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琪  廖玉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905-9907,9987
[目的]分析2008年湖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成因。[方法]基于基本气象观测资料,对2008年初发生在湖南的一次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致灾因子、地形及人类活动在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巨大灾害形成中的作用。[结果]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造成湖南巨大灾害的原因是:致灾因子强度为历史罕见(较1954年还强);地形影响加剧了灾害发展;人类活动对灾害起着放大作用。此外,提出了通过提高极端天气的预测预警能力、加强气候可性行论证、加大自然灾害防御宣传力度等措施来减轻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程度。[结论]该研究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冬季雨雪冰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愈加显著,尤其是在某些以农业经济为支柱产业的地区,冬季雨雪天气气象灾害对当地农作物生产造成了巨大破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各地为了提升冬季雨雪天气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将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投入业务运行,进一步加强了对冬季雨雪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3.
黄天福  刘鹏  袁辉  康安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73-9876
[目的]探讨2008年贵州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事件的成因。[方法]利用T213、ECMWF数值预报资料和MICAPS提供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根据冻雨、冰冻、道路结冰、地表0℃线范围的变化情况,对2008年1月13日~2月15日贵州低温雨雪冰冻(简称凝冻)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此次贵州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事件的成因,并对其提出了防御对策。[结果]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是在大气环流异常的背景下,各种尺度天气系统在贵州上空交汇造成了持续性降水发生的。北半球东亚倒Ω流型使大气环流长时间稳定,使北支锋区偏南,极地冷空气持续补充南下影响江南、华南,南支西风波动活跃,静止锋锋区强度大,并长时间维持;低空850 hPa切变线在广西与贵州、湖南交界处维持摆动,西南暖湿气流持续向我国南方输送,冷暖空气在华南上空交汇,导致贵州出现长时间的降水;逆温层深厚,长时间的降水普遍以小雨为主,容易形成过冷水滴,雨淞范围从贵州、湖南南扩至广西北部,冻雨、冰冻天气造成长时间的道路封冻和电线结冰,灾情严重;地表温度0℃线长时间覆盖全省高寒山区,地面结冰难以融化,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长时间影响贵州。[结论]该研究为该类灾害天气的防灾减灾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1月以来,全国多地出现强寒潮雨雪天气,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雨雪相态复杂,具有一定的极端性。为有效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促进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业农村部针对河北、山东、河南、广西等省区启动农业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响应,要求各地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农业设施安全隐患排查,精心组织雨雪天气的农业生产。本期策划关注农业防寒抗冻的应对措施,从种植、养殖两大方向介绍农业抗寒防冻的相关技术,为指导农业生产者做好农业防寒抗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由于全球环境的变化,气候变化越来越频繁,气候对于农业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冬季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使得农业农作物抗寒性减弱,对病虫害也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在概述冬季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农业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分析了其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具体影响,旨在为农业植保部门及广大农民朋友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周口市2009年11月中旬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雨雪天气具有来势猛、降水量大、时间集中、范围广等特点,对周口市冬小麦生长影响不大,对蔬菜和大棚设施及果树等影响较为明显,提出了农业灾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7.
受冷空气影响,2012年12月开始,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相继出现了降温雨雪天气过程,对生产生活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湖南受此次过程影响,出现了历年同期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据此分析了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湖南工农业生产的影响,旨在为今后应对灾害性天气、降低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13,(5):8
天气变化及时传递——寒潮来袭,江苏雨雪、大风、降温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17~19日江苏出现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其中18日下午至19日,沿江和江淮之间有中到大雪,局部暴雪,同时受较强冷空气影响。18~19日我省出现大风,温度也有明显下降,最低气温降幅可达8~10℃,苏北大部分地区有冰冻。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将对当前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农民朋友要积极应对,降低不利天气对当前农业生产和设施农业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2010年度(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浙江省年平均气温偏高;浙北大部地区和浙中南年降水量偏多;大部地区年日照时数偏少。雨雪冰冻、倒春寒、连阴雨、暴雨、夏季高温等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属正常略偏差年景。冬春季以及梅雨期间雨雪冰冻影响大,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出梅后光温水条件正常,阶段性高温和台风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2017年冬季,贵州省西部地区出现极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为了全面评估此次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茶树、红心猕猴桃、蔬菜等特色作物的影响,利用贵州西部地区的水城、盘州、六枝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平均温度、极端最低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以及192个加密区域自动站的日平均温度、降水量等资料,分析2018年1月28日至2月13日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茶树、红心猕猴桃、蔬菜等特色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1月28日至2月13日贵州西部地区平均气温为-5.8(韭菜坪站)~6.9℃(牂牁江站),降水量为0.2(花戛站)~36.7 mm(勺米站)。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露天蔬菜、茶叶、草莓等作物造成一定的冻害,气象条件利于红心猕猴桃溃疡病的生成和潜伏,红心猕猴桃溃疡病气象预测预警系统报警6次。此次持续低温冻害造成农业经济损失18万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诸城市历年天气现象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方法]利用诸城市1958~2011年的逐日天气现象资料,采用曲线图、趋势图、频率等方法,对近54年诸城市出现的天气现象总日数、年平均日数、频率等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近54年诸城市共出现天气现象19种,总日数32 398 d;雪暴、烟幕、沙尘暴、极光、龙卷、尘卷风和冰针7种天气现象从未出现,露、轻雾、结冰、雨、霜、雾、雷暴、积雪、雪、大风10种天气现象出现较多,吹雪、飑、雨凇、冰雹、雾凇、霾、扬沙、闪电、浮尘9种天气现象出现较少;轻雾、雨等7种天气现象出现天数总体均呈递增趋势,露、结冰等12种天气现象出现天数均呈递减趋势。[结论]该研究为当地具体预报起到指导作用,更好地为农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浏阳金桔生产的适种农业气候条件。[方法]利用浏阳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及浏阳中小尺度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结合浏阳气候区划及灾害风险区划,对浏阳金桔生产的适种农业气候条件及灾害防御进行分析。[结果]浏阳的光照、温度和降水条件及其时空分布均能满足金桔生长发育的需要,但低温冷害、高温热害、干旱、暴雨、雷雨大风等对金桔的抽梢、开花坐果、膨大和成熟均可能造成显著影响。[结论]浏阳有金桔生产适宜的气候环境,但必须重点防御低温冷害、高温干旱、暴雨等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3.
