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湿地松不同叶龄针叶氮磷含量及其内吸收率季节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漳州市长泰县岩溪湖珠集体林场湿地松氮磷含量、N:P比、养分内吸收率的季节动态进行研究。研究得出:湿地松针叶中的N、P含量随针叶的成熟和衰老而依次降低。其中,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针叶N含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夏冬季节显著高于春秋季节(P0.01)。与N的季节动态不同,二年生针叶的P含量的季节变化并不明显,一年生针叶和二年生中的P含量则是夏秋季节高于冬春季节。而多年生中P含量春秋季节显著高于夏冬季节。随着湿地松针叶的成熟和衰老,针叶中的N:P比依次增大。其中,二年生针叶中的N:P比在各个季节均高于16,表明湿地松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P限制。N、P内吸收率分别在65.59%~85.29%和84.13%~93.99%之间波动,本研究中湿地松N内吸收率显著高于前人研究树种的平均值,表明湿地松生长的立地条件极为贫瘠。而湿地松通过提高限制其生长的营养元素的内吸收率来适应贫瘠的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2.
华南地区3种典型人工林的土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南地区木荷、湿地松和尾叶桉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地的土壤容重分别为尾叶桉林>湿地松林>木荷林,总孔隙度为木荷林>湿地松林>尾叶桉林,土壤毛管持水量分别为木荷林>尾叶桉林>湿地松林。木荷林地的土壤保水性和通气性相对较好,湿地松林的土壤通气性一般而保水性差,尾叶桉林地的土壤保水性一般而通气性较差。3种林地呈强酸性。木荷林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全 N、碱解 N 和速效K含量最高。全P和速效P含量为尾叶桉林地 >木荷林地 >湿地松林地,而全K含量为尾叶桉林地 >湿地松林地 >木荷林地。木荷林地的土壤固氮菌和解磷菌数量最多,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高,在3种林分中的综合土壤肥力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与苹果苦痘病发生的关系,研究了‘长富2'苹果果实、叶片及土壤N、P、K、Ca、Mg含量与苦痘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苦痘病的发生与果实N含量及N/Ca、P/Ca和K/Ca等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Ca、Mg含量及Ca/Mg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苦痘病的发生与叶片N、P、K含量及N/Ca、P/Ca、K/Ca、Ca/Mg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a、Mg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苦痘病的发生与土壤碱解N、全P、速效P、速效K含量及碱解N/交换性Ca、碱解N/交换性Mg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交换性Ca、交换性Mg含量及碱解N/速效P、碱解N/速效K等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苹果苦痘病的发生与果实、叶片以及土壤的Ca的含量有密切的相关性,Ca含量较低或N、P、K含量较高,以及较高的N/Ca、P/Ca、K/Ca比和较低的Ca/Mg比,会导致并加重苦痘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感染根肿病的茎瘤芥土壤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感染根肿病的茎瘤芥土壤N、P、K及有机质含量进行了分析,为茎瘤芥根肿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茎瘤芥感病菜田中选择发病程度分别为轻、中、重的植株土壤分层采集,共获得土样36份进行测定。【结果】(1)不同发病程度土壤的N、P、K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且N、K含量随病害加重而增加。在不同发病程度的土壤中,N、P、K在宽×深为10 cm×5 cm的土层中含量最高。N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土层深度5 cm以下,差异不显著。K在深度10 cm时,含量最低。P与茎瘤芥根肿病的发生无相关性。(2)发病重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低于轻度发病和中度发病的土壤。【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茎瘤芥根肿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科学施肥控制根肿病的爆发。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山东省蓬莱地区配方施肥条件下梅乐葡萄不同生育期、组织部位的矿质营养与土壤养分的关系,为制定梅乐葡萄植株和土壤营养诊断标准奠定基础。以不同施肥条件下的梅乐葡萄为研究对象,使用相关分析法研究叶片、叶柄、土壤矿质养分与果实矿质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生育期土壤N含量分别与果实N/P/K/Ca、叶片N/P/K/Ca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P含量分别与果实N/P/Ca/Mg、叶片N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相关关系,土壤K含量分别与果实N/P/K/Ca/Mg、叶片N/P/Ca/Mg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Ca含量分别与果实P/Ca、叶片N/P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相关关系,土壤Mg含量分别与果实P/K/Ca、叶片N/P/K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N、P、Ca含量分别与叶柄N、P、K、Ca、Mg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末花期土壤K含量与盛花期叶柄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Mg含量分别与叶柄N、P、K、Ca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湿地松苗木生长与红壤黄壤养分条件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湿地松土培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对磷素供应水平的反应最为敏感。