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飞虱卵寄生蜂—缨小蜂生物学特性及保护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7—1980年在福建闽北对稻飞虱卵寄生蜂——缨小蜂的种类、寄生率、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动态、农药对缨小蜂毒性及保护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缨小蜂的优势种——稻虱缨小蜂的群体数量大,效能高,年发生20代,5—7月是一年中出现蜂量最大的时期,主要对早稻田发生的灰飞虱、白背飞虱和晚稻田后发的褐飞虱起显著的抑制作用。长管稻虱缨小蜂则年发生15代,7—9月上旬为群体数量的高峰期,主要对早稻后期、晚秧田和晚稻前期发生的白背飞虱起显著的抑制作用。拟稻虱缨小蜂年发生14代,10月间为群体数量高峰期,主要对晚稻田后发的褐飞虱起一定的抑制作用。田边禾本科杂草各种飞虱卵,是缨小蜂的过渡寄主。飞虱卵寄生率:秧田高于本田,早稻田高于晚稻田,上半年卵寄生率高达70%左右,下半年约为20—30%。保护利用途径是:(1) 保护田边杂草飞虱卵中的丰富蜂源。(2) 选用乐果、杀虫双等对飞虱卵内寄生物毒性低的农药。(3) 飞虱卵盛孵始期至盛孵高峰期施药,可与缨小蜂羽化高峰期错开。建议改变过去习惯上制定的飞虱2—3龄若虫期为施药适期的提法。(4) 下午施药可以避过缨小蜂羽化高峰时刻。稻飞虱天敌种类甚多,其中卵期寄生性天敌——缨小蜂对稻飞虱发生数量起显著的自然抑制作用,是一类较有利用价值的天敌类群。本文是四年来构初步研究总结,其中大部分是1979—1980年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吡虫啉对稻虱缨小蜂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定2种吡虫啉浓度(有效浓度分别为37.5、15.0 g·hm~(-2)),探讨其对褐飞虱的卵寄生蜂稻虱缨小蜂的毒性.剂的对照[死亡率为(1.67±1.67)%].携带稻虱缨小蜂幼体的稻苗经高浓度吡虫啉处理后,稻虱缨小蜂的羽化率为(83.53±1.81)%,显著地低于未经药剂处理的对照(92.09±0.75)%.吡虫啉对稻虱缨小蜂的致死中浓度(LC_(50))为790.89 μg·kg~(-1).稻虱缨小蜂接触250、500μg·kg~(-1) 2种亚致死浓度吡虫啉后,分别有40%和65%残存个体未能对褐飞虱为害稻株挥发物作出反应;而作出反应的个体亦不能区分虫害稻株与健康稻株的气味.然而,接触2种亚致死浓度吡虫啉后,存活的稻虱缨小蜂对褐飞虱利它素的行为反应及对褐飞虱卵的寄生率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
利用行为生测考察了褐飞虱为害程度、水稻生育期和品种对水稻挥发物引诱褐飞虱卵期寄生蜂稻虱缨小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雌成虫10头/株和20头/株为害1 d的水稻挥发物,对稻虱缨小蜂具明显的引诱作用,而1头/株、5头/株、40头/株和80头/株为害1 d的,与空白对照相比不显示明显的引诱作用.稻虱缨小蜂对TN1未处理稻株挥发物的趋性不明显,并且对不同生育期的稻株亦无明显差异;但受褐飞虱为害后,生育期60 d的稻株比90 d的对稻虱缨小蜂具更强的引诱作用.不同品种未处理稻株间,TN1挥发物对稻虱缨小蜂的引诱作用明显地比Nabeshi强,而其他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在受到褐飞虱为害后,品种间的差异趋于明显.汕优63比TN1具更强的引诱作用,而Nabeshi、IR26和丙97-59等品种对稻虱缨小蜂的引诱作用则明显弱于TN1.  相似文献   

