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与消长动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2~2007年在吉林省内各稻作区采集732份稻瘟病标样,分离出568个有效单孢菌株,用7个中国稻瘟病菌鉴别品种鉴定为7群39个小种,优势种群为ZE群和ZG群,其次是ZD群和ZF群;优势小种为ZE1和ZG1,其次是ZF1和ZD1。鉴定结果表明: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以粳型小种为主,而且粳型优势小种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有变化。  相似文献   

2.
2002年吉林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002年在吉林省内各稻作区采集的稻瘟病标样中分离出的95个单孢菌株,分别用中国和吉林2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用中国鉴别品种鉴定出7群16个中国小种,优势种群为ZD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D1,其次是ZF1和ZG1小种;用吉林鉴别品种鉴定出47个吉林小种,分布范围为J0.0~J77.7,其中J46.7,为优势生理小种;1995—2000年的优势小种J56.7和J54.7成为次要小种。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优势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不同。  相似文献   

3.
2002~2005年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消长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5年在吉林省内各稻作区采集332份稻瘟病标样,分离出306个有效单孢菌株,用7个中国稻瘟病菌鉴别品种鉴定为7群29个小种,优势种群为ZD群和ZE群,其次是ZG群和ZF群;优势小种为ZG1、ZE1和ZF1。鉴定结果表明: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以粳型小种为主,粳型优势种群之间的差距不显著,优势小种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出现频率不同,强毒小种主要分布在吉林、通化地区,这也是该地区历年病害发生较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及发生动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2003年在吉林省各地田间采集的稻瘟病标样中分离出的82个有效单孢菌株,用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鉴定出7群19个中国小种,优势种群为ZE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E1,其次是ZD1和ZF1;用吉林鉴别品种鉴定出53个吉林小种,其中优势小种为J46.7,其次是J56.7和J2.0。同去年相比吉林小种的优势小种无变化,但侵染频率下降,中国小种的优势种群由ZD群变成ZE群,两者的频率差距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研究续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1985年继续用中国鉴别品种和吉林辅助鉴别品种接种鉴定了全省主要产稻区28个市、县533份稻瘟病标样分离菌。鉴定结果表明,随着水稻品种更换,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新出现ZC群中国小种,ZD群和ZE群中国小种的出现频率也明显增长。吉林小种的变化更为明显,出现J_4、J_6两个新小种组,J_0组小种(ZD_1J_0、ZE_1J_0、ZF_1J_0、ZG_1J_0等)的出现频率明显下降;J_2组小种(ZD_1J_2,ZE_1J_2、ZF_1J_2、ZG_1J_2等)的出现频率显著上升。本文对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数量的消长变化与水稻品种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稻瘟病严重威胁吉林省水稻的安全生产,选育和利用抗瘟品种是防控稻瘟病最经济、安全的措施。在明晰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生理小种类型、分布与致病力的基础上,进行吉林省主要粳稻品种的抗瘟性评价和品种组合利用价值分析,为品种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1年秋季在吉林省主要稻区采集分离的115份稻瘟病菌菌株中筛选出62个优势单孢菌株,利用7个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品种(Chinese differential variety,CDV)对其进行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构成和致病力分析;对吉林省主要粳稻品种进行苗期单菌株和田间异地自然诱发抗瘟性鉴定评价;苗期与田间鉴定结果相结合,运用联合抗病性系数(resistance association coefficient,RAC)和联合毒力系数(virulence association coefficient,VAC)分析品种组合的抗病效果。【结果】通过CDV抗性表型可将62个稻瘟病菌菌株划分为7群22个生理小种,优势种群为ZG和ZA,出现频率分别为35.48%和32.26%;优势生理小种依次是Z...  相似文献   

7.
采用3套鉴别品种,即用7个中国统一的鉴别品种、12个日本清泽鉴别品种、33个菲律宾国际水稻所已知单基因系对宁夏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及小种的毒力研究,基本上查清了近几年宁夏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种类和优势小种。经测定宁夏有3群9个中国小种,ZA1、ZC17、ZC7小种为优势小种;根据稻瘟病菌与日本12个已知抗病基因品种互作亲和性的结果,区分为18个毒性类型,其中637小种出现频率最高,分布广且毒力频率高,成为宁夏的优势小种。中国小种ZC17及637小种是目前宁夏水稻生产上值得密切关注的小种。  相似文献   