其植物干物质重,针叶磷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分布广泛的丘陵红壤和山地黄壤的磷素水平都极低,施磷对湿地松的高、径、根、叶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丘陵红壤也缺氮,干物质、针叶氮含量、叶绿素含量与土壤有效氮相关性极密切;由于湿地松生长受到氮磷交互效应和磷的限制作用的极深刻影响,缺磷红壤上单施氮肥肥效不显著,甚至负效应减产,氮肥效果只有在施磷的基础上才显示出来,合理的氮磷配合施用还能更好地发挥磷肥肥效,山地黄壤氮素较少富;单施氮肥无效单施磷肥效果显著,氮磷配合效果最好,钾肥在缺钾土壤上有一定作用,其主要功能是提高了湿地松抗病性;钙镁肥能提高湿地松针叶干物重,但对植株生长无明显影响,硼肥能消除湿地松顶枯病;红壤不缺锌,施锌肥显著抑制湿地松茎根和叶生长。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高原山地区主要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喀斯特高原山地区主要人工林土壤碳(C)、氮(N)、磷(P)、钾(K)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揭示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土壤养分限制状况、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提供参考。【方法】在贵州省毕节市撒拉溪示范区内选取刺梨林(Rosa roxburghii)、核桃林(Juglans regia)和裸地进行野外定点取样,结合室内分析方法对3种人工林样地不同深度的土壤化学性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种人工林样地的有机C、全N、碱解N、全P和速效P含量总体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全K和速效K含量在不同深度土层间变化不显著(P0.05)或略有增减,养分总体上呈表层聚集性。土壤C/N、C/P、C/K、N/P、N/K和P/K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不同深度土层的C/N均以刺梨林最高,C/P表现为刺梨林裸地核桃林,C/K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N/K和P/K均表现为核桃林裸地刺梨林。刺梨林、核桃林和裸地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14%~31.25%、5.59%~17.14%和6.82%~23.7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机C含量与全N含量、全P含量、C/K、N/K,全N含量与全P含量、C/K、N/K,全P含量与C/K、N/K,全K含量与N/P及C/K与N/K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全N含量与全K含量、C/N,全P含量与全K含量、C/N、N/P,全K含量与C/K、N/K及C/N与N/K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人工林样地的土壤养分分配均受土层深度影响,主要聚集在表层,N和P含量处于亏缺状态;生态化学计量比总体上为表层显著高于底层,土壤养分对其贡献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湿地松中龄林的生长,以湘北9年生湿地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配方肥不同施肥量对湿地松生长、土壤的影响及成本效益。施肥后3年的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林分蓄积生长量及施肥效益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以700 g/株对湿地松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施肥后2年的土壤养分比施肥前有所改善,不同土层土壤pH值降低,有机质、速效K含量均有所提高,速效N含量大幅提高,上层增加量高于下层,速效P不同程度减小,上层减少量低于下层:适量施肥可促进豆马勃菌的生长,施肥后7个月,豆马勃子实体个数在100~800 g/株范围内总体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对湿地松中龄林进行1次追肥,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以N、P、K配方肥700 g/株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川西高原苹果主产区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与土壤大量元素的含量及元素间的平衡关系.[方法]在川西高原苹果主产县盐源县选取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不同的24个果园,调查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测定发病树盘下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研究苹果树腐烂病发生与土壤营养成分的关系.[结果]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与土壤营养水平有明显相关性,土壤钾含量与腐烂病的发生程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元素间平衡与腐烂病发生程度关系密切(病情指数与N/K和P/K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为控制该区域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应控氮,增磷、钾,同时重视有机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省福州市滨海沙地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位素质谱仪测定不同叶龄(当年生、1年生、2年生)针叶碳氮同位素丰度值(δ13C、δ15N),然后运用δ13C值来估算碳同位素分辨率(△13C)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研究叶龄对湿地松针叶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13C、WUE的影响,从而为滨海沙地湿地松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依据.结果 表明:C3植物湿地松针叶的δ13C、δ15N、△13C、WUE的平均值分别为(-2.9323±0.0897)%、(-0.4752±0.0245)%、(2.1224±0.0944)%和(30.842±5.038) μmol·mol-1,但是叶片的δ13C、δ15N值均低于全国平均值,而且δ15N值偏负.叶龄对δ13C、δ15N、△13C、WUE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δ13C、δ15N、WUE随叶龄增加而降低,△13C随叶龄增加而增加.湿地松针叶的δ13C与δ15N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y=3.553x-1.244,R2=0.945,P<O.001).  相似文献   

11.