4.
根据田间调查与室内研究,组建了1986和1987两年褐稻虱田间第6代种群平均生命表.通过重要生态因子的作用效果分析,进一步表明影响第6代种群变动的重要因子为自然天敌,在此基础上,利用生命表的资料,把矩阵模型与差分方程结合起来,构造了褐稻虱田间种群动态的模拟模型,在计算机上逐日模拟褐稻虱的种群动态,其结果与田间实测值基本一致;同时又探讨了此模型与天敌作用模型的耦联模拟情况.由此表明此模型可用于自然变温条件下褐稻虱田间种群数量和发生期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假眼小绿叶蝉卵及卵寄生蜂缨小蜂形态观察和寄生率考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50年代以来假眼小绿叶蝉成为我国大陆茶园首要害虫,近年在浙苏皖茶区发现叶蝉三棒缨小蜂Stethynium empoascae Subba Rao和微小裂骨缨小蜂Schizophragma parvula Ogloblin 寄生叶蝉卵.拍摄并描述叶蝉卵及其孵化前的形态,以及2种缨小蜂蛹、雌雄隐成蜂和雌雄成蜂形态特征.秋季于叶蝉虫口高峰期调查龙井茶原产地10个典型茶园环境中叶蝉卵的寄生率,尽管丰产类型的茶园叶蝉密度较高,但9月份的寄生率达50%~75%,其他叶蝉密度较低的茶园中寄生率也为16%~48%;10月份,这10块茶园的卵寄生率又有增加;叶蝉三棒缨小蜂为优势种.还发现这2种缨小蜂种群对叶蝉种群呈现跟随效应.认为这2种缨小蜂是叶蝉种群重要的自然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6.
选择在闽北地区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玉米和大豆与水稻条带间作,利用吸虫器进行取样调查,探讨多样化种植对稻飞虱及其卵期寄生蜂缨小蜂种群动态和雌性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条带间作大豆或玉米既不能显著减少稻飞虱的个体数量,也不能显著增加缨小蜂的种群数量;间作系统中白背飞虱、褐飞虱、灰飞虱及缨小蜂的雌性比例与水稻单作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本研究所采用的多样化种植模式不能有效抑制稻飞虱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7.
非稻田生境与稻飞虱卵期主要寄生蜂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表明,稻飞虱的重要寄生性天敌缨小蜂Anagrus flaveolus、A.optabilis和寡索赤眼蜂Oligosita naias及O.aesopi同时存在于稻田及其周围的非稻田生境中。寄生卵、寄生植物和栖息生境对卵寄生蜂的性比、体形大小和发育历期有着明显的影响。非稻田生境中禾本科杂草的种类和数量首先影响飞虱和叶蝉,从而影响卵寄生蜂的种群数量和质量。植物花对卵寄生蜂成虫的生存和寄生行为非常  相似文献   

8.
采用田间扫网、镜检的方法检查缨小蜂的虫口数量和寄生率,评价茶园几种农药唑虫酰胺、茚虫威等对假眼小绿叶蝉天敌缨小蜂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农药15%唑虫酰胺EC、15%茚虫威EC、2.5%联苯菊酯EC对缨小蜂虫口数量的影响表现为药后3d缨小蜂虫口数量比清水对照显著下降,缨小蜂寄生率表现为3种化学农药药后14d、21d均极显著低于清水对照。唑虫酰胺、联苯菊酯处理区缨小蜂寄生率均低于0.5%藜芦碱SL处理区。15%唑虫酰胺EC、15%茚虫威EC对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效果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3种化学农药对缨小蜂的影响高于生物农药藜芦碱,表明在缨小蜂生长繁殖期,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田间缨小蜂的种群数量和寄生率。  相似文献   

9.
稻飞虱天敌在茭白田与水稻田之间的迁移规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粘卡法和陷阱法(pitfall trap)研究了茭白田中缨小蜂和长绿飞虱的种群动态,以太缨小蜂和捕食性天敌在茭白田和水稻之间的迁移规律。在水稻生长期,茭白田中缨小蜂和蜘蛛迁往稻田,水稻收割及休闲期,稻田中的缨小蜂和蜘蛛迁回茭白田。因此,茭白和水稻的合理布局可有效地提高稻飞虱天敌在稻田中煌种群数量,从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态措施对褐稻虱种群及其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田间调查与生物多样性指数,研究了不同生态措施对褐稻虱种群(Nilaparvata lugens Stl)的控制作用及其稻田主要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放鸭对褐稻虱若虫具有60.92%的控制效果,现代苦楝油200倍对褐稻虱种群的作用优于薇甘菊乙醇提取物(干重)10 g*L-1,不同生态措施组合对褐稻虱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显著,但其联合作用效果与组分未成正比例增长.在不同生态控制措施下,蜘蛛、捕食性天敌昆虫与寄生性天敌昆虫的Sho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较CK(常规施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不同生态控制措施及其组合,能显著降低褐稻虱种群的为害,有利于自然天敌的保护利用和恢复稻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