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付伟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0):28-32+38
选取中国马铃薯主要种植区4个典型站点,利用1981—2010年气象数据和马铃薯生产资料,采用逐步订正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种植区马铃薯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方一作区马铃薯光温生产潜力最高,其次是中原二作区和西南混作区较为接近,南方二作区光温生产潜力最低。北方一作区和中原二作区光温生产潜力呈不显著下降趋势,西南混作区呈显著上升趋势,南方二作区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和西南混作区气候生产潜力(雨养产量)较为接近,南方二作区则较低,4个区域都呈显著下降趋势。马铃薯光温-气候产量差北方一作区最高,其次是中原二作区和西南混作区,最低是南方二作区。水分是北方一作区缩小产量差的主要限制因子,增加灌溉量后产量有较大的提升,其他区域的马铃薯产量也有很大提升的空间。马铃薯气候潜力-实际产量差值是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较为接近,其次是中原二作区,南方二作区最低。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尚未达到气候生产潜力的上限,在雨养农业地区除了灌溉以外,还可通过其他管理措施来提升实际产量,降低产量差。中原二作区和南方二作区出现了气候-实际产量差值低于0的情况,说明这2个区域的实际产量已达...  相似文献   

2.
昙石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东南沿海的代表性文化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植物大遗存证据的匮乏,研究者对昙石山文化种植农业的面貌一直缺乏了解。继2019年在闽江下游流域的白头山遗址首次发现昙石山文化时期稻旱混作的植硅体证据后, 为进一步了解种植农业在该时期的发展以及传播情况等问题,我们对昙石山遗址2004年和2009年两次考...  相似文献   

3.
史前"南稻北粟"交错地带及其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粟和稻是史前人类种植的主要作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南稻北粟”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传统布局。一般说来,稻作物主要种植在南方,粟作物主要种植在北方。但是,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历史上稻、粟作物的种植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存在一个南稻北粟交错地带。所谓粟稻交错地带这一概念,广义而言。是指以粟和稻的种植大面积交错出现为典型景观特征的自然群落与人工群落相互镶嵌的生态复合体,即在这一生态复合体所在区域里,同时种植着粟和稻两种生长习性截然不同的作物。这个地带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出现,晚期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4.
间混作效果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混作是耕作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种植模式。在剖析间混作土地当量比的基础上,本文针对间混作群体的特点,对间混作效果定量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间混作当量的概念、计算公式,对其应用范围及内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施磷对油菜与紫云英间混作系统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少耕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油菜与紫云英间混作方式与施磷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对油菜苗期生长和抗病能力提高有促进作用;油菜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以油菜与紫云英混作处理增加较多,间作次之,而地下部则相反;油菜叶片数、角果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以混作处理最高;油菜单株产量也以混作处理最高,比间作处理增加33.4%,比施磷单作处理增加13.0%;间作与混作处理的油菜产量在可比面积上比油菜单作产量高,其中混作产量最高。因此,少耕时油菜与紫云英混作种植方式最好,既增产又增加有机肥源,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施磷水平和种植方式的 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 ,研究了油菜和紫云英间混作与磷素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 :施磷对油菜苗期生长有促进作用 ;油菜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以油菜与紫云英混作处理的增加较多 ,间作的次之 ,而地下部则相反 ;油菜叶片、角果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以油菜与紫云英混作处理的较高 ,可见与紫云英混作的油菜光合效率和抗寒能力较强 ;油菜单株产量也以油菜与紫云英混作处理为最高 ,比间作处理增加 3 3 .4% ,比油菜单作处理增加 13 % (施磷水平 ) ;但由于间作、混作处理油菜的种植密度小 ,所以混作和间作处理的油菜群体产量均比油菜单作产量降低 ,其中混作处理的减产幅度较小 ,间作的减产幅度较大。因此 ,采用免耕油菜与紫云英混作种植 ,在保证油菜合理密度的前提下 ,既能获得较高的油菜籽产量 ,又能得到大量的有机肥料 ,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再生稻播一次、收两次,生育期限短,产量高,技术简便,米质好.具有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等优点,是水稻单双混作区、中稻区增加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玉米辣椒混作条件下磷素养分吸收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玉米和辣椒单、混作盆栽对比试验,测定土体土壤、根际土壤中的含磷量、植株含磷量、生物学产量,并对单、混作条件下玉米和辣椒磷素养分吸收利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混作可以提高玉米磷素养分的吸收总量和生物学产量,而辣椒磷素养分的吸收总量和生物学产量混作低于单作。  相似文献   

9.
瓜州县布隆吉乡自2007年开始甘草混作孜然种植以来,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甘草混作孜然生产技术规程,随着甘草面积的逐年扩大,现全乡每年甘草种植面积达1000 hm2,占到全乡耕种面积的65%,其中甘草混作孜然面积达到333.33 hm2,成为全乡的主导产业,甘草混作孜然种植模式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及全县甘草混作孜然面积达0.67万hm2,呈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成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耀利 《农业考古》2005,(1):33-41,45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稻作农业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已经证明,早在史前时代中国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就发展出了较成熟的稻作农业。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经历了从起源、产生、发展,到成熟的全过程。大致说来,新石器时代早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时期,新石器时代中期是稻作农业产生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玉米和大豆在单作和混作系统中的氮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于1992年~1993年用15N示踪稀释技术分别通过盆栽和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大豆和玉米植株在单作和混作系统中的氮行为.混作时玉米植株来自土壤和肥料氮分别平均比单作时降低了9.13%~24.58%和7.15%~22.52%,减低了玉米植株对土壤和肥料氮的剧烈竞争.混作时大豆植株固定的氮除供本身生长发育用外,还能转移给与之混作的玉米植株.输出率达到18.44%~35.32%,使玉米植株从与之混作的大豆植株的根际获得本身生长所需氮的8.75%~24.05%.这种负反馈机制又使混作系统中大豆植株的固氮百分率比单作时提高了29.10%~32.69%.大豆与玉米以2:1株数比种植时,在各试验组合中表现出氮营养优势.  相似文献   

