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耐消化道逆环境双歧杆菌优良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耐消化道逆环境的优良双歧杆菌菌株,以来源于母乳婴儿粪便、未断奶仔猪粪便、市售双歧杆菌制剂和本实验室保存的双歧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改良MRS液体培养基,模拟人体胃肠道逆环境,对其耐消化道逆环境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耐酸(pH3的PBS)、耐胆汁酸盐(质量浓度1~20mg/mL)试验对初筛得到的14株菌株进行复筛,得6株菌株,它们在pH3条件下作用120min后存活率均〉93%,活菌数均〉100cfu/mL;在含5mg/mL牛胆酸钠的改良MRS液体培养基中作用24h后活菌数仍〉10^6cfu/mL,除J12和B03外,其他4株在含20mg/mL牛胆酸钠的改良MRS液体培养基中作用24h仍有活菌被检出(活菌数〉100cfu/mL)。在此基础上,采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模拟胃肠液得3株耐消化道酶菌株A03、A04和L-1,在含5mg/mL胃蛋白酶的PBS培养基(pH3)作用120min后其活菌数均高达约100cfu/mL,而在含10mg/mL胰蛋白酶的改良MRS液体培养基作用24h后,其活菌数均高达约10^9cfu/mL;这2种消化道酶对其几乎没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双歧杆菌A03、A04和L-1菌株耐受消化道逆环境的能力最好,可用做微生态制剂菌株。  相似文献   

2.
通过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研究植物蛋白发酵乳酸菌植物乳杆菌FJAT-7926(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JAT-7926)和干酪乳杆菌FJAT-7928(Lactobacillus casei FJAT-7928)在不同pH值人工胃液和不同胆盐浓度人工肠液下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pH3.0的人工胃液对2株菌的存活影响较小。经4h处理后,2株菌的存活数都在1×108cfu·mL-1以上,存活率分别为56.06%和55.65%。pH2.0的人工胃液对2株菌的影响较大,经2h处理后,2株菌的存活数降至1×105cfu·mL-1,4h后,2株菌存活数分别为3.67×102 cfu·mL-1和2.30×103cfu·mL-1。2株菌对不同胆盐浓度的人工肠液均有较好的耐受性。0.1%胆盐浓度的人工肠液对2株菌的存活基本没影响。随着胆盐浓度的升高,2株菌的存活率有所下降,但都与初始菌数维持在同一数量级上。在中高浓度胆盐(0.3%和0.5%)的人工肠液中处理4h后,植物乳杆菌FJAT-7926的存活率在70%以上,干酪乳杆菌FJAT-7928的存活率在40%以上。可见这2株菌均有较强的胃肠道环境耐受力,符合微生态制剂和乳酸菌发酵功能食品菌种耐受肠胃环境的要求,在植物乳酸菌发酵食品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组菌株在不同p H胃液和胆盐浓度肠液中的生存情况,验证重组菌株能否在肠道中发挥作用,为其制备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新型免疫型微生态制剂及功能发酵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工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研究表达金黄色葡萄球菌纤黏蛋白原凝集素A(Clf A)的重组乳酸乳球菌MG1363/p MG36c-clf A菌株在不同p H胃液和胆盐浓度的肠液中的耐受力。[结果]重组菌株在p H 3.0的人工胃液中处理2 h后,存活率约为88.6%;在0.3%胆盐浓度的人工肠液中处理2和4 h后,存活率约为83.6%和68.2%。[结论]重组菌株对胃肠道环境有较强的耐受力,适合制备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新型免疫型微生态制剂及功能发酵食品。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实验室保藏的乳酸菌中筛选出耐酸耐胆盐能力较强的乳酸菌,并研究其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及对肠道病原菌的抑制能力。[方法]通过模拟人工胃肠液及体外与IEC-6细胞共培养来分别研究乳酸菌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及对细胞的黏附能力,并利用单层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其抑菌效果。[结果]试验的27株乳酸菌中,10株乳酸菌在p H 3.0的人工模拟胃液中培养3 h的存活率均大于44.00%,在p H 8.0的人工模拟肠液中培养4 h的存活率均大于51.56%,在含0.30%胆盐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的存活率均大20.00%;其中菌株C13、A03、A17及A90对IEC-6细胞的黏附个数均大于8个/cell;菌株C13、A03对艰难梭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较强,抑菌圈直径均大于22 mm。经16S rRNA测序将C13和A03分别鉴定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结论]L.rhamnosu C13、L.plantarum A03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及对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较强,对肠道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良好的抑制肠道病原菌的候选益生菌株。  相似文献   

5.
