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藤三七,别名热带皇宫叶、藤子三七、洋落葵、三七等。属落葵科落葵属多年生蔓生植物,原产巴西,我国云南贵州有种植。藤三七通常以采收嫩梢或叶片为主,可炒菜、凉拌、涮锅等,其维生素A和维生素C含量于蔬菜中处于较高水平,其藤上的珠芽和地下块茎更是一味民间常用的广谱高效珍贵多年生药食同源的植物,具有宁心平肝、安神补血、止血化瘀之功,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常食可增强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藤三七(Anredera cordlfolia(Tenore)van Steen),又称洋落葵、藤子三七、川七。属于落葵科多年蔓生植物,原产于巴西,在我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尤其在南方地区种植较多。藤三七的叶片、嫩梢可作为蔬菜食用,其味道鲜美,口感滑嫩,营养丰富。经测定藤三七叶片中除含有蛋白质、脂肪、各种矿物元素外,每100g鲜叶中维生素A含量高达5644国际单位、维生素C含量为28mg~33.7mg。藤三七珠芽入药,水煮后味微甜,嚼之有黏性,性平,能消肿散瘀,补虚止血,可治无名肿毒,外伤出血、吐血,腰膝无力,一般当作健胃保肝、骨折跌打损伤等症状之偏方使用。藤三七病虫害很少,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可作为无公害保健蔬菜新品种开发。在北方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新种类蔬菜“藤三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璐璐 《北京农业》1997,(1):W002-W002
新种类蔬菜“藤三七”藤三七别名洋落葵、落葵薯、藤子三七及川七等。为落葵科落葵薯属多年生蔓性植物,原产巴西,我国云南、四川、湖北和台湾等省均有栽培,以珠芽及叶片为蔬,叶片中维生素A的含量较高,每100克鲜叶中含564400IU。据“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相似文献   

4.
藤三七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藤三七(Anrederacordfoblia Tenore Vansteenis),又叫洋落葵、川七等,属落葵种落葵属的多年生蔓生植物,原产巴西.鲜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其中维生素A含量更高.近年来在东南亚、台湾等地区普遍栽培,其叶片可凉拌、素炒,珠芽、地下茎可炖肉食用,有滋补作用.宜兴地区从2000年开始在大棚中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藤三七适应性强,既耐湿又耐旱,亩产量达2800kg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藤三七,又名洋落葵,属落葵科落葵属多年蔓生植物,原产于巴西,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栽培,其最大特点是药食兼用,营养保健。其叶片、嫩梢、珠芽、根部块茎都能食用,可以说浑身是宝。藤三七的营养价值高,据报道:藤三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尤以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同时具有滋补、壮腰膝、消散瘀、活血和健胃保肝等功效。加上食用方法简单,如做火锅、炒食等,口感滑润,  相似文献   

6.
藤三七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三七(Boussingaultia gracilis Miers.)又称洋落葵,属于落葵科落葵属多年生蔓生植物,原产于巴西,在我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尤其在南方地区种植较多.其栽培容易,病虫发生少且营养高、口味好,含有丰富的VA和VC,具有滋补、壮腰膝、消散瘀、活血、健胃保肝等作用,是一种天然的绿色保健兼药用食品,值得大力推广、种植及食用.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藤三七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三七又称洋落葵、藤子三七、川七、金不换,属于落葵科多年蔓生植物.藤三七的叶片、嫩梢可作为蔬菜食用,其味道鲜美,口感嫩脆;块根作蒸菜食用,营养丰富,具有滋补腰膝、活血及消肿化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藤三七又称洋落葵、藤子三七、川七、金不换,属于落葵科多年蔓生植物.藤三七的叶片、嫩梢可作为蔬菜食用,其味道鲜美,口感嫩脆;块根作蒸菜食用,营养丰富,具有滋补腰膝、活血及消肿化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藤三七别名田三七、洋落葵、热带皇宫菜等,属多年生蔓性植物,原产巴西,我国云南、广东、湖北等地均有栽培。  相似文献   

10.
藤三七是我所从广东引进的一种特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A。它还有活血化瘀、消炎、护肝等保健作用,是很有发展前途的蔬菜。 一、植物学特性 藤三七为落葵科,落葵属多年生蔓生植物,耐热,不耐寒。在江西省南昌地区,冬季气温0℃以下时,地上部枯死,翌年春天温度回升时,萌发新的枝条继续生长,以嫩叶及嫩梢供食。 二、栽培技术 ⒈育苗 藤三七可以扦插繁殖和珠芽繁殖,但一般以扦插繁殖为主。春季新枝萌芽后,剪取健壮枝条,插于苗床中,床土以疏松的砂壤土为好。保湿2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野生蔬菜已不再是灾荒年代的充饥品 ,相反 ,由于其抗性强 ,极少发生病虫害 ,不受农药污染 ,且一般都具有食疗保健功能 ,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粤西地区常年气候温暖 ,具有丰富的光、温、水、热资源 ,野生蔬菜品种繁多 ,现将该地区一些常见的野菜介绍如下 :1 藤三七 (Anrederacordifolia (Ten )Steens)别名洋落葵 ,藤子三七 ,川七。为落葵科落葵属多年生蔓性植物。主要以肥厚叶片供食 ,富含维生素A并具有滋补、保肝、强壮腰漆、活血止痛之功效。植物学性状 :藤三七为肉质小藤本…  相似文献   

