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表·嫂·茶     
男人饮酒,女人喝茶。赣中安福县农村妇女喝茶的花样很多,一辈子有喝不完的茶。孩子出生要喝“毛毛茶”,孩子满岁要喝“百岁茶”,女儿定亲要喝“妹妹茶”,出嫁之前要喝“嫁娘茶”,新娘化妆要喝“开面茶”,儿媳怀孕要喝“好事茶”,当了奶奶要喝“三代茶”。这些茶都是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喝的,而最为独特、人员最多、时间最长的,还是一年一度的“表嫂茶”。“表嫂茶”只供婆婆妈妈婶子大嫂喝,她们都是名副其实的老表嫂,没有嫁老公的姑娘是没有资格参加的,至于男客们那就更要靠边站了。一年一度的“表嫂茶”是从元宵节后开始的…  相似文献   

2.
茶之情结     
说茶是我日常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大概不为过。我之于茶,已是“不可一日无此君”,更甚而志于“不可一夜无此君”了。许多入睡前不吃茶,因为茶能提神,兴奋大脑,影响睡眠。我倒相反,临上床时必重沏一杯茶,放在床头柜上,喝上几口,才能安然入睡。  相似文献   

3.
嗜茶者说     
喝了好多年的茶,也不晓得是从何年何月就把茶水替代了白开水。茶已成了我“不可一日无此君”的日常饮品,与“茶鬼”无二。喝的茶也不怎么挑剔。凡绿茶、红茶、铁观音、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等等之类的茶都能入口。但我尤为喜欢绿茶。绿茶入口香气四溢又甘醇。绿茶是炒茶,其工艺不繁琐,经杀青、揉捻、干燥而制成,绿茶喝多还不起腻,其它的发酵茶就不然了。好茶叶价格自然不菲。有一回,海南冬交会上,我品到一味绿茶,香气一直在口腔内打转,挥散不去。客商说这还是去年的春茶,今年春茶还要等两个月后才上市。这是一斤装的礼品盒春茶,要好几百,于我是舍不得的。  相似文献   

4.
李光羲的茶癖王满仓赤夏来临,歌唱家李光羲和老伴王紫薇的茶瘾愈发加大,消暑解渴呀。而且,无论到何时何地,两人饮茶的习惯一丝不改。早先,他们家境并不宽裕,喝六角一两的,间或“改善”一下买回八角一两的尝尝。“文革”之后,经济状况好转了,茶价也提高了,于是喝...  相似文献   

5.
“油茶奶茶甘露茶,顶不过回回的盖碗茶。”喝盖碗茶是宁夏回族的一种普遍嗜好。“不管有钱没钱,先刮三晌盖碗。”“一天不喝浑身乏,两天不喝眼发花,三天不喝把病加。”可见茶与回族的关系了。 回族有待客敬茶、三餐泡茶、馈赠送茶、聘礼包茶、结婚丈茶、斋月散茶、节日宴茶、喜  相似文献   

6.
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农垦展区,贵州安顺农垦的展台前,一杯杯清亮鲜香的茶,吸引来往的观众停下脚步。“喝安顺农垦茶就像在喝土鸡汤!”茶叶专家和茶叶爱好者在品尝过安顺农垦茶之后,往往发出这样的赞叹。土鸡汤之所以让人难忘就在一个“鲜”字,那么安顺农垦茶的鲜味秘诀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7.
茶的思念     
张远桃 《新农村》2007,(6):40-40
敝人不抽烟,不饮酒,一生只爱喝茶,三大嗜好占其一,与茶结缘甚深。正如乾隆所说的:“君不可一日无茶。”如若说点茶话,便会勾起我一段美好的记忆与思念。孩提时代家中贫困,和其他农户一样,很少买茶叶,除了喝白开水,那就是喝祖辈传下来的一种“糖果子茶”。所谓糖果子茶,就是采集一种糖果子树叶来代替茶叶,这是生长在野外的一种小灌木,它春发小嫩叶,夏开小白花,秋天结出小果子,果子如算盘珠般大小,先青后红,像山楂果一样,好看又好吃,甜中带涩,是农村孩子们理想的野果。这种小树,山坡上、田埂边到处都有,可谓是老天爷赏赐给农人们的免费饮品。…  相似文献   