选用从健康动物肠道中分离的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按照益生菌的特定要求,模拟体内胆盐环境(胆盐含量0.3%w/v),来监测菌株的耐受能力;测定在人工胃液、肠液环境中作用不同时间后的存活率,初步筛选能够作为益生菌的芽孢杆菌。试验结果表明,有3株芽孢杆菌分别为:B5329、B22、B544,在胆酸盐、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表现出了很强的耐受能力,其中B544还具有很强的产淀粉酶、蛋白酶和木聚糖酶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高生物活性的益生菌菌株,通过热处理从健康猪肠道内容物、粪便、土壤等来源筛选具有较高抗逆性的菌株,综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通过耐人工胃液、耐人工肠液、耐胆盐、耐高温、产酶试验、药敏试验、抑菌试验来研究菌株的特性。综合鉴定菌株ZZS16-3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在p H为2.0的人工胃液中,存活率可达到65.8%,在胆盐浓度为0.3%时存活率为51.2%,在100℃处理3 min后其存活率达到11.2%,可产生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对于绝大多数的药物是敏感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则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枯草芽孢杆菌ZZS16-3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潜在的益生性能,为研制微生态制剂提供了优良的菌种参考。  相似文献   

7.
确定消化道环境胁迫对青春双歧杆菌KLDS2.0003粘附能力、菌体表面性质及菌体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影响。采用体外方法模拟消化道环境,以Caco-2细胞作为粘附模型,青春双歧杆菌KLDS2.0003相继经过模拟唾液、模拟胃液以及模拟肠液处理后,测定经历模拟消化道环境前后存活率、粘附能力、自动聚集能力和表面疏水性,同时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菌体形态以及采用GS-MS法测定菌体处理前后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变化。结果表明,青春双歧杆菌KLDS2.0003经模拟消化道环境胁迫后,粘附能力下降,菌体表面疏水性、自动聚集能力菌下降、菌体细胞形态发生改变,膜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增加,而且有一种新长链不饱和脂肪酸C18:2n6c产生。结果显示,消化道环境胁迫会降低青春双歧杆菌KLDS2.0003粘附能力,同时菌体自动聚集能力和表面疏水性均降低,三者之间呈现一定相关性,此外,在消化道环境胁迫条件下,膜脂肪酸组成发生改变,诱导产生一种新长链不饱和脂肪酸C18:2n6,c推测该菌通过调节膜脂肪酸组成变化以抵抗消化道环境中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8.
确定消化道环境胁迫对青春双歧杆菌KLDS2.0003粘附能力、菌体表面性质及菌体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影响.采用体外方法模拟消化道环境,以Caco-2细胞作为粘附模型,青春双歧杆菌KLDS2.0003相继经过模拟唾液、模拟胃液以及模拟肠液处理后,测定经历模拟消化道环境前后存活率、粘附能力、自动聚集能力和表面疏水性,同时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菌体形态以及采用GS-MS法测定菌体处理前后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变化.结果表明,青春双歧杆菌KLDS2.0003经模拟消化道环境胁迫后,粘附能力下降,菌体表面疏水性、自动聚集能力菌下降、菌体细胞形态发生改变,膜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增加,而且有一种新长链不饱和脂肪酸C18:2n6c产生.结果显示,消化道环境胁迫会降低青春双歧杆菌KLDS2.0003粘附能力,同时菌体自动聚集能力和表面疏水性均降低,三者之间呈现一定相关性,此外,在消化道环境胁迫条件下,膜脂肪酸组成发生改变,诱导产生一种新长链不饱和脂肪酸C18:2n6,c推测该菌通过调节膜脂肪酸组成变化以抵抗消化道环境中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9.
