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2015年国务院出台"互联网+"行动意见以来,农业农村部积极推动互联网在农业农村的应用,"互联网+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互联网+"农业农村的当务之急是"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政策,重点加强农产品分等分级、加工包装、冷链物流、电商服务等能力建设,确保农产品出村"出得来,出得好,而且出得好价钱"。要做好农业全产业链信息化改造,包括产  相似文献   

2.
正"总的看,‘互联网+农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7月2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在介绍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关工作的情况时说。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汇报。会议强调,要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要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要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在农业技术推广中,"互联网+"的有效应用改善了农业技术推广传统工作模式。对农业发展而言,应用"互联网+"技术是其适应时代进步、不断优化改善的表现。本文对农业技术推广中"互联网+"应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对"互联网+"下的农业技术推广实施进行阐述,以期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向"互联网+"方向不断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借助手机,互联网正在中国悄然改变着农业这个最古老产业的面貌。6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机制,建设涉农公益服务平台,加大对农户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使手机成为广大农民的"新农具",使互联网成为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设施。7月2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互联网+农业"发展情况时说,"互联网+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如今手机不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21,(2)
正"互联网+"模式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互联网+农业"将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形成良好信息传输渠道,助推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互联网+"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互联网+"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互联网+"特点为开放、共享,农户们借助互联网渠道能够了解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及时进行产物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不断加速推进"互联网+农业"的融合发展,"加"出了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农村业态、新的发展动能,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商、智慧农业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互联网+"正推动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不断开创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局面。物联网加持让农业生产更加智慧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深入,"互联网+"正改变着传统农业的作业方式,让农民生产变得更加  相似文献   

7.
正曾几何时,"互联网+"成为了人们追捧的热词。如今,黑龙江垦区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适时发展"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扶贫"、"互联网+营销"等不同模式,"网"出了一片新天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高效快速发展。"互联网+","+"出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化【新闻点睛】2015年,垦区积极探索"互联网+"与现代化大农业深度融合,加快生产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7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介绍了"互联网+农业"和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一同出席。屈冬玉介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互联网+"的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中的各行各业,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联合发展已经成为趋势所在,网络营销成为产品营销的主要营销方式,农产品的营销也是如此,"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在农业行业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农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结构优化,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帮助农村创设属于自己的农业品牌,改善农村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向现代农业领域不断渗透,"互联网+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以寿光市为例,阐述了"互联网+农业"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分析了寿光市"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互联网+"在各个领域掀起了热潮,传统农业也不例外,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我国农业实现了又一次腾飞。今年,我国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全国"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表示,"互联网+农业",是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措施。互联网与农业的结合程度不断提升,将使农民更便捷优惠地获取生产资料,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业新需求与供给侧有效衔接;优化生产业态,不断提高供给水平,进而助推中国农业实现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12.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有关单位: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文件部署要求,农业农村部决定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工作,并制定了《"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工作方案》,现印发你们,请参照执行。2020年5月6日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农民增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4.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农民增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属于我国推出的重要战略计划,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农业"成为了政府关注的重点。在这种形式下,农村电子商务属于完成"互联网+农业"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发展农村电商期间,经过合理应用互联网技术,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作为例子,进行探究农村电子商务面临的主要问题,推出针对性的策略,使农村电子商务得到大幅度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农业信息化发展是调整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提高农科水平的必经之路,"互联网+"这一新概念的出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契机与平台。文章从"互联网+"与"互联网+农业"的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农业技术应用"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以期促进现代农业的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展"互联网+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泰州市采取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打造"农牧旺"等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多渠道培养"互联网+"人才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推动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处于起步阶段、经验积累不足等原因,泰州市"互联网+农业"仍存在着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不够深入、新业态新模式不够成熟、技术应用不接地气、特色农业产业集聚程度不高等现实问题。针对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不足,省内外各地在"互联网+农业"路径的选择上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本文结合泰州市农业发展的特色,采取完善"互联网+农业"科技支撑、创新监管调控手段、打造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农户"互联网+"应用能力技术培训等举措,对深化泰州市"互联网+农业"发展、促进泰州市农业提档升级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泰州市的落地生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给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带来了深刻变革,"互联网+"现代农业取得了可喜成果。事实上,关于"互联网+三农+保险"的发展前景,相关部门早有预见。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曾在公开发言中表示,要把握时代机遇,众筹共享,合力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弯道超车"和"跨越发展"提供新动力。"三农"保险市场迅猛发力  相似文献   

19.
正农业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核心领域之一。一方面,"互联网+"能够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正成为打破小农经济制约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枷锁的利器;另一方面,"互联网+"通过便利化、实时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手段,为农地确权、农技推广、农村金融等提供精确科学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正>在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项目中,当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加什么"和"怎么加"的模式和渠道汪洋副总理日前在调研"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时强调,要大力推进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应用,为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