8.
寇丹 《农业考古》2006,(5):74-75
作为一个常常说到茶字的人,往往会被问及:“你认为什么茶最好呀?”“你爱喝什么茶呀?”我往往回答:“草帽茶”。看着对方一脸惊愕或狐疑,我说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走进一位老汉的家。主人见客不速而至连忙让坐倒茶。可是一看,茶罐里空空如也,又来不及去镇街上买,情急中,抬头看见房柱上挂着一顶草帽,就摘下来用剪刀剪下一块,揉碎了沏了一壶,说声‘请用茶’恭敬地捧给了客人,这就是草帽茶。”听者以为我在玩笑,其实并非如此。编草帽的草不是茶,没有茶味;此草也不会是毒草,但可以入口,其味是茶外之茶。中国各民族不约而同都遵…  相似文献   

9.
大千茶道     
一代国画大师张大千是个大美食家,他曾不无得意地说自己:“读了一辈子孔圣人的书,就只有两句做得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其实,大千的饮茶亦是如此,堪称品茗高手、茶艺大家。大千是四川人,自幼生长在茶味浓郁的巴山蜀水,饱受茶之熏陶,养成了爱喝茶的习惯。渐渐地嗜茶成癖,以至于不可→日无此君了。及至大千年长成名后,生活殷实,无需为生计忙碌操心,便更有条件讲究喝茶了。他每天必喝早、中、晚三趟茶,而且颇为讲究,程序、花样较为固定,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一套大千茶道。大千说:“茶道起源于中国,唐宋两朝最盛。它代…  相似文献   

10.
凯亚 《农业考古》2004,(2):284-287,297
张恨水素有贪茶之癖,尤癖嗜于贪喝酽茶,贪喝苦茶。当年不论在北平也罢,在南京也罢,他都是报界并文坛的“贪茶癖”者中之佼佼者,其茶瘾之大,确乎无与匹俦呢。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第25回里,王熙凤当众对林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为何吃了人家的茶,就得给人家当媳妇?原来,自唐代“茶圣”陆羽撰著《茶经》后,茶在我国人们生活中摆上了重要地位,在海峡彼岸台湾,人们习称茶叶叫“茶米”,意寓茶叶比大米更重要,故冠在“米”之前。台湾同胞中,相当大部分是古代闽南、粤东的移民后裔,台湾同胞秉承闽南、粤东的饮茶风习。至今,台湾民问饮茶之风不但盛行而且十分讲究,男婚女嫁也以茶为礼。适婚闺秀接受男方聘礼叫做“下茶礼”或“茶定”。据载,早在明朝,就已有了这…  相似文献   

12.
桂花树底茶和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龙尾砚均产于江西省婺源县溪头乡砚山村.桂花树底茶为婺源传统"四大名家茶"之一,传说是因某朝的皇帝喝此茶后给予了很高赞誉,并指定该茶为贡茶而扬名的.  相似文献   

13.
年垂悬车,饮茶长寿浙江省湖州市罗家庆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他说:“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清真君于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所谓年纪老了,用茶代饭,这并非长年累月以茶水...  相似文献   

14.
不流茶叙     
用一些些茶叶,泡出香、味持久用小小的壶,让渴求都满足同样的消费,觅得更深醇的隽永也可以这样喝茶不受品茗形式所束缚不拘泥于茶叶是如何回归茶之本然,如此平常自在可以这样喝茶也我们散发了百分百的茶味、茶香节省了珍贵的资源、能源也珍惜所拥有的福,善待大地这样喝茶也可以邀自己自自在在的饮与朋友自自然然的喝透过茶韵,让彼此心神交会喝茶也可以这样让茶澄静我们的思虑让茶拓展我们的视野藉着这样喝茶以解惑,开慧,丰富人生如此这般茶也可以这样喝不流茶叙!台湾@沈甫翰~~  相似文献   

