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乡村的年味     
一到腊月,年味就在乡村弥漫开来。和城市里过年时的冷清相比,乡下人是十分看重这过年的味道的。过年,是乡下人一年来难得的休闲娱乐的节日,他们会用自己朴实的方式,把年装扮得异彩纷呈。年的味道,就在他们的一声声欢笑中,在买回的一担担年货中,在一盏盏灯笼中,在一阵阵鞭炮声中变得越来越浓。  相似文献   

2.
<正>在春节,大多数人重返故乡,阖家团聚、共叙亲情。在外奔波一年的疲惫与沉重,融化在亲友的问候中,除夕的爆竹声中,热气腾腾的年夜饭里。在国人心目中,农历新年是最隆重的日子。农历新年的"隆重",莫过于团圆的美好时光。"回家过年",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最温馨的情愫,成为人们打拼一整年的期盼。年味,似乎更多了一份亲情、一份热闹。鸡年新春,无论是回老家长葛市农村过年,还是参加郑  相似文献   

3.
新年寄语     
《新农业》2017,(2)
<正>转眼间,《新农业》又完成了一个大周期的制作,三农工作也走过不平凡的一年。本期是《新农业》2017年开篇,受上期卷首启发,编辑部的小伙伴们要一起讨论农业新政和发展趋势,这里不再多说。本期发刊,恰逢春节,不妨热闹一下,一起说说过年的心情和新年寄语。小时候过年总是比现在热闹,物质不足但味道十足。一双母亲亲手做的棉鞋、一件隔壁婶子帮忙裁制的新衣裳,再后来买一双新袜、些许水果,就算给孩子们制备年货了。也许是物质匮乏的原因,那时过年的吃食总是那么  相似文献   

4.
家乡的年味     
<正>在我的老家豫北新乡,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的味道就越来越浓。二十三又被称为"祭灶关",按照习俗,这一天是要放鞭炮的,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过年的序幕被正式拉开:此时,上学的孩子已经放假,大人们也都撂下各种活儿,开始一门心思准备过年、买鱼、杀鸡、煮肉……好吃的东西都要在除夕之前的几天里  相似文献   

5.
国庆 《新农村》2006,(2):34-34
台湾同胞过年要在门后竖放两根带叶的甘蔗,以预祝一年生活的甜蜜。新年一到,家家都在门上贴上寿联、门楣,正厅里贴上“福”、“禄”、“寿”等红纸或五彩神符,象征新春瑞祥;还有用松柏枝穿插柿桔挂在墙上,以示“百事(柿)大吉(桔)”。除夕夜,台湾人进行一年中最后一次祭祖。他们  相似文献   

6.
年的味道     
<正>年,越来越近了,她就像一个快乐的使者,穿行在热闹非凡的超市里,行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逡巡在人头攒动的车站和机场中,把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人世界间所有的幸福和吉祥,都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盼望着年的到来,我们在浓浓的年味中感受着温馨和愉悦。年的味道就是快乐的味道。小时候,每到过年时候,妈妈总是会给我们换上一身  相似文献   

7.
森林城市     
<正>过年了过年了!我们骑上飞鱼空中快艇去串亲戚我们骑上飞鱼空中快艇去串亲戚。我们居住在常春藤我们居住在常春藤森林城市森林城市,而姥姥家则在百里之外的凌霄花森林城市而姥姥家则在百里之外的凌霄花森林城市,不过我们的飞不过我们的飞鱼快艇可以从我家直接起飞鱼快艇可以从我家直接起飞,十分钟后就可到达姥姥家了十分钟后就可到达姥姥家了。一想到姥一想到姥姥亲手做的美味饺子姥亲手做的美味饺子,我的口水就快控制不住了我的口水就快控制不住了。一说到过年一说到过年,我高兴得就说跑题了我高兴得就说跑题了。过年虽让人兴奋过年虽让人兴奋,可最让人可最让人激动的却是我们的梦幻般的森林城市激动的却是我们的梦幻般的森林城市。你能想象整个城市是由一株你能想象整个城市是由一株  相似文献   

8.
<正>春节的热闹,在于全家上上下下的参与。辞旧迎新,为家里添置一些东西,给自己和家人买上新年礼物,以告慰一年的辛苦。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畅想未来。祝愿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的进步。在我的印象里,新年的忙乱和热闹全部集中在除夕那天。除夕那天是过年几天里任务最多、礼节最多,也是最有仪式感的一天。我的老家在山东临沂的山区,小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正>龙是力量、勇气、高贵的象征,2012的农历新年,中国的龙味儿不仅弥漫着中国,更是飘向了世界,美国总统、国务卿、日本首相等都向中国人民拜大年。在常回家看看的亲情呼唤下,深深呼吸着那混合着泥香、草香的田野气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味,甚至带着有点乡村的野气,再次感受到了乡村春节的肆无忌惮和豪放不羁,忍不住让人开怀畅饮美酒,对,就是那种土法酿造的大麦烧。尽管春节法定假期已经结束,然而大部分的厂家、商家仍然沉浸在过年的气氛当中,可赞我们的编辑记者同志恪尽职守,坚持出报,偶也只能从家乡过年时那频繁而狂放的酒局中抽出时间,冲了出来,和大家共叙龙年新春。  相似文献   

