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 饲料投喂。鲢、鳙鱼以池中浮游生物,有机碎屑为食,草鱼、团头鲂以青饲料为食,鲫鱼以鳖、鱼的残饵等为食,并都辅以部分配合饲料,投喂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大致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存塘吃食性鱼体重的3%~5%,青饲料日投喂量为存塘草食性鱼体重的10%左右。鳖的饲料主要有螺蛳、鲜杂鱼以及配台饲料等,饲料投喂在食台上,每灭上午9时左右投  相似文献   

2.
为防鳝病,可在饲料中定期加一些保肝宁、利骨散、复合维生素之类的药品.6月~9月是黄鳝生长旺季,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日投喂量一般为黄鳝总体重的5%~8%(以2小时左右吃完为度),配合饲料为黄鳝体重的2%~4%(以1小时左右吃完为度);水温高于30℃或低于15℃时要减少投喂量.残饵要隔天清理1次.  相似文献   

3.
2.投饵管理龙虾是杂食性的,尤喜食水生动物性饲料。成虾养殖可直接投喂米糠、豆饼、麸皮、杂鱼、螺蚌肉、蚕蛹、蚯蚓、皤宰场下脚料或配合饲料等,保持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每天投喂饲料2次,分别在上午7-9时和下午5-6时。因小龙虾有晚上摄食的习性.上午投喂日投饵量的1/3,下午喂2/3。5~10月份日投喂量占存塘虾总重量的5%~8%,可根据天气、水温及摄食情况及时增减。春季和晚秋水温低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2%~3%,一天投喂1次。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16,(3)
正投喂饲料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部分养殖户由于不懂饲料的科学使用与管理技术,不能识别鱼类的饥饱,不讲究投喂方法,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所以,水产养殖过程中必须重视饲料的科学使用与管理技术。1.科学投喂饲料春季水温低,鱼体小,食量少,在晴天气温升高时,可投放适量的精饲料。当气温达15℃以上时,投饲量可逐渐增加,每天投喂量可占鱼体总重量的1%左右。夏初水温升至20℃左右时,每天投喂量  相似文献   

5.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鱼的食欲渐趋旺盛.做好成鱼池的春季管理,是夺取全年成鱼高产的重要环节.1注意投饵施肥池塘水温上升到10℃左右时鱼开始摄食,摄食量随着水温的升高逐渐增大.根据鱼的生理特点,春季成鱼池的投饵应掌握由少到多的原则.投喂的方法是先投喂精饲料,以后逐渐投喂人工栽培的青饲料和鲜嫩草.饲料要投喂在固定的食台上,每天上午投喂1次或上、下午各投喂1次.  相似文献   

6.
一、淡水常规鱼类1.成鱼养殖:立夏、小满后水温回升至20℃以上,至芒种渐升至26℃左右。此阶段水温介于淡水常规鱼类的生长适温范围,鱼类摄食生长固然旺盛,但也是水质易变、病害易发季节,应加防范。主养草鱼套鲢、鳙的池塘,日投饵量控制在2%-3%,分两次投喂,投喂时间选择每日上午9-10时,下午4-5时。每隔半月冲(添)水1-2次,每次水位升高10厘米;每隔半月在食场  相似文献   

7.
王文彬 《农技服务》2006,(11):37-37
春季水温低,鱼小,摄食量也小,在晴天气温升高时,可投放少量的精饲料。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1%左右。夏初水温升至20℃左右时,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的1%~2%。这时是多病季节,因此要注意适量投喂,并保证饲料适口、均匀。盛夏水温上升至30℃以上时,鱼类食欲旺盛,生长迅速,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需注意饲料质量并防止剩料,且需调节水质,防止污染。  相似文献   

8.
一、生物学特性 斑点叉尾(鱼回)属于底栖、杂食性淡水鱼类.对投喂的配合饲料都能摄取,也摄食水体中的天然饵料,摄食方式在体长10厘米以前吞食、滤食方式并用,体长10厘米以上以吞食为主,兼滤食.适宜生长水温0℃~38℃,最适生长温度18℃~34℃.正常生长水域的pH值为6.5~8.9,适应盐度为02‰~8.5‰.  相似文献   