12.
宇德市蕉城区地处东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781.4毫米,目照时数1700-1800小时。蕉城区的气象条件决定了在海拔400米以下的中稻区和单双混作区适宜种植再生稻。2011年,蕉城区种植再生稻2万多亩,喜获丰收;2012年,继续在赤溪、金涵等8个乡镇种植,头季稻平均亩产553公斤,再生季亩产340公斤。其高产栽培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矮秆紧凑型品种登海605分别与高秆半紧凑型品种豫单9932和高秆紧凑型品种金秋119混作,比较分析了混作与单作的产量及品质变化特点。与单作相比较,混作群体中3个品种的株高、穗位高均显著增加,茎粗则显著减少;登海605均减产,豫单9932和金秋119均增产。登海605与豫单9932混作的土地当量比小于1,无混作优势;登海605与金秋119混作的土地当量比大于1,具有混作优势。混作后,豫单9932籽粒粗蛋白和赖氨酸相对含量显著增加,金秋119籽粒营养品质均无显著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矮秆紧凑型品种登海605和高秆紧凑型品种金秋119混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在少耕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油菜与紫云英间混作方式与施磷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对油菜苗期生长和抗病能力提高有促进作用;油菜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以油菜与紫云英混作处理增加较多,间作次之,而地下部则相反;油菜叶片数、角果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以混作处理最高;油菜单株产量也以混作处理最高,比间作处理增加33.4%,比施磷单作处理增加13.0%;间作与混作处理的油菜产量在可比面积上比油菜单作产量高,其中混作产量最高.因此,少耕时油菜与紫云英混作种植方式最好,既增产又增加有机肥源,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5.
在小麦不同基因型的混作群体中,基因型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竞争效应,而一个竞争能力强的基因型能充分地利用光能及其他自然资源。但是,小麦不同基因型的混作群体能否提高产量,至今尚不明确。本试验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小麦基因型间竞争能力的差异和株高不同的基因型混作群体的叶面积垂直分布,并分析混作群体的产量优势,为生产上利用小麦混作群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置于田间的栽培箱内,将在大麦、小麦以及两种形态截然不同的豆类品种混作,以这些作物按标准种植密度的净作为对照,并采用隔离装置、研究这些作物混作时枝系和根系的相互作用。豆类和麦类同时播种或间隔10天。并用^15N标的氮肥为这些作物的氮源。  相似文献   

17.
夏瑀  戴建军  周连仁  王晓巍  马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81-15683
[目的]研究大豆、玉米不同种植方式对氮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3个氮素水平以及3种种植方式。[结果]在玉米/大豆混作系统中的玉米表现出竞争优势,产量比单作玉米高0.36%~3.74%,而混作中的大豆产量比单作大豆降低了26.93%~46.90%。[结论]混作处理的总氮肥利用率和总产量均高于单作玉米和单作大豆,整个混作系统表现出混作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盘县马铃薯的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邦良  金辉  邹华芬  陈晨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5):137-139,142
马铃薯属茄科茄属1年生草本块茎植物,既是重要的粮菜兼用食物,又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饲料,同时也是食品加工及多种工业的原料.由于耐旱、耐脊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面而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全世界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48个,总产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玉米、水稻和小麦而居第四位[1].中国是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占全球种植面积的25%左右,占亚洲种植面积的60%左右.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分为北方一季作区、中原二季作区、西南混作区和南方冬作区,各省区几乎都有马铃薯种植[2],主要产区是北方一季作区和西南混作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可耕地面积的大幅度递减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工业的发展,马铃薯将以其巨大的增产潜力和丰富的营养,逐步成为人类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不同磷源对胡椒与槟榔混作生长的影响,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5种磷源处理后胡椒与槟榔混作及二者单作下作物地上部和根系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各磷源对胡椒与槟榔混作后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KH_2PO_4促进了混作胡椒根系生长,对地上部生长也表现出一定促进作用;植酸磷和Ca_3(PO_4)_2分别对混作胡椒和槟榔根系及地上部生长也有一定促进作用;AlPO_4和FePO_4未能促进混作胡椒和槟榔生长。说明,胡椒与槟榔混作可提高KH_2PO_4的利用,对提高植酸磷和Ca_3(PO_4)_2利用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不同基因型玉米间混作的优势带型配置,采用高矮秆玉米豫单610 ||郑单958(YD610 || ZD958)间混作和株高相近玉米登海662 ||浚单20( DH662 || XD20)间混作,研究不同间混作带型配置模式对两个玉米间混作群体的产量、抗逆性、光合性能及田间小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YD610 || ZD958和DH662 || XD20间混作群体均比单作有显著的增产效果.高矮秆玉米YD610 || ZD958间混作以行比2∶4(I2∶4)的土地当量比(LER)最高,I2∶4的LER分别比行比1∶1(I1∶1)、行比2∶2(I2∶2)和混作(M)高8.1%、2.1%和1.2%.株高相近玉米DH662 || XD20间混作以行比2∶2的LER最高,I2∶2的LER分别比I1∶1、I2∶4和M高6.2%、4.0%和9.3%.间混作群体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于增强了群体的抗病和抗倒伏能力,改善了群体的通风、透光状况,使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光合速率提高.因此,当高矮秆玉米品种搭配间混作时,宜采用行比2∶4间作带型模式(2行高秆品种,4行低秆品种);而株高相近玉米品种搭配间混作时,宜采用行比2∶2间作带型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