湿地松适生的土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湿地松最适生的土壤,为亚热带低丘平原硅铝质或硅铁质红壤、耕作红壤、酸性紫色土和滨海风砂土,排水良好至不良,卫生状况好,土壤氮磷含量低或极低,钾较高,湿地松生长好,很少发病;适生的土壤为低丘台地铝质红壤、硅铝质或铁铝质砖红壤性红壤和砖红壤,湿地松生长较好,少数有轻度病害;不甚适生的土壤为山地丘陵硅质或铝质黄壤、硅铝质暗红壤,湿地松生长较好,但发病风险大;不适生的土壤为山地硅质多腐殖质暗黄壤、暗红壤和丘陵侵蚀性红壤性土壤,湿地松生长好至极差,且多发生严重病害。  相似文献   

12.
湿地松对褐斑病的抗性随植株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一年生以下幼苗的病害症状以叶枯为主,二年生以上幼树则多在针叶上出现病斑。选壮苗和施用混合肥可提高一年生以下幼苗的抗病性。 用高抗、中抗和感病湿地松个体的嫩枝作接穗,一般实生苗湿地松作砧木,无性系植株的抗性和原来母株的抗性相一致,其发病程度还受到砧木感病性的影响。 针叶组织抽提液的缓冲容量与针叶病斑数显著相关。高抗植株和感病植株的抽提液对褐斑病菌的产孢影响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以贵州黔东南不同植被类型下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黔东 南不同植被类型林下土壤混合样(0耀20 cm)养分含量和土壤酸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院4 种典型植被土壤均呈较强的 酸性,pH 值在4.46耀5.38 之间。4 种植被类型林下土壤有机质大小关系为阔叶混交林(52.16 g/kg)>杉木林(50.16 g/ kg)>针阔混交林(40.07 g/kg)>马尾松林(30.61 g/kg);全氮含量最低的是马尾松林(1.13 g/kg),最高的是阔叶混交林 (2.31 g/kg)。全磷与全氮大小关系均表现为院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土壤全钾含量依次为阔叶 混交林(14.33 g/kg)>杉木林(12.30 g/kg)>马尾松林(11.35 g/kg)>针阔混交林(10.5 g/kg);不同植被类型林下土壤颗粒 态有机碳大小为院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杉木林。  相似文献   

14.
气候和土壤类型对湿地松人工林生长和材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湿地松人工林林分生长和材质在不同气候和土壤类型条件下差异的比较分析表明:生长在南亚热带山地黄红壤上的湿地松人工林林分的胸径和树高以及木材密度和力学强度大于生长在中亚热带山地黄红壤上的,而木材尺寸稳定性表现则相反;生长在南亚热带滨海沙地林分的胸径和树高以及木材密度和力学强度均小于生长在南亚热带山地黄红壤上的,木材尺寸稳定性则表现相反。差异显著性t检验的结果表明:气候和土壤类型极显著或显著影响湿地松人工林林分胸径和树高以及木材密度、干缩性和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15.