8.
2013年山东省部分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稻瘟病菌研究是探索稻瘟病发生规律和确定防治策略的基础性工作。本试验利用中国统一的7个稻瘟病菌鉴别品种,对2013年在山东省4个地点采集的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4个地点共分离出26个单孢菌株,分属4群5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种群为ZF群,该种群出现频率为73.8%;优势小种为ZF1,其所占比例为73.8%,在采样的4个地点均有出现。表明目前山东稻区稻瘟病菌主要以粳型小种为主,并有向籼型小种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鉴别品种、日本清泽粳型单基因系鉴别品种和中国单基因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为试验材料,对黑龙江省139个菌株进行鉴定研究,并通过这3套鉴别品种对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别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39个稻瘟病菌株被中国7个鉴别品种划分为6群14个小种,被日本清泽12个单基因系鉴别品种划分成58个小种,被中国6个单基因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分成26个小种;日本清泽单基因系鉴别品种和中国单基因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鉴别作用优于中国统一的7个鉴别品种,鉴别作用明显;在黑龙江省可用于抗病育种的基因有Pi-zt、Pi-b和Pi-t;在黑龙江省应该提倡应用中国单基因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进行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相似文献   

10.
对2006年在吉林省内各市、县田间采集的稻瘟病标样中分离出的148个有效单孢菌株,用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鉴定出7群25个中国小种,优势种群为ZE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E1,其次是ZG1和ZA57。同去年相比中国小种的优势小种无变化,两年间的频率差距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水稻稻瘟病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介绍了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别与命名,稻瘟病菌的侵染机理、变异原因和基因研究概况;指出在稻瘟病菌鉴别品种、侵染机理和无毒基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育国际统一使用的稻瘟病菌鉴别品种、加强稻瘟病菌对水稻地上部组织外的其他侵染途径以及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研究等策略,以深化对稻瘟病的研究,使稻瘟病的系统研究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化严重,生理小种多、变化快,是水稻抗病品种容易丧失抗性而沦为感病品种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用中国统一鉴别品种对2002年安徽稻区308个稻瘟病菌的单孢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的活体和离体鉴定,结果表明:两种鉴定方法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稻瘟病菌ZA、ZB、ZC、ZD、ZE、ZF、ZG和ZH等8个群在安徽省均有分布,但其优势群为ZB群,ZB13和ZB15为优势小种;优势小种在不同水稻品种上出现的频率存在一定差异。在供试的四种保鲜剂中,以6-BA保鲜效果最好,对离体稻叶接种稻瘟病菌后病情的发展也无明显的抑制作用,适合于稻瘟病菌的离体接种。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广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群  高汉亮  张晋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8):1004-1006
利用中国统一的7个稻瘟病菌鉴别品种对2006年采自广西桂南、桂中、桂北和高寒山区4个不同稻作区28个县(市)的139个稻瘟病菌有效单孢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共鉴定出7群27个生理小种,其中ZB为优势种群,出现频率高达67.62%,ZB1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25.18%,其次为ZB9小种,出现频率为19.42%,其他小种出现的频率较低。对不同稻作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稻作区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类型有明显差异,而同一稻作区内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则较丰富。  相似文献   

14.
文中确定了吉林省稻穗瘟病的经济损失允许水平:水稻黄熟期穗瘟发病率8~10%或穗瘟病情指数3~4。又根据吉林省有代表性的八个试验点五年的稻叶、穗瘟系统调查资料分析认为,决定吉林省生产中稻穗瘟最终病情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田间叶瘟基数;二是抽穗扬花期的气象条件;三是由当地生态栽培条件、水稻品种及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群体共同决定的稻株抗病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稻穗瘟药剂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9年证明籼、粳稻上分离的菌株致病性不同,稻瘟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1973~1975年筛选出12个鉴别品种,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进行了初测。1975~1985年应用我国7个鉴别品种,鉴定了1760个有效单孢菌株,区分作7群49个小种,其中ZB群为优势小种群,ZB_(15)为优势小种。小种研究的结果,已在品种抗性丧失预测、指导品种合理布局、抗源筛选和加速抗病育种等方面开始应用。文中还对稻瘟病菌变异和小种研究方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江西省部分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中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对2006年在江西省部分地区采集的42个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5群28个生理小种,其中ZA1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16.70%。生理小种的组成由1989年邓敏军等报道的4群发展到5群28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也由ZB1转变为ZA1。所鉴定出的28个生理小种对3个籼稻鉴别品种有较强的致病力。地域较近的地区稻瘟病茵的生理小种群体组成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利用我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鉴定2006~2008年从江西省31个水稻主产县(市)采集分离的195个稻瘟病菌有效单孢菌株,共鉴定到6群40个生理小种.所测菌株中ZB群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为优势小种群.主要的优势小种为ZB_(13)、ZB_(15)、ZA_1,出现频率分别为14.36%、13.33%、6.67%、6.67%;3年中小种类群及优势小种的构成有一定的差异,在稻瘟病流行的2006年,小种类群以ZA和ZB为主,主要的优势小种为ZB_(13)和ZA_1,频率分别为17.65%和11.76%;在稻瘟病中发偏轻的2007年和2008年,小种类群及优势小种的构成均较为一致,2年中小种类群均以ZB为主,如2008年优势小种为ZB_(15)和ZB_(13),频率分别为18.92%和10.81%;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同一穗瘟病标本中不同单孢菌株的生理小种不同,并讨论江西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年度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