10.
年的味道     
《新农业》2016,(4)
正初七上班这几天,大家互相传染着一种心情——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春晚的新闻联播化,远胜鞭炮的麻将声,再加上网上发酵的上海逃饭女、哈尔滨天价鱼,交织在一起,过年的美好在几代人中开始褪色。年有点儿无奈,过年人在叹息。对年味儿淡化的感觉是普遍的,程度是不同的。久居城市的人无论老幼都在迅速远离年味儿,基于电脑、手机、互联网的或精神或物质的愉悦体验,正在一浪一浪地冲击着添新衣、放鞭炮、备年货等等那些传统年节的氛围,生活的富足使得每天都像过年。近几  相似文献   

11.
故乡的年味     
<正>一入腊月,年就在村头的老石磨上悄悄转动起来。虽然当年乡亲们的生活比较艰苦,但家家都要蒸上一些白面馒头。两盘坚硬沉重的石磨白天黑夜不停地旋转着,带着父老乡亲们走向新年。推年磨的同时,家家户户还要清扫整理房屋。挑一个艳阳高照的好日子,用鸡毛掸子一遍遍地打扫墙壁和房顶,扫去沉积一年的灰尘。年画必不可少,《天仙配》里的七仙女,样子美极了。心里一高兴,过年的感觉就有了。童年时,女孩子盼着过年,无非是想头上戴花,穿新衣裳,小男孩想放鞭炮,还可以吃些糖果。清扫好屋子,接着蒸馍馍。母亲用她那灵巧的双手揉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17,(1)
<正>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过年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  相似文献   

13.
问与答     
《农村实用科技》2014,(3):22-22
<正>问号粉碎机:辞金蛇,迎骏马。家人欢聚一堂送走蛇年的最后一晚,初一的饺子为我们迎来充满希望的新年。当我们沉浸在喜庆的过年节日气氛中,有朋友会问,别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是在什么时候辞旧迎新呢?又有什么有趣的风俗吗?德国人对元旦非常重视,他们认为元旦过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下  相似文献   

14.
王文忠47岁,用他自己的话说,“到了给事业加0的阶段”。自从1995年在北京开创事业,王文忠就只是每年清明和过年回村扫墓。“大概2000年以后生意就步入正轨了。”王文忠是雅宝路皮草协会的会长,有一个公司和6家店铺,“算是行业里做得不错的”。王文忠的夫人是邻村人,他们有3个孩子,在北京有几处300到500平方米不等的住所。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留京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过上一个喜庆祥和的春节,首农食品集团北郊农场北京国建龙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工会启动专项慰问工作,为厂内58名来自四川大凉山彝族的外来务工人员送去大米、肉、奶等慰问品;公司行政部门将春联、灯笼、福字和红围脖也送到了外来务工人员手中,营造浓浓的节日氛围。同时公司领导班子按照外来务工人员的民俗习惯,大年三十中午和大家一起吃团圆饭,晚上和他们一起向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视频拜年,并一起包饺子、守岁,让他们感受到就地过年年味更浓,家的味道不减。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每个人,都仿佛是离家的风筝,无论天涯海角,最牵挂的总是心中那一缕乡情。回家,永远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过年,永远是我们打拼一年后最温馨的期盼;幸福,总在“家”和“年”的故事里,在不经意间温暖我们的心田……春节即将临门,“过年回家吗?”这句话已成为最近使用频率最高的问候语。而不少人也早已开始张罗着订票,归心似箭令过节的气氛骤然升温。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80年代花200元过欢乐年,90年代花上千元迎新年,进入21世纪过年要花多少钱?每到春节前后,不少朋友晒出过年账,数字有高有低。下文给您盘点各时期过年的花费。80年代抠着过代表镜头:鸡鸭鱼肉除夕之夜端上桌;小孩穿上新衣盼过年拿红包。过年开支:过年零食大部分是自己制作的,主要买些鸡鸭鱼肉等年货,另外给孩子压岁钱,购买过年新衣。基本账单:1.新衣。有人在商店买、有人扯  相似文献   

18.
<正>一提起年味,最先想起的就是感官上的刺激。过年闻到的烟花爆竹的味道,或是吃到家里人做的拿手菜,又或是看到灯笼、春联那些喜庆的红色,这些形成了我们感官上的年味。在北京,过年的仪式感更加强烈,说起北京过年的特色,不得不说一下北京特有的兔儿爷。兔儿爷是老北京的传统玩  相似文献   

19.
<正>一大早,张艳丽就把摊位支起来,手里的活一直忙不停,趁着过年的这个时期,很多人都会来买几斤瓜子储备年货。刚帮客户把瓜子打包好,张艳丽的手机又响了。"要几斤呢?还是那个地址?好的。其实瓜子的价格倒是不贵,邮费还真是不便宜啊!"对方回答:"没事,我们就爱吃这个味道,寄过来吧。"通话结束后,张艳丽说:"都是这么多年的老客户,过年没回来,想吃我们家瓜子,挺感谢还有这么多人惦记  相似文献   

20.
又见希望     
眼看又过年了,心情依旧如往年般澎湃。今冬的雪,一场接一场,满眼银白的世界,记忆中这才是过年的味道。前些年暖冬时,枯草在北风中摇曳,就是山上也几无残雪,那年过得透着股"囧"。60年代以前生人,对年的留恋是深刻的——新衣服、包饺子、放鞭炮、串亲戚、压岁钱,等等,以至于整个童年的回忆都会笼罩在这些孩提时的希望之中。对农民而言,过年就是过"希望"。先是盘点即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