辽宁仙人洞典型林分森林土壤碳氮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仙人洞自然保护区内阔叶混交林、红松林、日本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赤松林以及栎类林6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有机碳储量、全氮含量、碳氮比(C/N)及有机碳含量与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不同林分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逐渐降低,且不同土壤层次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15.11~47.07 g/kg;不同林分土壤全氮含量为2.83~11.17 g/kg;不同林分的C/N为9.27~28.23,平均值大小为栎类林红松林赤松林日本落叶松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不同林分0~5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大小为针阔混交林(230.64 t/hm~2)日本落叶松(210.46 t/hm~2)阔叶混交林(136.26 t/hm~2)赤松林(122.84 t/hm~2)红松林(97.84 t/hm~2)栎类林(68.55 t/hm~2);在0~10 cm土层,各个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10~20 cm土层,各个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有机碳与速效钾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湿地松半同胞家系光合色素对水分逆境的响应,采用盆栽试验和吸光度测定方法,以湿地松普通种子为对照(CK),测定了七个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在弱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5% ̄60%)、中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5% ̄40%)和强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 ̄25%)条件下的光合色素,对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光合色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不同水分梯度还是不同家系水平,Chl、Chla、Chlb、Chla/Chlb、Caro、Caro/Chl均有极显著差异;从正常水分至水分胁迫初期Chl、Chla、Chlb、Chla/Chlb稍微下降,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下降较快,从正常水分至水分胁迫初期Caro、Caro/Chl先稍微下降,胁迫中期上升,胁迫后期下降;所有半同胞家系的Chl、Chla、Chlb、Chla/Chlb、Caro高于普通种(cK),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家系464、1027的Chl、Chla、Chlb、Chla/Chlb、Caro高于家系的平均水平,家系609、46的Caro/Chl值高于家系的平均水平。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光合色素是家系464、1027生长快、产量高的主要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土壤施用松针对越橘生长·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土壤施用松针对越橘生长的效果,以获得更适合越橘生长的土壤改良物质。[方法]以1年生高从蓝莓品种M6组培苗为试材,采用田间实验,设8个处理,在越橘生长的土壤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的松针和草炭,并加入0.5 kg/m3硫磺粉,对土壤进行改良,通过相关生理指标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它们对越橘生长、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松针结合硫磺粉能有效地降低土壤pH值,松针+原土的土壤改良类型适合越橘生长,植株的高度、粗度、基生枝数和百叶干重都有明显的增加,松针+粪肥+原土的处理越橘表现出很好的长势,叶片氮、锰元素含量分别为20.40 g/kg和982 mg/kg。[结论]松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土壤改良物质,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适用于越橘产业化栽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了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为马尾松人工林最佳栽培模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取样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密度对林地土壤N、P、K和盐基总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土层加深,除pH值和全K外,各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土壤表层(0~20 cm)中的有机质、全N、全P、速效N及速效P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各指标峰值均出现在3 333株/hm2密度。[结论]马尾松人工林林分密度与地力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且4个密度中以3 333株/hm2密度最利于马尾松人工林林地土壤养分的循环累积。  相似文献   

19.
肖坑地区不同林分土壤养分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森林的科学经营提供依据。[方法]对肖坑地区常绿阔叶林、竹纯林、马尾松林下0~10、10~20、20~30 cm土壤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不同林分土壤的养分状况。[结果]3种林分土壤的全氮、全磷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全磷、速效磷含量及10~20 cm土层的全氮含量差异明显,全氮含量的变异幅度为0.09%~0.23%。竹纯林土壤全磷含量最高,常绿阔叶林最低;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马尾松林最低。常绿阔叶林土壤钾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加,竹纯林土壤钾含量在10~20 cm土层中最高,马尾松林土壤钾含量在各土层中变化不大。3种林分土壤偏酸性,马尾松林土壤pH值最低。[结论]不同林分土壤养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