9.
三、饲料投喂 投喂高效饲料是无公害养殖成功的保证。无公害水产养殖提倡使用全价膨化配合饲料,对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建议每周至少投喂一餐青饲料。饲料投喂应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四定”,坚持少量多餐,每天投饲3~4次;同时以不影响鱼类下一顿抢食能力为前提来掌握目投喂量,就是每餐只喂8成饱,具体掌握到每餐投喂饲料时,到有60%~70%的鱼群离开时就可以停止投喂。  相似文献   

10.
正草鱼、青鱼、鲢鱼、鳙鱼是我国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享有"四大家鱼"之美称,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加强秋季四大家鱼亲鱼培育管理,可促进其积累脂肪和性腺发育,增加怀卵量,以提高来年亲鱼的产卵量和苗种培育产量。一、草青亲鱼培育1.投喂管理。秋季由于气温降低,青绿饲料来源也日趋减少,草亲鱼的投喂以小麦、豆饼、配合饲料为主,日投喂量为2%~3%。水温高时隔天投喂1次青绿饲料,水温低时3天投喂1次青  相似文献   

11.
以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同一个家系卵黄囊期鱼苗为研究对象,对比36℃水温诱导与浓度为0.6μg/g(饵料)甲基睾酮投喂对其雄性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6℃水温持续诱导10d的平均雄性率为(95.0±1.5)%,而30℃下投喂甲基睾酮10 d的平均雄性率仅为(73.0±2.4)%,投喂20 d后达到(96.0±1.3)%,36℃水温诱导+甲基睾酮投喂10 d的平均雄性率为(95.8±1.8)%,对照组仅为(56.0±2.1)%;后期的生长发育显示,36℃水温诱导+甲基睾酮投喂10 d组的生长速度最快,平均日增重达到了5.42 g/d,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性腺组织切片观察显示,经过36℃水温诱导后的雌鱼大部分具有两性特征,无法正常排卵。研究表明,36℃水温诱导10 d能显著提高吉富罗非鱼仔鱼的雄性率,其效果已接近甲基睾酮处理20 d的效果,研究结果将有望应用于吉富罗非鱼苗种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一、生物学特性斑点叉尾鱼回属于底栖、杂食性淡水鱼类。对投喂的配合饲料都能摄取,也摄食水体中的天然饵料,摄食方式在体长10厘米以前吞食、滤食方式并用,体长10厘米以上以吞食为主,兼滤食。适宜生长水温  相似文献   

13.
戴永良 《农家致富》2009,(13):40-40
五、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按照“两头精、中间粗、荤素搭配、精粗结合”及“四定”原则科学投喂.以颗粒饲料和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有野杂鱼、螺蛳肉、蚌肉等,植物性饲料有小麦、玉米、豆饼、山芋、南瓜、马铃薯、水草等。春季水温达到15℃开始投喂饲料.日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3%-8%.以投喂后2-3小时吃完为宜。前期3%-5%.中期5%~7%,后期7%.8%.根据河蟹有昼伏夜出、喜欢夜晚觅食的习性,分上午和傍晚两次投喂.上午7~8点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傍晚17~18点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3-5月份.投喂颗粒饲料,促进河蟹生长。  相似文献   

14.
在水温为17~19℃条件下,分别以鲜杂鱼(x)和配合饲料(p)为饵料,采用一直投喂(对照组)和周期性饥饿1 d再投喂6 d(S1F6)、饥饿2 d再投喂5 d(S2F5)3种投喂方式,研究投喂不同饵料时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体质量为7.80 g±0.01 g)生长、生化组成和能量收支的影响,试验共进行42 d。结果表明:投喂配合饲料时,S1F6p和S2F5p组均具有完全补偿生长现象;投喂鲜杂鱼时,S1F6x组具完全补偿生长现象,S2F5x具部分补偿生长现象;投喂配合饲料和鲜杂鱼时,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处理的大菱鲆幼鱼均通过饲料转化效率和摄食率共同提高来实现其补偿生长,且各试验组的鱼体成分和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处理组幼鱼的生长能比例均有所增加,而代谢能比例均有所减少;无论是处理组还是对照组,鲜杂鱼的投喂效果均优于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5.
早放养:在开春水温达8℃时,便可投入鱼种。鱼种下塘前,可用5%的食盐水或百万分之十的漂白粉液浸洗20分钟杀灭病原。早开食:在水温达10℃时便可进食,并随着水温上升逐渐增加进食量。投饵要定点、定时,开始每日一次,以后上、下午各一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5%左右,青饲料以投喂后  相似文献   