15.
徐荣铨 《农业考古》2000,(2):250-251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当茶发展到一定阶段,便注入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产生巨大精神作用。当此之时,茶的止渴作用就被放到了次要地位。这个精神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茶文化。世界上,被人类利用的物质何止千万,但它们不能全部介入精神领域而被称为文化。除了茶文化,还有一些文化,虽有一定名气,但如果论其高雅深沉、形神兼备以及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度,皆不及茶文化。谈到止渴、提神,西方人喝咖啡也可达到此目的,但他们对喝咖啡说不出有多少文化。为什么只有茶才能有这样独特的文化形式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茶的自然功能与中…  相似文献   

16.
闲对茶经说茶事 说到茶,好像人人都懂,谁没喝过茶?谁没见过茶?可是说到茶艺,知道的人好像就不会那么多了。也许你听说过日本的茶道,殊不知那本来是咱们老祖宗玩腻了的活儿,到了日本就少见多怪地当成了宝贝,格外小心地珍藏起来,并且越发地小气起来,一般情况下大众不会轻易见到,只有招待高级客人的时候才拿出来表演一番。这活儿在中国的时候,是这样的吗?肯定不是。想那秦、汉、唐、宋,泱泱大国,胸怀海一样宽阔,什么样的文化不能包客?什么样的文化不能滋生?茶本来就是自家产的东西,是烹是煮是泡是沏,是大碗喝还是小盅品,…  相似文献   

17.
据周恩来总理卫士乔金旺回忆:总理重病期间,有一次问有没有六安瓜片茶,想喝点六安瓜片茶。六安瓜片茶并不是很有名的茶,所以还不是很好找。我们也不晓得总理为什么突然想喝这种茶,后来找了一些,质量不高,但总算满足了他老人家的心愿。总理喝完了茶才对我们说:我之所以想喝六安瓜片茶,是因为想起了叶挺将军。那还是在抗战初期,叶挺任新四军军长  相似文献   

18.
修水县产茶历史悠久。是著名的宁红工夫茶的源产地和主产区。据《修水志》记载,早在公元618年到907年就盛产茶叶.北宋时期双井茶名扬海内、誉满朝纲,有“草茶第一”之称。光绪18年。茶园面积近2.3万公顷,因山口、漫江产品质量尤著,上海、汉口有“山漫不到庄、茶叶不开箱”的经营行规。  相似文献   

19.
我本从小爱茶 ,且爱喝明前茶和雨前茶。但初识“茶文化” ,是由茶友相约在 1 992年的数九寒天 ,瑞雪纷飞的一天 ,在平淡之余 ,茶友早已准备的一壶滚汤的沸水和家中常饮的“狗牯脑”茶 ,随即冲泡 ,待茶叶舒展后双手端杯奉茶敬客 :“请喝茶”(注 :“请喝茶”这一俗语 :在民间已经延续千百年自然而成习惯的老传统 ,在乡民家中 ,茶是人民每日唯一解喝之饮料 ,白开水是绝对不喝的 ,不管是粗茶嫩茶 ,都是出于自家炒制 ,客来进门第一件事就奉上茶水一杯 ,但这杯茶是让客人漱口而已 ,并不倒满 ,此后才是延请上席 ,重摆杯盏 ,沏上好茶 ,端上茶点边吃…  相似文献   

20.
近年发表的探讨宜兴紫砂起源的文章,常引用一句诗“紫泥新品泛春华”,作为立论的依据,甚至作为文章的标题。这句诗出自北宋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全诗是这样的:“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芽。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团香已入中都府,斗品争传太傅家。吴中内史才多少,从此莼羹不足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