双歧杆菌与人体胃肠道微生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国内外近期研究成果 ,介绍了胃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阐述了人体肠道中双歧杆菌的功能及其微生态调节机制 ;探讨了影响肠道菌群演替及双歧杆菌定植数量的因素 ;提出了保持肠道双歧杆菌正常数量与微生态平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双歧杆菌作为婴幼儿肠道的优势菌,是最常用的益生菌之一,但对氧气具有高度敏感性,因而双歧杆菌的分离、培养和应用面临较大困难.利用双歧杆菌选择培养基,从湖南采集的健康人的母乳中分离出19株乳酸菌.鉴定结果显示,其中7株双歧杆菌分别为1株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ungum)、2株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n)和4株短双歧杆菌(B.breve).长双歧杆菌S1和短双歧杆菌S3在pH 2.5的人工胃液中耐受性较好;短双歧杆菌S3在0.1%胆盐中存活率较高,达到75.50%;短双歧杆菌S3和S11在液体培养基中非厌氧条件下培养时的生长能力较强.短双歧杆菌S3有望作为一株优良的益生菌株,应用于双歧杆菌相关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从延边地区黑熊肠道中分离并鉴定出3株乳酸菌,其中,嗜酸乳杆菌2株,发酵乳杆菌1株.根据其活性及胆盐耐受性选择2株嗜酸乳杆菌(L-1,L-3)进行耐酸试验、抑菌试验及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这2株嗜酸乳杆菌在胆盐含量0.3%,pH值为2.0时仍然生长,其代谢产物对常见致病菌有较好抑制作用,对小白鼠的毒性试验无毒性.这表明该菌株完全能适应动物胃肠道环境,作为微生态制剂用菌种具有较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多粘芽孢杆菌抗逆性与益生性的体外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多粘芽孢杆菌的抗逆性与益生特性,通过5个试验评定多粘芽孢杆菌的抗热、抗酸、耐胆盐、抑菌性能和粘附性。85℃水浴对多粘芽孢杆菌分别处理2.5,5.0,7.5 min模拟制粒条件;利用pH分别为2、3、4的人工胃液模拟胃液环境;0.3%胆盐模拟肠液环境;抑菌试验测定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以蛋鸡肠道上皮细胞为模型测定多粘芽孢杆菌的粘附能力。结果表明:多粘芽孢杆菌高温处理7.5min活菌数较对照组减少1.17%(P0.05)。在耐酸性试验中,pH3的试验组较对照组活菌数降低0.37%(P0.05)。在耐胆盐试验中,试验组活菌数较对照组降低了0.74%(P0.05)。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0,17.46 mm。粘附性试验结果显示,在每100个蛋鸡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上可以粘附30个多粘芽孢杆菌。因此,制粒温度、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不影响多粘芽孢杆菌活菌数;多粘芽孢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制能力,基本不能在蛋鸡消化道内定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2株植物源芽孢杆菌K,F(暂定名)的抗逆性与抑菌特性,对其进行了耐酸,耐胆盐与抑菌试验。用pH 1.5、2.0、3.5的人工胃液模拟胃液环境;用0.3%胆盐及0.1%CuSO4.5H2O的人工肠液模拟肠液环境。分别测定K,F的培养上清与菌液抑制大肠杆菌的能力。采用传统的表型鉴定及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及16SrDNA方法对K,F进行鉴定。结果:经过pH 1.5、2.0、3.5的胃液处理,K,F均有较高的存活率,随着pH的上升,存活率有上升的趋势;耐胆盐试验,处理组细菌存活率有所下降,但均高于90%;K的培养上清液和菌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为14.33,18.57 mm,F的为14.11,15.68 mm。所以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对K,F的活菌数几乎不产生影响。K,F的培养上清和菌液对大肠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综合鉴定结果K为枯草芽孢杆菌,F为地衣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4.