基于激光粒子探测仪探测结果的Z-I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估测高时空分辨率的降水量。[方法]利用翻斗式自动雨量计观测的雨量和雨强对激光粒子探测仪的观测结果进行验证,在确信通过激光粒子探测仪激光带的雨滴数和雨滴直径的基础上,按年、月、主要降水天气类型分别建立雷达反射率因子Z和雨强I、log(Z)-log(I)和雷达回波强度I-Zo的指数关系式。[结果]结果表明,按4种主要降水天气类型建立的Z-I、log(Z)-log(I)和I-Zo的指数关系式拟合率最高,相关系数都在0.96以上,均通过极显著相关性检验,是利用雷达探测的反射率因子(Z)或回波强度(Zo)反演降雨强度的首选。给定回波强度(Zo)后,对应1个最大雨强(Imax)。[结论]利用这种关系,依据雷达探测的回波强度,对预警强降水天气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辽西北地区春播期干旱及增雨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林  邓卓  梁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48-4549
[目的]研究辽西北地区春季干旱发生规律及春雨形成的天气特征,为春播抗旱防灾、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和经验公式分析干旱概率和干旱规律。[结果]辽西北地区春播期重干旱年份约占40%,轻干旱约占30%,1/3年份春季透雨不足;春季干旱存在着10~11年的周期性,逢1、2、3年份出现干旱达80%。东北低压、华北低压和冷锋云系是春播期降水主要天气特征。[结论]掌握春季干旱发生规律和春季降雨天气特征,可为抗旱防灾及春播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邓荫伟  黄连桂  陈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927-18929
[目的]挽救冰雪灾害的银杏果叶两用林植株,使其尽快恢复生机。[方法]对受冰雪灾害的银杏植株进行锯除断枝、清场、松土、施肥、修整树形及病虫害防治等处理,观察其灾后生长情况。[结果]银杏果叶两用林植株受冰雪灾害,主侧枝断裂后,必须及时锯平断口,加强抚育、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经过试验分析,断裂口处根据其侧枝大小保留相应数量的萌芽,调整萌芽枝方位与角度可促进植株树冠的形成。从施肥试验结果看,施肥的第1年新梢基径生长量比对照的高77.6%-99.2%,新梢长度的生长量比对照的高10倍左右;施肥的第2年新梢基径生长量比对照的高84.6%-103.1%,新梢长度的生长量比对照的高12.5%-23.3%。[结论]探索出了治理冰雪灾害后的银杏果叶两用林植株的系统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寇思聪  曹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605-6607
[目的]探讨本溪地区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形成和发展。[方法]利用常规资料,从天气形势演变、物理量场特点着手,对2009年12月4~5日本溪地区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此次大雪到暴雪天气过程是由高空槽和华北气旋共同影响产生。此次过程中,本溪地区上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低层暖、高层冷;低层西南急流将渤海水汽向本溪所处的辽东地区输送,为降雪提供了很好的水汽条件,但由于上升动力不足,过程雪量未达到暴雪。乌拉尔山高脊的发展在这次降雪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高脊加强北抬时有利于冷空气的南下和高空槽的加深。物理量场的分析对此次过程的起止时间和强度预报起了很好的参考作用。[结论]该研究为以后此类天气的预报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春季冬小麦冻害气候及生理生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文伟  鲁建立  张玉娟  张春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32-1533,1536
[目的]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春季冬小麦冻害多发的气候和生理生化原因。[方法]以2007年春季北方冬麦区相继发生的2次大范围严重冻害为例,应用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和农业气象观测站资料,结合河南省农业厅统计资料和广大气象、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田间调查资料,系统分析冻害发生前的气候条件、发生时的灾害天气过程、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生理生化过程与气候适应性。[结果]从冬小麦播种至冻害发生期间温度持续偏高,冬小麦生育期提前,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过程加快,植株抗寒能力降低,是造成冬小麦大面积冻害的基本原因;2次强降温天气过程气温下降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是造成冬小麦冻害的直接气候因子;农业生产技术变化等因素对冬小麦冻害起到一定作用。[结论]气候变暖背景下,冻害等自然灾害多发,生产上应选用产量、品质、抗逆性综合性状优良的冬小麦品种,并适当调种播期,减少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江苏沿海贝类养殖的气候适宜性。[方法]采取农业气象指标分析法。[结果]常规统计指标和经验指标均表明,江苏沿海气候是能养殖贝类的,气候适宜性区域间是有差异的。[结论]从气候相对适宜性看,江苏沿海养殖贝类的优先顺序为连云港、南通、盐城;造成区域间贝类养殖气候适宜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高温、低气压、多雨、强降水等。气象为贝类养殖服务的重点应该是灾害性天气的影响程度评估和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及防灾抗灾的应对措施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