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籽白菜型油菜和黄籽甘蓝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是解决现有甘蓝型油菜黄籽不稳定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以黄籽白菜型油菜和黄籽羽衣甘蓝进行种间杂交,通过子房离体培养克服种间杂交的不亲和型,并对授粉后取材时间和子房培养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羽衣甘蓝和白菜杂交结籽率有一定差异;授粉后10~17d取材进行子房培养都是有效的,其中15 d左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黄籽羽衣甘蓝和白菜型油菜杂交再合成甘蓝型油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将携带有黄籽基因的芸薹属C和A染色体组结合在一起,开展了黄籽羽衣甘蓝和黄籽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再合成甘蓝型油菜研究.在MS+1.0 mg/ L BA+0.2 mg/ L NAA+7 %蔗糖+300 mg/ L CH培养基上培养授粉10 d后的40个子房获得2个白菜型油菜×羽衣甘蓝杂种,其中1个自然加倍成为双二倍体.再合成甘蓝型油菜双二倍体和单倍体分别结黑籽和红褐籽.  相似文献   

3.
以芥蓝和黄籽羽衣甘蓝的杂种 F1 作母本与黄籽白菜型油菜材料杂交.开展了甘蓝与白菜间多变种复合杂交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初步研究.在4个种间杂交组合中,授粉后20天统计,发育子房率在31.5%~60.1%;每100蕾发育胚珠数为 1.1~60.8;借助胚珠培养获得了1个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新材料,其形态上综合了3个亲本的特征.该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自交高度不亲和,蕾期自交结籽也仅 1.8粒/花蕾;与天然甘蓝型油菜杂交表现较高的亲和性,杂交亲和性表现与天然甘蓝型油菜基因型有关.  相似文献   

4.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是拓宽油菜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研究芸薹属物种起源与演化重要的手段之一。对红籽白菜型油菜和黄籽羽衣甘蓝的人工合成杂种进行各种性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杂种具有亲本互补酯酶同工酶酶带,植株形态相似于甘蓝型油菜,具有较强的营养体杂种优势;植株高度自交不亲和,和几个近缘种杂交亲和性较差,籽粒颜色为红色;杂种和白菜型亲本移栽大田后,同时感染病毒病,但是杂种表现较强的耐病性。  相似文献   

5.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是拓宽油菜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研究芸薹属物种起源与演化重要的手段之一.对红籽白菜型油菜和黄籽羽衣甘蓝的人工合成杂种进行各种性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杂种具有亲本互补酯酶同工酶酶带,植株形态相似于甘蓝型油菜,具有较强的营养体杂种优势;植株高度自交不亲和,和几个近缘种杂交亲和性较差,籽粒颜色为红色;杂种和白菜型亲本移栽大田后,同时感染病毒病,但是杂种表现较强的耐病性.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与羽衣甘蓝远缘杂交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对甘蓝型油菜和羽衣甘蓝种间杂交杂种进行胚胎挽救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B5+1.0mg/LBA+0.2mg/LNAA+0.5%Carbon+30g/LSugar+8.0g/LAgar培养基对甘蓝型油菜和羽衣甘蓝杂交子房培养效果较为理想,通过对取材时间研究发现,取授粉后10天子房培养获得种子成功率较高。实验共获得了7粒种子,其中,3粒萌发得到再生植株,细胞学和酯酶同工麦鉴定和结果表明都为真杂种。  相似文献   

7.
芥甘杂交选育甘蓝型黄籽油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蓝型黄籽油菜育种是当前油菜育种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但甘蓝型油菜中缺乏黄籽基因资源.利用芥菜型黄籽地方品种四川黄籽作为基因供体,与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进行种间杂交,在BC1F2代发现黄籽单株,经过3个世代的自交纯化,已获得高油分、双低或单低的黄籽甘蓝型油菜新种质.  相似文献   

8.
以甘蓝型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油菜为母本,与花椰菜杂交,在授粉后不同天数,利用不同的培养基对其种间杂种的子房进行培养,发现不同培养基的培养效率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黄籽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油菜种皮颜色的形成、种皮色泽的遗传、黄籽性状的分子标记和黄籽甘蓝型油菜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采用新的方法创造黄籽种质资源,同时加强油菜种皮色泽形成的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把芥菜型油菜等的黄籽基因转入到农业性状伏良的甘蓝型油菜中,从而获得黄籽性状能稳定遗传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青藏高原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的亲和性,对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及配制的正反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和亲和指数进行测定,并对杂交F_1代形态学、花粉活力和自交亲和性分析。结果表明: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杂交,以甘蓝型油菜作母本,结实率和亲和指数较高;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正反交F_1代组合均表现为自交亲和,植物学性状均偏向于母本,自交亲和性表现为甘蓝型油菜F_1(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F_1(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自交亲和指数分别为20.37、6.30、1.59、0.51,花粉活力表现为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F_1(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F_1(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  相似文献   