严以兰  张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07-5511
对4株分离自川西牧区自然发酵乳中的优良乳酸菌的耐酸能力、耐胆酸盐能力、耐渗透压能力、拮抗肠道病原菌能力和对医用药物敏感性等耐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株优良乳酸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抗逆能力,可以结合其优良的发酵特性和抗逆特性,研究开发新型发酵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制草鱼模拟肠液配方。[方法]根据草鱼成鱼的肠道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pH以及钠离子环境,研制了一套草鱼成鱼的模拟肠液配方,并研究其在仿生消化仪上的应用。[结果]利用配制的草鱼模拟肠液进行体外仿生消化试验,发现饲料中干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与真实值的绝对差值均在10%左右,达到仿生消化的目的与要求。此外,经过仿生消化,外源植酸酶能够显著提高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消化率和代谢能值,促进植酸磷的释放。[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草鱼的体外模拟消化提供更可靠的试验数据,并为水产其他动物模拟肠液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6种不同盐浓度梯度下,对新疆1979年以来常用的27个棉花品种(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进行测定.用耐盐浓度、耐盐半致死浓度、耐盐极限浓度进行耐盐性分析,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各品种(系)的发芽势、发芽率随盐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相对盐害率逐渐增加,不同品种(系)对盐胁迫的反应不同.以150 mmol·L-1 NaCl作为划分耐盐级别的临界浓度,27个棉花品种(系)种子萌发阶段耐盐性极强的占33%,强耐盐的占37%,中度耐盐的占26%,弱耐盐的占4%.说明,适合在新疆棉区生长的棉花品种(系)在萌发阶段的耐盐能力差别不大.根据耐盐性综合评价,种子萌发阶段耐盐性极强的品种为新海17号、新海16号、中棉43号、豫棉15号、新海20号、新陆中20号、新陆早12号、新陆中10号和中棉42号.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对东北薄荷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4种单盐对东北薄荷Mentha sachalinensis(Briq.)Kudo.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明确种子萌发期对4种盐胁迫的耐受性。人工模拟不同浓度NaCl、Na_2SO_4、NaHCO_3和Na_2CO_3胁迫条件,采用双层滤纸法培养各胁迫处理种子,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等发芽指标,并通过相对发芽率与盐浓度建立的函数方程确定东北薄荷种子萌发期对4种盐胁迫的耐盐适宜浓度、耐盐半致死浓度和耐盐极限浓度。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4种盐胁迫处理下的平均发芽时间逐渐延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下降;Na_2CO_3胁迫处理下的发芽势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其他3种盐处理下的发芽势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东北薄荷种子萌发期对NaCl、Na_2SO_4、NaHCO_3和Na_2CO_3的耐盐适宜浓度为119.44、64.64、64.32和19.27 mmol·L~(-1),耐盐半致死浓度为153.36、66.70、86.54和22.23 mmol·L~(-1),耐盐极限浓度为191.21、105.33、108.07和25.07mmol·L~(-1);东北薄荷种子对4种盐胁迫的耐受性由大到小依次为NaCl、NaHCO_3、Na_2SO_4、Na_2CO_3。  相似文献   

18.
为初步分析利福昔明(Rifaximin)在人工胃/肠液和肠道菌群及动物组织样品中的稳定性,将利福昔明分别与空白人工胃液(pH=1.3,不含酶)、空白人工肠液(pH=6.8,不含酶)、人工胃液(pH=1.3,含胃蛋白酶)、人工肠液(pH=6.8,含胰蛋白酶)、SD大鼠(雄性)肠道菌群及不同组织样品的匀浆液等共孵育不同时间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剩余利福昔明百分比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空白人工胃液中,随孵育时间的增加,剩余利福昔明百分比虽有下降,但仍在90%以上;在人工胃液中孵育6 h,其剩余百分比为84.03%;而在空白人工肠液和人工肠液中孵育6 h后,其剩余百分比则分别降至81.14%和78.12%。2)利福昔明在SD大鼠肠道菌群中孵育12 h后,虽发生部分降解,但剩余百分比仍在90%以上,总体呈稳定的趋势。3)利福昔明在空白SD大鼠的胃、肝、小肠和大肠及内容物的匀浆液中分别孵育6 h后,其剩余百分比分别为92.09%、75.95%、78.24%和83.90%。综上,利福昔明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肠壁、肝脏代谢酶等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亦较为有限。本研究将为兽用利福昔明口服制剂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