16.
戴永良 《当代农业》2009,(13):40-40
五、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按照“两头精、中间粗、荤素搭配、精粗结合”及“四定”原则科学投喂.以颗粒饲料和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有野杂鱼、螺蛳肉、蚌肉等,植物性饲料有小麦、玉米、豆饼、山芋、南瓜、马铃薯、水草等。春季水温达到15℃开始投喂饲料.日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3%-8%.以投喂后2-3小时吃完为宜。前期3%-5%.中期5%~7%,后期7%.8%.根据河蟹有昼伏夜出、喜欢夜晚觅食的习性,分上午和傍晚两次投喂.上午7~8点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傍晚17~18点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3-5月份.投喂颗粒饲料,促进河蟹生长。  相似文献   

17.
四、饲料与投喂:应选用大厂生产、质量上乘的高能量饲料作为养殖无公害大菱鲆的饲料.从鱼苗开始养殖8个月左右,即可达到500克左右的上市规格,饲料系数0.7~1.0.鱼苗入池后应及时驯饵,使鱼形成集中上浮抢食的习惯,并使投饲区由全池向一点缩小,使鱼形成定点摄食的习惯.投喂坚持"四定"原则,鱼养殖前期日投喂3~5次,后期日投喂2次,上午、下午各1次,投喂时间为上午7~9时,下午16~18时,投喂时坚持"少-多-少"、"慢-快-慢"原则,即开始时少投慢投,以诱导鱼上浮摄食,待鱼纷纷向上层争食时,则多投快投,待70%~80%的鱼吃饱后散开或下沉时再减慢投饲节奏.  相似文献   

18.
3.饲喂 一般在鳝种放养后的3天内不投喂,让其适应环境,从第3天傍晚前开始驯食,用60%~70%的鲜饵浆,如新鲜鱼浆,加30%~40%的配合饲料拌和均匀后放置30分钟,按黄鳝体重1%投喂于网箱内的食台上,一般经7天左右驯化黄鳝能正常摄食。正常摄食后,逐渐将投喂时间前移,直至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17时分两次投喂,并逐步减少鲜饵浆的比例,相应增加配合饲料比例,最后使两种料的比例达到4:6或3:7,投喂量增加到黄鳝体重的3%~4%。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种类、不同组合开口饵料及其投喂方式对台湾泥鳅仔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5种不同的开口饵料(蛋黄、豆浆、小球藻、卤虫、配合饲料)进行单一饵料试验,结果表明,配合饲料处理和蛋黄处理的效果较好,配合饲料处理台湾泥鳅仔鱼的增重率为375.27%、存活率为81.00%,蛋黄处理台湾泥鳅仔鱼的增重率为307.53%、存活率为82.00%。在单一饵料试验的基础上,选取5种不同组合型(蛋黄+卤虫、蛋黄+卤虫+小球藻、蛋黄+配合饲料、蛋黄+配合饲料+小球藻、蛋黄+卤虫+配合饲料+小球藻)的开口饵料进行组合饵料试验,结果表明,蛋黄+配合饲料+小球藻处理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达到最高水平,效果最好,增重率为597.85%,存活率为89.00%。在组合饵料投喂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最优组合(蛋黄+配合饲料+小球藻),分别每天投喂2、3、4次进行不同投喂频率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频率为每天3次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达到最高水平,效果最好。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最优组合(蛋黄+配合饲料+小球藻),按最适投喂频率每天投喂3次,调整配合饲料的投喂量进行不同投喂量试验,结果表明,每天投喂量为蛋黄60 mg+配合饲料100 mg+小球藻105个/m L处理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达到最高水平,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黄鳝属底栖鱼类,适应性强,较耐低氧,多栖息于稻田、池塘、沟渠、湖泊的底层泥土中,昼伏夜出,夜间活动觅食.适宜水温在15~28℃,当水温低于10℃以下或高于30℃以上,则停止摄食、潜入洞穴越冬或度夏. 黄鳝在自然水域中主要摄食鲜活水陆生昆虫及幼虫;也捕食蝌蚪、幼蛙、小鱼、小虾及贝类;兼食一些植物性饲料,如浮萍,菜属;人工饲养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颗料饲料.黄鳝贪食,在夏季活动频繁时,日食量约占体重的1/7.黄鳝耐饥饿,当饵料缺乏时,黄鳝会同类相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