决了焚烧小麦秸秆污染环境的难题,又能培肥地力、改良土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调整优化全县种植业结构,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能够准确了解掌握建昌县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技术模式、规模、主体,省农委、省推广总站开展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模式调查,本站工作人员深入到本县各乡镇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实地察看、调查了解,认真填写调查问卷,就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思路,提供了第一手材料。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1建昌县种植业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4.
种植业布局模式,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该地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及高科技的大量投入,种植业的生产、经营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合理利用气候等再生资源发展,延长优质农业的生命周期曲线,改善种植产品的品质,开发作物新品种,更好地调整、利用土地资源,已成为当前种植业主要研究问题之一.本文就北道区种植业结构模型的调整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5.
沈农保 《当代农业》2010,(12):50-50
《江苏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玉米种植保险条款》对玉米种植农业保险责任、权利与义务做了进一步明确,使保险细则更为完善,为农户发展玉米种植业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邯郸市农业节水发展、推动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以邯郸市种植业为研究对象,在对邯郸市水资源概况、种植业结构发展与农业需水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粮食安全为前提,根据邯郸市人口数量、粮食安全指标和相关粮食生产数据,推算出了地区农业可调整种植面积。结果表明:当前邯郸市种植结构以高耗水低效益的冬小麦、夏玉米为主,而以谷子为代表的旱作雨养作物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未来邯郸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可以向旱作雨养农业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7.
沈农保 《农家致富》2010,(12):50-50
《江苏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玉米种植保险条款》对玉米种植农业保险责任、权利与义务做了进一步明确,使保险细则更为完善,为农户发展玉米种植业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8.
旨在研究辽宁粮食安全状况,并提出辽宁省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对策。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对辽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线性规划。结果表明:压缩普通玉米的种植面积,适当扩大专用玉米的种植面积,玉米的种植面积稳定在大约1800万亩;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在800万亩左右,不适宜大规模发展水稻生产;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增加一些经济效益高的经济和其它作物,以优先发展油料作物为重点,增加花生的栽培面积,扩大高油大豆的种植面积到大约200万亩。基于规划结果应该对辽宁种植业的结构进得调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效益农业的不断发展,为了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在白竹乡推广种植“贝母一甜玉米一甜玉米”的种植模式,建立示范基地500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贝母产量为200kg/667m^2,按市场价30元/kg计算,经济收入6000元/667m^2;甜玉米种植两季,春玉米产量1100kg/667m^2,秋玉米产量950kg/667m^2,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永靖县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通过“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的产业链发展模式,鼓励支持畜牧养殖,让种植业和养殖业“互动起来”,实现短板互补,促进循环生态农业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永靖县不断将现代化农业技术应用到当地玉米种植中,提高了玉米种植效率,降低了人工投入成本。玉米作为重要粮食作物,对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户经济收入影响重大,落实现代农业技术可以提升玉米种植的整体水平,还能为农户带来较为客观的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11.
<正>白银市的农业结构在向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合理的三元结构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玉米品种的改良,积极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一方面促进种植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白银市畜牧业提供基础保障。1白银市粮饲兼用玉米种植的现状1.1粮饲兼用型玉米内涵粮饲兼用型玉米在获得玉米高产籽粒的同时,还可以产大量可被畜禽充分利用的秸秆。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既可生产粮食,又可生产青贮饲料。这种玉米在籽粒完全成熟时,叶片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调整优化全县种植业结构,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能够准确了解掌握我县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技术模式、规模、主体,省农委、省推广总站开展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模式调查,我站工作人员深入到我县各乡镇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实地察看、调查了解,认真填写调查问卷,就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思路,提供了第一手材料。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湖南农作制高效种植模式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湖南省农作制度的演变过程和现有农作制高效种植模式,采用比较分析,对现有稻田、旱地、棉田高效农作种植模式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从"优化农田种植业结构,建立粮、经饲三元农作技术体系,发展多熟农作种植模式;发扬精耕细作的传统,大力推广早地多熟种植技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科技为先导,通过集成创新,促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农作制度的发展;实施农业科技产业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增值"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作制度的改革,提高复种指数,发展现代农作制种植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正>1种植业发展现状1.1取得的主要成效改革开放以来,该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各级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始终把农业发展放在全市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重点从改善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科技以及系列化服务等方面入手,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综合能力水平,确保了农业健康、稳定发展。1.1.1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多年来,立足当地农业资源、社会需求、种植效益以及市场变化情况,该市种植业结构进行了几次大的调整,到目前,基本确立了以粮、菜、棉为主的全市种植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新技术在农业种植生产中的应用为农业种植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已经有多项新技术投放到农业种植领域,并取得了较大成果。  相似文献   

16.
玉米与蔬菜立体种植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区玉米地里间种蔬菜,使玉米与蔬菜合理地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达到长时间共生并取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是一种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山区旱地高产出、高效益的一种优化种植模式。不同的间作模式,产量和效益差别很大;同一种间作模式,管理水平不同、蔬菜上市的时间不同,玉米和蔬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正面临由数量增产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型。面对市场的不同需求,提供具有不同应用前景的专用型玉米,调整和优化玉米种植结构,能使农民种植玉米的比较效益得到保证和提高。适度开发专用玉米品种,可以提高玉米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是一项稳妥可行的农业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以豌豆为前茬的7种不同复种模式的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豌豆复种茄子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最高,生产成本最高,产出投入比也最高;豌豆复种大葱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次之,农时利用率最高;豌豆复种粒用玉米和豌豆复种鲜食玉米2种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但与单作玉米比较,产出效益明显提高。以豌豆为前茬的不同复种模式,具有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效益、增加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及种植业结构调整。并可以利用豌豆根瘤菌生物固氮功能减施氮肥、改良土壤促进可持续农业健康发展,适宜在辽宁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自然资源丰富,适合农业种植业发展,虽然发展历史悠久,但结果表明其生产结构依旧存在不合理性,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的发展。本文以吉林省农业种植业生产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等为约束条件,利用线性规划模型,分析相关数据,建立吉林省农业种植业的生产结构优化模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农业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建议,以实现吉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历程,从市场、生态、技术三个层面分析了现阶段吉林省种植业结构面临的困境,主要存在国外粮食进口量居高不下,省内粮食严重积压,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农业技术发展不均衡等困境。为推进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提出几点政策建议:调减子粒玉米种植面积,优化种植业作物内部结构;加大保护生态资源力度,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强育种科研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