11.
在田间低温条件下研究了MET对甘蓝型油菜638抗寒性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冬前抽薹率、冻害指数较对照降低80%;叶柄维管组织分化加快,叶肉细胞层数增加;叶片细胞膜的相对透性降低;渗透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
芥菜离体培养中玻璃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宽帮青菜和红叶大头菜两个芥菜品种为试验材料,从形态解剖及生理生化方面探讨芥菜试管苗玻璃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宽帮青菜和红叶大头菜试管苗的玻璃化类型不同;宽帮青菜玻璃苗叶片解剖结构与正常苗有委大差异,红叶大头菜则无明显差异;玻璃苗叶片表面气孔器发育不完全,单位面积内气孔数减少;玻璃苗含水量增加,POD率、SOD活性几乎无变化。  相似文献   

13.
芸苔属植物的种间杂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略回顾60年来芸苔属种间杂交的研究工作,分四方面进行综述:种间不亲和性及其原因;种间不亲和性障碍的克服;杂种后代的性状表现;杂种后代的利用,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讨论,并就杂种后代利用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光质对茎椰菜花球外植体的器官发生途径有明显的影响。红光能使外植体直接开花,其它光(白、黄、蓝、绿)能使外植体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5.
新疆野生油菜和西德黑芥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开花三天之内授粉,油菜结实率最高。开花三天以后授粉,在子房基部偶然有个别胚珠大,但没见到成熟的种子。一般地,开花三天后胚囊内容物开始退化,到六天时,退化至珠被细胞。  相似文献   

17.
芥蓝花序轴的薄细胞层,培养在附加0.5mg/LNAA,5mg/LBA以及0.25g/L水解乳蛋白的MS培养基础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形成芽和根,显微镜检表明,表皮和亚表皮都可进行细胞分裂,分生细胞团起源于亚表皮,器官发生有直接发生和间接发生类,外植株细胞未脱分化时,无淀粉累积,一旦分化启动,便累积淀粉,随细胞增殖及芽的分化,细胞中累积的淀粉被利用而消失,当芽原基形成之后,又积累淀粉。  相似文献   

18.
红球甘蓝花茎离体培养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甘蓝花茎为外植体,在25±1℃,1500lx连续光照和MS+NAA0.2mg/L培养基上培养40天,愈伤组织分化率为100%,将愈伤组织接种到MS+NAA0.2m8/L+BA2mg/L培养基上培养30天,诱芽率达96%,平均每管芽数为5.5。将产生的幼芽转接到MS+NAA0.4mg/L上,经25天培养即可生根而形成完整小植株。幼苗移出试管保湿培养12天,移栽到土壤中的成活率达92%。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报道了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其观察结果表明:青菜花芽中,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或小孢子以四分体释放等,内轮4枚长雄蕊晚于外轮2枚短雄蕊.同一花药不同花粉囊内,小孢子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3~4个时期;同一花粉囊中,在减数分裂Ⅱ的前期表现具有一定程度的同步性,而前Ⅰ期可观察到2~3个时期;但单胞期以后发育又表现同步.除此,笔者对花药壁层的发育和变化进行了详细观察,发现有少数小孢子发生过程中具有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20.
 利用6×6半双列杂交和24个品种(系)单因素遗传设计,分别研究了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及与其他性状之间的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加性和显性两种基因效应控制,上位性作用不存在;平均显性度为0.856,即呈部分显性;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74.77%和57.24%。蛋白质含量与单株籽粒产量、亚油酸、芥酸均呈不显著负偏相关;与含油量呈显著负偏相关;与千粒重、亚麻酸、油酸均呈不显著正偏相关;但与幼苗期和始花期植株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力呈极显著简单正相关。最后还讨论了培育高蛋白质、高产量、高含油量、低芥酸与低硫代葡萄糖甙品种的可能途径。笔者认为,通过提高品系的硝酸还原酶活力,有可能使高蛋白质含量与高油含量之间的负相关矛盾得以缓解;利用轮回选择育种方法,可能有利于打破性状间的不利连锁,培育出理想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