12.
落葵为落葵科落葵属缠绕茎生草本植物,栽培种多为1年生,别名木耳菜、藤菜等.落葵以其碧绿的幼苗、鲜嫩的尖梢和肥厚的叶片供食用,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中尤以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及钙最为丰富;具有滑中、散热利肠、润泽颜面、凉血、解毒等多种效能,是一种营养保健型蔬菜.  相似文献   

13.
落葵(Basella rubra)为落葵科落葵属缠绕茎草本植物,栽培种柿多为一年生,别名木耳菜、藤菜等。落葵以其碧绿的幼苗、鲜嫩的尖梢和肥厚的叶片供食用,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中尤以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及钙最为丰富;同时,还含有皂甙、葡聚糖、粘多糖等药用成分,具有没中、散热利肠,润泽人面、凉血、化淤、解毒等多种效能,是一种营养保健型的稀特蔬菜。其主要栽培模式:一是露地简易栽培;二是大田高产栽培;三是棚室高效栽培。此外,落葵还是美化环境的较好材料,实行容器栽培,置于庭院或晾台,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进行篱笆式栽培,具有立体化效果,是房前屋后常用的观赏植物。总之,落葵应根据其栽培目的和食用要求,而采取不同的栽培模式。我们将按照上述五种模式和常见病虫害的防治,以及营养保健型蔬菜——落葵、落葵的食疗价值和烹饪方法,分别撰写成八篇系列稿件。本文则专就其大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翔实阐述之。  相似文献   

14.
落葵     
落葵又各木耳菜,宝宫菜,天葵,藤儿菜等。原产于亚热带及我国南方。落葵营养价值高,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胶质、铁质及甜菜拉因等人体必须的物质成份。据测定维生素C含量为46.8毫克/100克(鲜重),蛋白质含量为2.25%,可溶性固形物4.6%,含糖量0.82%。经常食用有降压益肝,清血滑  相似文献   

15.
<正>落葵(Basella alba L.)又称木耳菜、胭脂菜、豆腐菜、藤菜、天葵、紫葛叶、软浆菜、紫豆菜、红果儿、软姜子等,为落葵科落葵属1年生蔓性草本植物,以嫩茎叶、嫩梢或幼苗供食用,原产中国和印度,在世界各地基本都有分布,以中国和非洲栽培较多。目前,我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但以南方栽培较多。落葵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其中VC的含量居绿叶蔬菜的首  相似文献   

16.
落葵,别名木耳菜,胭脂菜、豆腐菜等。为落葵科落葵属缠绕茎生草本植物,栽培种1年生,野生种2年生。落葵主要以幼苗、幼叶和嫩梢供食用,质油滑柔软,无纤维、风味好。落葵的营养价值高,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胶质、皂素、铁质等。落葵作蔬菜,可炒食、烫食、凉拌,其味清香,嚼时如吃木耳一般清脆爽口,别有一番风味。进行篱笆式栽培,具有立体绿化效果,是房前屋后常用的观赏植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落葵也称木耳菜、豆腐菜、胭脂菜,是一年生的蔓生蔬菜,它的嫩苗或嫩茎叶均可食用。作为时兴蔬菜,近年来受到消费者喜爱。由于其茎为蔓生,很适合造型,造型后的落葵还具有观赏价值,是近年来开发的观赏蔬菜。作为观赏蔬菜,落葵新长出来的嫩梢可不断摘下来食用。在菜市上,一盆造形落葵卖价在10元以上,高于普通落葵价格的5倍、甚至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落葵又称木耳菜、豆腐菜、软浆叶、胭脂菜或紫角叶等,属浇葵科落葵属,为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落葵以其嫩茎叶供食用,可清妙、冰拦及作汤等,质地滑嫩多汁,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胡萝卜素、抗坏血酸、蛋白质、矿物质等含量较高,具有解毒、利尿、去暑、凉血、降压益肝等功效,是高档营养保健蔬菜。  相似文献   

19.
保健蔬菜--藤三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三七[Anrederacordifolia(Tenore.)Steen],原名心形落葵薯,别称落葵薯、洋葵薯等,与三七的药用功效相似,是云南白药的重要成分,因而也有人直接称其为“云南白药”。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台湾等省,其中在台湾有较大面积的人工栽培。1药用及保健价值藤三七性温,味微苦,具  相似文献   

20.
落葵别名木耳菜、胭脂菜、豆腐菜、藤菜等,属落葵科落葵属的缠绕蔓生草本植物。以幼苗或采摘嫩梢、嫩叶食用,是夏秋季供应的绿叶蔬菜之一。起源与分布落葵原产中国和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