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鞍山市种植业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马鞍山市种植业农技推广体系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了解掌握了其现状,针对当前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依法完善稳定农技推广机构,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创新农技推广考核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水稻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阐述了广东省水稻种植现状,分析了当前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水稻品种多但搭配不合理、机械化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平衡、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技推广现状有待改进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对策,即推广适应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加大生态复合种养技术的推广力度、创新农技推广模式、加强田间基础设施、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以推动水稻转型升级,促进水稻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八五”期间温州市早稻生产与品种布局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温州市5年来早稻生产现状分析,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中、迟熟早籼品种合理搭配,积极发展杂交早稻,产量稳定提高,促进早稻生产的发展,并对当前早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关于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推广力度;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不能适应变化中的农业生产需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影响农技推广效率;农技推广力量薄弱,缺乏有效保障机制农技人员知识老化。当前针对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及现状,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加快推进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创新,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创新推广理念,改进推广方法,建立农村科技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推广队伍是农业推广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笔者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阐述了该县农技推广队伍的现状,分析了其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淮安市玉米生产一直比较稳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品种更新慢,玉米的综合利用及配套技术跟不上等。为了进一步推动淮安玉米生产高效、稳定的发展,还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强化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加强农业试验示范工作等。  相似文献   

7.
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基于我国的人口数量众多、粮食供给量巨大的现状,为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需要,水稻需求量不断的增加,水稻种植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为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工作重心与基础,充分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抗病技术已成为水稻种植中不可缺少,应因地制宜,做好再生稻的品种筛选、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协同科研部门,加强水稻轻简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全面保障水稻种植的质量,提升水稻的生产产量。  相似文献   

8.
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以涪城区为研究对象,全区的农技推广还存在农技推广手段和推广途径单一;人员结构不合理,推广后劲不足;推广服务设施落后,资金保障不足等问题。探讨在新形势下涪城区基层农技推广的改革应建立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加大农技推广设施建设,保障农技推广资金等措施,从而完善涪城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辽宁省花生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均呈上升趋势,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但仍存在一些限制因素,如种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生产设施条件较差、栽培技术水平较低、产业化水平不高等。今后,辽宁省发展花生生产应加强科研力量,推广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食品深加工技术研究,进一步推进花生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力度。本文分析了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指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此后基层农技队伍的建设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Android的农技推广信息化平台结合移动智能设备特点,有针对性地为农技员设计服务农户、报送信息、分享交流等功能,进一步丰富农技推广工作的信息化手段。Android端农技推广移动应用是WEB版的延伸和补充;通过将字符处理、图片处理、音频处理、终端控制、通信交互等功能块进行有机组合以满足农技员需求;在示范应用过程中,要重视示范点的确定、示范农技员的遴选、移动终端的配备、通信流量的设定、移动应用的使用培训、用户的反馈响应等环节。  相似文献   

12.
玉林市优质稻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玉林市优质稻产业化发展现状,指出玉林市优质稻生产存在粮价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优质稻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部分农户优质稻收贮不规范,优质稻品种抗逆性相对较弱、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了重视政策扶持、提高农民种植优质稻的积极性,重视科技支撑、加大农技推广力度,提高优质稻产业化生产水平,推行优质稻产业带建设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福建省基层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为研究对象,对福州、莆田、泉州以及三明4个市域13个县开展问卷调查,从调查数据探讨福建省的基层农技推广模式的运行绩效,总结政府推动型农技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早籼788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泽福  夏加发  唐光勇  王元垒  曹苏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2983-12984,12987
[目的]介绍早籼78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方法]早籼788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优质早稻品种早籼14为轮回亲本,Gayabyeo为非轮回亲本,通过1次杂交和2次回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结果]早籼7882005~2006年连续2年参加安徽省早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216.50kg/hm2,较对照竹青平均增产6.40%;2007年参加安徽省早籼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595.10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3.54%。该品种全生育期105d,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苗期耐寒能力较强;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4级食用稻品质标准;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4月上旬,适宜在安徽省沿江、江南和江淮之间作双季早稻种植。[结论]早籼788是1个中熟、高产、稳产、抗病能力强的早籼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云南省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总结近年来云南省农业各行业农技推广的内容及成效.探讨云南省农业科技推广的机制与主要模式.剖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湘、鄂、赣3省14站1994~2006年的物候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学以及因子间生物学关系,分析确定了我国南方早、晚稻孕穗期适宜温度和全生育期≥10℃积温指标。孕穗期适宜日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指标如下:早稻常规品种为25.7和22.3℃,杂交品种为26.5和23.3℃;晚稻常规品种为25.6和22.3℃,杂交品种为25.8和22.6℃。全生育期≥10℃积温指标如下:早稻早熟、中熟、晚熟品种分别为2512.1、2528.4、2651.3℃;晚稻早熟、中熟、晚熟品种分别为3126.2、3031.5、3335.2℃。上述指标均符合鉴定要求,可为南方地区水稻气象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浙江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曲折发展历程的回顾和现行体制下问题的分析,重点就如何建立一套与市场农业相适应的基层农技推广新体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实行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分离、多元化发展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广东省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总结近年来广东省农业各行业农技推广的内容及成效.探讨农业科技推广的机制与主要模式,剖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According to phen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of fourteen stations in Hunan,Hubei and Jiangxi provinces from 1994 to 2006,indices of suitable temperature at the booting stage and accumulated temperature(≥10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in early or late rice in the south of China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s and bi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tors.Indices of the optimum daily mean temperature and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at the booting stage were as follows:Early convention rice variety was 25.7 ℃ and 22.3 ℃ respectively,hybrid variety was 26.5 ℃ and 23.3℃ respectively;while late convention rice variety was 25.6 ℃ and 22.3 ℃ respectively,hybrid variety was 25.8 ℃ and 22.6 ℃ respectively.Indexes of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were as follows:The early-maturing variety,the middle-maturing variety and the late-maturing variety of early rice was 2 512.1 ℃,2 528.4 ℃ and 2 651.3 ℃ respectively,while the early-maturing variety,the middle-maturing variety and the late-maturing variety of late rice was 3 126.2 ℃,3 031.5 ℃ and 3 335.2 ℃ respectively.The above indexes all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identification,which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formulating the meteorological standard of rice in the south of China.  相似文献   

20.
八红优256是2004年审定通过的第一代高大韧水稻品种。为了充分发挥该品种的优良种性,于2012年对该品种进行了大面积的栽培技术示范,重点开展该品种在桂中地区的辐射推广工作。在桂中和桂南地区,各设立两个品种栽培技术示范点,早晚稻各示范面积23.33 km2。在桂中的9个县区强化开展新品种的辐射推广工作。比较和分析八红优256桂中和桂南在早稻和晚稻的示范与推广中稻谷产量的差异。试验结果揭示,八红优256在桂中南地区一般产量7800—8400kg/hm2,作早稻和作晚稻栽培产量差异不显著,在桂中和在桂南地区栽培产量差异也不显著。说明八红优256是桂中和桂南地区典型的早晚兼用型品种,具有较广环境适应性,采取科学的栽培技术方法可以获得高产或超高产。研究结果重新验证了八红优是广适性、早晚稻兼用型、易栽培的高产优质高大韧稻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